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梦蘅芜 > 第42章 一篇长恨有风情

汴京梦蘅芜 第42章 一篇长恨有风情

作者:芳意潜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30 19:44:58 来源:文学城

宝钗又重头细看了一遍,看罢沉默不语,良久,她抬头看着海棠仙子道:“这是套作了。”

海棠仙子忙笑道:“妹子曾听闻,当日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也不消什么。”

梅花仙子听闻冷笑一声,淡淡道:“海棠妹妹自己看着倒好么?我倒觉得套得不妙,格律也不对,怎么能比肩诗仙,还不如我素日随笔写的。”

海棠仙子一听,登时沉下脸来,冷笑道:“妹子觉得好便罢,原不干姐姐的事,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又何必如此?妹子也曾问过各姊妹们,姊妹们都说好,妹子才觉理应如此,敢是今日姐姐第一次见到这首么?想是妹子忘了,未曾邀姐姐一同观看罢了。若姐姐自认写诗写的好,为何警幻姐姐的宫中竟不见姐姐写的呢?反倒是这首不入流的诗入了册子。”

宝钗听了这话,怕海棠仙子心直口快又得罪了梅花仙子,反倒不美,因而忙拉着海棠仙子笑劝道:“快快别说这话了,可不是这意思了,海棠妹妹怎么也学开那起子小人说话?存心寻这些不安生。”

海棠偏过头去,经宝钗一说,满面羞红起来,自知说错,却也不理梅花仙子。

且说这白居易所写的长恨歌,讲的原是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香山居士以汉喻唐,其中借用了汉代李夫人蘅芜授香与昭阳殿赵飞燕之典。

那唐玄宗喜好美色,杨家有女玉环天生丽质,玄宗选中后极尽宠爱,于是沉迷于声色犬马,政治**,导致了国家的动荡不安,最终贪色误国。

安禄山兵叛乱权,唐玄宗无奈逃亡,然而迫于群臣压力,不得已将杨贵妃赐死,杨国忠、虢国夫人等自难逃一死。后来玄宗在思念与痛苦中辗转难眠,听闻临邛有一道人能乱晓阴阳,有感于玄宗情义,愿为天上地下寻玉环魂魄。

之后寻得海上仙山太真仙子,得闻玄宗消息,悲喜难名,将一簪带于帝王,以约为誓。惜仙人永隔,此情难续,是为长恨歌。

世人常借此咏怀,凭吊马嵬坡,如此写原是好的,只因那古人所咏诗句千篇一律,大多落了俗套,或骂杨妃红颜祸水,美色误国,或骂李隆基沉迷享乐,纵情贪欲,长恨歌却善翻古意,隐去不伦之恋,加以团圆结局,诗文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而这首拟长恨歌,则讲述扬州黛山林子洞中的一群的奸耗恶鼠,活活将下凡为偿甘露恩惠的绛珠草折磨至死,这又何尝不是朝廷当道没人伦、废王法的奸佞小人,绛珠草暗中跟随神瑛侍者下凡,怎的不会催生出来意料之外的无情祸事?

然而绛珠草还未曾投胎却落入耗子洞,可怜玉蕊终陷泥淖,那无瑕丽质,竟为猪狗享有。枝茎碎裂,千鼠所尝,她的眼泪还没有报答恩人,而讽刺的是一生的眼泪都给了那群耗子。其中有一只极小极弱、机谋深远、法术无边的小耗子主动滚香芋假扮成盐科林老爷家的小姐,也就是林黛玉,绛珠草下凡的肉身。

宝钗看到这首诗不禁震撼,总不知该说什么,虽说诗人并无格律章法,语言用词也是极为普通,毫无古韵,然而内容含谶语,其中“多情公子轻思量,红粉佳人犹可忘”其冷落孤寂,已经把黛玉后生的经历展现出来了。

梅花仙子刚被冷落,心里忿忿不平,突然看见那句“一树梨花压海棠。”梅花仙子不禁一笑,指着那句道:“这句倒像是牡丹妹妹所作,请教妹妹,敢是妹妹所为么?”

宝钗看着那句,口里翻来覆去地念,才知晓了那种意思,于是红了脸,摇头道:“听梅花姐姐这句话,妹子倒不明白,这句诗露骨,妹子从未写过。想必不知是什么人以讹传讹教姐姐知道了,也未可知,姐姐快莫要取笑妹妹了。”

海棠仙子瞪着梅花仙子,冷笑了两声,冷冷地瞥了梅花一眼,但并没有说什么,口里只向宝钗嘟囔道:“这东西究竟怎么出现在警幻仙姊宫中。”

就不知海棠仙子说的是诗,还是梅花仙子了。

海棠仙子自宝钗一来,便总跟她如影随形,只因为海棠仙子原是牡丹仙子携瓮灌溉的一株白海棠花,其清洁自厉,乃断不可作一轻浮语的花中君子,比世俗所争相赞美的莲花、芙蓉更配的上真名士的称号,但听她道:“蘅芜姐姐,你可还记得当日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的那株绛珠仙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