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钗头凤 > 第17章 第 17 章

钗头凤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失路之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31 22:30:25 来源:文学城

清明前一日,王氏带着李蓉,还有林雅去往大相国寺上香。

大相国寺是京城最大的寺庙,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喜欢去这里上香。

正值春天,沿途柳色青青,清明踏青、祭拜的人很多,以往马车半个时辰就到的路程,走了一个时辰才到。三人在一处稍偏的小院子,走到祭拜的大殿要两刻钟,胜在清净。

到了寺庙后,婆子们收拾厢房,王氏三人先去大雄宝殿上香,王氏求观音菩萨给她送个孙子,李氏求佛祖保佑她夫君,而林雅则是叫来小沙弥,给母亲点一盏长明灯,王氏也添了一年的香油钱。

一行人结束后也到了午饭时间,正要去吃素斋,林雅却看到大殿旁边有求签处,她看起来有些想求签,但又看了一眼王氏,便低下头跟着王氏走。

李蓉见状轻声道,“母亲,那里有求签的,我想去求一支!”

王氏无不可,三人又走到求签处,每人抽了根签,解签的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王氏得的是中上签,李蓉得的是上上签,只有林雅是下下签,老和尚也有些惊讶,又问了林雅的生辰八字,之后皱眉掐算,许久才念了一声佛号,这时的王氏和李蓉都已经紧张起来,“大师,这是怎么说?”

老和尚不紧不慢的开口,“这位女施主,八字身弱且无比劫少印星,命局无印无财无官,亲缘浅薄,婚姻不顺。你所求的签文是水浅孤舟涸,风寒马不前;故人相别去,唱只鹧鸪天。解为旁人只说俩相当,难测胸怀损虎狼,口好不如心内好,不如独枕卧藤床。女施主切记,你母亲去世,父亲缘薄,又无兄弟姐妹,婚姻一事于你无益处,不可成就,否则必有性命之忧!”

说罢又道了一声佛号,便飘然而去,留下愣在当场的三人。

这时,本在一旁持签筒的小沙弥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三位施主,方才是我寺无相师傅,于八字最为精通,方丈所言还请三位放在心上!

王氏此时已经回过神,转头看林雅面色苍白,眼中含泪,死死抓着那支签不松手,她在心中叹气,若签准,那么外甥女只怕是没了出路。当下也没了心情去吃素斋,带着李蓉和林雅回厢房。

一路上李蓉握着林雅的手轻声安慰,等回到厢房,林雅的脸色已经好些了,王氏有些话想说,在嘴里打了个转又咽下去了,罢了,也不急于这一时。

既然素斋也没用,三人随便用了些点心,未时三刻便下山回府。

回到陆府,王氏正要让两人都回自己院子休息,却见林雅跟着她到了主院,刚坐定,便见林雅跪在面前,请求送她回文水县。

“姨母,如今我只能回文水县了,方才我已经想好了,外祖母也上了年纪,她一直希望能看到我嫁人,可我命不好,外祖母怕是看不到那天了。但也不能让外祖母白疼我一场,回去后我便陪伴侍奉外祖母,若…若是外祖母去了,我绞了头发去做姑子,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怎么又说到做姑子了?”王氏怪道,“万一大师说的不准呢?这京城里的高僧大师好几个呢?咱们都找来问问。”说完便强硬的让人送林雅回去了。

毕竟外甥女上京是为了姻缘,王老夫人还特意叮嘱此事,若是此时送外甥女回去,肯定要怪她不尽心。但她心中也没底,索性写了林雅的生辰八字,又让李嬷嬷亲自送去京城其他寺庙,找大师测算。

但李嬷嬷带回来的都不是好消息,基本和大相国寺的那个大师所说一致,这样一来,王氏便下定决心送林雅回文水县。

她又叫来林雅,虽不忍心,但这涉及到外甥女的性命,便和林雅说这几日又找别的大师测八字的结果。

林雅听闻后几乎站立不住,王氏温和的说,“你前几日说的,我也仔细思虑过,如今你年岁尚且不大,若有人问,可以对外称八字不宜早婚,这样也能过个几年。这人的时运总是会变的,过几年咱们再找大师看看,万一有了转机呢?”

林雅苦笑,“姨母说的是!”

王氏递给林雅一封信,“万万不可再说出家做姑子的话了!没到那样的地步!这事我会告诉你外祖母,只是我担心信里写上,你外祖母乍然看到难免心里难受,所以我信中写的委婉些,你到时候再和你外祖母好好说吧。她很疼爱你,你若不婚,必会为你担心,但大师说的这样严重,也不能拿性命当儿戏,你心中要清楚!”

“多谢姨母为我着想,姨母的恩情此生难报,只求姨母姨丈还有表哥表嫂和家里的孩子们都平安顺遂!”林雅正式的给王氏行礼。

“归期你确定了日子就和我说,我让人安排起来,走之前你也在京城好好玩玩。这一别,不知以后还能不能见了!”王氏也有些伤感,对外甥女拒绝她的提议生气不假,但知晓外甥女命运后她也有些怜悯。

林雅很快就确定了归家的日期,四月二十四,沈德音也从别院回到陆府,给林雅送行。

京城到文水县,不到一个月便到了,林雅回到王家后,和王老夫人说了八字之事,王老夫人自然是痛哭一场,可怜外孙女的命运。之后,王老夫人又和几个儿子儿媳说了,王家人也都对林雅充满了同情,林雅便在王家住下,只是她感伤自怜,并不外出,只在王老夫人院里。

一日,王大舅母听闻县里来了个行医的女大夫,于妇科上很是擅长。她已年近五十,虽早无房事,但年轻时便有些小毛病,到如今更是难受,也不便去外面的医馆看病,文水县更无女医,只有些稳婆略知一二,但并无法根治。

是以听到这个消息,王大舅母和相交好的夫人打听了一下,确定这女医确实在妇科上擅长,便也请了这女医到家里来看,一见面却有些惊讶,这女医是个道姑,便有些疑心是要喝些符水。

道姑法号成玉,三十岁左右,面有风霜,想必是常在外行走,她给王家大舅母把脉后又细细问了生活起居和饮食,随后写了一张方子,叮嘱了一些日常起居及饮食的注意事项。

王大舅母见这么快便诊治好了,又见方子写的确是各种药材,叮嘱的更是自己平时没注意的地方,心中便已信服了五分,便开口挽留,

“成玉师傅,我有个不情之请,并非对您的医术没有信心,只是您是云游四海之人,我想等吃一段时间药,您再看看我的身体状况。数十年受此困扰,实在难受。另外是我婆母年岁已大,也想请您看看,我还有两个妯娌,您也知道,妇人看病难,想请您一并看了,您放心,诊金我们会按人奉上!”

成玉略一思考便答应了,只是提出了条件,可以住在这里,但仍然每日出去看诊。

王大舅母见成玉答应,便让人安排西跨院靠近角门的一个院子,这样成玉出去看诊便不必绕到主院。

王大舅母按照方子吃了药,不过五日便觉有效,大半月过去后,成玉又给她看诊,略调整药方。

一个月后,王大舅母彻底治愈,她十分感激成玉,想留成玉在府里长居,但成玉已经决定要走,只是走之前提了个要求,想带走林雅。

王大舅母惊讶,这事如何说起?

原来,成玉住在府里期间,偶然遇到林雅,见林雅文弱,便给她诊脉后开了个补身体的方子,她对此很感激成玉,便趁成玉在府中时去拜访,如此几次后,成玉发现她有些行医天赋,有意教考后想收她为徒,但考虑到她这个年纪应该很快要成婚,家中不一定允许,便放弃了。

可谁知有一日,木香这个小丫头说漏了嘴,成玉知道了她八字一事,便和林雅说了自己收徒的想法,询问她的意见,林雅不敢直接答应,她和王老夫人谈了一晚,得到王老夫人允许后,她才答应成玉。

王大舅母了解完起因,心中很是为林雅开心,虽然她不介意以后养一个人在府里,但林雅一直不嫁,外头肯定会有议论的,对府里姑娘的名声也不好。如今既然有这样一位高人想要收之为徒,那自然是最好,林雅这丫头能学她师傅五成医术,这辈子就不愁了。

这也是王老夫人的想法,所以才答应林雅可以拜师。

于是,在成玉走之前,王家还准备了一个拜师仪式。王老夫人虽然不舍,但外孙女这辈子终于有了出路,她也能对小女儿有了交代。她担心林雅路上风餐露宿受苦,给林雅塞了一千两的私房钱,两百两是小面额的银票,剩余是存在钱庄通票,所有需要,用通票去取便可。

走的那天,天气很好,林雅和亲人一一告别后,便跟着成玉离开文水县。

行出县城的马车里,林雅对成玉正在行大礼,“多谢师傅愿意出手相救!”

“不用谢我,你应该谢沈家的小姐,毕竟我也是欠她人情,在到京城之前,你可以看我行医,我也会认真教你。若是不想从医,那到京城后你寻了沈大小姐,我们便分道扬镳!”成玉扶起她,若不是欠沈德音人情,她这辈子不会踏入江南道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