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病弱表妹换嫁之后 > 第3章 赴宴

病弱表妹换嫁之后 第3章 赴宴

作者:荀奉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3 01:03:43 来源:文学城

宫车内,殷夫人神色担忧,紧紧握着女儿的手,掌中纤细的玉手冰冷仿佛死人。

宋蘅却神色恍惚,双眼失焦,望着空气中游动的尘埃。

她今晨醒来时,睁眼便是熟悉的团蝠如意销金帐子,枕着心爱的绣洛阳锦鹅绒枕头,身上盖着金线牡丹宫样暖被,就连折腰狮子香炉里熏的,也是她最爱的西洋酴醾香。

整间屋子的摆设无一不是按照她的喜好布置。

一切美好的像梦般,可她知道不是梦,这就是她出嫁前最熟悉的生活。

而不是像她出嫁后的那五年光景,过着守活寡的日子,枕边永远是冰冷冷的。

殷烽常年在边关征战,难得一年回来一两次,两人也必定以吵架收场。

最后一次,她吵得筋疲力尽、泪流满面,而殷烽却还是只用那种难以言说的冷淡眼神看着她,问她,究竟想要什么?如果是一纸休书,他随时可以给她。

泪水模糊中她几乎想笑出来,终于明白殷烽对她从未有过一丝半点的怜惜,从未把她当作真正的妻子。在他眼中,她永远都只是"宋家女",而非"殷家妇"。

没过几日,她入宫给太后请安时,意外偷听到了殷家的惊天私隐——殷烽竟然根本不是殷家的世子!她当时吓得心神大乱,藏身屏风后失手打翻了笔洗,被太后当场抓了出来。

太后出身殷家,是殷老太爷的亲妹妹,太后的独女秾华长公主出降殷家,嫁给殷老太爷的独子殷疆,两人正是表兄妹,生下一子殷烽。太后表面上是殷烽的外祖母,实际上却……

怪不得太后如此疼爱殷烽这个外孙,甚至远远超过那些名正言顺的皇子!

这桩阴私是何等恐怖,关系重大,她既已知晓,便不得不死。于是她死在了太后赐下的三尺白绫下。

若只是她命数不好,她也认了。偏偏那个处处不如她、从小体弱多病的庶妹宋瓷,凭着一副祸水容貌就轻易迷惑了毓王殿下。

及至她死时,毓王已被册立为太子,后又登基为帝,竟废黜了原本的正妃,将一个庶出的侧妃扶为皇后。

凭她宋瓷也配!

寒风吹拂过宫车上的青绸软帘,宋蘅唇角勾起的笑意却比北风更冰冷。

既然老天恩赐她重生的机会,就是要她拨乱反正,夺回本该属于她的一切!

嫁给毓王殿下、母仪天下的皇后只能是她!

宋蘅深深垂下眼帘,再抬眸时,已恢复了金陵第一贵女的端庄气度。

看着身侧殷夫人担忧的眼神,宋蘅忽地鼻酸,前世她们母女二人俱遭毒手,今生她定不让这一切重演。

宋蘅将脸埋入殷夫人颈侧,温热的泪水滚落,母亲身上的檀香气味让她感到无比安全,仿佛回到小时候和娘一起安睡的那些日夜:"娘,"她哽咽着道,"女儿做了一场噩梦,梦中明明白白地显现了未来之事,早上我和娘说的那些都是真的,这婚事必须换过来。"

殷夫人闻言忡然变色,宋蘅是她第一个孩子,是她十月怀胎、用尽心血教养的掌上明珠,也是和她最亲密的孩子。

女子的人生大事不过婚嫁,为了蘅儿的终身她几乎殚精竭虑,年年花朝宴,看遍了金陵城中的勋贵子弟,千挑万选了两三年,反复权衡下相中了娘家汝南侯府的侄子殷烽。

一来汝南侯府背靠太后,且祖上世代以武立身,战功赫赫,殷烽更是当世难寻的俊杰,十七岁就凭自己挣下的军功封从一品骠骑大将军,前程不可谓不远大。

二来汝南侯府的殷老夫人是蘅儿的亲外祖母,定不会让她受委屈,蘅儿嫁过去,表姐弟结亲,便和回了娘家也差不多。

如此内外得当,堪称完美的婚事,她不知思虑了多少个日夜,又跑了多少趟汝南侯府才促成的。

这桩婚事若非她殷梵境出身殷家,早早布局,提前下手打通了关系,哪就能轻易落到蘅儿头上呢?就连燕国公家的独女——昭愿郡主也一直对殷烽芳心暗许,那郡主相貌教养都是拔尖的,家世又极显赫,人家祖上还是先帝一脉的铁帽子王呢!

可是蘅儿坚称与殷烽性情不合,又笃定日后毓王必能登临大宝……靖国公府若是能出一位皇后,理应是她的蘅儿,怎能让给宋瓷那个小狐狸坯子。

殷夫人轻抚着女儿柔顺的秀发,想起早上蘅儿埋在她怀里崩溃痛哭的模样,心都要碎了。

她这一生最疼的就是这个女儿,见不得她受半点委屈。

罢了,既然蘅儿不愿,这门婚事作罢,又有什么可惜?

什么样的好姻缘都可以再寻觅,况且按蘅儿所说,毓王殿下现成就是更好的选择。

殷夫人抱着女儿,柔声安慰道:“你若实在不愿嫁,娘自然尽力为你周旋,万不得已时也可把你二……三妹妹替嫁过去。”

宋蘅这才放下心,抱住母亲腰身更紧了些,软语呢喃道,“我就知道娘心疼我。”

殷夫人爱怜地摩挲着女儿的脸颊,安慰道,“娘自然最疼你,但毓王殿下和丽贵妃那边……你可有把握?”

宋蘅笃定道:“母亲放心,丽贵妃要的是靖国公府对毓王殿下的助力,一个嫡长女自然比一个庶女贵重百倍,丽贵妃娘娘不会不肯的。”

殷夫人略想一想,道,“还有就是你祖母那边,你父亲出任外放,倒不急写信告诉他,该怎样说服你祖母才好?”

宋蘅冷笑一声:“祖母自然不愿换婚,她向来看重二妹妹胜过我,只信二妹妹入宫才能出人头地,显耀门楣。”

她咬着下唇,半晌松开道:“这事也不必非得经过祖母点头。若是天家赐婚,祖母再不肯,也必得接旨。”

"祖母是一品诰命,按规矩要先去给太后请安。咱们却不必同去,不如在花朝宴开始前,先去给丽贵妃娘娘请安。”

-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待一干繁琐宫廷礼仪过完后,天色已近微暮,众女眷在内侍带领下穿过一重重水榭,步入颐春园。

今岁的花朝宴设在颐春园的水心阁。

宋瓷落座后,目光向阁外寒烟深处望去,隐见其中海棠团霞似火、薜荔冷翠欲滴,回首近前,案上摆的尽是贵妃醉酒、玉楼春等名贵牡丹,烛焰下愈显艳丽生光。

水殿风来,异香扑鼻。

宋瓷并其他闺阁千金所列之座为西席,东席为勋贵子弟所设,两席当中悬挂一帐累珠烟霞紫鲛纱薄幔,权作男女大防的分隔之意。

微风吹拂,紫鲛纱忽起忽落,男女彼此帘后身影若隐若现。

这般布置自是含蓄的“相看”之意,却不至越礼。

太后、皇后、丽贵妃并一干诰命在隔壁的二层暖阁开宴,暖阁与水心阁以回廊相连,二层暖阁居高临下,能将水心阁内情形一览无遗。

方便有意联姻的各家夫人,对水心阁内的少男少女进行观察和评估,再进行婚事权衡。

靖国公府之席设了三位座次,如今只有她和宋凝到了,宋蘅随着殷夫人去请安后再没回来。

如此良辰美景,宋瓷难得可以放松些,不去想府里那些勾心斗角,也不想关心无关之人,只倚栏静静感受着春夜里的轻柔花香。

宋瓷正侧首凝望着窗外的胭脂海棠,忽听得一道清甜欢快的唤声:“阿瓷姐姐!”

她回身,看清是丽贵妃所出的禧荣公主、毓王胞妹齐雪柔正兴冲冲奔来,不由轻展一笑。

这一笑间,背后那一树海棠仿佛乍然褪去红妆明艳,案上兀然盛放的重瓣牡丹也似落寞失色,殿内烛火轻摇,满地游走的焰影悄然静止,万点鱼龙灯火霎时失了光彩。

满室春色,尽皆付与这一笑中。

夜色如酒,名花醉人,春风沉醉的夜,所有的风情都黯然失色。

只剩下那一点笑意,摄人心魄。

浓词艳赋中难寻这一笑的驰魂夺魄,清正笔墨里找不到那一眼的心荡神迷,仿佛小楼一夜听春雨,天微亮,丝缕缠绵的细雨便消失无踪,再遍寻不得。

那样转瞬即逝的,惊鸿一瞥的美。

她轻声道:“禧荣,来这边。”

连见惯宫中绝色的禧荣公主都看怔片刻,不知不觉地停下步。

紫鲛纱暗香浮动,纱幔后的公子王孙不约而同停了推杯换盏,喧嚣纷扰刹那静止下来,不知谁杯中的金谷酒翻倒,那人却无知无觉,任由酒水蔓延衣裳下摆。

万籁无声,滴漏恍若停滞一瞬。

良久,才闻得紫鲛纱帘后压抑的低语声。

“……那是谁家的千金?往年花朝宴怎么从未见过?”

“仿佛是靖国公府的二姑娘,听说……已经快要定给毓王殿下了。”

“靖国公府当真藏得好深!若早能得见她一面,我必定……”

禧荣公主笑嘻嘻地挨着宋瓷坐下,拽着她的衣袖道:“美人嫂嫂,半月不见,你怎么又好看了许多?我皇兄见了,必定连眼睛都挪不开了。”

禧荣公主比宋瓷还小一岁,性子跳脱,从前常央求着毓王拜访靖国公府时带上她一起去找宋瓷玩,和宋瓷关系极亲厚。

宋瓷捏捏她嫩出水的脸颊,笑道,“公主的嘴倒越发甜了,我瞧瞧,是不是又偷吃了许多糯米桂花糕?”

正嬉笑玩闹间,鼻尖忽地飘来一股异样的血腥味。

凌厉干涩,仿佛出鞘的利剑,将这满室的花香脂粉气息生生斩断。

那是从尸山血海中凝练出的血腥气息,混着战场上的硝烟,令人不寒而栗。

众女眷都隐约变了脸色,有的慌忙拿衣袖遮挡,有的拿绣帕捂住鼻尖,更有些娇弱闺秀受不住这浓烈的血腥气,已是面色发白,捂着胸口快要晕厥过去。

前头男客处似忽然被掐了脖子,热闹戛然而止。

方才的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瞬间化作窒息般的死寂,气氛一瞬紧绷,仿佛有看不见的箭架在弓弦上,令人心悸。

紫鲛纱帘后,一道身影缓步而入。

从宋瓷的角度,只能看见一双沉重的黑金武靴踏在地上,一步步仿佛踏过战场的满地尸殍。

轻薄的纱幔挡不住他身上血气的万分之一,仿佛已能闻见他战铠上未干的鲜血气味。

"是他......"禧荣公主捂住嘴,声音微微颤抖。

宋瓷望着纱幔浮动中,不周山般英峻挺拔的男人轮廓,那人光是站在那里,就给人仿佛山岳般亘古不变的安稳。

她轻声道:“殷烽。”

这位名动金陵的骠骑大将军,她名义上的表哥,也是她未来的……姐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