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 第11章 第十一章 曲江观龙舟赛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第11章 第十一章 曲江观龙舟赛

作者:添蜜一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3 23:13:58 来源:文学城

段知微正沿着江边一排碧色垂柳缓缓游览,忽觉有人跟着,扭头一看,竟是刚刚那个卖白饮的小娘子。

小娘子瞧着年纪还小,还是玩纸鸢、九连环的年纪,一张圆圆脸,短粗眉毛,眼睛像两颗紫葡萄又大又亮,跟了段知微一路,见她转身,慌张地低头搓搓手。

段知微觉得她甚是可爱,像以前家里养的小花猫,便走了过去半蹲下笑问:“是有什么事吗?”

那小娘子嗫嚅了一会,突然双手抱拳庄重的对着段知微行礼道:“娘子不到一早上就把食物全部卖完了,而且那沙团软糯甘甜,是儿吃过最好吃的沙团。”她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道:“希望娘子能收儿为徒。”

段知微愣了愣,没想到出来一趟竟然还收获了拥趸,只是食肆目前还未成型,那边甚至还需问寺庙借钱,还有了个阿盘,现在就要再雇人,真怕发不出工钱。

那小娘子见段知微犹豫,急得涨红了脸道”儿名唤蒲桃,家中一直靠卖白饮为生,只是白饮寻常,终日也卖不出多少,赚不到祖母的一副汤药钱。今日沾了娘子光,竟然小半日便卖完了,还请娘子教教儿如何经营,儿可以不要工钱。”

免费的员工段知微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但是不给工钱等于压迫,段知微自觉爱钱异甚,但是也没丧良心到这种地步,见蒲桃年纪小说话诚恳,性格良善,又见她一双小手上遍布着干活的老茧,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蒲桃见段知微答应下来甚是欣喜,段知微把段家铺子的方位告诉了她,蒲桃唤一声“多谢段娘子”而后欢天喜地的走了。

段知微还沉浸在天降员工这桩好事中,就被被远处欢呼声唤回来。

头亭上已经有彩衣打扮的小儿水嬉,来一出热闹的童子拜观音、指日东升,演得惟妙惟肖甚是精彩,赢得阵阵欢呼声。

岸边斗草的游人也不斗了,簸钱的人也不簸了,一股脑儿的挤到了曲江边上。段知微身量不足,挤不进去,在曲江边缘围绕了好几圈,才堪堪在几个仕女之间寻了个空隙挤了进去。

岂料立刻被人打量了几眼。

段知微尴尬地发现那几位穿着华丽的仕女中,有那日在南严寺买走她手上所有荷花糕的杜有容。

杜有容倒是没能认出她,只是年轻的高门娘子想表达什么不一定需要靠嘴说。

她只需要打量一下段知微翠色裙摆上因劳作而产生的褶皱,再看一眼段知微头上不值钱的镂空叶脉簪,就能清晰切明确的表达“你这个土鳖”这层意思。

段知微只好悄悄往旁边挪了一挪。

随着伏鼓吹手的节奏,发令者身着葛袍璎帽,先鞠躬唱个大喏,而后手挥五色旗帜,各龙舟认旗色回朝盘旋,曲江岸边的游人都不怎么敢讲话,气氛似乎一触即发。

最后一声号角响起,千帆龙舟如飞箭一般穿梭在江面之上,金吾卫的军旗是金线勾勒的麒麟,在一众船中尤为明显。

袁慎己便是金吾卫的当头之人,他今日没有服绯袍,也没有佩戴那身明光甲,只赤膊挥动短桨,手臂青筋暴起,额头上滴下汗珠来。

羽林军的船列开始发力,在快速逼近,两船正在激烈之际,伏鼓手立时大力挥舞手中鼓棒,鼓声如雷鸣震天响。

段知微莫名有些焦躁,许是熟人在船上,段知微很是希望袁慎己那队能赢,甚至坏心眼巴望着羽林军的船能突然侧翻一下什么的。

旁边的杜有容更是焦灼的拧紧了帕子,一边慌张去拉旁边的丫鬟道:“云雀怎么办啊,妾有些不敢看了。”

比赛要接近尾声,曲江池畔的游人都屏住了呼吸,领先的仍然是金吾卫列队,龙舟上十来个人都保持着高强度的划桨节奏。

路过段知微站的凉亭时,段知微朝着龙舟挥挥手,或许是她的错觉,她觉得袁慎己在百忙之中

往这边望了一眼。

最终还是金吾卫的船只以其微小的差距拔得了龙舟的头筹。

天子的龙船龙头以纯金打造,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光彩,目前在曲江中停靠仍未回銮,圣人要在上面赏赐拔得头筹的队伍。

段知微心满意足看完了长安端午盛况,见日头未晚,便也去摊子上饮一碗乌梅浆。

她沿着曲江边慢慢往回走,慢慢欣赏黄昏风光,走到一处石壁前顿住。

空气里都是雄黄酒的气息,游人呼朋结伴的返程,此刻黄昏色泽浓郁,袁慎己站在柳树之下,

双手抱臂似乎在等什么人,抬头见到她,大步朝着他走来。

“恭喜都尉拔得头筹。”段知微稍稍福了福身子,低头从食盒拿出余留的粽子和沙团:“都尉今日辛苦,可要用些点心?”

想了想又笑着补充道:“不过自然是比不过圣人赏赐的蜜淋和巨胜奴就是了。

袁慎己平素冷冽的脸上被夕阳染上些温柔色彩,拿着今日的彩头长寿线低头看她,轻声说:“好”。

本朝民风开放,曲江边郎君仕女同游的比比皆是,眼下二人坐在凉亭中,袁慎己随手拆了一枚粽子一口吃掉。

很不幸选中了包着杨梅的,杨梅酸味首先在舌尖上弥漫开来,让袁慎己不禁皱了下眉头。

旁边段知微双手一拍哈哈笑道:“都尉怕是吃到包着杨梅的了。”

本着增加粽子乐趣的想法,段知微故意在渍杨梅的时候只放了少量糖,每个吃到杨梅粽的人都直皱眉。

不过也正因为九子粽馅料不同,购买的食客竟然有增无减,都说要拿回去给亲朋好友尝尝,看那个吃到杨梅的倒霉鬼是谁。

袁慎己又嚼了几口,杨梅酸中的几丝甜味弥漫开来与酸气交缠,滋味开始美妙起来。

旁边段知微的笑声爽朗,手边是美食,袁慎己心情倒是好起来,他想起小时母亲尚未故去,端午也会包些粽子,带他去江边看赛龙舟,为他抹上雄黄酒,编织长寿绳。

袁慎己低头看了眼圣人赐下的长寿绳,像是怕惊扰到她,轻声问道:“段娘子可否帮某戴上这长寿绳。”

长寿绳,结五色丝为索,据说一丝缠臂订三生,五采同心延百寿。

段知微笑声夏然而止,她毕竟不是真正古代人,不知道长寿绳有什么意义,但是被此刻四周突然产生的奇怪氛围搅扰的略微心神不宁,想了想还是在他炙热的眼神里接过那条长寿绳。

不愧是圣人赐下的绳子,五种明亮色泽在黄昏的微光里泛着漂亮的光彩。

袁慎己伸出来一只胳膊,段知微稳了稳心神轻轻把长寿绳给他系上。

他的胳膊粗壮又结实,肌肉线条很是硬朗,手上好几处结了痂的伤疤,看得段知微直皱眉。

袁慎己见她如此,便不着痕迹地把手藏了回去问道:“可是手上的疤痕吓到了娘子?”

“没有没有”段知微抬头望他,脸上倒是换上了坦然和钦佩的表情:“都尉手上的伤疤都是征战沙场上而留下的功勋章,有甚可怕?”

她笑得温暖:“沙场危险,刀剑无眼,佩戴了此绳,祝愿都尉能一直平安无恙。”

袁慎己已经很久没得到这样暖心的关怀,他郑重地看段知微一眼,向她道谢:“多谢段娘子祝福,某定当不辜负段娘子期望。”

端午节过得很是愉快,段知微驾着驴车返回家中的时候,段大娘已经在酒肆喝了起码三碗菖蒲酒和艾酒,熏熏的被阿盘扛回了家,躺那呼呼大睡。

段知微顺手下了两碗虾皮馄饨喊阿盘一起吃,阿盘照例不爱说话,只埋首在阴影里吃完馄饨,自觉站起来收拾碗筷。

却被段知微喊住,她自小挎包里拿出一个香囊。

香囊是在曲江边上买的,虽不如东市大店精致,倒也染了些翠色,绣了只简单的蝴蝶,其间有淡淡的草药香萦绕。

段知微把香囊系到阿盘襟头,满意点点头道:“端午入夏,湿热温毒,百病易侵体,佩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

阿盘白日刚被段大娘强制佩戴了一枚彩绒铜钱,晚上又收到了段知微送的端午香囊,她看上去眼色中满是动容,但毕竟很久未与人交流,也只是紧紧握住了香囊,低声蚊蚋般道一声谢,匆匆回了房间;

段知微站起来伸个懒腰,准备烧些热水抹抹身子,窗外突然又下起了倾盆大雨,段家食铺简陋,仅仅一个小破夯土窗,段知微只好拿起一块木板去挡住土窗,而后泼天的雷鸣闪电尽数砸下。

只是段知微劳累了一天,再大的雷也惊不醒困意,她低头吹灭桌上豆大点的旧瓦灯,很快便上塌睡着了。

整个长安在宵禁和瓢泼的大雨之下都陷入了诡异的静谧,只除了一个地方。

平康坊位于东区第三街第五坊,这里每晚热闹非凡,灯火通明将整个坊照得如同白昼。今夜大雨如瀑,也挡不住达官贵人乘坐马车蜂拥而至。

玉春楼在平康坊南曲第一家,生意向来最好,其间欢声笑语、歌舞升平。歌妓牡丹今夜弹了几曲琵琶,又多饮了几杯酒,只觉头痛欲裂,想回房找丫鬟给篦篦头,却被老鸨拦住。

对待头牌娘子,玉春楼的老鸨还是颇为客气的,只哄着道:“韦家乃巨富之家,韦郎君又是个大方的,你只需去陪坐一会,随手弹两曲,金箔就到手了。”

牡丹不太乐意,老鸨随后又板起脸道:“既不愿意,那便让芍药去吧,挣得的金箔给她打一支闹蛾金银珠花簪。”

牡丹与芍药最是不对付,听闻这话立时便应了下来,抱着琵琶上了楼。

她醉意明显,踉跄着走进富商韦釜所在的房间,房间熏着昂贵的苏合香,牡丹转了一圈没见韦崟,只觉被戏耍,扔下琵琶就要出门。

狂风钻过直棱窗把烛火吹得忽明忽灭,牡丹却在墙上看到了左右飘摇的黑影,她疑心眼花,揉揉眼睛,发现黑影还在,不觉抬头望去。

只见那刚刚在楼下还一掷千金,坐拥红袖的韦釜,此刻竟悬在房梁之上,身体因为僵硬被风吹得左右晃荡,脸色惨白如纸,舌头猩红伸出老长,双眼圆睁,空洞的眼睛死死盯着牡丹。

凄厉的惨叫声瞬间划开了平康坊漆黑的天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