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钗头凤 > 第10章 第 10 章

钗头凤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失路之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31 22:30:25 来源:文学城

陆瑛本就是个果断坚决的人,只是之前身处其中,王氏的建议又适得其反,如今觉得沈德音的建议可行,也不多耽误,用过午饭后便匆匆回去。

沈德音送走陆瑛后,继续恢复养伤生活,游记很快便看完了,日子陡然无趣起来,陆文勤倒是想来,可每次都是还没到苍竹苑门口,王氏的人便要请他去主院,几次之后,陆文勤干脆不往后院来,连给王氏的院子都不去了,每日发奋。只有林雅还时不时来看她。

近日王氏管家时也带着林雅,时不时教导一二,林雅很感谢姨母,学起来也很用心,她为人和气又底气不足,不免有下人轻视,但被王氏察觉后,很是敲打了一番,这才没人敢对表小姐不敬。

进入腊月,商队终于也回来了,沈德音借口看沈府宅子的情况,回了趟沈府见秦叔。

秦叔和她详细说了这次商队的情况,“……带去的东西都极好出售,尤其是茶叶、绸缎,如今科考风气起来了,连北地的都有很多学子准备,笔墨纸砚这些明年倒是可以多准备些,对了,还有胭脂水粉。”

“带回来的有五十车皮子,都是极好的,我已经让人运到京城各大成衣铺子了,腊月便能全部出手,还有三十车酒和十五车的药材,其他特产也带了些,但都不多,也都已经安排妥当了。这是具体的单子,大小姐请看。”秦叔拿出一个册子。

之春将册子拿给沈德音,沈德音细细看了一遍,见没什么问题后才抬头笑着道,“这趟走了快半年,真是辛苦你了!我还以为你们要赶到小年才能回来呢,这下我总算放心了,你们也可以在京里好好过个年!之春把我准备的东西拿出来!”

秦叔是母亲的陪嫁管事,早些年和沈德音外祖父一起,走遍了大梁,甚至海外都去过两趟。沈德音出嫁时,沈母将自己得大部分嫁妆和得力管事都给了沈德音,秦叔就是那时候跟着沈德音的。

沈德音前两年受制于刚出嫁,只能管管商铺里的事情,直到今年,陆文勤游学,王氏交由她管家,沈德音才得以有时间可以出来安排嫁妆里的商队。

“大小姐哪里话!咱们的东西好,只要运的过去,没有卖不掉的道理,我不过是早些年跟着老太爷走过几趟,对路还有人都算熟悉。”秦叔五十多岁年纪,常年外出,晒得黝黑,听到沈德音这样说,嘿嘿一笑。

沈德音接过之春递来的红封,亲自递给秦叔,“这是给你这次的分红,不多,只有一成。”沈德音见秦叔推辞,又说,“商队好几年没出去了,好在这次有你,你便安心收着,以后就还照常例”

秦叔听到沈德音这样说才接过,但听沈德音又说,“也辛苦秦叔将其他的大小管事也带进来吧。是第一次走这条道,能这样顺利,其他人也有功劳,我都见见吧。

秦叔见大小姐此举很有当年庞老太爷的风范,大小姐能重组商队已是用心,如今对这些人重视,说明以后这样动作少不了。便让等待门外的儿子将大小管事叫进来。

沈德音一一见过,又问了各个管事姓名和家里情况,之春在一旁发红封。

一个时辰过去方才了事,见已经中午,沈府未开火,之春早已安排人从酒楼买了几桌席面,众人便在沈府简单用饭。

饭后,秦叔想起一事,赶紧和沈德音细细说来。

原来,商队在西北一切顺利,但回城路上,却遇到了一行人。因沈德音嘱咐,所以秦叔在外行走用的是庞家名号,这些人也是是长在外行走的模样,话里话外透露出对庞家的不屑,但对商队的情况却又很感兴趣,尤其是总想知道商队走一趟能赚多少,每次都被秦叔打哈哈过去。

快到京城这行人才和他们分开,秦叔觉得有异,便安排护卫队里身手好的两个人默默跟着。

这行人却是绕了个弯儿也到京城,只是没进城,而是到了京郊三十里处一个庄园。这两个护卫装作路人在庄园周围和佃户打听了下,庄园主人姓相。

秦叔思索,京郊都是达官贵人的庄园,可京城并无姓相的官员,但是官员夫人的也有可能,只是这就是秦叔不了解的地方了。他便想着沈德音能知道一些,再则,这行人的确有点怪异,是以把这件事报给沈德音知晓。

沈德音听完秦叔所说,也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京城确无相姓的官员,但相姓的夫人,好像也没有,她想了一会儿实在想不到是谁,便让秦叔通过京城的铺子留意此事,如果有查出什么,便派人报给她。

秦叔又和沈德音细细聊了年后商队的安排。未时一刻,沈德音才启程回陆府,回府后将秦叔送的各样礼物,分别给各院送了些。

没两日,陆家大少夫人李氏也到京城了,王氏自收到书信后就开始整理松涛院,早早添置好一切,此刻正翘首以盼,都快三年没见着孙儿了。

李氏的马车刚驶入京城,到陆府至少还需要一刻钟,两个儿子和她一个马车,正掀开马车的帘子看京城的样子。

“娘!这里好热闹,好多马车,还有好多铺子!我可以去逛这些铺子吗?”这是李氏的小儿子陆灏,两岁便被带去边城,如今都快五岁了。

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李氏摸摸小儿子的头,“当然可以,但是咱们先回家,安顿好,才能出来逛。”

“好!那我每一个铺子都要看!”陆灏激动。

“好了,你别一直掀着帘子,冻着母亲了,你忘记父亲怎么和我们说的了么?”李氏的大儿子陆鸿拉过弟弟的手,放下帘子,不让冷风吹到母亲。

李氏见大儿子和小大人一样,心里熨帖,“没事的,左右都要到家了,灏儿去边城还小,不记事儿,自然想看看这新鲜,再说娘穿的厚呢!”

又把小儿子拉进怀里,“娘和你说的还记得吗?”

“记得!要叫祖父祖母,还有叔叔婶婶!”陆灏抢着回答。

“灏儿真聪明!”李氏摸摸儿子的小脸,这个孩子在边城长大,那边没那么多规矩,五岁小孩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这次回来,咱们就要一直在家里住,会和祖父祖母一起生活,灏儿一定要孝敬他们。”

“娘啊,你都说了好多遍了,不仅你说,哥哥也和我说,我都记得牢牢的啦!”陆灏摆摆手。

李氏又拉着大儿子,“边城条件差,你进学难,如今回来了,你想去哪里上学,娘都满足你。”

这几年在边城,虽然过的没有京里锦衣玉食,但好在丈夫贴心,也没有公婆管教,李氏很是满足。

唯一难过的就是大儿子的学业,陆鸿和他父亲不一样,不爱舞刀弄枪,偏偏喜欢读书,可边城哪有好的夫子和学堂,以至于,陆鸿如今八岁了连四书都没学,想到这里李氏就有些不痛快,如今回到京城,可得给儿子好好寻摸寻摸夫子。

当年丈夫离京,是一心从武,和公公关系闹得很僵,丈夫自己走门路得了个从六品校尉,便计划一家人随他搬去边城。

但婆婆非要两个孩子留下,可李氏怎么舍得,后来还是丈夫和婆婆说了什么,婆婆才不甚痛快的让她带着两个儿子跟随丈夫。婆媳关系也闹僵了,和家里的来往不咸不淡,因此闹了很久。

本想走之前给儿子寻个靠谱夫子也没时间,到了那边安顿好之后却发现当地也没什么好学堂,还是她求了娘家哥哥,找了个落第的秀才去边城,给儿子开的蒙,但更多的就教不了了。好在自己怀了孩子,丈夫觉得边城条件差,送妻子孩子回京,这才对大儿子的学业放下心来。

李氏现在已经怀胎六月,边城到京城马车一个半月便能到,但因怀着孩子,便放缓了路程,足足走了两个月才到。想到回来后要侍奉公婆,李氏就有些担心。

当年丈夫离京一家人搬去边城,之后虽然还是书信不断,但李氏知道,婆婆对自己有气,气自己不知道规劝丈夫。好在这次是回来养胎,不然还不知道要怎么立规矩呢。

终于到了陆府门前,王氏身边的李嬷嬷早就带人在门口等待了,向李氏和两位小少爷问候好后,就小心翼翼的扶着李氏往主院走去。李氏见婆婆身边的几个丫鬟簇拥着儿子,便放心了,边走边和李嬷嬷闲话。

终于到了主院,李氏虽身子重,但仍坚持给公婆行了大礼,又让儿子给祖父祖母磕头,王氏早就揽着两个孙子眼泪汪汪。

陆老爷今日也是告假一天,他虽然气大儿子走武官路,但对两个孙子很疼爱,也无不满,此刻也看着两个孙子连连点头。

李氏又和其他一一人打招呼,又让自己的奶娘将给大家带的边城土仪一一分发。她不认得林雅,沈德音她关系不错,便给她介绍,还好多备了一份土仪给出家的小姑子,此时便先送给林雅。

王氏担心两个孙子饿着,没到时辰便开始吃晚饭,用晚饭后,陆老爷带陆鸿去书房教考,陆灏则被王氏留住主院,其他人也都各回各处。

待李氏回到松涛院,见一切如常,婆婆还给多拨了几个下人,还这才彻底放松下来。一日下来早就疲倦了,便早早的洗漱,等到陆鸿从书房回来,李氏见奶娘亲自照看儿子睡觉,这才放心睡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