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坠青云 > 第19章 栖霞村的少年

不坠青云 第19章 栖霞村的少年

作者:蓝星有废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6 22:12:57 来源:文学城

沿莽山山脉向东,原是燕国旧时商道,与黎国合力所修商道通行之后渐渐被废弃,如今倒成全了菀之等人。行商之人渐少,修葺维护便不甚得力,时有坑洼,但胜在行人稀少,多是些附近村民商户,对菀之等人好奇多看两眼,却也无人生事。

行至约一半路程,客栈稀少起来,需得去村人家里借宿。起初菀之不肯,“我等与人接触越少越好,免得引祸。”,袁起坚持,“你身子本就没养好,如今再风餐露宿,到了临青再养病岂不更误事。”

芸娘也写字条告诉她,自己行囊里尚有些药要给她吃,得找瓦锅瓦罐来煎才能留存药性。菀之只得勉强答应。百里看看天色说道:“既如此,我们遇下一个村落便借宿吧,别一味赶路,反欲速不达。”

残阳半斜的时候,望见一处簇簇炊烟的地方,四人拍马赶到发觉村落还不小,只不知为何村口立了路障,还有孩童望哨。他们走近小心翼翼问道能否借宿一夜,有个机灵的说道:“你们且等着,此事要问过村老。”,不多时,一个庄户汉子跟着孩童返来,移开了路障,抱拳道:“几位过路客人见谅,随我一起来吧。”

菀之一路望着,发觉村里水井,麦场,戏台,祠堂规规整整一应俱全,想是个人口繁盛世居于此的富裕村落。

四人被带到一间青瓦大屋,一位鹤发长须的老人端坐在正首,那庄户人立在老人身侧,恭敬道:“伯公,这就是几位要借宿的客人。”,四人行礼道:“多有打扰,还请村老见谅。”,老人微笑点点头道:“见客有喜,几位不要客气。这间屋子是公产,便请在此歇息,吩咐了人晚上送饭过来。近日村里不太平,入夜后还请不要四处走动。”

百里深揖一礼道:“客随主便,自当遵从老人家叮嘱,只是,可方便告知因何不甚太平,我几人也好有些防备。”

老人叹口气,那庄户汉子说道:“近日不知从哪里来了些流民,今年本不是荒年,现下正是收成的时候,这伙人却似饿疯了一般,见吃的不要命。我们本还收留了些老弱妇孺,给些吃喝,那些人却越聚越多,实在没法,只能设了路障,不许他们入村了。”

袁起也奇道:“这就怪了,今年关中收成甚好,别说荒年,只怕是寻常丰年也比不过些。

老人接着说道:“正是这话,因此觉得有些古怪,怕这伙人是流寇扮的,要做打家劫舍的勾当,更要将村口守严些。”

“村口那些路障便是防这伙人的,栖霞村没有民团民练,已经报上给县府老爷,不知能否派些官兵来将人赶走。”

菀之听到“官兵”二字,脸上不自在了些。老人笑道:“客人恕我等无礼,只顾着说话,茶也没奉上一杯”,回头对那汉子说:“让你媳妇与婶娘这就置炊吧,客人用了饭早些歇息。”,百里忙回礼道:“老人家客气,晚辈等叨扰了。”

一路上好几天没有住过这样安逸的地方,四人简单安置了行囊,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

“这村老实在不像个乡村野夫的样子,和蔼文雅,颇有古风。”,菀之接道:“老人家确实谈吐不俗,想不到燕北文脉如此兴盛。”,袁起搭话:“这村里人许是从中原更远的地方迁来的,家学渊源罢了。”

菀之问道:“何以见得?”,袁起指指祠堂方向,“那祠堂的装饰纹样和藻井形制,看着都不是本地传统。这老人言谈,也略带些中原官话口音。”,菀之笑道:“袁大哥还懂中原官话。”,袁起敷衍道:“我从前,从前认得的一位兄弟,便是中州人。”

芸娘突然咿呀地指着窗外,几人抬头一看,纷纷跑到院子里,对着天边赞叹。映霞如锦,将天边和群山染作金红,云层低垂的暗影,流动在夕阳之上,不多时,亦被霞光燃烧殆尽。

伴着流云彩霞,菀之叹道:“难怪此地名为栖霞村。原只知名山大川壮丽宏伟,却原来村乡野趣,亦如此动人。”

几位妇人提着食盒,将饭菜摆好,方才那庄汉与老者复又返来,与四人一同用餐,饮了些浊酒,老人的话也多起来,“看几位的行装,似要出远门的样子?”,袁起看看百里,百里答话道:“南下中州,去投奔个行商的亲戚。”,老者捋须道:“中州尚好,尚好。今年只别去朝燕府做买卖。”,菀之接道:“老人家,此话怎讲?”

老人皱眉道:“白日里与几位说过此地近日不太平,那伙流民便是朝燕府口音的。”,自顾喃喃道:“朝燕四郡本属富裕,今上改年号又减免了赋税,却不知为何竟在丰年出了这股流民。”

袁起不以为意道:“老人家,贵乡望是丰年,朝燕府许是欠收呢?”,老人摇摇头:“你有所不知,朝燕府原是黎国旧郡,本就是鱼米之乡,若天下丰年,此地应更加丰饶,况见衙署张贴的府报,府郡四周皆为丰产,不会独朝燕府遭灾。”

菀之听闻“黎国旧郡”几个字,眉头挑了一挑,百里小心地望了她一眼。袁起看在眼里,只做没看见一般。

夜里几人各怀心事安寝,芸娘为了给菀之熬一味汤药,守着炉火。菀之翻来覆去睡不安稳,索性也披上衣裳与芸娘一同守着。万籁俱寂,只有几声微弱的虫鸣犬吠下,突然听见院落里“噗通”“噗通”几声响动,似有人翻墙入内。想起老者所说的流民,芸娘与菀之大惊之下,亦不敢声张,正欲悄悄去喊醒袁起,却发现他已经出现在身后,手里握着腰刀。

他用眼神示意二人不要响动,身形轻逸腾挪至院前,悄然落下,几不闻声。翻墙入来的几人似乎熟门熟路,摸进院内见菀之二人守着的炉火唬了一跳,待要逃窜却被袁起截断了来路。袁起轻叱一声,仓啷间腰刀半截出鞘,横在几人面前,方看清来者是三个十几岁的少年。袁起本想逮住作奸的流民投桃报李,偿村民一饭一宿之恩,却不料逮住的是几个孩子,一时间愣住。

百里被院中响动惊醒,披着外衣匆忙赶至,菀之与芸娘亦看清来者样貌,欲阻拦袁起动刀,一时间院里挤挤攘攘,热闹非凡。

菀之出言道:“你们三人不要乱动,便不伤你们。”,为首的一个孩子身量略矮小,登时跪下求饶道:“几位郎君娘子,大人有大量,我们这就离开,还望不要留难。”,几人听闻这孩子竟是个扮成男孩的女孩,言谈进退有据,不由更是狐疑,袁起收刀归鞘,仍挡在他们的来路上,“虽说是孩子,终究夜盗民宅,不妥,不若交给村民处置。”,此言一出,另外两个孩子也急了,跟着一起跪下,“郎君行行好,我们是实在饿极了,想着村子公屋里或有贡品,才翻墙入来,只为一口吃的,求千万别将我们交给村署府衙。”

袁起摇头道:“我们也是过路的客人,承了主人家招待,如今拿了翻墙的贼,岂有不交给主人的道理?”

那女孩扬起头哽住道:“郎君莫一口一个盗,一句一个贼的,我们虽行事不妥,终究不被逼急了不会为一口吃食行此下策。”,袁起被气笑了,“你们还怪有道理的……”,菀之拦道:“听闻你言谈,也是个读过书的,如何竟做翻墙之事?可是遇到难处了,若说得通,我们便替你遮过这一回,容你们改错归正。”

一个男孩抢着答道:“娘子容情,我们自朝燕府一路来,盘缠早用尽了。我等饿两顿本不打紧,奈何家中老幼体弱,在这栖霞村盘亘了数日,再这么下去,怕是走不到京里了。”

菀之追问道:“朝燕府丰年,谷梁仓足,出远门如何不带足盘缠,又去京里做甚?”

那女孩握紧拳头,眼里灼灼闪光道:“我们去京里,告御状!”

“告御状?”菀之等人异口同声诧异道。几人面面相觑,见三个少年一片赤诚信誓旦旦,都有些哭笑不得。

菀之问道:“你们因何要去告御状?”,那女孩哽咽起来,断续道:“如娘子所言,朝燕府丰年,天子大赦减税赋,本是天大的好事,谁知节度使赵其风,虽依朝廷旨意颁钧令减了赋,却借寿诞,喜宴,各类名目横征暴敛,百姓倒比往年苦得多。”

“我们乡里儒绅,不过与征令官争辩几句,竟被用夹棍打了一顿,这样有体面的人都争不过,乡里只好拼拼凑凑交齐征赋。哪知这茬过了又有那茬,这样的丰年景里,竟有人家开始卖儿卖女。我阿爹凑不上数,硬是被打断一条腿,我家的祖屋联田也被强征了去”,顿了顿,愤恨抹一把眼泪,“我便联同乡里的伙伴,与阿公一起上京去告御状。”

另外两个少年也跟着愤愤点头不已。一人赧然道:“今日偷贡品,是要给阿公妹妹吃。初来栖霞村,还有好心村民舍与我们一些吃食,其后从朝燕府来的人越来越多,村人便不肯与我们进村了。”

百里叹气道:“你们可知,到了京城要如何告御状?”

女孩爽利道:“知道!到了京城,沿朱雀大街走到尽头,那里有一面路鼓,击鼓者,杖二十,所告之事,御史受状以闻,不受者,罪加一等。”

袁起调侃:“你们知道杖二十是什么意思?可不是你阿爹阿娘拿那竹篾子抽人,杖刑之下,立毙的也有……”

女孩微微一笑,从容道:“我们三人联告,他们一人七杖,我受六杖,最多是打残,打不死的。便是打死一人,尚有二人,打死二人,尚有一人。若我们都死了,我阿公七十高龄,依律御史可减免杖刑,再告便是。”

望着三人清明澄澈的眼神,袁起一时语塞,菀之亦震彻,“你们,你们竟是做足了打算要,要……”,便不忍说下去。百里轻声问道:“这又是何必?”

女孩为首,三人同拱手道:“日月高悬,天公地道,总要有人站出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