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病弱表妹换嫁之后 > 第4章 为什么怕他

病弱表妹换嫁之后 第4章 为什么怕他

作者:荀奉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3 01:03:43 来源:文学城

在场纵非人人均懂战场军务之事,然,殷烽履历之彪悍,大齐开国二百年来,唯一人而已。

殷烽,汝南侯云麾将军殷疆之子,一年前南诏趁虚犯境,与南诏周旋十数年、经验丰富的汝南侯却旧疾复发、无法支撑。

十六岁的殷烽便代父出征,亲率七十二名麒麟铁骑大破南诏三千前锋,使南诏大军闻风丧胆、溃不成军,再不敢犯边关一步。

此役后,殷烽入朝,一跃加封征南将军。

三月前,南诏新皇继位,这位新皇用兵激进、野心极大,竟联合月氏、身毒、安然等周边部落,屯兵四万,意图蚕食吞并大齐边关十二州。

殷烽再领一万铁骑,悍然出征。

殷烽将大部队一分为二,派父亲心腹率领,疑兵两路从东西两面出击,成功牵制住部落联军注意,自己则亲率八百精骑昼夜兼程,抛却辎重,轻装疾速,百里奔袭,闪电般连续击穿敌军五座关卡重站,直取本营腹地。

殷烽更亲手斩下本次叛乱主将——南诏新皇叔父的首级,七日内,俘获各联盟部落将领三十六人,受降一万七千俘兵。

日前殷烽领兵回朝,圣上大喜过望,赞其勇冠三军,有乃父之风,破格亲封从一品骠骑大将军,年仅十七,便位列朝廷武将之首。

传闻殷烽在战场上杀戮太多,连人亦沾染了杀伐之气,今日一见,盛名无虚。

场上胆子小些的闺秀已吓得花容失色,屏息敛气,不敢抬头直视。

禧荣公主也有些发抖,死死抱着宋瓷的胳膊,颤声道:“阿瓷姐姐,你、你不怕吗?”

紫鲛纱后那道身影一晃,已转入游廊,步履干脆,毫无留恋。

宋瓷望着他的背影,眸光微动,拍了拍禧荣的手背,轻声安抚道:“他是为国征战,沾染的血腥再多,也是大齐的荣耀和功勋,又为何要怕?”

"可是...可是..."禧荣咬着唇,小声道,“我平日见的那些世家公子,都很温柔的,哪有他这般骇人……”

禧荣公主养在深宫,能接触到的尽是些勋贵家温文尔雅的翩翩儿郎,就如紫鲛纱后的这些王孙公子,吃喝玩乐、附庸风雅方面倒是行家。

不知扔到战场上,是否连拉弓射箭的勇气都没有?

宋瓷垂眸,敛去嘴角的讽刺笑意。

“定祸乱者,武功也。”宋瓷平静道,“若不能先以武功平定海内,又何谈以文德治太平呢?”

禧荣仿佛不那么怕了,似懂非懂,有些懵然地看着宋瓷。

宋瓷不语,低下头,抬手将杯中的金谷酒一饮而尽。

她只是想起自己上一辈子。

她也曾经可以靠自己挣来荣耀。

拿到全球最高赛事荣誉S冠后,她被邀请去给青训营的孩子们演讲,她一向不长于言辞,只是告诉他们——

电竞职业选手也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挣来荣耀。别人说我们只是打游戏的,上不了台面,但我们自己要相信,这和其他为国争光的体育奖牌没有任何分别,我们并不低人一等。

当时有许多家长也在座,原本都极不支持自家孩子从事职业电竞,听了这番话,态度倒缓和了许多,愿意让孩子尝试一次,就当给孩子一个圆梦的机会。

但那都已经是上一辈子的事了,她再也没有机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了。

殷烽本已踏入游廊,正要去暖阁给太后请安,蓦然停下,缓缓转身回望。

海棠窗下的身影低眉垂首,侧脸半浸在烛光阴影里,颈侧一粒红痣格外明晰。

春夜微风拂过,鬓间的绒花簌簌摇动,仿佛轻轻挠着人的心尖。

他凝视片刻,转身继续向暖阁去。

-

二层暖阁内。

“……这一次回金陵可以多住些时日,听皇帝说云中、上郡那边都已经派去精兵驻守,一时也无碍。你总不在金陵,秾华常常跑到哀家这儿来抱怨,从前要她夫君出征,现在又轮到她儿子出征……又不是没人了。”

“秾华就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可不是事事都为你牵挂着?你今年也十七了,哀家听秾华提过两回,说你姑母很想把她家的大姑娘嫁回汝南侯府,再三的央了你祖母。”

“你父亲倒没说什么,究竟不是同母所生,他和你姑母说不上几句话。秾华也想着等你回来,问问你的意思。从前每次问你,你总是不当回事,不如趁这次难得的空闲把婚事办了,你有了家室,哀家和秾华也能安心一些。”

太后一番话说的苦口婆心,旁边侍候的孙嬷嬷不由感慨,太后慈爱六宫,对各个皇子公主都很关照,但唯有殷世子,是太后独女秾华长公主所出,对这个外孙,太后看得那是比命根子还重。

太后说的口都要干了,接过孙嬷嬷递来的茶喝了一口,润润嗓子正要继续,却见殷烽状似不经意地往打开的窗外,水心阁的方向扫了一眼。

又扫一眼。

太后也忍不住跟着他的视线,站起来往窗边看去。

她这间庆荣堂是整个暖阁视野最好的所在,能将水心阁内的情形一览无遗。

夜风清爽拂过窗棂,宴上姹紫嫣红各色簪花的美人,太后也拿不准殷烽是在看谁。

“今日正好是花朝宴,适龄的闺秀都进了宫,那位靖国公府的大姑娘也在列,你这些年少往靖国公府走动,年年花朝宴也不参与,估摸还没见过她。”

“这姑娘哀家见过两回,人很端庄,规矩也不错,比你略大一岁,门第也还算般配。虽说哀家不喜你那姑母……你的婚事,说到底还要你自己相准。”

殷烽收回视线,突然开口道:“她今日簪的什么花?”

太后一怔,殷梵境母女今儿还没过来向她请安,她倒真未留意宋蘅戴了什么。

旁边孙嬷嬷忙上前,福身回话道:“回世子,宋大姑娘簪的是璎珞宝珠,女眷入园时奴婢负责查验腰牌,当时曾看过一眼。”

"嗯。"殷烽漫不经心应了一声。

太后有些无奈了,嗯是什么意思啊,每次一谈婚事,这孩子总是这样不咸不淡的敷衍。

太后语重心长地道:“你若不喜欢她,燕国公家的也来和哀家说过好几次了。你知道燕国公祖上和先皇同脉,为了避嫌疑自请降为旁支,根基也算正经的皇亲。他们家的昭愿郡主一直很仰慕你,燕国公为此上了几次奏本,想求皇帝和哀家赐婚,你的意思怎样?”

殷烽这次说的长了一些:“我敬重燕国公的为人,更不能耽误他家姑娘的婚事。”

太后轻轻摇头,赤金累丝瑞凤钗坠下的成串圆润东珠微微一晃,清脆如水滴相撞,叹道:“不想耽误,只怕也已经耽误了。”

“昭愿郡主自打及笄宴上见过你,就不肯嫁给旁人,拖着拖着今年也十七了,你若实在不愿娶她,不如赶紧娶一房婚事,也好断了她的念想。”

殷烽没答这话,又朝窗外扫了一眼。

太后这次实在忍不住了,刚想问殷烽到底在看哪家姑娘,忽听殷烽问道:“孙姑姑,今日可有人不簪花?”

太后微怔,只觉殷烽这话问的莫名其妙。

花朝宴的规矩,闺秀们都须得簪上自己喜爱的鲜花来赴宴,有资格进宫的家世至少也是四品以上,难道还有人连朵花都不簪的?

孙嬷嬷倒是犹豫了几下,迟疑道:“……有一位。靖国公府的二姑娘,不曾簪鲜花,倒似乎是通草绒花,奴婢看得匆匆,不敢十分肯定。”

太后眉头微蹙,殷烽却忽地勾起唇角:“嗯,我知道了。”

太后正想仔细问几句,此时门外转进掌事太监,弯腰禀报道:“禀太后,丽贵妃、靖国公府殷夫人与其长女宋蘅,求见太后娘娘,想来给太后娘娘请安。”

殷烽见状立即告退,太后本想留他,正好和宋大姑娘相看一番,殷烽却似兴致缺缺。

太后望着他转身欲走的背影,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道:“……靖国公府的二姑娘宋瓷,丽贵妃跟哀家提过几次,说是想等她及笄了,便定给毓王。”

殷烽的身影微微一顿,随即大步离开。

经过门口的丽贵妃、殷夫人和宋蘅时,殷烽看都没看一眼,径直下了楼。

那熟悉的血气擦肩而过,宋蘅一瞬间竟有恍如隔世之感,克制不住地猛然向殷烽的方向望去,却见那人已转过楼梯口,眼角只留住一块黑金饕鬄缂丝武袍的袍角。

心头仿佛走空一刻,殷夫人拉了拉女儿的衣袖,宋蘅这才反应过来,随着丽贵妃和母亲进了庆荣堂。

向太后俯身下拜时,宋蘅深深低下头,指甲死死抠进了手心,剧痛下血珠沁出都浑然不觉。

他还是和上辈子一模一样——

一样的对她视若无睹,一样的不把她当一回事。

……等着吧,殷烽,这一世我一定要你后悔。

-

几杯金谷酒入喉,宋瓷倒疏散了些许心肠。

从前她一向少饮酒,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她就曾见过别的队伍里一个很有天赋的男孩,喝酒喝多了伤了神经,造成永久性神经性手抖,只能遗憾告别赛场。

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着想,她几乎滴酒不沾——她可是专业的!

许是打心底里,对于及笄后就要嫁给毓王这件事还有点迷茫,虽说知道这个时代女子很难不嫁人,事到临头,总还是忍不住有些恐慌。

今日几杯酒下肚,一直困扰她的心结倒解开些,既来之则安之——哀怨自伤不是她的风格嘛,何况于事无补,该面对的总要面对。

不就是宫斗副本吗?不就是不带复活甲、输一把就要下线吗?

她怕什么?上号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