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安夜雨(双重生) > 第59章 鬼使神差

长安夜雨(双重生) 第59章 鬼使神差

作者:荒台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19 02:53:23 来源:文学城

青罗看着他,似是在看个陌生人。

谢治尘找到他要的卷册,转过身,在书案后坐下,仍是未看她,只冷冷一笑,唇角勾起讥嘲的弧度,“公主想再嫁个状元郎么?可惜没机会了。”

青罗气得发晕,伸手在圈椅椅背上扶了一把,勉强站稳。

谢治尘听见椅脚擦过地砖的动静,心尖一颤,抬起头,见她安好才松了口气,随即瞥见她脸上的红痕。

青罗心道话不投机,不欲再与他争辩,缓了缓,深深看他一眼,转身要走,不料被他从后攥住了手腕。

谢治尘低头望着她,脸色阴沉得如同拂晓的霜天,他抬起手,想抚摸她受伤的面颊,指腹即将触及肌肤的刹那,又被火燎了似的收回。

“是圣上?”

青罗偏头躲开,未出声,便是承认了。

谢治尘放下的那只手紧握成拳,眼神阴鸷,“为了弓之慎?”

青罗淡然道:“与大人无关。”

谢治尘攥紧她的手腕,垂眸望着她依旧纤细的腰身,沉默良久,忽问:“公主的孩子,日后认何人为父?”

青罗眼皮一跳,侧过身去,没看他,仍是那句话,“与大人无关。”

谢治尘目光上移,落在她洁白柔软的耳廓,定住了似的,半晌,鬼使神差地俯身,衔住了那枚软玉似的耳垂。

青罗吃了一惊,霎时间,只觉耳根酥痒,灼热的鼻息盈满脖颈耳后,连带着一侧面颊又热又麻。

僵了片刻,方才反应过来,回身的瞬间,犹带红痕的嫩颊擦过柔软的唇,她下意识地皱起眉,极轻地呻吟了一声。

谢治尘急道:“臣弄疼公主了?”

青罗抽回手,退开两步,难以置信地望着他。

他一身家常的圆领白袍,因病过一场,又清减了些,玉白面容上,一双黑不见底的瞳仁静寂幽深,仿佛氤氲着拨不开的愁雾,叫人不忍苛责。

谢治尘怔怔凝住她红得滴血的耳根,醒过神,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当即有些发慌。

青罗做梦也未想到,有朝一日会对他说出这一句,“大人请自重。”说罢,稍稍提起裙裾,转身跨过门槛。

谢治尘叫住她,“公主莫忘了对臣的承诺。”

青罗脚下一滞,没转身,匆匆离去。

谢治尘的脸隐在暮时的阴影中,一颗心直直往下坠,他今日唐突了她,她恐怕不会再来了。心底这般想着,知错,却无悔意,只怅然低头,望着空掉的掌心。

冯谙端来一碗索饼,等了又等,不见他有动箸的意思,忍不住催道:“阿郎,再不吃该凉了。”

谢治尘这才吃了一口,只一口,便又放下了。

冯谙打量着问:“可是不合胃口?”

谢治尘翻过一页书,随口道:“今日又忘放盐了?”

冯谙奇怪地挠挠头,出锅前他尝过,正好。阿郎又一向口淡。

他取来盐罐,挑起一勺,兑入茶盏,“阿郎尝尝。”

谢治尘浅抿一口,怔了怔,随即了然。

冯谙担忧地望着他,“阿郎,小的去请大夫。”

谢治尘放下茶盏,沉声道:“不必,过几日就好了。”

青罗出了谢宅,面上仍有些恼怒,他几时成了这等浮浪轻薄之徒?

春杏打着灯笼跟在一旁,晕黄的灯焰下,尚能看出她面色越发红了,还道是伤口恶化,立时急得想叫薛虎去请杜如珩。

青罗只道没事,不肯多说,被她打量得受不住才道:“方才不慎用手挠到,回头擦上药即可。”

春杏吁出一口气,嘀咕了一句,“奴婢就该时时看着公主,伤在颜面,留下疤痕可不好。”

青罗心不在焉地往前走着,想不通谢治尘为何支持皇帝废除常科,抑或反对过,没用,只得顺着圣意?

弓之慎虽则大难不死,然无端蒙此劫难,省试高居榜首,又未能登科,终究有些心灰意冷。

他决意返乡,因顾虑尚欠她好些银钱,竟想留在长安还完债再走。

青罗哭笑不得,问他还乡后有何打算。

他道想找间私塾,谋一份教职,一面继续读书。

青罗闻言甚是欣慰,君子便该如此,身处危恶,而不堕青云之志。

长安如今乃是非之地,她赠他盘缠,叫他近日便启程。

弓之慎无论如何不肯收。

青罗正色道:“弓郎君当知君子不立危墙的道理,周世悯身后之人尚未查清,焉知不会再生波澜,藏身我府中亦非长久之计,离开长安才可永绝后患。”

弓之慎略作思量,抿唇不语,却是一揖到底。

青罗心知他已明白,不再赘言,只道:“钱财于本宫而言只是身外之物,弓郎君若有心,大可好生精进学问,日后报效朝廷,造福百姓。”

弓之慎离开当日,青罗亲自送他至城外。

凉亭中另有好些辞别长安的士子,认出青罗,纷纷退后行礼,神色间略有戒备。

青罗目光扫过落魄失意的众人,温和道:“朝廷如今只是停了常科,不定几时又恢复了,再者除常科外,尚有制科,诸位莫忘读书修身,时时准备着才好。”

众士子面面相觑,轻易不敢作声。

“多谢公主。”

一人起了头,才陆续有人大着胆子上前来,与青罗说话。

青罗很快发觉,士子们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内中颇有些见识广博,言语有趣的,讲起各地风物,一言半辞便能引人入胜。

前世她先入为主,以为新科进士多是爱吟风弄月的酸儒,如今想想,何等浅薄。

弓之慎一旁听着,不时看眼青罗。

时近巳初,离别在即。

弓之慎拱手拜道:“公主的话,某定当谨记于心。”

青罗笑道:“弓郎君一路保重,来日长安再见。”

东去长安路漫漫,弓之慎回过身去,望着前路,眸中涌起泪意,旋即被他硬生生逼退。

春杏看着他那辆马车越行越远,忍不住问:“弓士子此番若点了状元,公主可会招他做驸马?”

青罗无奈地笑笑,当初招谢治尘为驸马,也并非因他是状元。她大抵便是浅薄之人,前世对他一眼倾心,不过因他容貌俊美。

周世悯的死,大理寺那头有了进展。

他死前手中紧握着一只香囊,内有道家符箓,经辨认,系属天师府。

因无旁证,大理寺验尸后一直未声张,只暗中查访事发当晚周世悯见过什么人。

几经周折,终于发现端倪,当晚的确有人去过周世悯落脚的客店,此人是张司窈的弟子。

那弟子揽下一切罪责,承认与周世悯因琐事争执,将其杀害,对周世悯所行之事却一概不知,押解回大理寺的途中,亦服毒身亡。

张司窈得知此事后自是大为震惊,推说全不知情。自此,他座下孽徒除了韩庇,又多了一人。

皇帝却因不胜其烦,下令此案到此为止,不再继续查下去。

他以疏忽职守、用人不察,以致试题被窃为由,将温侍郎贬出长安,为下州司马,余者尽皆释放,有官职者罢免。

钟离文没有猜错,周世悯背后之人是张司窈。

皇帝对此当是了如指掌,又有去岁“张当窃国”的谶语在先,以他多疑的性子,多半不会对张司窈网开一面,为何还会放过他?

张司窈为人并不莽撞,不至为一句嘲讽他的诗,甘冒性命之险,若为将太子牵连进来,倒值得一试。

皇帝对此默许,与他达成了默契,还是直接共谋?

青罗打了个寒噤,随即摒除了这一荒谬的念头,皇帝便是要废掉太子,也不至设局陷害亲子。

张司窈素来一味媚上,敢如此陷害储君,多半是另寻了退路。那日宫宴,陈丽妃曾出面为他周全,他难道打算扶持丽妃之子?

可丽妃腹中胎儿尚不知是皇子,还是公主,此时便押上身家性命,不免冒险。

温侍郎不日将离开长安,青罗轻车简从,趁夜去温府送行。

不料谢治尘也在,转念一想,温侍郎当初亦是他的主试官,他也可算作温侍郎门生,来送行并不奇怪。

“大人此去务必保重,不必担心留在长安的家小,本宫会代为照拂,”青罗笑笑,宽他的心,“便是本宫不济,还有谢大人在。”

谢治尘站在她身旁,官服已换成紫袍,闻言低头看她一眼,附和着微一颔首。

温侍郎躬身拜谢,连日狱中磋磨,他苍老了许多,花白头发而今已尽为银丝,面上皱纹也若刀刻般清晰。

若非他坚持,太子恐怕已蒙冤。

青罗心下酸涩,敬佩其风骨,如此贤臣,父皇偏不知珍惜。

二人俱未久留。

自温府出来,青罗原想就走,谢治尘在她身后叫住她:“臣那日一时情难自禁,唐突了公主,公主不肯原谅臣么?”

青罗浑身一僵,不自在道:“此事无需再提。”

谢治尘走过来,低头凝视着她,郑重其事道:“公主若肯原谅臣,臣便不再提了。”

青罗没好气地瞥他一眼,得罪了人,还要逼人家原谅他,是何道理?

“若是不原谅呢?”

谢治尘黯然道:“臣休沐之日再专程登门请罪。”

青罗回了一句:“不必了。”

原没放在心上,休沐那日不知怎么又想起来,谢治尘却未如约而至。

午膳后,青罗在西园水阁浇花,指腹让花刺扎了一下,便有些心神不宁。

将近未正,薛虎神色凝重地来禀:“公主,谢大人在东市遇袭,现下全城戒严,禁军正全力搜捕刺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