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 第9章 第九章 长安网红店--萧家馄饨探店

虽说段家铺子也勉强算个食肆,地方却甚是狭窄,最多同时只能坐四桌人,因此销售最好的果然还是能外带的肉胡饼和炸酥肉,只能堂食的绿豆粥、馄饨与馎饦销量还是不佳。纵然有人想买,也都是买了带走吃。

这几个月靠着顺应时序和节日的美食 ,段知微也赚了些钱,陆续有了些忠实的食客,便琢磨着赁一处地理位置好点的店铺,来专门提供午食和晚饭。

只是手头还缺着些钱,正在疯狂打算盘的时候,过来窜门的耶律大娘建议道:“不如去借些?”

长安除了东西两市的钱庄,就属几家大寺庙可借钱,当然那也不能叫借钱,寺庙的事能叫借钱吗?那叫做功德。

段知微和段大娘一合计,便抽空骑个驴满大街探探道,首先探了探朱雀大街中轴线靠近皇城的开化里,地段甚好,价格也高,段知微找了个牙人一问,这儿的宅子怎么也要三百万钱,只能哀叹一声“长安居,大不易”驾着驴车走了。

一时却也找不到适合的,但俗话说来都来了,段知微便打算找个店吃个午饭。

最后段知微选择了朱雀门颁政坊的萧家馄饨。无他,这萧家馄饨原是长安最知名的馄饨,千年后仍有老板顶着萧家馄饨的名头打广告,既然已经来到此地,不得尝尝老祖宗的手艺。

颁政坊远离闹市,在颁政坊第三条街,段知微驾了小半个时辰的驴车,吃了无数驴子扬起的黄土。

终于到了这处,这萧家馄饨地点偏僻,铺面也不大,只用翠色的幄帐隔出几个单间,但门口竟是大排长龙。

段知微都想放弃了,岂料被人叫住,定睛一看竟是官署的录事苏莯,今日未穿淡青色的官服,换了身月牙色澜袍,整个人显得更加白净。

他已然已经吃上了,热情邀请段知微过来拼桌道:“段家娘子果然于吃食上甚有品味,某打包票,这长安第一馄饨的名头非萧家莫属。”

很快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了上来,段知微见那汤底金黄诱人,便知是鸡汤汤底,舀上一勺尝尝,那醇厚浓郁的鲜美口感一下子在口腔里弥漫出来而出,想来是小火慢炖了半日,鸡肉的精华都炖了出来。

再捞出一个馄饨,面皮擀得薄如蝉翼,举起来对着窗外太阳还能透光,馄饨皮捏出的皱褶也像小花般可爱。里头透出鼓鼓囊囊的粉色馅料,段知微咬一口,馅料鲜嫩多汁,鲜香汁水在口腔迸发出来。

段知微吃出来了,这是葱花水打猪肉馅,这猪肉馅打了许多回,因此口感有嚼劲,里面掺和了些剁碎的虾仁和香菇用来提鲜。

段知微大叹口气,古人还是聪明,几千年的食物并不逊于今日。自己作为现代人的自傲立刻就被打击到了。

显然那苏莯也是个爱吃之人,他又滔滔不绝的向段知微推荐起其他美食:“光德坊的葫芦头、宣慈寺的软枣糕、庾家粽子皆是一绝......”

光德坊的葫芦头,把软绵滑韧馍掰成箸头大小,再把馍块渗入热汤中,喝一口汤浓味醇,肉嫩且肥而不腻,吃的时候佐些糖蒜、泡菜更加清爽利口,若是冬天,吃完一碗便是浑身都热了。

庾家粽子选用晚造糯米,里头是五花腩肉作馅,加上蒜蓉、沙姜、五香粉等,做出来的粽子莹白如玉,因为配料过于复杂导致全长安找不到替代品,这粽子连圣人都赞不绝口。

宣慈寺的软枣糕则是用了西域运过来的干枣,那糕都不必再放糖,吃起来就香甜适口,枣香浓郁。

段知微认真记着,准备闲暇时多去走访探探长安人民的口味。她无意想起便问眼前吃馄饨吃得甚欢的苏莯:“最近郎君似乎来店里来得少了。”

官署的公家食堂味道极差,最近的槐叶冷淘更是难吃得让人怀疑人生,自从苏莯带了一次肉胡饼大受欢迎后,他在官署的地位直线大幅度上升,之后恨不得每天挑个扁担去上班。

作为段家铺子的忠实顾客,苏莯最近买得少了,段知微不免要担心,是不是食物做的不合口味了。

那苏莯茫然看她一眼:“袁都尉那日在南严寺的玄阴池沾了妖水,染了些风寒,告了两天假,段家娘子不知道吗?”

段知微这才了然,原来是吃朝饭的主力担当生病回家了,不是饭菜不合口味了,段知微稍稍放下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那日在玄阴池毫不犹疑地一脚踏进去把她拖了上来,好歹也算半个救命之恩,应该去表示一下。

于是趁日头还早,问苏莯要了地址,用食盒装了些耐存的糕点去了袁慎己的宅邸,这位前途大好的武将住在新昌坊,不过段知微甚至没能进门馆,就被年迈的管家请了出来,说是都尉身体抱恙,没奈何只能转身抱着食盒走了。

袁慎己沾了那池里的水,到底体魄健硕,也只身体不适了一小会,无奈家中管家已前去请了两日的假。只能在家练练枪法,眼下他正拎起一桶井水从头浇下来,管家前来复命:“已将那娘子打发走了。”

袁慎己解决了玄阴池蛙僧的事很快传了出去,那杜家表妹很快便带着珍贵药品前来慰问。被管家拦下了,没想到今日又来。

袁慎己点点头回房,不想没过一会管家又进来,说是苏录事求见。

却见苏莯抱着公文跟一个食盒进来道“都尉竟是大好了,刚刚在门外偶遇段家娘子,她还跟某说都尉暂时还不能见客。”

“什么,段家娘子?”袁慎己皱眉。

那管家颤颤巍巍进来奉茶,耳背道:“没错,是杜家娘子啊。”

苏莯把手抬起做一个喇叭状,大声对管家道:“不是杜家娘子,都尉说的是段家娘子啊。”

等苏莯报完公文离开后,袁慎己打开食盒,只见里头是些新鲜的糕点,他对长安大部分路还是熟悉的,这厢便骑着马出来沿着大路走,很快便在一家糕饼铺旁边遇到了段知微。

她正坐在台阶上吃一块枣糕,再从挎包里拿出一个青苹果喂给驴子,驴子慢慢嚼着,段知微抬手给驴脑袋顺顺毛。

眼前出现一双长靴,段知微抬起头,见袁慎己往眼前一站,她赶忙拍拍裙子上的灰站起来问:“几日不见,都尉可大好了?”

袁慎己点点头:“某未向管家说清楚,不知是段娘子前来。”他双手一抱拳“上次南严寺,多谢段娘子提点。”

那日在南严寺,袁慎己本欲持刀对付蛙僧,听了段知微的话,才收起刀命人看守,自己去向上级禀报,圣人反倒赞扬其有所成长,不再如以前一般鲁莽。

“不用客气”段知微讲,二人一时无话,空气里透露着些尴尬,反倒是袁慎己这个沉默寡言的人又突然开口:“苏录事说,你在找房子?”

这话一出,段知微立刻开始大倒苦水,说那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价格贵到离谱,价格便宜的地方一看,都要出城了。

“怎么就没有价格适中的地方呢”她叉腰抱怨道。

倒是袁慎己稍加思索后说道:“某倒是知道有个地方,价格适中,位置也不错。”

于是长安街中,石拱桥上,袁慎己骑着高头大马在前头领路,段知微骑着老驴在后面晃晃荡荡跟着,老驴走得慢,袁慎己不时还要拉住缰绳回头看看她有没有落下。

最后袁慎己把她领到了宣阳坊的一处铺面道:“此处是要闹坊区,北邻平康,东邻东市,各地考生赴长安赶考,多半住到这里,价格自然是比平康便宜许多。”

段知微很是惊喜地环顾一下四处,左边是一家旅舍,右侧则是一家书肆,再往前则一家脂粉店,往来书生、仕女皆有。

她当即就要点头,又思量这地段好、客流量也不少的地方,租一年怕是得要不少钱,又踌躇了起来。

袁慎己一眼看出她的担忧:“段娘子不必忧心,此房主乃是袁某旧识,家中颇有家底,如今跟着商队去了西域,此铺也是闲着,如今托着牙人对外租恁,价也不高。”

这下段知微稍稍放了些心,很是真诚地朝袁慎己道谢,又笑着说:“士农工商,商处最末,都尉尽心帮妾这个大忙,妾很是感激不尽。”

袁慎己倒是不甚在意:“女子当垆不易,其间各种心酸,段娘子上次帮胡女出头,某倒是深感敬佩。”

这话倒是戳到了段知微心坎上,在现代不觉得,在这地方卖吃食,什么类型的顾客都遇得到,也是受过些闲气。如今这四品官员竟然能些许体谅。

她不觉点点头,扭头望一眼破败着的房屋感慨道:“只愿以后能顺当一些,赚些体己给长姑,让她安度余生。”

袁慎己不免问道:“那你呢?”

段知微回过神,脸上却略微露出向往之色:“我想...我想去看看扬州的二十四桥,武汉的黄鹤楼,凉州的天梯山石窟。”

明月夜下,二十四桥垂柳依依;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长江滚滚东逝;当涂江上的月光仍静静照着青莲居士最爱的那壶烈酒;锦官城下了一场春雨,又是满目香色鲜浓的花色,那些都是怎么样的美景呢,真让人向往,让人想要见识。

袁慎己倒是未想到她有此等志向,颇为赞赏的点点头:“袁某曾路过扬州,夜市千灯、高楼红袖十分热闹。”

他微微低头看着充满干劲的段知微,露出一个微笑:“那便提前祝段娘子愿望成真。”

唐朝真有一家萧家馄饨的店,地址也是实际的地址,就是没查到他的馅料是什么,所以我就随便编了一个。不过他要是羊肉馅料的话我就不爱吃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九章 长安网红店--萧家馄饨探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