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100章 动议

长公主升职手札 第100章 动议

作者:担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9:04:11 来源:文学城

元破寒愕然抬头,正对上成肃平静的目光,登时便心下一惊,缓缓垂首道:“我河南元氏忠贞可鉴,既投明主,绝无二心。”

他声辞振振,惊得柳元宝一激灵,瞌睡虫都赶跑了。他大气不敢出一口,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一时摸不着头脑,只得低声问成之染道:“这是怎么了?”

成之染啧了一声,起身对成肃道:“阿父,元郎君四海盛名,偏偏来了东府城,这不是缘分又是什么?您若是唬他,他可要走了。”

成肃哈哈一笑,下堂将元破寒扶起,又拍拍他肩膀道:“元郎莫非真给唬住了?是我之过,是我之过!”

元破寒暗自松了一口气,亦笑道:“在下是真心想到帐下听令,第下便是再吓我一吓也无妨。”

成肃赞许地点点头,道:“既如此,明日便入府做一名参军,如何?”

元破寒喜道:“任凭第下安排!”

天刚蒙蒙亮,成肃吩咐小厮送他到客房休息,等人一离开,面上不由得流露出疲惫之色。

成之染无奈:“阿父既已困倦了,为何还要陪他聊?”

成肃揉了揉眉心,感慨道:“将门有将,此言不虚。”

他转身往耳房去,打算在角落矮榻上歇一会儿。

成之染劝他回住处休息,成肃却嫌麻烦。她无奈,同徐崇朝和柳元宝告退,望着泛白的天光,颇有些头昏脑胀。

柳元宝打了个哈欠,招招手告辞。

成之染正要回住处,经过垂花门时,竟看到元破寒倚着廊柱,似在等什么。

见她走过来,他笑道:“女郎这是要回去?”

成之染点点头,道:“昨夜郎君辛苦了,早些休息罢。”

元破寒目光扫过她,又落在一旁徐崇朝身上,道:“徐郎君,久仰久仰!”

成之染瞥了他身后小厮一眼,那小厮心虚地低着头,看来已把他们身份告诉了元破寒。

徐崇朝与他客套一番,眉间已带了倦意。

元破寒恍若未闻,又对成之染笑道:“我也见女郎面熟,方才刚想起——‘苦战寒沙净,倚剑破千重’。”

这是萧群玉的诗句。

成之染眸光一动,三年前江上竞渡的少年身影渐渐与面前重合。她皱了皱眉头,道:“裴七?”

元破寒拱手:“正是在下。”

成之染嗤笑一声:“你哪是河东河西,分明是河南河北。”

元破寒颇有些难为情:“我既是‘四海盛名’,自然不能太招摇。若是以竞渡闻名于世,叔父非要把我的腿打断。”

徐崇朝并不知二人一面之缘,闻言抿了抿唇道:“时辰不早了,元郎君好生歇息,说不定郡公这两日还要有请。”

元破寒看了他一眼,从善如流地应下,望着熹微晨光中二人远去的背影,无声地摇了摇头。

————

近些天府中人来人往,较往日忙碌了许多。成之染起初还顾忌着苏弘度纳采之事,生怕成肃再提起这一节。

然而是她想多了。

成肃整日与心腹佐吏商议时事,将此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们密谋时,成之染也想听一听,可成肃捂得很严实,竟是半点没让她摸到边。

直到数日后成雍回府中收拾行李,成之染才知道他被派往江北淮阴城,按成肃的话说,是先探探伪齐的虚实。

这话她心中半信半疑。成雍镇守石头戍,照理说不轻易出动,既然要前往江北,恐怕不单是探探虚实,而是要为伐齐做准备了。

伐齐是何等大事,成之染总不会以为,她父亲听了元破寒一席话,就生出这样的心思。

不过,这位元郎君来得正是时候。

如今李劝星风头正盛,她父亲这般性子,定是要找机会扳回一城。倘若果真能平定三齐,必将是载入国朝史册的宏图伟业。

她心中喧嚣一片,每个声音都叫嚷着建功立业,为此而辗转难眠,亢奋得睡不着觉。

成肃反倒是沉得住气,与何知己参谋着拟好了伐齐的表章,挑选良辰吉日送到中朝。

此议一出,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群臣皆以为此事万万不可,反对的奏章雪片般落了一箩筐,被天子亲批转送到东府。就连镇守西府的卫将军李劝星,都修书一封陈词不可。

成之染望着宫里送来的箩筐,又看看写给成肃的堆成小山一般的信函,一时间无言以对。

不单是朝中,即使在军府之内,诸将佐亦是争论不休。

成肃特意将众人齐聚一堂,与尚书左仆射孟元礼同坐于堂首,耐心听众人辩驳。

成之染随徐崇朝步入堂中,正听到反对的将佐慷慨陈词。

“独孤氏屡次袭扰边关,从不曾深入内地,想来是一时心血来潮之举,并不像当年贺楼氏一般意图倾覆,我朝又何必贸然招惹,挑起两国战火?”

成之染被吵得脑门嗡嗡响,抬头见成肃点点头,似乎并不很在意。

“此言差矣!我大魏何时成了苟且偏安之辈,硬要等到兵临城下才肯反戈一击?若纵容独孤氏犯边,岂不让人家以为我朝软弱可欺?”她朗声应道,“况且三齐之地本就是我朝故土,沦落于夷狄之手已是奇耻大辱,攻灭伪齐正是为光复故土,名正言顺有何不可?”

座中有人反驳道:“女郎到底太年轻,用兵之事岂能凭一时意气?东府兵力毕竟很有限,卑职担心不足以支撑这一场灭国之战。”

成之染笑道:“兵在精而不在多。东府兵力大都是宣武旧部,既打过海寇,又打过逆贼,称得上能征善战以一当十。更何况征伐之事岂能单只看兵力?当年贺楼氏发兵数十万,不照样兵败于七星山,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

那将佐哑口无言。众人知晓她能言善辩,纷纷闭了嘴。

偏有人不依不饶,起身道:“如今我朝上下也并不安宁,蜀中有乔赤围割据一方,岭南张灵佑也蠢蠢欲动,我军若出征,则颇有后顾之忧,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岂不是祸害!”

窗明几净,春风拂面,暖意袭人。成之染目光在众人面上缓缓扫过,正色道:“朝廷隐忧确实不容小觑,然而若因此畏手畏脚,耽误了军国大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东府固然是朝廷藩篱,可离了东府,朝廷难道会了无屏障?荆州、江州、豫州,连同京门,都还有重兵把守,岂会对付不了区区敌寇?”

见众人面露犹疑,成之染又道:“东府兵将这些年南征北战,一直都不曾懈怠,北上伐齐,旬月之间便可动身。若朝廷有变,旬月之间又可速归。进退由我,何劳多虑?”

她音声朗朗,在堂中回荡不绝。众人噤了声,只面面相觑。

成肃没想到她来这一手,乐得在堂上看戏,见众人鸦雀无声,便手捻须髯微微一笑,道:“这丫头伶牙俐齿,说的倒也还在理。”

他望向孟元礼道:“孟公意下如何?”

初时见到孟元礼出现在沧海堂,成之染稍有些诧异,旋即意识到,若没有猜错,对方应当也赞同伐齐。

果然,孟元礼拊掌笑道:“此战必捷,孟某便在此敬候佳音。”

成肃颔首,便定下了决议。

成之染见众人神色各异,欣喜者有之,忧虑者亦有之。唯独端坐成肃下首的绿袍郎君神情淡然,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此人年纪不过四十出头,生得面皮白净,气度恬然。正是军府司马陈郡谢祯。

谢祯察觉她窥视的目光,悠悠看过来,朝她微微点点头。

成之染恍然有一种熟悉感,细细一琢磨,这仪态与豫宁县公谢让有七分相似。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成肃交代了伐齐之事,命众人都回去准备。

目送谢祯的背影离开,孟元礼问道:“若这回没有女郎,该不会是谢司马舌战群儒罢?”

成肃笑了笑:“舌战群儒算不得,只是谢司马与孟公英雄所见略同。”

成之染顺着他下首落座,忽而懊恼道:“那些话合该他来说!他的话可比我的话分量重多了。”

“女郎何必妄自菲薄?”孟元礼笑道,“你说的句句在理,合该是将佐反躬自省,胆识气魄竟不如一个孩子。”

成之染不满:“我哪里是孩子了?”

成肃瞥了她一眼,沉吟许久,对孟元礼道:“大军若远行,金陵万不可掉以轻心。先前萧玘被贬到我府中,做咨议参军已有些时日,此人果真是有经国才,我准备让他做长史,与幼军二千人在此留守。到时候州府的守备,就有劳孟公操持费心。”

兰陵萧玘亦曾在孟元礼手下,他点了点头,道:“既然成公信得过,我定然不负所托。我那二弟性格颇稳妥,可让他带兵戍守石头戍。三弟最擅长征战,此去三齐还要请成公多多看顾。”

“孟公请放心,”成肃沉吟道,“我那谢司马有智略,与朝中畏葸之人不同。我欲让他转任司徒府,以左长史之职专总府任。”

“到会稽王手下?”孟元礼想了想,道,“如此也好,会稽王毕竟为天子副贰,谢祯能成事,倒也撑得起。明日我便让吏部动议。”

他二人商讨金陵守备,虽未刻意压低声音,在空旷的堂内也显得沉抑。成之染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忽闻窗外鸟雀三两声,满眼新绿中,日光正和煦宜人。

金陵春日正当时,不知三齐又是怎样一番风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