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达成。
皇贵太妃离开长宁宫时,心中就很满足,眼角眉梢都透着一股快活的神气,双眸晶亮,潋滟含波,于是艳·色·横生。
那般容光,连她家“青郎”在旁边看了,也不由得一呆。
“当真这么开心吗?”
第一女官忍不住想。
她侍奉尹氏已久,朝夕相处的,彼此之间自然熟络。
——这几年,尹氏其实脾性不定,或喜或怒,或嗔或怨,全看她一时半刻的心情。偶尔与先帝吵两句嘴,还不等人反应过来呢,她这边已经滴滴答答地落了泪。若是真气着了,恼火了,对着先帝也敢上手就挠,可谓胆大包天。
“……阿南莫不是属猫的吧。”
险些被她一爪子挠破了皮,先帝慌忙后退。这下可好,骂不得更打不得了,只能这么哭笑不得地叹息。
结果话音还没落,尹氏就真的扑上来,“嗷呜”一声,直接一口咬了先帝的手……
场面简直不忍直视。
然而,尹氏那时的目光,却正如此刻。
——眼底仿佛盈着一汪清泉,又如水银泻地,乍看上去,确实波光粼粼,媚意流转。可她的眼神却带着笑,浅浅一点,噙在眉间,含在双眸,氤氲在每一次对视中,脉脉相接的温情。
如此神态,自先帝去后,青芽再不曾见过。
“青郎你看,要收拾些什么?”
才回到寝殿,皇贵太妃就有些闲不住,许久不碰的衣箱也开了,先帝给她的首饰也翻出来了,来回挑选,一副立刻就要启程的样子。
女官倒也不劝,难得看她这么高兴,干脆就帮着参谋,衣裙配饰,绣鞋披帛,一样一样为她搭配妥帖。
“到了地方,您私下穿戴,先帝见了定然欢喜。”
青芽替她收拾衣物时,如此说。
皇贵太妃就笑弯了眉眼。
三日后,高太后千秋在即,欲往太庙拜谒,皇贵太妃自请代行,再守皇陵一月,一则告慰先帝英灵,二则祝祷太后寿辰,三则祈愿海晏河清,天下安宁。
帝允。
然后礼部上下就全都疯了……
——自太、祖迄今,夏朝已历四百余载,从未有过妃嫔独自拜谒宗庙的先例。何况这位身份也特殊,虽非正宫,却深受先帝宠爱,位同副后。这么一位主儿的出行仪驾……玛丹,是要怎么安排才对?!
礼部尚书愁得恨不能就地打滚,最后还是没办法,赶着早朝上了个折子,小心翼翼求教上意。
还真别说,当天下午朱批就来了,礼部尚书满怀希望地打开,只见新帝云淡风轻地写着:
——循例即可。
礼部尚书:“……”
这日子也是不能过了……
到了出发那日,皇贵太妃天未亮就起了身,青芽等候多时,立刻伺候她漱口净面,挽发点妆。
冠服华丽繁复,且分量不轻,青芽却熟门熟路,点了几个手脚利落的小宫女,她口中说一件,立时就有人捧到跟前来,再由女官一一为皇贵太妃妆扮上。
忙而不乱。
这阵仗,尹南烟很久没再经历过了,上一次还是她晋位贵妃。时隔多日,如今再走上一遍,难免不太适应。
早起的皇贵太妃就很没精神,迷瞪着眼,低垂着头,身子也软趴趴的,跟没骨头一样总往青芽身上靠。
女官皱眉,取走小宫女奉上的物件,又吩咐道:“扶好贵主。”
两个小宫女忙不迭应是,一左一右扶上皇贵太妃的肩,合力撑着她,总算是方便了青芽姑姑动手,也不妨碍贵主打盹。
就是这盹打得也未免太香……
听着手下人的呼吸声,显见是真睡着了,两个小宫女偷偷对视一眼,心下忍笑。
说是“小”,其实随手挑一个出来,入宫的年份也比尹南烟长久,只是没有官位,不像青芽姑姑一般,女官籍册上赫然在目。
——宫中女官虽无定数,可统共也就那么几位,全是各宫妃位主最得用的人。寻常的掌事宫女,若是主子贵重些,下头人就跟着唤声“姑姑”,不过尊称而已,并无官位,也无实权。
青芽姑姑的情况更是少见。
皇贵太主出了名的认生,近身事宜全由姑姑操持,大到每月分例、宫中赏罚,小到沐浴梳洗、午膳宵夜,除了做些杂事外,几乎轮不到第二个人插手。
倚桐宫上下这么些人,似乎全成了摆设。
可没有谁出口抱怨。
——为何要抱怨?都是姑姑手下的人,又被先帝一而再再而三的敲打过,早被磨得没了脾气,况且俸银赏赐不少,事还清闲。若不是贵主执意要打发人,先前出去的那几个,恐怕个个都是不愿走的。
当初说的是“有好本事的人就别白费了,搁在哀家这算什么?又不是古玩,越老旧越值钱”……
如此折腾了近一个时辰,待礼部派人来迎,倚桐宫终于门户洞开。
守门太监分列两旁,躬身而拜。正中央,身穿女官服色的女子扶出一人,云髻高挽,冠服庄重,衣色明黄。
这世上,只有三个女人可衣明黄。
其一端坐长宁,其二正位坤宁,眼前这位是其三,居于倚桐,宫门匾额乃是肃武帝亲笔所书,寓意深重,情意缱绻。
礼部官员不敢多瞧,目光只扫过对方的衣摆,很快恭敬拜下,郎声道:“皇贵太妃万安。”
“起。”
这一字,声如莺啼,分明气息沉稳,却缭绕耳边,余音散在风里,挠得人不禁心尖一酥。
有那么一瞬,礼部官员下意识就要抬了头。
他是想看的。
妖妃尹氏,宠妃尹氏,传闻中倾国绝色的尹氏……一字出口,就让他不由的想要细看。
却终究没有那个胆量。
只能强迫自己垂下了眼,老老实实把皇贵太妃迎上车驾,先去太后宫中问安,再经内宫正门出,直奔太庙而去。
礼部谨慎,皇上既然说要“循例”,那就算无例可循,也得琢磨出个大概来。
官员们抓耳挠腮,最后还是尚书大人咬牙拍的板:仪仗照旧,以皇贵妃礼待之。因是太妃独行,故王工百官不需相随,诸般宝器却不可短缺。此行只祭先帝,勿扰众位先祖。
沿途喝道,净水泼街,众人避让。
车驾内,皇贵太妃倚在青芽身上,发饰太沉,服制太重,连转个头都很费力。此刻只剩她们两个,尹南烟也不逞强,直接赖着青芽就不肯动弹了。
“您可是累了?”
对方整个人压过来,连带着一身礼服,分量自然不轻。青芽这次却没有推开,反倒伸手捏上了她的后颈,一下一下,力度适中地揉按。
皇贵太妃轻轻嗯了一声。
女官不再言语,手下的动作不停,直到尹氏被她按摩舒服了,脊背放松,身子也柔软下来。
看她恢复了些精神气,青芽静思片刻,终究还是凑过去,附耳道:“守陵一月……”
皇贵太妃动了动腰。
女官立刻收了声,再不往下说,只是安静地支撑着她,继续揉按。
祭祀太庙乃是皇族大事,礼仪完备,庄严肃穆,不容半分玩笑。
皇贵太妃顺着导引官的话,献玉,奠酒,取香,点香,三跪九叩,从头至尾的低垂眉眼。
第一跪,她屈膝,正对着肃武帝的牌位,心中低语。
……我在这。
第二跪,她依旧头也不抬。
就在这。
第三跪,她深深叩首,以额触地,直起身子时,目光终于投向前方,隐约含笑。
——君上,阿南就在这里。
“……帝肇兴王业,大庇生人,佑群庶物,降甘风雨,扩土安邦,威灵如在,民所仰止,神其格思……”
耳边,礼部官员正在宣读祝文,一字一语,凝于耳畔。
皇贵太妃跪在牌位下,纹丝不动。
……抑郁期,你们懂的QAQ。别问作者写的是啥,作者也不知道写了啥○| ̄|_
注:祝文是后汉的《祭天辞》和苏颂的《祭魏武帝》,被丧病的作者胡乱揉搓在一起了噢耶(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