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安小厨郎 > 第8章 来到大唐的第八天

长安小厨郎 第8章 来到大唐的第八天

作者:长路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0 09:13:03 来源:文学城

经过一天的相处,姜菽大概摸清了秦正阳的脾气,虽然是欠揍了点,爱找事了点,本性其实还不错。

对面这个……不管是高至善的纸条,还是秦正阳的入狱心得,都明示这家伙就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还是贬义版,耳提面命地让姜菽离他远点。

锦衣青年姓陈,父任户部尚书,长姐是只比小孔雀姑姑高淑妃低一等的陈昭容,虽然他和长兄幼弟都是不顶用的草包,但靠着爹和姐姐,也勉强能在长安城里横着走。

姜菽不清楚秦正阳跟他从前有什么恩怨,但之所以昨日两人会被抓进来,是因为这厮当街调戏卖珠花的姑娘,被刚解了家中禁足、带着兄弟们出来溜达放风的秦正阳撞个正着。

两边本就有旧怨,刚开始还是你推我搡,眨眼间就成了乱斗,围观的人吓得不行,叫来巡逻的坊丁,把他们都逮去了京兆府。

进了京兆府,两边一亮身份,个顶个的家世显赫,京兆府尹不想抓这烫手山芋,找了个由头又把人丢来大理寺,试图让大理寺卿背锅——谁让此獠出外巡去了,人不在就是最大的罪过,好好替同僚们收拾刺头吧!

“不、不过是些田舍郎吃的粗制劣食,谁稀罕!”陈涛咬牙切齿地瞪了秦正阳一眼,一甩袖子又坐回了自己的蒲团上。

阴险狡诈的秦二!陈涛越想越觉得秦正阳面目可憎,嗦冷淘就嗦冷淘,做什么那么大声响?还非要张嘴点评,怎么,吃还堵不上他的臭嘴!?

昨天骂了他半天,这个懦夫屁都不敢回一个,反倒说得他口焦舌燥,可见是故意而为,诚心要捉弄他的!

还有关他对面的那个青年郎,奇装异服不知是什么来头,倒是真听秦二和高家小子的话,故意装聋扮哑不回他话,转头跟那俩人聊得倒欢!

至于那边的高至善,陈涛把气头压了下去,他们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万一惹恼了他,他回去找姑姑一哭,高淑妃在宫里给姐姐难堪可怎么行?是以陈涛明知对面三人的餐食都是高家送来,明摆着故意不给他带的,他也没去跟高至善呛过声。

哼,不就是冷淘,等他出去要什么冷淘没有?

陈涛心烦意乱地割下一根炙烤羊排,送到嘴边又嫌弃地放了下去,只觉得平日最爱吃的佳肴都索然无味了。

-

说完最后一句话,狱卒忐忑不安地低下头,不敢与温朝对视。

大理寺上下都知道,温少卿虽然瞧着年轻面俊,总是嘴角噙笑的,却是寺中最招惹不得的上官。要是真有那不知分寸,妄图挑战底线的,等那双看似温和的眼睛失了笑意,冷冷重重地压下来时,才能体会到什么叫悔不当初。

温少卿将他叫来,问了问狱中的近况,又详细问了高小郎君在狱中的所作所为,可有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

等他一一禀告,说高小郎君和那名身份可疑的姜菽走得很近后,温少卿便让他将所知的两人交谈,连带着秦正阳的都详述一遍。

狱卒提心吊胆地等着温朝开口,脑子里不断回想有关他的风言风语。茶余饭后的闲话大多捕风捉影,但跟温朝相关的有一条是绝对的真事儿:这位温少卿极度厌恶贪官污吏,为官十载从未收过任何不当之财。

温朝升得快不仅是因为他年少成名,有一身才华,更因为他敢查能查会查,过去十年里圣上给了他不少大案要案,他不仅查得漂亮,拔出去不知多少蠹虫,还数次反剿了来灭口的山匪刺客,成了官员里有名的硬骨头。

来杀他的人都有那么多,更遑论是盯着他想揪他错处的,可他真就十年都没被苍蝇找出一条缝。

连狱卒自己都会收点囚犯家人的“好意”,对这种真从头干净到尾的很难不心生敬畏。

大理寺狱内有特殊区域本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有高寺卿打头,温少卿或许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他们昨日送桌椅凉席进去的动静并不小,温朝想处置的话可以说是人证物证俱全。

原本他们还觉得高小郎君是高寺卿的儿子,他们给人家行个方便,也能落个好,而且温朝看上官的面子,估计不会和他们计较。

现在却是说不准了。

“所有相关人等罚俸一月,主犯罚俸三月。”温朝淡淡道。

狱卒悄悄松了口气,他还以为饭碗要保不住了。

“带姜菽来见我。”温朝又道。

狱卒一愣,关姜菽什么事?不该见高小郎君吗?

“喏。”他不敢问,低头迅速退了出去。

-

不仅狱卒,温朝指明要见姜菽的决定到了监牢,高至善和秦正阳也很意外。

秦正阳是意外温朝居然真的会放着兵部、户部两尚书和上官之子不见,去管姜菽这个连记忆都没有的平头百姓,高至善则是羞愧自己在狱中种种“享乐”的行为被榜样发现,有违君子之道。

只有姜菽高兴得眼睛都亮了,特地拿水洗了洗脸,整理好衣服,跟在狱卒身后乐呵呵地出了门。

看架势,不像是去受审的,倒像是去访友郊游的。

或许是心态变了的缘故,姜菽上次出牢狱受审时只想着自己清白有望,路上净盘算要如何为自己辩白了,眼下嫌疑暂清,不至于莫名其妙被监禁流放,也有闲心观察起周遭的环境来。

还记得头回被胥吏们抓来时,自己只觉得大理寺里阴森可怖,白天看上去都是黑的,现在一看,还是很亮堂的嘛!

瞧瞧这榆树,高大挺拔绿意盎然!看看这石雕,线条流畅栩栩如生!还有这到处乱走,或绿衣或青袍的官员们,精神面貌多么……呃,姜菽一顿,社畜脸上真是千百年如一日的如丧考妣啊。

行经人多处,姜菽不再左顾右盼,老老实实低头走路,免得被哪个批案卷批疯的官员找事。

温朝办公的地方还算幽静,他们到时里面正有一名寺丞在汇报案情,狱卒便带着姜菽在门外等候。

起初姜菽还好奇地想偷听两耳朵八卦,发现他们说的都是佶屈聱牙的法条典律后痛苦地转移目光,开始数起旁边桂花树上的小花来。

许是这座院子更阴凉,他们来时沿路也有不少桂花树,但都没有要开的迹象,最多是结了些米粒儿大的花苞,这边这株却开得满树金灿灿,馥郁的桂香随着微风一阵阵地朝姜菽扑来,馋得姜菽想伸手偷偷揪两朵回牢里。

黑了吧唧又不通风的监牢,最需要这样金黄的香花了,不然人都活得跟地上的干草似的无滋无味。

姜菽深吸一口气,让桂花甜美的香气将自己从里腌到外,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开始回想跟桂花能做的菜。

最先想到的必然是糖桂花,也就是桂花蜜酱。

摘下来的新鲜桂花洗净摘梗,在阴凉处晒到没有水汽后,一层桂花一层白糖地盛在玻璃罐里。有的做法会在封顶的白糖上淋一点白酒或蜂蜜,姜菽是直接将罐子密封后上锅蒸,最后满满一瓶的白糖化成小半瓶透亮的金色糖浆,打开盖子就能闻到浓郁的鲜桂花香气,吃起来清新甜蜜,舀一勺出来,小小的桂花漂浮在糖浆里,煞是好看。

这样的糖桂花拿来做桂花酒酿,或是淋在汤圆粥水、凉糕千层糕上妆点提味都再好不过。

姜菽记得自己有回高烧不退,连着几天都昏昏沉沉吃不下东西,好不容易清醒了片刻,脑子里唯一想吃的就是用粗粒玉米糁和糖桂花煮出来的桂花粟米羹。姜稻边哭边给他煮了一锅,煮糊了,他也喝了个干净,然后第二天烧就退了。

也有拿水煮糖,糖浆煮沸后再加柠檬汁和桂花的,煮出来色如琥珀,质地浓稠。虽然花香比蒸出来的差些,保存的时间却更长,能吃好几个月。

也因为颜色重如丹桂,这种煮出来的糖桂花更适合挂在杯壁上,配上煮好的果馅小汤圆跟冰过的牛奶,做成桂花鲜牛乳,秋天一边涮滚烫香辣的火锅一边喝,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有时愿意折腾,调水后做成桂花冻冻,不管是吃冰红豆元宵,还是吃冰鲜芋炖奶的时候都舀进去两块作配料,软软弹弹,若隐若现的小桂花也好看。

再如桂花蜜,将晒干的桂花泡在蜂蜜之中,蜂蜜香中多了些许桂花的香气和意头,拿来泡水当茶饮相当不错。

还有桂花绿豆糕、桂花糯米藕、桂花茶等等,桂花的吃法搭配可谓多如繁星。

不过屋里的温少卿把他拎出来,显然不是为了让他在桂花树下发呆思饭的,来报告的寺丞走了之后,姜菽就被狱卒拽了一把,只好遗憾地和这棵比他还高的桂花树作别。

-

姜菽跨进门,一眼就看见站在书架前的温朝,深檀木色的书架占了半堵墙,上面放满了典籍案卷,绯衣的温朝被周遭的景物一衬,越发显得面如冠玉,气韵清贵,如从一旁画中走出来似的。

温朝转身,恰好就见到姜菽望着自己愣神的模样,刚还头痛本朝从未有如姜菽这般的先例,难以按条律处理,却在这短暂的视线相撞后有了新的想法。

即便已经从狱卒处得知了姜菽磕磕绊绊能开口的事,温朝还是将一套空白的纸笔递给了他。

温朝道:“我派人去取了姜书从前的字画,也询问过他的其余亲友,可以确认你并非逃犯姜书。”

“但长安及附近州县并没有你的户籍,长安各城门也没有你的出入记录。”

“既然你能想起那么多食方,是否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实话说,他就没忘过自己的身世。姜菽心道。

可他更不能说出实情,不然说他疯了得了癔症都是轻的,万一有谁传出去说他是野鬼上身就麻烦了。

在听到狱卒说姜菽给高至善写食方时,温朝就料到他会继续在他面前装鹌鹑。

连那般详细的食方都能信手拈来,却在他们面前说自己得了失忆症,连父母名姓家住何方都不记得了,怕不是当大理寺上下都是三岁稚童。

“前日你说自己因失忆症忘了大唐官话,却记得读书写字,虽然错字连篇不成文章,也能看出有些家学,并非目不识丁之辈。”

“除了不会说官话,说不出自己户籍来源,你看上去并不像‘生病失忆’的人。”

温朝一步一步走到姜菽面前,目光紧盯着姜菽不放,刚刚还觉得人芝兰玉树的姜菽怂了下来,顶着压迫感向后退了两步,低头冥思苦想新的借口。

他的反应几乎将有鬼两个字写在了头顶上,温朝停在他身前,低头正好能看见姜菽颤动乱转的双眼。

这是又在编谎话了。

温朝退后,微笑道:“显然你并非一张全然不知的白纸。”

“那你从何而来,又为何在此呢,姜小郎君?”

他倒要听听他还能扯出什么谎来。

该看穿的都被看穿了,姜菽心一横准备卖惨,扬起头,目光坚定地就冲温朝道:“大人!我……”

“咳咳咳!”一旁的狱卒嗓子都快咳碎了。

温朝面色沉下去,严肃道:“休要胡乱攀亲!大人乃称呼父亲的,岂容你这般见人乱喊?”

上次也是这般,不知是故意如此还是确实不懂……可不管因为哪个都叫人头痛。

明白过来温朝的意思后,姜菽脸上迅速蹿红,他只是随电视剧里的叫法开个头,哪想到会有这样的误会!

“对不住。”姜菽着急忙慌地道了歉。

“罢了。”温朝轻叹一声,本也只是随口一问,姜菽是否是真的失忆症都和对他的安排影响不大。

温朝道:“你既不是姜书,也没有触犯律法,便不必再留在大理寺牢狱中。”

“但你一无籍贯文书,又言自己得了失忆症无处可去,终究是大理寺办事不力才导致你受惊一场,我如今便可给你三个选择。”

“其一,京兆府管理长安城内外民生杂事,你可去那里想办法联系家人,再寻一营生。”

“其二,长安城内外都有善堂,你可去寻一处住下,看看能否寻到医师治愈你的失忆之症。”

“其三,既然你能拿出许多食方,或许本业与庖厨之事相关。大理寺公厨如今人手短缺,你若是愿意,也可去做个杂役。”

若他所料不错,祖母所言的那碗格外开胃的凉面便是出自姜菽的食方,温朝虽鲜少在公厨用餐,但稍为同僚们改善下伙食也无不可。只是眼下姜菽身份成谜,还不能让人直接掌勺,先从杂役做起,仔细观察秉性再做定夺。

如温朝所想,姜菽选择了第三条路。

“多谢温少卿!”姜菽都做好被丢出去风餐露宿白手起家的准备了,没想到这位人帅心善的温少卿竟然愿意帮他在大理寺安排个工作!

虽然只是个杂役,但也是份正式工作呀!而且干的无非就是配菜小工厨师学徒的活儿嘛,辛苦是辛苦了点,他又不是不会!

温朝看他两眼生光的模样,怕他去了后心有落差,又提点道:“杂役辛苦,我们可约定以一月为限。若一个月后你还想留在大理寺,可视你这月的表现,在公厨寻找合适的差事。若你不想留在大理寺,也可领了这一个月的月钱自行离去。”

也就是说,哪怕他一个月后不干了,也能有一笔小小的启动资金出去闯荡?姜菽看温朝的目光越发喜悦,哪有秦正阳说得那么坏,温少卿明明是个大好人啊!

终于写到要上岗了(擦汗)

大理寺众人(抹泪):姜小郎君来了,公厨就变了!姜小郎君来了,好吃的就有了!

田舍郎:比较出名的就是宋代汪洙《神童诗》中那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下一句是“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过这个词在唐朝既可以作为文人墨客的诗中谦称,又可以作为骂人的话,比如士族互骂时说对方是”田舍郎、田舍奴、田舍汉“等等,大意都是为了骂对方是农民。

经典一点的就有《隋唐嘉话》中记载的,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孙皇后面前骂魏征,“会杀此田舍汉(有机会一定砍了那个农民!)”

——以上田舍郎知识来源于森林鹿老师的《唐朝穿越指南》

下一章小书包上岗,给大家唠唠唐朝的廊下食和公厨,也很有意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来到大唐的第八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