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表妹为妻 > 第13章 第十三章

表妹为妻 第13章 第十三章

作者:金木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31 17:48:28 来源:文学城

六年前,苏黛被姨母接到魏国公府后,曾去广禅寺上过香。

她常听父亲提起监寺。

他们自幼相识,多年至交,一同科考入仕,本约定一起匡扶天下,谁料朝中关系错综复杂,新任天子宠信奸臣,残暴无度,最终一人被迫辞官,遁入空门,一人被贬谪他乡,不受重用。

父亲被贬后还经常同他写信,是以苏黛初见便觉他如长者般和蔼。

这些年,监寺如长者谆谆教诲孩子般,指音她走出当年梦魇,甚至专门在广禅寺为她留了间寮房。

她也极信任监寺,不久后便将山河录交给了监寺保管。

她不愿插手山河录的事情,山河录的存在令太多人丧了命,她也不忍心就此毁掉父亲心血。

大启信奉鬼神之说,重佛轻道,更是将寺庙列为神圣之地,把它藏在这里不算危险。

可昨日书房那张字条的出现,让她心中发怵。

苏黛坐立不安,只能向监寺求证,山河录是否被人知晓,否则如何解释魏玉年书房中的字条?

她明明记得当年阿苏姑在追杀她的人面前亲手销毁了山河录,剩下两个知情人也死了!

她心底隐隐有些猜测,却不敢深想。

-

“姑娘,城西围了好多人,好像又有人的尸首被挂在了城墙上!”

苏黛掀开车帘,果然见城门口拥堵着一大群人,一队禁军拿着绳索上城墙挂尸首,其余人正在疏散百姓,维护治安。

苏黛放下车帘,她如今思绪纷杂,无暇多想。

“那便从城东走罢。”

华京这些年太多将尸首挂于城墙用来警诫世人的例子,她觉得太残忍,不忍心看。

大启开朝距今一百余年,开国皇帝自小在黔西苗疆长大,为人酷厉狠辣,又精通巫蛊之术,登上皇位后便设立多种酷刑,蛇刑便是其中之一。

朝中有臣子几次当庭斥责此行有违仁德,启帝不堪其扰认为他挑衅皇权,便下令责打三十大板,臣子不堪其辱,撞死在朝堂之上。

朝中人心惶惶,纷纷控诉启帝冷血无情,启帝便下令将那臣子尸首挂于城墙,杀鸡儆猴。

此后每任帝王皆延续此行。

先帝是历代帝王中最仁慈的一位,曾下令废除蛇刑及其他几种酷刑,可惜当今圣上继位后重新启用,朝中众人敢怒不敢言。

后来父亲在朝中提起重废酷刑一事,触了帝王之怒,加上被英王陷害,惨遭贬谪。

苏黛承了父亲的良善,虽不认同此等做法,可毕竟心有余力不足。

身为女子之身,罪臣之后,她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嫁一良人,保全自己护好山河录。

-

寒意未散,沁入丝丝刺骨的冷意,竹节被厚厚的积雪压弯了身躯,好似泛起苦意。

苏黛立于寺外,拉下竹子,轻轻抖落了雪,竹子霎时弹起,向上而伸,露出翠绿竹叶在风中摇曳,于天寒地冻中傲然挺立,极具生命力。

有小沙弥前来迎接——

“阿弥陀佛,施主,你来了。”

小沙弥明明很眼生,却似认得苏黛,知道她会来一般。

苏黛压下心底诧异:“小师父,我来找监寺。”

小沙弥施了一礼,似毫不意外:“施主请随我来。”

苏黛随小沙弥去了禅堂,寺里一路安静得吓人,连香客竟都少了许多!

按理年关刚过,来上香祈福的人更多才是。

苏黛觉得有些怪异,却又说不上来。

直到进了禅堂,她才惊觉怪异从何而来,广禅寺竟也少了许多僧人,往常一进寺庙,便能听见诵经声,现下竟也没了……

苏黛油然生起不详预感:“小师父,寺里可是发生了什么?”

“监寺年前被刑部请去了城中一直未归,今日朝廷不知为何又带走了寺里大半的人。”

小沙弥道了句“阿弥陀佛”。

苏黛着急道:“刑部为何带走监寺?”

小沙弥轻轻摇头,目露哀愁。

难道是因为世子哥哥之前所说的盐税案,可那不是已经找到名单了吗?

况且拿走名单的是主持,和监寺有什么关系?

苏黛蓦然想起挂在城西的尸首,难道和那具尸首有关?

小沙弥从禅堂佛像后拿出一封信:“施主,这是监寺走前让我务必交给你的信,说你来了便知晓了。”

苏黛接过信,只觉得手中沉甸甸的,她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压在心头沉重得难受。

“广禅寺怕是要闭寺一段时日了。”小沙弥叹了口气:

“施主还是快些归家罢。”

苏黛攥紧手中信封,她确要赶快回去,她要去刑部找魏玉年救出监寺。

离去时,苏黛匆匆瞥了一眼门口那颗菩提树,每条红布上都铺满了墨痕,菩提树挺拔而立,红布则在风中舞动,像极了招手等侯归家的人……

她移开眼,上了马车。

马车颠簸,行至京郊,苏黛展开信。

字迹行云流水,力透纸背。

“苏小施主,见字如晤,吾将所托埋于菩提之下,世人尚未知晓。另吾知令兄于西北,以书信之,不日便得重聚。”

“吾入空门,却未脱凡尘俗事,所选皆为本心,今终不负苏兄之托,望尔今后再不沉溺往事!”

“天命如此,不必伤怀,惟伏珍重。”

心口悬的大石重重砸下,紧绷的弦突然断裂,她突然意识到什么,微红了眼,冲明喜道:“去城西!”

明喜不敢迟疑,急忙吩咐车夫从城西进城。

苏黛只觉时间逝去极慢,马车行了许久。

她不愿验证心中猜想,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内心如千万根丝线交叉缠绕般形成死结。

直到熙熙攘攘的嘈杂声渐渐响起,她没忍住直接掀开了帘跳下马车——

却见城西门口金字牌匾上赫然悬挂着一具尸首,一身袈裟,面色惨白,显然死去多时——正是监寺!

他像是风中孤寂死去的鹤,淡然又孤傲,若还身处朝堂,也当是为了江山社稷手执笔墨,鞠躬尽瘁!

可如今,他就这样死在这里,连尸首都被万人观瞻,评头论足……

明明前些时日,他还慈祥目送她归家,再见已经天人两隔,临走时的嘱托竟都变成了句句遗言!

“可惜了,他当年也是出了名的探花郎,后来不知为什么想不通出了家,如今却是这样的下场……”

“听说他是因为盐税案一事被带上朝廷当证人,本应奖赏他协助破案,结果他却在圣上面前当众为苏家申冤,陈年旧案,圣上觉得既已出家,僧人就不应牵涉这些事……”

“哪个苏家?”

“还能是谁,就是几年前差点被灭门那个苏家!”

“他竟然替那罪臣申冤,谁不知苏家当年私藏逆党才被抄家,连家主都畏罪自杀了,这有什么好申冤的?”

“你不知道,他和苏家家主是好友,一同科考入……”

“住口,你们知道些什么?”苏黛厉声质问,打断了那人的话。

那人瞥了一眼本想辩驳几句,见小姑娘红着双眼泫然欲泣,不好再多言,只当是遇到疯子,冷哼一声甩袖走了。

苏黛想起往年监寺与她谈心时亦父亦友般慈爱,想是父亲当年预料自己有一劫,早便托了监寺照顾她。

监寺知道她心中所求,所以暗中寻找阿兄,直到今岁,他还曾暗示她阿兄在西北之地……

她不由自主上前两步,城西围了一群又一群的人,指指点点。

世人爱谈闲话,此人曾是探花郎,更让这些人有了兴趣,有人说他遁入空门是情场失意,也有人说他不喜逢迎心灰意冷,但具体为何再无从知晓。

苏黛不愿看见监寺尸首成为谈资,她沉默了会儿下了决心。

今日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她都要上城楼带走监寺。

她环视着四周,却见一队禁军停在城墙,为首的那人向对面行了礼后说着什么,没过一会儿,一道身着红色官服的身影踏身而出——正是魏玉年。

魏玉年一身绯红官服身形高挑,沉稳泰然,在禁军中尤其显眼。

苏黛隐身于百姓之间,吩咐明喜和车夫先行回府,明喜磨蹭了好一会儿,没拗过苏黛,忧心忡忡地边走边看。

突然,魏玉年似有所感,目光从城墙直直扫向苏黛所在之地。

苏黛不闪不躲,对视而去。

却见魏玉年垂眸错开视线,又和为首那人说了什么便下了城墙。

监寺已死,她不可全然相信世子哥哥,苏黛深深看了一眼魏玉年,转头退入人群之中。

近来边疆接连大获全胜,一口气收复好几座城池,圣上龙颜大悦,于宫门之上广洒福泽,有些乞儿便乞讨到了华京,来碰碰运气。

苏黛唤来一个看着机灵的乞儿,塞给他一锭银子附耳说了几句,见乞儿点头立马跑远,才回到城西门。

朝堂之事瞬息万变,她本就如同无根浮萍,这条命不过也是捡来罢了,可阿苏姑和阿爹阿娘既然护下了她,她便要好好珍惜,和阿兄团聚。

魏玉年朝她走来,似安抚般拍了拍她的肩:“阿黛,回去罢。”

他知晓她在想什么,就连方才她的一举一动,他皆看在眼里。

苏黛不打算瞒他,也瞒不住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