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14章 断箭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14章 断箭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一夜北风紧,不知何时飘起了大雪。天色昏沉,日月无光,唯有凄凉的雪幕绵延不尽,浑然令天地缟素。大魏的兵士顶风冒雪,一连十余日在城外叫骂,城头起初还对骂,后来便悄无声息。

在叫骂的兵士身后,一个个庞然大物赫然竖起,长臂高耸入云,枢纽勾错相连,令人触目惊心。

封懿建造的攻具大功告成,机关精巧,形态各异。

他亲身指引兵士示范一番,令成肃赞叹不已。

封懿拍着胸脯保证道:“便是城上火石弓矢齐发,这飞楼木幔也绝不会动摇半分!”

成肃大喜,立刻安排兵士操练这攻具。一转眼便到了除夕。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暗夜无月,城外篝火满地。众军围坐在篝火旁,伴着劈里啪啦的柴火烧灼声,于苍茫夜色中慷慨高歌。

成之染走出大帐,便被这震耳的歌声包围。她倏忽想起出征之时,大军路过京门那一日,江上回荡的,也是这熟悉的曲调。

帐门又被拉开,元破寒钻出来,笑着道:“女郎,外面不冷吗?”

“帐中太闷了,出来透透气。”

她捂了捂脸颊,手掌却似寒冰,连忙缩回了袍袖里。

“你等一会儿!”元破寒说着,三两步便消失在营帐间,没多久便拎着个水袋回来。

成之染不解其意,他笑道:“这是我从金陵带来的酒啊,你忘了?”

经他一提醒,成之染想起来了,当日兵过箕尾山,她还特意问起过。

“军中禁酒。”

“今日不是除夕么?”元破寒不以为然,“你喝上一口,身子便暖和了。”

他笑意不减,眸中倒映着火光,轻晃着手中水袋,那声响竟如山泉般清冽。

成之染鬼使神差般接过来,刚拧开,浓烈的酒香便扑鼻而来。她迟疑地看着元破寒。

元破寒笑道:“留到了现在,我可一口也没喝。”

成之染端着冰冷的水袋出神,忽而仰头猛灌了一口,登时一道洪流般烈焰涤荡肺腑,她呛得咳嗽起来,手里还攥着那水袋不放。

“哪有这样的……”元破寒哭笑不得,连忙替她顺顺气。

成之染摆摆手,渐渐止住了咳嗽,狐疑道:“这是金陵产的酒?”

“金陵的酒哪有这么烈,”元破寒狡黠一笑,“我从洛阳带来的。”

“亏你还有心想这些……”成之染哂笑一声,又端起水袋,小心啜饮了一口,整个身子都热腾腾的。

她道了声谢,便要将盖子拧上。元破寒笑着接过来,道:“谢什么!”

他毫不避讳,就着窄窄的袋口咕嘟灌了一口,眼睛直盯着成之染,直到对方不自在地避开目光,才咂咂嘴道:“好酒!”

“元郎可真是大胆。”徐崇朝从帐中出来,一眼便看到他们。军中虽禁酒,可如今天寒,军士私底下免不得嘴馋,成肃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像元破寒这般旁若无人的,还是第一个。

元破寒笑着晃了晃水袋:“徐郎也尝尝?”

耳边还回荡着此起彼伏的歌声,熊熊燃烧的炬火也噼啪作响,周遭都弥漫着欢庆的气氛。

徐崇朝看看那水袋,又看看成之染,道:“待破城之日,再喝也不迟。”

元破寒笑笑:“那我便留着。”

————

城外高歌飘散在夜里,断续随风传进了宫城。

独孤氏虽然是胡人,近世以来颇浸润华风,尊崇汉人的仪礼。除夕之夜,君臣齐聚于大殿,觥筹交错,金碧辉煌,弦歌之声不绝,俨然是太平气象。

群臣祝酒,前后相继,却见独孤灼轻轻晃动着杯中酒,似乎在凝神谛听席间雅乐。

达奚遁识趣地闭了嘴。场中一刹那静谧。

“你们听,是什么声音?”

独孤灼开口,视线仍落在清澈的酒波上。

群臣无人敢应声。

“有人在唱歌,”独孤灼支起身子,问道,“他们在唱什么歌?”

拔略番张口欲言,却被独孤灼挥手止住。

“羊将军,你能听清吗?”

羊茂垂眸敛首道:“回陛下,是《犀甲》。”

独孤灼放下了手中的杯盏。

《犀甲》是百年前大魏名将颜士稚所作。他目睹山河沦丧,立志收复故土,毕生不移其心,虽因形格势禁而功业未建,英雄事迹却广为传颂。这首《犀甲》正是其渡江北伐时的慷慨悲歌,江河之间传唱不绝,至于今日。

颜士稚未能完成的事业,如今的成肃却指日可待。

独孤灼蓦然起身,面色沉沉,拂袖而去。

殿外的寒气扑面而来,他穿过层层叠叠回廊,猛然在中庭止步,便发现手臂正抖个不停。

殿中的温声细语都散尽,空气似乎也变得稀薄。城外歌声隐隐约约从耳旁飘过,独孤灼闭上眼睛,整个人浸入无尽的静寂。

确实是《犀甲》的调子。

他赫然睁眼,急匆匆往寝殿赶,埋头正走着,却见阶下站着个人影,火气一下子便上来了:“何人在此!”

那身影一瑟缩,连声音都在抖:“奴婢是漱玉宫的……”

听到这句话,独孤灼冷静了下来,道:“回去。”

那宫女不敢说什么,应声正要走,又被独孤灼叫住。

“明早让贵嫔候着。”

他声音中满是疲惫,撑着身子进了殿,见烛火摇曳晃眼,便命人尽数熄灭。寝殿中顿时漆黑阒寂,独孤灼昏昏沉沉睡去,忽听得隐约声响不绝如缕,似是从城门处传来。他凝神细听,那声音又变得轻飘飘,如此反复了几回,他也失却了耐性。

也不知过了多久,那声音如海浪般浮起,丝丝缕缕钻进耳朵里,如同被海水冲刷,生出凄厉哀绝的悲泣之声。

独孤灼被这哭声惊醒,殿外晨光熹微。他捂着胸口在榻上出神许久,下首宫人内侍跪倒一地,一字不敢言。

“你们可听到鬼哭之声?”

半晌无人敢应声。独孤灼心头烦躁,正要发脾气,生生又压了回去。然而这郁结之气堵在胸口,仿佛一团闷热的丝绵,堵得他出门逆风而行都不觉得刺骨。

等站在宫城宣华门上,面对城楼上朱紫成群的百官,独孤灼有一丝恍惚。元日大朝会,向来是君主封赏群臣的时节。照例升迁封授后,他终于回过神来,从御座起身,径直来到女墙边。

城楼下一片乌压压的将士,正鸦雀无声地候在寒风中。

独孤灼转身,命令道:“杀军马,犒赏将士。”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难掩悲戚之色。

独孤氏原本以铁骑立国,如今却被困城中,铁骑毫无用武之地。而粮草匮乏,将士不知肉味,竟沦落到杀马吃肉的境地。

今日的独孤灼格外寡言少语,虽是加官进爵的朝会,却并无半分喜乐气氛。内侍尖利的调子在殿中显得刺耳,众人也看出君主兴致缺缺,更没有几分闲心在。

好不容易挨到朝会结束,众人正要松口气,忽又听独孤灼道:“朕要去南城看看。”

他已发了话,更没人再敢阻拦。众人只得又跟上。

御辇出了宣华门,一路往南城楼去。独孤灼从高高的步辇上垂眸,昔日繁华的御阶淡退了生机,家家户户大门紧闭,偶尔有百姓走在泥泞的街上,也是一副面黄肌瘦的模样。

城中的积水一直都流通不畅,夏秋时蚊虫滋生,城中还闹了疟疾,入冬之后才渐渐平息,可城中氤氲的潮气仍挥之不去,百姓时常莫名其妙地病倒,人心惶惶,已非一日。

独孤灼更糟心了,黑着脸一声不吭。平日里最受宠的贵嫔随他登上城楼,打眼往城外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不知何时,魏军已列阵于城外,扑天盖地的黑衣玄甲,恍若黑云压城一般。

长围上站满了人。贵嫔目光在人群中逡巡,柳眉微蹙,花容失色。

城头上寒风猎猎,吹得人脸颊生疼,独孤灼如一尊雕塑般伫立女墙前,手心沁出了一层汗水。他默然良久,视线僵硬地收回,侧首对上贵嫔苍白的面容,一拳便打在石墙上,血如泉涌。

众人不由得惊呼,左右随侍连忙上前要为他包扎。独孤灼摆了摆手,流血的手掌虚虚搭在墙垛上。

贵嫔缓缓握住他的手,两行清泪无声流下来。

独孤灼不言不语,也一动不动,众人偷眼望去时,却见他双目朦胧,不知何时已潸然泪下。

羊茂长叹一声,见众人神色沮丧,便一抖袍袖,厉声道:“陛下虽遭困厄,终究是万民之主。岂能置天下苍生于不顾,而在此与妇人对泣!”

他音声振振,在一片沉寂中格外刺耳。

独孤灼略一怔愣,只觉得无数道目光齐刷刷投来,复杂的神情让他一颗心直往下坠。他轻轻挣开贵嫔的手臂,也不搭言,扭头紧盯着城下。

城外将士看见独孤灼出来,早就给成肃报了信。成肃一行登上长围时,已有军士在城下高呼劝降,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城上的守军放箭,魏军便退到射程外,跳着脚喊得更欢。成之染看不清独孤灼的面容,但城头逼仄的气氛却有如寒冰冻结。

想来他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虽然知道独孤灼注意不到他,封懿仍惴惴不安。他挪到成之染身边,道:“抛车已按小将军吩咐准备妥当了。”

“那便开始罢,”成之染点头,又指着独孤灼道,“看到独孤灼没有?找个最有准数的,就冲着他砸。”

传令官一声令下,高耸的庞然大物便轰然作响,巨物如流星般远远抛向城中。

惊呼声顿时此起彼伏。

城头上一阵大乱,有人高喊着“护驾”劝独孤灼回去。正手忙脚乱之间,一个巨大的黑影逆光而来,径直奔向独孤灼。

羊茂径直扑向独孤灼,独孤灼一个踉跄险些倒地,回头再看那抛来的巨物,早已经七零八落,飘飞的字纸撒满了城墙。

“这是些什么!”有人惊呼道。

羊茂发觉不对劲,上前抓起来一看,面色顿时黑了黑。

独孤灼心生疑虑,问道:“羊将军,这是何物?”

“满纸妖言!”羊茂说着要将手中的字纸撕掉,却被独孤灼拦下。

独孤灼面色沉沉,只粗粗扫了一眼,便将纸揉成了一团。

“一张也不许捡!”他恶狠狠道,“都给我烧掉!烧掉!”

拔略番颇有些为难:“陛下,此物大都被抛入城中,只怕百姓会……”

“违令者,斩!”独孤灼重新回到女墙前,死死盯着长围上众星捧月般的成肃。

成肃看了看成之染,不动声色道:“对独孤灼这种人,劝降书又有什么用?”

成之染不服气道:“我岂是劝降他一人?城中百姓并不都像他一般顽固。”

“百姓?”成肃似笑非笑道,“那又如何?”

成之染不语,半晌道:“独孤灼是不是有话要说?”

独孤灼仍伫立城头,冷冷地看着这边。

“阿蛮,”成肃唤徐崇朝道,“你过去看看。”

成之染讶然:“第下!”

虽然徐崇朝与独孤灼旧时相识,可两军阵前,若对方翻脸不认人,岂不是他置于险地?

徐崇朝坦然领命,便要沿着长长的藤梯往下爬。

成之染连忙拦住他:“独孤灼如此好面子,若见了故人,只怕会恼羞成怒。徐郎若去了,反不是好事。”

趁徐崇朝一愣神,她已翻身把住了藤梯,朝成肃喊道:“第下,我愿代徐郎前去!”

徐崇朝正要拦她,被她闪身躲过去,泥鳅一样沿着藤梯滑到了滩涂上,气得成肃探头指着她,恨恨一顿足。

成之染假装没看见,朝城楼望了一眼,正对上独孤灼的目光。她缓缓向前,只见独孤灼抬起手,城上的兵士便收了弓箭,注视着她走到城楼下。

独孤灼问道:“来者何人?”

成之染仰头答道:“无名之辈。”

独孤灼嗤笑一声:“你那帮贪生畏死之徒,竟无一人敢上前来吗?”

“他们手上带了血,怕阁下见到不喜。”

独孤灼大笑:“军中竟还有未曾染血的兵士!”

他满是嘲弄的语气,成之染却不生气,依旧慢条斯理道:“我军兵强马壮,有本事的兵士多得是,还轮不到我上场。”

独孤灼收敛了笑意,不再与她废话,道:“成肃让你来说什么?”

“自围城至今,已有半年多。阁下独守穷城,将士凋敝,百姓困苦。慕容氏隔岸观火,宇文氏自顾不暇,更无旁人能前来相助。这一切阁下心里都清楚。天命如此,何必强求?”

独孤灼不语,只面无表情地望着她,半晌道:“成败固不由人。”

成之染心头一沉,忽见对方抽出一支利箭,厉声道:“我贵为天子,又岂是苟且偷生之辈!若生退志,有如此箭!”

说罢,那利箭喀嚓一声从中折断。独孤灼狠狠将断箭掷下城楼,啪地一下落在成之染脚下。

成之染默然良久,将断箭拾起,抬头已不见独孤灼的身影。

她沿着原路返回,众人齐齐涌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

成之染取出断箭,众人便都沉默了。

成肃见状便回到大帐,诸将佐一声不吭地跟上,唯有桓不疑叹道:“这逆贼好生倔强,如此境地还不肯投降!”

“不过是困兽犹斗罢了,”成肃负手站在舆图前,回身道,“即日起整顿人马,待月圆之后攻城。”

他开始调兵遣将。众将佐一听又来了精神,忙不迭领命下去。成之染站在角落里,手里还攥着那断箭,一时间五味杂陈。

元破寒悄悄靠过来,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独孤灼倒是有骨气。”

“正因如此,我竟为他可惜。”成之染摇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