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07章 求援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07章 求援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诸军在齐地纵横,成之染却只能枯守广固城。她也想随众将士出征,可成肃不许,将她安置在眼皮底下,还叮嘱沈星桥盯着,一丝机会也不留。

伐齐大军中唯成肃独尊,其他将领自不敢违逆。因她有劣迹在前,诸将都十分谨慎,生怕一不留神被她钻空子。

成之染无奈,每日在军中打转,最大的乐趣便是钻研各地守军送来的郡县舆图。

三齐自古物阜民丰,强宗大族层出不穷,自胡人南下之后,有不少便去往江南落地生根,琅邪王氏、兰陵萧氏皆如此。聚居于京门的宗族中,济阳江氏也是齐地郡望。

成之染细看济阳郡舆图,倏忽望向徐崇朝,道:“阿兄几年前在这里时,可曾去过济阳郡?”

“去过的,”徐崇朝缓缓点头,半晌道,“我祖母便是济阳江氏出身。”

成之染一愣,思绪猛然被拉回到当年死气沉沉的将军府。榻上虚弱的老夫人抵死不肯离开京门,幼年成之染只当她念旧。

可是……明明渡江后便可重归故里,她为何不肯?

成之染动了动嘴唇,到底没把话问出口。

徐崇朝垂眸,目光在舆图上游离,道:“我去的时候,乡里还有同宗父老,可百年已过,乡音已改,相见亦不相识。”

成之染眸光微动。老夫人曾说自己生长在京门,那么即使她回来,也寻不到半点熟悉的痕迹,故乡反而是他乡。

岁月更迭,王朝易主,人世间百年波折,再也回不到从前。

或许唯有山川日月阅尽兴亡,曾经的风云霸业,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

成之染不由得怅惘,忽听元破寒叹道:“齐地如今都将是大魏土地,可惜河南尚在宇文氏手中,不知何年才能去看看。”

成之染略一沉吟,道:“攻灭独孤氏只是个开头,宇文氏也好,慕容氏也罢,待大魏平定北地,河南河北哪里不能去?”

“平定北地?”元破寒讶然,“这可是庾昌若都未能完成的事情。”

成之染瞥了他一眼:“贺楼骞便做到了。”

“那能一样吗?”元破寒笑笑,“贺楼天王为人宽和仁让,虽四方征讨俘虏无数,却从不滥杀无辜。庾昌若哪里能跟他比?”

成之染轻笑:“难道我军便滥杀无辜了?”

元破寒一噎:“这是哪里话……”

他摸摸下巴,道:“不过话又说回来,贺楼天王虽仁慈,那些个手下败将,却一个个都是白眼狼,眼见得天王败于七星山,便各怀异心落井下石。宇文氏最为狠毒,竟亲手弑君,实在是人神共愤。”

提起宇文氏,他有些愤愤不平,又道:“攻灭宇文氏,大快人心!”

“好了好了,”成之染瞥了他一眼,道,“先攻城再说,想那么多做什么?”

————

广固内城中。

含元殿巍峨耸立,殿中人朱紫相映,华丽的色泽中透着一片死寂。

君臣被围于城内,已差不多一个半月了。

独孤灼猛然将手中玉笏一摔,玉笏砸在紫檀几案上音声铿然,只碎掉了一个角。

“等、等、等,朕难道要坐以待毙吗?”独孤灼很是烦躁,“封懿是死到关中了吗,怎么还不回来!”

都官尚书封懿,在临朐失守后便奉命向宇文氏求援,只今仍杳无音讯。

独孤灼大发雷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自从被围困在内城,他一直焦虑异常。前段日子接连暴雨,城外河水大涨,倒灌入城,连御街都满是积水。独孤灼乘着步辇登上城楼,一眼便望到城外三重长围,直恨得咬牙切齿,差点没气晕过去。

群臣知他性子急,生怕哪句话触了霉头,并不敢轻易搭言。

尚书令羊粲左思右想,斟酌了数日,见独孤灼一副焦头烂额的模样,终于决定在此时开口。

独孤灼望到他起身似有话要说,神色便一振。

羊粲铺陈了半天,在对方即将不耐烦之际,缓缓道:“国难当头,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太尉尚在狱中,空怀报国之志,却无由得见君王。”

独孤灼一愣,当初太尉独孤珪硬要他出兵迎敌,他恼怒之下将人投入大牢,这一段时间兵败被围,沮丧中险些把这事忘到脑后。

他不动声色,对羊粲的话未置可否。

兰陵王拔略番见他并未动怒,心知此事有门道,便以目示意众人,苦口婆心劝独孤灼开恩。

独孤珪足智多谋,独孤灼也不是不知道。他不听对方劝阻,兵败被围,心中自然有悔恨。群臣既给了台阶下,他假言敷衍两句,看似为难道:“既如此,便宣他上殿。”

这话说得有些随意了。独孤珪在大牢待了这么久,虽未受皮肉之苦,也着实不太体面。他被侍卫搀扶着上了殿,端坐的脊背虽挺直,那副蓬头垢面的模样,与金碧辉煌的大殿格格不入。

独孤灼见他形容枯槁,念着他毕竟是先帝重臣,心中竟有些悔意,待再开口时,语气也软了三分。

“朕承继先人大业,如今却沦落至此,本无颜再见叔父,”独孤灼似是一叹,走到御阶下,缓缓道,“然而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当今之计,惟愿叔父指条明路。”

独孤珪要站起身,被独孤灼拦住了。

“叔父,朕愧对先帝。”

独孤珪面容憔悴,双目依然如鹰隼般犀利。他仰视着独孤灼,痛心道:“独孤氏子孙,岂能做这般颓丧模样!”

独孤灼垂眸,抿紧了嘴唇不说话。

“覆水难收,既往不咎。陛下虽兵败临朐,奔散回城的将士还有数万人,自不能坐以待毙!”独孤珪慷慨陈词,道,“陛下何不散尽金帛,以重赏鼓舞士气,出城与南军决一死战?若天命在我,必能破敌。纵使大势已去,君死社稷,也胜过君臣束手,坐以待毙!”

独孤灼变色,强忍着怒气,挤出一丝笑容道:“叔父何至于此!”

他左右看了看群臣,目光落到达奚遁身上。

达奚遁硬着头皮,对独孤珪道:“太尉此言差矣,莫不是忘了宇文氏尚在关中?我朝已派了使臣前去,等援军到了——”

“援军?”独孤珪一字一顿打断他,唇边已带了冷笑,“宇文氏与徒何氏征战不休,自顾不暇,哪里有闲心出兵,千里迢迢来救我?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罢!”

达奚遁垂首不语。殿中又陷入沉寂。

拔略番苦口婆心劝独孤灼将人放出来,结果独孤珪毫不留情,让君王很没面子。他心内愧疚,便替独孤灼找补道:“南军乘胜而来,势如破竹,岂能以败军之卒与之争锋?无论如何,当下得避其锋芒。宇文氏虽与徒何氏对峙,却也得分清轻重缓急。周齐之间唇亡齿寒,他如何不来相救!”

独孤珪看了他一眼,道:“既然如此,援兵在哪里?”

拔略番颇有些讪讪:“先前派了封懿去请兵,想来这分量还不够。”

独孤珪闭上了眼睛,一言不发,看起来心如死灰。

“那谁去合适?”独孤灼突然开口道。

群臣面面相觑,小心谨慎地互相打量着,一时间各怀心思。

“臣以为,尚书令名高天下,朝中无人能出其右。若但此重任,必能劝服宇文氏出兵。”

说话的人正是达奚遁。

尚书令羊粲闻言,只淡淡看了他一眼。

独孤灼略一迟疑,道:“尚书令意下如何?”

羊粲出列,拱手道:“如蒙陛下信重,臣必不辱使命。”

独孤灼难得露出了笑意,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稻草,望向羊粲的目光燃起了希望。

因水道阻隔,魏军的围堵并未合拢,羊粲一行人趁着夜色,从城北山头翻出重围,消失在苍茫旷野中。

————

广固城方圆十里之内,日夜有魏军游骑往来巡视。成之染磨破了嘴皮,终于说服成肃准许她加入其中。

她随着赵兹方的人马游荡了两个月,对周围的一草一木都稔熟于心。

广固城四周地势平旷,只有西北侧山岭绵延,山林浓密如帷帐,南风过处,摇曳生姿。已过了麦收时节,宽广土地上光秃秃一大片,露出黄褐色泥土在日下曝晒。田间点缀着大大小小的村舍,掩映在林泽之间,日暮时炊烟袅袅,牛羊晚归,难得一副田园牧歌的图景。

而当游骑纵马而过时,田间垄头的百姓也并不躲闪,像是对一切都习以为常。

成之染对此甚是欣慰。

她起初出来巡视时,眼见得处处村寨明明有人烟,平日里却见不到人影,与她心目中箪食壶浆以待王师的期许大相径庭。

徐崇朝解释道:“如今两军交战胜负不明,百姓哪里敢亲近王师?若是将来独孤氏反扑,清算起来可就麻烦了。”

成之染半信半疑,道:“广固城都已经被围了,孰胜孰负还不明显吗?有什么可担心的?”

徐崇朝摇摇头道:“在百姓眼里,我孤军深入,与后方相隔千里。一旦前方形势有变,便落得孤立无援的境地。”

成之染觉得有道理,得让百姓相信魏军有后援。然而东府几乎是全军出动,总不能指望从西府调兵。

她琢磨了半天,见到金陵前来传信的使者,不由得眼前一亮,劝成肃以后提前夜里派重兵迎接使者,然后天明后大张旗鼓地进城,作出金陵援兵源源不断的假象。

成肃只觉得莫名其妙:“何必演这场戏给百姓看?”

何知己听了却哈哈一笑,道:“这场戏虽演给百姓看,可城楼上也有眼睛盯着。守城敌军若见到南方援兵,只怕更没有死守的决心了。”

成肃这才被说动,每逢金陵使者来,便大张旗鼓地演一场,恨不能声闻百里人尽皆知。久而久之,百姓的心思果然活泛起来,陆陆续续出来看热闹。大军号令严明,又不侵扰百姓,后来便时常有年轻人结伴从军,队伍也壮大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