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32章 铩羽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32章 铩羽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众人星夜兼程赶回金陵,将李劝星不肯固守的消息带到东府城。

成肃闻言,面露深思,道:“西府这回是指望不上了。”

待李临风告退,成之染压着怒火道:“卫将军意图出兵,岂不是正中阿父下怀?”

成肃正准备处理案上的公文,闻言瞥了她一眼,淡淡道:“狸奴,你这是何意?”

“阿父难道不知卫将军脾性?”成之染猝然起身,愤愤道,“他根本不会答应等金陵援兵!西府本就是金陵屏障,若西府沦落到从金陵借兵,他这西府守将还有何颜面?”

“他李大将军的颜面,难道比不上大军胜败吗?”成肃反问道。

成之染焦躁道:“阿父大可劝他到京师勤王!西府舟师二万人,难道守不住秦淮口?”

“若如此,还要这驻守姑孰的西府做甚?”

见成之染不语,成肃叹息道:“我已给了他选择,可惜他不肯。”

成之染不由得抬眸打量他。

成肃已年近五十,两鬓斑白,深沉的眸子亦望着她。风吹日晒和刀林箭雨,将他面容锤炼得坚毅而刚硬,看上去仿佛屹立千年的山石,将一切浮动的情绪隐藏于沟壑之间。

成之染内心被这山石的棱角扎了一下,唇角浮起一丝苦笑。成肃看上去不想与她多言,只道:“我还有些事要交代阿蛮,狸奴,你回去歇着。”

成之染应了一声,见徐崇朝亦垂眸不语,又忍不住道:“阿父若以为西府出击,便可消损贼寇战力,恐怕结果不能如人意。终究不过是以卵击石罢了。”

成肃不搭言,半晌幽幽道:“狸奴,你还是短见。张灵佑锐不可当,破敌之计,唯在人心。他并不知金陵屯兵几何,倘若李劝星畏缩不前,无疑便告诉妖贼,西府已无后援。如此一来,金陵便落了下风。唯有李劝星出兵,即便战败,也足以令张灵佑不能测我军虚实。”

然而其中的代价,便是西府将士了。

成之染明白过来,愤然道:“阿父这一场豪赌!”

“义父亦是为了金陵。”

徐崇朝突然开口,言语低沉,似有千斤重。

“阿蛮知我……”成肃看上去很是欣慰。

成之染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徐崇朝目光随她远去,忽而听成肃说道:“阿蛮,我已命人在城中布告募兵,此事由季山松主理,若有出挑的兵卒,你自去拣择。”

徐崇朝应下,成肃又叮嘱了几句,脸上竟露出疲态,摆手道:“下去罢。”

“是。”

徐崇朝垂眸,出了沧海堂,穿过垂花门,径自往后宅而去。侍女阿喜见到他,不由得讶然。

徐崇朝问道:“女郎呢?”

“女郎方才出府了,郎君没遇到她吗?”

徐崇朝打马出了东府城,远远便望到一人一马立在东府小航上。天阴欲雨,云脚低垂,那背影也多了几分落寞。

东府小航横跨秦淮,百年金粉凝成这一条碧绿的河水,河道远不及江水宽广,但正值夏日丰水之时,粼粼绿水尽可以浮着锦帆东下。两岸垂杨掩映,长成一片绿芜,江南风物尽在此间了。

成之染目光落在迤逦水岸上,听闻身侧马蹄声,竟是徐崇朝牵马走来。

她一声不吭地上了马,径自沿着秦淮南岸西行,时不时蹙眉细思。徐崇朝不紧不慢地跟上去,温声道:“狸奴,你要去哪里?”

成之染不答,只道:“自从乾宁三年搬到东府城,我竟不曾仔细在金陵走走。”

这一路烟柳画桥,人家参差,她时不时指指点点,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徐崇朝攀谈。

二人越过丹阳郡城,一路走到朱雀大航,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口空荡无人,只有往来巡逻的金吾卫浩荡成行,步履铿锵。

见成之染继续拍马向西,徐崇朝猜不透她的用意,问道:“你要去石头戍?”

成之染不语,二人穿过鳞次栉比的里巷,越过瓦罐寺和越城,渐渐行到江岸开阔处。

隔水北望,江岸寂寥,四下里少有人家,青翠掩映之间,唯有一座石头戍赫然矗立,宛如嵌于水岸的一枚铜钉。

金陵无城墙,城周仅以篱墙为界。内外防守,依托的便是周围大小十余座堡垒,石头戍正是其中关键一环。

成之染眸光微动,沉声道:“西府必败无疑,贼寇不日便到金陵了。”

以金陵如今的兵力,胜算实在是渺茫。

徐崇朝凄然一笑:“社稷安危,在此一战。”

成之染遥指着石头戍道:“贼寇自上游而来,若要登岸,或在新亭,或在白石。石头戍扼守其间,最是咽喉要道。”

石头戍西临大江,南对秦淮,依仗山冈,居高临下,确是易守难攻。城下兵士往来不绝,依托山石而建的外墙都修缮一新。

辅国将军孟元策驻守此处,正紧锣密鼓地发兵修治营垒。

徐崇朝略一思索,道:“义父亦打算在此聚兵。”

“金陵守兵原本就不多,若分兵把守各处要塞,更如同一盘散沙,”成之染望着苍茫江面道,“聚兵于石头戍并无不妥,只是不知那位孟将军可有万全的打算。”

徐崇朝只道:“独木难支。”

成之染深以为然,沉吟道:“金陵之要害在秦淮以南,若贼寇自新亭北上,恐怕这一路无人可挡。”

徐崇朝反问:“张灵佑可敢?”

成之染闻言不语。

“义父说的话没错,张灵佑并不知我军虚实。他早已是义父手下败将,只敢借北伐之机突袭,如今义父回来了,他岂会轻举妄动?”

成之染摇头:“岂能将身家性命押在旁人心思上?”

“自然是不能,”徐崇朝点了点头,道,“今上已准允东府在京中募兵,从军立功者,依当年京门举义故事重赏。”

“百姓之中能得多少人?”

“如今京中吏民逃散无数,此事还得看天意。”

“既招徕新兵,成大将军可会给我用?”

徐崇朝默然。

江上风起,成之染摆弄着袖口,一声轻叹随风而逝。

————

次日东府依旧往来奔忙,成之染心中有气,冷着脸不愿往沧海堂去,于是牵马出城,在金陵城北转了大半日。徐崇朝一路陪着她,途经覆舟山时,成之染指着山头道:“东有燕雀湖,西有玄武湖,这山头守阨其间,委实是要道。若在此修筑营垒,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效。”

徐崇朝辨识一番,道:“此处是天家药园。”

成之染摇了摇头:“都到这种时候了,毁一个药园又如何?”

她一路指指点点,隔着玄武湖浩荡烟波,远远望见了白石垒。白石垒下,庐龙山前,正是玄武湖连通大江的水口。

见成之染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徐崇朝笑道:“你莫非要说,庐龙山亦需驻兵,才守得住玄武湖?”

“正是如此。”

徐崇朝无奈:“狸奴啊,金陵哪有人手来修筑营垒?能依凭石头戍守住秦淮,已是幸事了。”

成之染郁郁不平,一路上再没怎么说话。途径御街时,路上突然有人喊她。

成之染蓦然回首,只见一人红衣金冠,于街口打马回身,灼灼桃花眼中漫溢着惊喜,连声音都有些发抖。

“成娘子,你……”

成之染微微一怔,翻身下马,恭敬一礼:“见过世子。”

来人正是会稽王世子苏弘度。

苏弘度从马上望着她,半晌也下了马,动了动嘴唇,千言万语凝滞在胸口。

两人已经年未见,成之染出征之前,会稽王府刚遣了媒人往成家说亲,结果又没了下文。如今京中形势天翻地覆,再谈风月也显得不合时宜。苏弘度上前两步,道:“你这是去哪儿?”

成之染道:“奴正要回家。”

她不称“我”而称“奴”,摆明了是要跟他划清界线。苏弘度苦涩一笑,只好道:“如今世道不太平,快些回去罢。”

成之染点头,正要告退时,苏弘度仿佛想起了什么,又道:“若你有什么难处,尽可到王府找我。”

他话一出口,转念又想到,纵然是兵荒马乱的时候,有那样一位手握重兵的父亲,成之染又能有什么难处?

然而这毕竟是世子的一番心意。成之染郑重道谢。

苏弘度把多余的话咽回肚子里,道:“保重。”

二人交谈间,徐崇朝垂首默立一旁,见眼前红袍翻飞,苏弘度人已走远,他抬头看了成之染一眼。

成之染收回目光,眉眼间似是怅惘,她摸了摸马鬃,一句话也没说,只道:“走。”

二人刚回到东府城,便察觉城中气氛颇有些怪异。

成之染心中惴惴,快步入府,远远便望见前堂黑压压一片,不知谁正高声说些什么,连庭中守卫都忍不住观望。

那声音清晰刺耳。

——西府战败了。

这结果并不意外,可着实令人心惊。

堂中犹在慷慨陈词,座中诸将佐脸上,都是挥之不去的凝重。成之染久久立于庭中,四下都屏息凝神,忐忑不安。遥远的城外角声呜咽,已是到了城门关闭的时候。

据侥幸逃回的军士说,李劝星亲自率兵西上迎敌,与十余万海寇大军大战于寻阳城外薜萝洲。可敌军人多势众,舳舻千里,旌旗蔽天,那一战惨烈异常,李劝星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手下将士死伤无数,溃不成军。

薜萝洲大败,西府震骇,豫州主簿萧恩义驻守历阳,见势不妙便立马翻脸,举城降敌。

历阳城距离金陵不过一百五十里,心腹大患,莫过于此。

西府兵败尚不能令成肃动容,听闻萧恩义谋反,他险些将几案掀翻。

“让荀恭祖去,务必在妖贼犯境前夺回历阳!”

宁朔将军荀恭祖,正是已逝的华容县公荀康祖之弟。

他声色俱厉,成之染在门外一个寒颤。

成肃与张灵佑较量声威和气势,断不会允许历阳在眼皮底下兴风作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