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辞青山 > 第3章 第 3 章

不辞青山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醒时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3 20:22:35 来源:文学城

回长史府的路上,齐暮川一直轻阖双眼似在小憩,直到临近府邸,才抬眸问道:“若被问起昨日情况,需我如何配合?”

“公子只需说是路过岐蒙山,想打点野味尝尝,却恰好遇上了山匪绑了女子,公子便出手救下了即可。”

“……那为何一夜未归?”

“也是实情,女子中了迷药,昏迷不醒,不得已带回府中暂住了一晚。”

言语间,马车已然到了长史府门前。

门口站了两个小厮,一个见下车女子带着面纱便立刻迎了上来,另一个则一溜烟跑进府中。

言冉一行三人被引着进府,迎面就撞见了两位衣着华贵的妇人。

身形略高的一位身穿暖橘色衣衫,发髻高高盘起,另一位则穿着酱红色大袖衫,两人年岁看着相仿,妆容也相仿,脸上还都挂着贵门妇人标准的浅笑。

只那酱红色衣着妇人神色闪躲似带有几分愤懑,言冉心下了然,隔着几步距离停步,礼貌作揖却不问候。

小院一时宁静,落针可闻,还是那酱红色穿着的妇人尬笑着先开了口。

“哎呀,这孩子,怎么不叫人,这位是刺史夫人。”

刺史夫人?

言冉心下一沉,想到刺史烧船一事,心中多了几分防备,但面上却未曾显露,只乖顺道:“问刺史夫人安”。

说完又微微转身,继续问候,“嗯问舅……”

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几分犹豫又略显小心。

于是酱红色衣着的妇人脸上笑容更尴尬了。

“这孩子,叫舅母啊,怎么,怎么还生分了。” 她一面说着一面打量着刺史夫人的面色。

这和她计划可不一样。

原本叫刺史夫人前来,那是为了看言若卿衣衫不整地归来。届时她自己再装作心痛抱着那女娃痛哭,许诺冯家一定照顾她一辈子,只要她失了清白的谣言散播出去,既能全了冯府好名声,衍儿也不必再迎她入门……

就像三年前收养言若卿时一样,整个大夏的大小官员,谁人不知他们冯家至德至义,收养了容貌尽毁的功臣孤女,圣上嘉奖,还让她的长子冯焕官升中书令侍郎。

岐蒙山那帮匪人也太没用了,竟然让这丫头全须全尾回来了。

“……问舅母安,还请舅母莫要怪罪,若卿只三年前匆匆见过舅母几面,如今整整三年都没再见过,一时竟不敢认了,是若卿的错……”

她这话说得委委屈屈,一副柔弱又知理的模样。

一旁的刺史夫人倒是咂摸出几分味道,人都说长史夫人心善,可整整三年都未与可怜孤女见上一面,还谈何照顾?

她收回了唇角浅笑,看向长史夫人钱氏的目光,显然带上了几分思考探究的意味。

言冉细细打量观望着,有些摸不透刺史夫人是敌是友,刺史曾火烧一船流民,他的所作所为,这刺史夫人究竟是知情还是不知?

钱氏被刺史夫人这么一审视,脸上的笑几乎就要挂不住了,再这样说下去自己善待功臣遗孤的美名定会露馅。

目光一转,落在言冉身后的男子身上,开始顾左右而言他。

“若卿啊,你身后的公子是?”

“回舅母,齐公子是若卿的救命恩人。昨日舅母派人接若卿回府,可路上竟遇上了山匪,去接我的钱麽麽也不知所踪,多亏遇见公子得以解救。不知钱麽麽是否安全归家,若卿也是十分担心……”

言冉声音轻柔,慢条斯理讲述完,一双清亮眸子还染上几丝蒙蒙雾气。

“冯夫人。”

刺史夫人开口,声音明显带了几分怒意。

直到眼前女子提起钱麽麽,她才算是终于明白了,方才在里间刚见过这位麽麽,想来钱氏也定然知道外甥女被绑。

但她还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在家中邀人做客,倒真是沉得住气。

“你府中既有私事,那我便先走了,不必送了。”

言毕,刺史夫人只深深看了言冉一眼,便招呼麽麽一同离去。

恍惚间,言冉觉得刺史夫人那一眼似乎别有深意,竟像是相识多年的长辈对晚辈的疼惜,可阿姐从未跟她提过釜州还有相识的长辈,想来应该并不认识才对……

直到刺史夫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中,钱氏才尬笑着靠近言冉三人。

装作无意打眼一瞅,那齐公子身上所穿烟青色面料,正是去年外域经由釜州进贡给圣上的,当时进贡使臣说这是专为大夏皇室所制,世上仅此一批。她瞧着眼红曾偷偷留下了一点,却不敢大张旗鼓地用,只做了个小香囊。

这人能穿此面料,定然被圣上封赏过,绝对大有来头。她不敢怠慢,招呼着进屋,让人奉好茶,佯装关心地询问起昨日景况。

“不知公子是如何进了匪寨救人?我听闻岐蒙山山匪可十分剽悍。”

听见匪寨二字,言冉皱了皱眉,暗自希望这齐公子千万别中了舅母的套。

齐暮川斯斯文文品了一口茶,放下,“夫人,我未进入匪寨,只是昨日黄昏在山间遇到姑娘奔逃,得以救下。”

“噢原来是这样!”钱氏见男子没上套,扯着嘴角假意笑了笑,“公子看着并不是釜州人士,不知是从何处来,做何营生啊?”

“从梁京来,商贾而已。”

齐暮川简单答道。

听此回答,钱氏自是不满,寻思不如张罗宴席,席间多灌男子几杯,让他自己表明身份,于是寒暄几句后就开口挽留齐公子一起用午膳。

让言冉没想到的是,这齐公子居然一口答应了。

席间无论钱氏怎么套话,他都坚持自己只是京城商户之子。钱氏自是不信,愈发觉得这人不简单,既有来头,她自然要替老爷结交结交,又多劝了几杯酒。

言冉带着面纱不甚方便,只在一旁小心翼翼吃着红豆羊羹,看钱氏敬酒试探齐暮川,又看齐暮川面色冷漠却杯杯不拒。

午膳用毕,齐暮川起身欲走,却脚下虚浮,身形微晃,一旁立着的小仆齐恒连忙上前扶住。

“那个,齐公子,”

钱氏见状,叫住了齐暮川二人,“齐公子这般出门怕会着了冷风,不如在我府上客房小憩片刻,待酒醒再走可好?”

齐暮川似是酒醉,闭目不言。

倒是齐恒连连应承,谢过长史夫人后,扶着齐暮川跟在家丁身后向客房走去。

……莫非这齐公子,是想借故留在长史府?

言冉心下生疑,可转念一想这毕竟是他人闲事,既然齐暮川已经替她解决山匪之事可能引发的麻烦,那这公子爱做什么、打算做什么便随他去吧。

言冉放下羊羹,和钱氏应酬几句,便跟着丫鬟去了卧房。

这丫鬟看着年岁也不大,怯生生的模样,直到言冉开口让她介绍介绍宅子时,她方才开口,顺路一一提及府中各个屋子,哪间是老爷的,哪些是公子们的。

言冉一面看,一面用心记下。

钱氏给她安排的卧房在长史府最西侧,些许荒凉,但倒也僻静。屋内陈设简单,平时估摸也没人打理,四处都落了厚厚一层灰。

言冉看一圈出来,领路的丫鬟已不知去了何处,她便自己打个水,一面擦着桌子一面思索从昨日到今日发生的种种事情。

现下只知钱氏心术不正,待阿姐也是丝毫不念亲情。但这其中长史冯老爷,还有他们两个儿子是否参与,还未可知……

……不过岐蒙山山匪彪悍,钱氏一届妇人如何能与之联系?

思及岐蒙山山匪,半年前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满载流民的大船被岐蒙山两岸射出的火箭所袭,船是刺史安排的,船上的火油定然也是早就备下了,而岐蒙山被山匪所占,那么恰好就朝大船射出火箭……

很显然,刺史与山匪有所勾结,既然刺史勾结了山匪,作为刺史幕僚的长史大约也脱不开关系了。

言冉又想起方才丫鬟一再叮嘱书房不能进,直觉这书房中可能藏有什么秘密。

有些想法一旦露出火苗,就很难被扑灭。

言冉扔了抹布猫着腰悄悄走到门口,探头向外看,自己这小屋附近并无家丁丫鬟。

她理了理衣襟,又挺直背脊双手背后,装作一副悠哉散心赏景的模样,迈步向书房方向行去。

府中家丁丫鬟并不多,见人也只是问好并不做他问,言冉很快就晃荡到了冯老爷的书房,门口并无家丁护卫。

按此时辰,冯老爷应还在州府当差……

她再次确认四周无人,快步走到门前,装模作样地敲了敲,又迅速推门而入,再以极快的速度回身关上门。

书房内寂静一片。

言冉放轻脚步,细细看去。

这屋子倒是奇怪,只大门这一面开窗,其余三面都是不透风的墙壁,光线昏暗。屋子当中放了个墨黑色书案,其后立着扇猛虎下山的屏风,屋子两侧则放着许多书册,粗略看去,竟放满了七八个架子。

走近书案,只见其上放了些信件文书。

言冉正欲拿起细看,却听门口传来脚步声。她急忙跨步上前,一个闪身躲到了屏风后——

书房门开。

言冉微微躬身,想藏得更靠里些——

突然,一双口猛地捂住她的口鼻!

她瞬间瞳孔微缩,袖中针已蓄势待发。

垂眸之时,却见那手腕处挂着烟青色面料……是他?

齐暮川。

他不是醉酒了么?为何会出现在长史书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