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06章 围城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06章 围城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大军在临朐修整数日,留下少量人马戍守,便浩浩荡荡向广固城进发。

然而这一路连个人影都见不到。

成之染紧随着成肃,打马登上高坡,远处的广固城赫然入目。它背靠连绵群山,周遭河流如锦带,自山谷中蜿蜒而下,犹如飘落的缎带,将这明珠般的城池萦绕其间。

城池以河流为界,以西的内城巍峨挺拔,但规模不大,估摸着也只能安置百官衙署。河流以东的外城则城墙逶迤,将士庶民居包拢在内,曲折起伏,并不规整。

成之染稍有些失望,嘟囔道:“这城池可比荆州差远了……”

“城池虽简陋,这形势却是百里挑一,”徐崇朝指着山脚下的河流道,“这是广固城最南边的河流,在城北还有四条河,城池正位于五水汇聚之地,俗称‘五龙口’。三齐平旷,无险可守,此城依山傍水,四周绝涧,岨水深隍,易守难攻,正是兵家险地。”

成之染不以为然,拍马跟上成肃的步伐,啧啧道:“我看这城池云烟缭绕,透着一股阴森之气,恐怕不是什么好地方。”

何知己闻言,侧首看了她一眼。

柳元宝哂笑一声:“怕不是因为阴着天,那地方地势低洼,水汽重罢了。”

“女郎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何知己干咳一声,道,“这小小城池,冤孽可不少。”

“哦?”成之染来了兴致,好奇道,“此话怎讲?”

何知己似是一叹,目光悠远,道:“其实这城池不过是百年间新建的。当时胡虏所置的青州刺史在地筑城,拥兵自重,引得胡虏率重兵来讨,破城之后坑杀军民三万余人。只留了男女七百余口,据说自从那以后,城外山水之间常有鬼哭声,广固城也萧条了好一阵子。”

成之染心里一寒,半晌道:“既然如此,独孤氏为何还要定都于此?”

何知己笑道:“三齐这地界,他还有得选?”

成之染默然。

————

大军一路兵不血刃,径直行进到广固大城外。大城城墙绵延数里,于守军而言,并不容易布置兵力。

然而困兽犹斗,兵临城下之际,残余不多的守军仍抵死顽抗。魏军架云梯攻城,颇费了一番功夫,顶着巨盾,冒着箭雨,直打到午后阴云密布,将士才击溃城墙上的守兵,跃入城中打开了城门。

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霎时间雷声大作,急雨倾盆。大城中仍是一场恶战,街头巷尾处处回荡着金戈争鸣之声,血水混杂着雨水,在并不宽敞的泥泞道路上横流。

众将士追到小城城下,城上吊桥早已经拉起。隔着宽广的河水,不得不止住脚步。

电闪雷鸣间,广固内城灰扑扑一片,仿佛与山岩融为一体,似冷漠山神拒人于千里之外。温印虎冲到最前方,也只能望洋兴叹,恨恨道:“真是便宜了他们!”

滂沱雨幕中传来鸣金之声,众人退守到大城,正急急寻找避雨的地方,那雨却停了。

成之染浑身湿透,衣袍湿哒哒地黏在身上,很让人难受,铁甲摸上去渗着凉意,引得她一个喷嚏。

成肃正骑马沿河巡视,并未注意到她这边。雨过天晴,眼前的城池还湿漉漉的。日光下的河流波光粼粼,自远山奔流而来,绕城而过时缓缓流淌着。水色幽深,看不清深浅。

小城东北侧,大大小小五条河流汇聚于此,水道纵横,交错绕城,俨然是天然的护城河。

隔水相望,小城巍然耸峙,城头上戒备森严,无数道目光谨慎地朝这边窥伺。

成肃默然良久,道:“这便是五龙水口?”

徐崇朝点头:“正是。”

成肃的目光多了几分复杂。

诸将佐正小声议论着,有军士来报,大军已占领大城各处要地,抓获了不少俘虏。

成肃眸中闪过一丝微光,道:“城中还有多少百姓?”

那军士有些为难:“怕只有十之二三,据留下的百姓说,前几天独孤灼将城中劳力都抓到内城去了。”

成肃应了声,没有说什么。众人随他一同到城北,此间早已收拾了一座宅邸出来,作为临时的中军大帐。

成之染放马长街,一路上除了匆忙往来的军士,竟没有其他行人。她接连敲了十几户人家的大门,也无人出来应答。一时之间,这阴沉之地竟像座空城。

不过这也好,空出了许多民宅,大军的住处有了着落。

她走走停停落在最后,赶到中军议事堂时,众人正在商讨军情。

水边走一趟,广固内城得天独厚的优势展露无遗,易守难攻已是不争的事实。众人心里犯嘀咕,广固这一战,恐怕不能像在临朐一般速战速决了。

杜延寿有些懊恼:“这一路轻车急进,我军不曾准备像样的攻城器械。又隔着水道,单凭云梯铁索,如何能攻城?”

桓不疑叹道:“大不了等到冬天河水结冰,我看他还有什么天险可凭!”

钟长统表示赞同:“内城中人多粮少,消磨几个月,便受不住了。”

可是,若大军久攻不下,还有一大堆麻烦在后面。

成肃问何知己道:“我军粮草可还够?”

“先前在临朐征粮,足够军中一个月。若大军准备驻扎于此,一个月内江淮漕运便能接续上,通过粮道向前线运粮。”

成肃摇头道:“这一路奔波千里,粮草转运太耗费民力。”

众人听成肃这么说,一时间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成之染干咳一声,道:“先前独孤灼不舍得坚壁清野,不是留了粮食在田里?何不直接到周边郡县征粮,也免得给朝廷添忧。”

众人皆不语。成雍提醒道:“齐地辽阔,如今我军只单单攻下了临朐城……”

成之染笑了:“广固城被围,此间形势已了然,平齐只在旬月之间。若独孤灼的郡守县令识时务,这时候就应该迎纳王师。”

成雍看了她一眼:“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若是不识时务,我们便先礼后兵,”成之染面不改色,“反正王师要收复齐地,又不只限于广固城。”

成雍还想再说话,成肃摆摆手,道:“既然广固城一时难以攻破,倒也不必非拘泥于此。独孤灼举全境之力聚兵于临朐,想来地方守备也已经空虚,如今不失为进军的大好时机。”

桓不疑啧了一声,道:“第下有令,卑职愿往!”

见他这样说,诸将便纷纷请缨。

成之染笑道:“广固城正让人头疼,出兵急什么?”

众人都一噎,面面相觑不言语。元破寒笑道:“这广固内城三面环水,若来个水淹七军便好了。”

桓不疑摇头道:“可城池在河流上游,如何淹得到?”

元破寒摸了摸下巴,正沉吟思索,又听成之染说道:“未尝不可。”

“哦?”桓不疑看了她一眼,显然对这话很是怀疑。

“不是有五龙口吗?”成之染解释道,“广固城地势低平,不如堵塞五龙口,引河水倒灌城中。独孤氏又能撑到几时?”

桓不疑迟疑道:“这……可行吗?”

若倒灌不成,反淹了外城,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此计甚妙,”何知己手捻长髯,道,“从前亦曾有人用过这条计,想来是可行的。”

桓不疑神色复杂,那眼神仿佛在说你怎么不早说。

何知己笑道:“只怕要费一番功夫。”

成之染与他对视一眼,心中盘算着,道:“筑长围也好,掘长壕也罢,我军这么多人在,能花费多长时间?”

“十日内,”成肃突然道,“堵塞五龙口,筑墙围城。”

主帅发了话,军中顿时上下奔忙起来,顶着烈日挑担运土。日光斜斜地穿透云层,洒在尘土飞扬的河岸上。随风翻飞的战旗下,军士们往来穿梭,各司其职,轮换着披坚执锐瞭望巡逻,或是脱下厚重铠甲,在坚硬的土壤岩石之间挥汗如雨。

酷暑已十分熬人,成之染肩挑着两筐土石从岸上走过,晒得脑门突突直跳。元破寒正与手下军士一道挖土,望见她来了,便拄着铁锹,扬手笑了起来。

他脸庞被尘土和汗水染得黝黑,眼神却愈加清澈,一闪一闪地光华夺目。

成之染将担子放下,笑道:“元郎君辛苦。”

元破寒扫过她肩头的布垫,料想这挑担重达百斤,怕是要将皮肉磨破了。成大将军的女郎,何必吃这些苦头?

“女郎不必如此的。”他说道。

成之染会意,反问道:“郎君不也是如此?”

元破寒一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四下一指,道:“长围能早一日建成,我军胜算便多一分。你看城楼上,胡人都在盯着呢。”

成之染回望内城,城墙在烈日下金光灿灿,如同用金箔打造而成。耳畔传来泥土被掀起的哗哗声,夹杂着众人的呼吸和叫喊,恍惚之间,仿佛置身于涓涓汇聚的盛大洪流,眼前的一切,终有一日将彻底冲破。

————

诸将士齐心协力,不辞劳苦,终于在十日内沿河挖掘出三道深壕,又用弃土筑起了三道长堤,将广固内城死死圈禁在一隅,深沟高垒宛如天堑。

大功告成后,成肃端坐中军大帐,派诸将向齐境各地进军。其实名义为进军,所到之处却几乎兵不血刃。

独孤氏占据三齐才不过十年,短暂得还不足以笼络民心。而三齐因胡人征战,荒马乱数十年,百姓久经离乱之苦,早已恨之入骨。自从独孤氏大败于临朐,都城广固被团团包围,各郡县豪强大族闻声而动,盘算了一番,纷纷驱逐了胡人的官长,箪食壶浆以待王师。

旬月以来,各地捷报频传。成肃早叮嘱诸将领抚纳降附,力戒杀戮,接管郡县后采拔贤俊,不与百姓争利。一时间势如破竹,悄无声息之间改天换地。

镇抚齐地,大军的粮草也有了补给。临朐城储粮尚未耗尽,各地的粮草便源源不断运往广固,如此一来,也省了江淮漕运之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