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不了义 > 第4章 第 4 章

不了义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习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9 21:02:35 来源:文学城

秋雨未绝,连带着室内也有些湿。

“幸得江南水暖宜人,若是在长京,眼下已经寒起来了。”陆翁送来方砚台。

项景在纸上落笔写下最后一个字,才抬头问道:“这是?”

倾白正认真抄写着老师布置给他的诗文。

“夫人给送来的,说是底下人新得的洮砚,品质上乘,想来夫人也是挂念公子了。”陆翁说这话时面上平淡。

倾白正抄到“一时用舍非吾事,举世炎凉奈我何”,听见陆翁语气冷冷,便抬头看了一眼。

那砚台色泽温润,绿如碧湖,周边雕刻着的花纹栩栩如生,看起来十分舒心。

不过倾白只觉得这砚除了好看,与其他的砚台并无不同,他便又低头写那诗去了。

“既是母亲送来的,”项景看了眼案上正用着的砚台,“便寻个地儿好好收起来吧。”

陆翁了然,差人给收着了。

陆翁推着轮椅将项景送到倾白身边,“识字倒快。”他颇为赞许。

项景也说:“是,老师也夸他肯用功呢。”

倾白摸了摸自己的鼻尖,蹭上些墨,不好意思道:“但不解其意。”

“你若这么小便能明白这诗中的意思,岂不就是神童了,前人可怎么活呢。”项景瞧着他的花脸笑道。

“我听闻公子三岁识字,七岁作诗,十岁便得圣上夸赞,公子不就是神童吗?”倾白直起身子说得认真。

项景大笑了起来,“你这都是听谁说的,竟将我传得如此厉害。”

许是难得如此开怀,又刺激到了肺腑,项景咳嗽了几声,他抬袖掩面,陆翁端来茶水喂他,温热入喉后,他面上笑意不减道:“或许是曾出过些风头,但绝没有那般神奇的。”眉头微挑,“而且,如今不也只是个瘸了腿的残废吗。”

陆翁听他说这话,急道:“公子,切勿作此想法,您这腿会好的。”

桂香在雨水里变得湿重,远远地飘进鼻腔里,沁人心脾。

倾白嗅着这香,却有点不太好受。

项景将茶杯搁在了倾白写满了稚嫩但字迹工整的纸边,没接陆翁的话,“过几日八月十五,老师会让我们出去玩的,陆翁让倾白跟着我,您也歇歇,好吗?”

陆翁知他心结,心中沉沉地叹了口气,应声道:“是。”

菊瓣同水珠散落在青石板上,零零落落,显得凄凉,但廊下陆续有人端进了一盘盘糕点和甜羹,人气儿和香味又让这里腾起些热闹。

倾白望向窗外的丫鬟,期待着每次总在最后端上来的那道莲花酥。

目光被朦朦水汽中投来的一片绿和金黄吸引,那是一排栽在院墙边的桂花树。

“原来是这香。”

倾白收回目光想着。

十五那日天晴,是夜月圆,江南处处是一番热闹景象,湖上画舫华美,美人歌舞不歇,条条长街张灯结彩,各个摊位前都聚着小娘子小郎君,有猜灯谜的,有看人猜灯谜的,熙熙攘攘。这般吵闹的情景下,竟能让人生出几分心安来。

“真是繁华,有些迷人眼了。”闪烁摇晃的灯火映照在项景眼底,倾白走在他身侧,他们身后是三个人高马大的护卫。

倾白在府里从未见过他们,还是临走前陆翁把他们派来的,一路上也不怎么说话,但气场逼人,实在是有些,令人不容忽视。

花灯繁复,除了那些酒楼歌坊布置悬挂的大型灯笼,还有满大街的各种形状十分有趣的提灯,教人看了实在是很难忍住买下它们的**。

于是他们还过了不到两条街,就已经人手一盏提灯。

倾白和项景也就罢了,后面那三个护卫也是一人持着一个,他们本想拒绝,奈何自家公子盛情太过,认真为他们挑选,教他们难以狠心,此番情境,倒颇有几分趣味。

倾白手上提着的那盏也是项景为他选的,项景看到的第一眼就指着那盏灯问他:“想不想要?”

倾白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盏小老虎模样的花灯,还贴着白绒绒的布条,憨头憨脑,十分可爱。

他原先从没见过这些东西,欣赏过后也没有产生过拥有的念头,只觉得能看到这些就很开心了,公子问他话的第一瞬时他就想说自己不用了,但是不知怎么的在看到那盏花灯时,他又在心底里试探性地问道:“我能有吗?”

项景见他看了一会儿如同呆滞住了一样,很开心道:“我送给你。”

直到那盏灯被送到了倾白手上,他还有些不可置信,尽管这对于项景而言,算不了什么。

他心底雀跃,面上也一直笑着。

项景见他欢喜,心情也高扬了起来。

项景含笑道:“我从来没有见识过中秋灯会,此前听闻长京也有,只是我不曾参加过。”

“这是为何?”倾白问。

“以后再告诉你吧,眼下这么好的光景,我不想说些沉闷的事。”项景侧着头,被对面耀眼的灯光晃得眯了眯眼,但他还是对倾白笑着。

倾白乖乖不再追问。

“回去时,我们再去订些水灯,你方才瞧见了吗,在湖上飘着的那些,流光溢彩,真是漂亮,等到我们订的做好了,就把它们放在府里的水面上,还能放在缸里面,这样就算没有灯会也可以赏赏灯。”

项景说什么,倾白都说好。

他们还去了此处最大的酒楼,由于没提前定下,所以等到他们去便一间雅间都没有,项景没有强抢的恶好,也不在乎这些,所以等来了一方小桌能让他们入座就行。

他们倒也没干什么别的,只把酒楼里最新推出的中秋糕点尝了个遍。

项景不能多吃,就看着倾白把自己塞得鼓鼓囊囊,他也满足极了。

楼上一阵推嚷声传来,教人有些不安生。

今日本是佳节,热闹嘈杂些也是正常,不过一片和睦的火热中夹杂着狠戾的叫骂就太过扰人。

“臭书生,先前大放厥词要考取功名,如今却像条丧家之犬,还敢贪慕我妹妹,追到这里来!看我不打得你怕!”这声音在一众嬉笑中足以穿透整座酒楼。

“我不是,我没有追,只是碰巧!”声量不大,却也是被打急了,语速很快地解释道。

虽隔得远,项景却觉得这道声音熟悉。

他偏头去看,但被梁柱和梯阶挡住了视线。

“推我去看看。”项景道。

倾白急忙咽下嘴里那点方糕,擦擦手就要去推,却被护卫抢了先。

他们行至中央,只见一白衣男子被人推搡着滚下了台阶,正滚到了项景身前。

护卫拉过轮椅避让。

项景已看清了此人的脸。

他忆起去年春闱前行卷,父亲对此人青眼有加。

“乡贡解逸,诗文清丽,才华斐然,若多加磨砺,可成大器。”

他因此读了解逸干谒的诗,干谒诗通常有所求,有目的,但解逸全诗未提自己希冀,反而借江山美景言民生社稷,倒像是有感而发真情流露,虽不及大家,也算得上才子。

之后父亲待客,便有解逸。

项景极少见客,所以只远远地看了一眼。

那时还是身旁跟着的侍从指给他看的。

“亭边坐着的那位,就是解逸了。”

项景望去,一身白衣,素淡如水,面目端正,坐在显贵堆里,略有局促。

思虑至此,项景稍待片刻,还是开口了:“可是盈起?”

那人闻声一愣。

楼上叫骂声未绝,眼看就要追下楼继续纷争。

酒楼老板赶忙上前招呼着:“这位爷……”

项景微抬了抬头,一旁的护卫就上了楼。

解逸见眼前人年少,坐着轮椅,但衣着气度不凡,跟着他的小孩儿不论,那三名护卫也能彰显这人并非俗子。

他无心攀附,可也不想再惹谁不快招来事端,加上这番丢脸,让他不太能站得住脚,所以正了正衣冠,答道:“在下正是。”

“那我便没记错。”项景年少,面容如玉,语态温和,不自矜身份,倒是让人心生不少好感。

回到府中夜已深了,由于项景提前让陆翁休息了一日,迎上来服侍的便是旁的倾白还不熟悉的年轻下人。

倾白看此人将腰弯得低,显得谨小慎微,不怎么利索,他心里莫名不太爽快。

“把东西都收好。”那下人对身后跟着的几个人说完就要上前去推轮椅。

倾白观察项景没什么反应,便也不多做动作。

“公子回来得晚,夜里湿气太重,下面人已备好了水,公子早些洗浴,早些休息。”

倾白提着手中灯笼听那人说道。

“老师可休息了?”项景问。

“大人让小的见着公子回来了就去通报一声,等公子回了院里,小人就去。”

项景听此不再作声。

等身处房中,项景才说自己先不沐浴,支开了旁的人,让倾白推着去了章仁清的院子。

秋风刮得树荫哗然作响,倾白被这风吹得舒爽,又忧心着项景会不会着了凉。

屋内灯火未熄。

项景叩响了门,轻声问道:“老师睡了吗?”

门很快被打开来。

“听下人说你这么晚回来,我以为你要歇着了,怎么还来我这里,快进来。”章仁清披着外衣,将轮椅从倾白手中带过,亲自推着项景进了屋内。

“夜深来扰,是有件事想同老师说。”

“何事?”章仁清怕烛火太暗,又去点燃了几盏。

“老师可知解逸解盈起?”

章仁清转过身来,“当然,你父亲还向我举荐过,称此子文学不错,但心性不够,礼部侍郎提到他的策问答得好,只是我还不曾面见过此人。”

项景点点头,继续道:“如此说来,去年春闱,他就算不在一甲,也应及第才是。”

“如若不出什么意外,便是。”

“老师,只怕是出了意外了。”

章仁清一怔,转而问起项景:“你提到他,是听说了什么?”

倏地从窗外袭进一阵凉风,扑灭了一旁灯树上本就寿数不多的几只矮蜡。

倾白前去关上了窗。

“我在酒楼见到了他。”项景认真说道。

章仁清一时不语。

“我先前还没问过老师,为何离朝?”项景抬眸看着章仁清,其实他心中已有猜测。

他自幼读些圣贤书,也自认为被老师和祖父庇佑得很好,没有亲身见识过风云诡谲,也没人把他往翻云覆雨那条道上培养,可书读得多了,也就什么都知道了,历朝历代当官的掌权的,清白者几何?

他自己也一样,若早年家中无人去争抢,他也不会有今日。

但老师不是,老师是清白者,是忠义者,是他心中君子之道的践行者。

还有那些怀揣着希望,还没有被腌臜沾染的,有才之人,有志之士。

他们如何能平白地蒙了冤,受了挫。

院外一阵匆忙的声响,章仁清还没回答就听见有人喊着:“起火了!”

他们推门一看,发现起火的是项景院子的方向。

火势大,隔着叠叠幢幢的屋檐都能看到些冲天的火舌,倾白不禁走了神。

章仁清推着项景向外走去,正巧看见匆匆忙忙连衣带都没系好的陆翁:“哎呦,我的公子啊,可把我吓坏了!”

倾白这才回神,眼看陆翁急得快要摔倒,忙上前扶住了他,发觉陆翁臂膀都在颤抖,真是怕极了。

陆翁走到了项景身前,流下两行清泪,拉过项景的手,拍了拍,后怕道:“还好没事,还好没事啊!”

项景见他担心,语气不免更加柔和:“陆翁别怕了。”

倾白瞧着,一时不知谁更年幼。

有小丫鬟前来通报,称起火的并不是公子的院子,而是原先定给章大人的那处,不过由于给章大人改了地方,那处也没有什么人,眼下火已经灭了,没有伤亡,就是有几个下人救火给燎到了胳膊。

“陆翁,”项景本想让陆翁去处理那几个救火受伤的下人,但是又觉陆翁心绪不平,怕不太妥当,看了那小丫鬟几眼道:“你去将那几人好生安置,再请大夫来为他们看看,从府上支些银钱出来,让他们好好休息。”

小丫鬟领命刚去,就听见陆翁歉疚道:“我耽误事儿了,公子。”

“陆翁,这火应当不是意外,雨水刚走,江南处处还湿着,我院里石板上还有水迹,要想烧出这么大的火势,不是易事,还要劳陆翁差人查查。”

“诶,是。”陆翁应下。

“老师,此事不明。”项景声线有些轻。

倾白听出他有些疲惫,却已夜深,又在外面劳了心神,早该歇息的。

章仁清皱眉,长京如今局势不明,虽是今上贬他,但他也确实心生了远离是非的念头。

他曾在民间摔打十三年,又入朝辅佐先帝十余载,先帝开创了盛世前景,只待今上登基大展伟业。可是!可是他又起伏数年,但他确实一直坚守着,确实不曾放弃本心,那又如何呢。

本希望此次离开,可成全他做那闲云野鹤,去爱一爱红尘景象,去教一教如子之徒,只是上不随人愿,还要来牵连项景。

章仁清并非圣人,他有私情。

项景是个好孩子,与他祖父和父亲是谁无关,他确实是好孩子。

章仁清曾经不舍万姓江山,如今不舍这一个项景。

母亲逝世,双腿患疾,这都不碍着这孩子心中的澄澈与善良,同他那爹和弟弟全然不同。

“去休息吧,其他日后再说。”章仁清面露不忍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