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梦蘅芜 > 第14章 交情通意心和谐

汴京梦蘅芜 第14章 交情通意心和谐

作者:芳意潜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7 23:43:51 来源:文学城

这边贾敏哭着说什么福啊孽啊的,叹自己时乖命蹇,林黛玉远远就听见了,可听她哭嚎的那么大声,也微微吃了一惊。

林黛玉心里只觉得烦闷,她对贾敏的哭早已感到厌烦,如今又听贾敏哭哭啼啼地向外人抱怨林家长林家短,逢人便故作熟络地哭诉,已经数不清有多少回了,她登时翻了个白眼。

先前几次,黛玉也常感叹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可久而久之,她已觉贾敏聒噪。

从黛玉有记忆开始,便常听得母亲说贾家是如何的尊荣显贵,又是如何想念过去在贾家当千金小姐的优越生活,今虽不至于食不果腹的地步,却根本没有闲钱吃燕窝。

燕窝易得,林家没有闲钱吃。

林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她二舅母王夫人的幼子宝玉,那位她衔玉而诞的表兄。只是黛玉却不知,贾敏未出阁时便与王夫人交恶,王夫人亦看不惯这小姑子倚娇作媚的轻狂浪样,却留了三分脸面,从未当面揭穿,只暗以言语弹压。贾敏每欲寻隙,从中作梗,又无隙可乘,自讨没趣,只得曲意俯就,满面含笑地奉承起来。

于是贾敏自从出嫁后,便总在外人面前诋毁起她兄嫂的宝贝,便是那个衔玉而生,名叫宝玉的,她骂他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是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竟是越发无法无天了。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贾敏如今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儿,溯本追源,全是因她对旧日登门的林如海一见钟情。

一相逢便情根深种,只恨未能早点相识。而今看来又是多么讽刺。

林如海向贾敏自白,自述少小时就离开了家乡,多少年来行踪无定,漂泊难依,游览天下只为寻求命里的意中人,可上天不遂他的心愿,他辗转多年依旧是独身一人,形影相吊,不知所往。可哪里知道,今日登门后,竟能见到一位美丽而娴雅贞静的女子坐在居室内,令他心里狂喜不禁。

这位美丽的女子,就是贾敏。

居处虽近,却觉得离他很远,难解的思念之情,正深深残虐着他的心肠。

道是:

相思情海深千尺,却恨蓬山隔万重。

“朝寒雾重香闺近,岂有过门不入人?”

林如海手里拈花,在鼻间轻嗅,他倚着门,连唱了两遍,很快,闺房里出来一个伶俐聪慧的婢女,笑答道:

“雾重朝寒行不得,蓬门不锁任君开。”一面说,一面请进林如海来。

林如海凑近她身边,悄声道:“好聪慧的丫头,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叫小絮。”

林如海赞叹道:“好名字,果真是咏絮之才。”他又凑近她耳边,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

小絮笑了起来,把他推进了屋子。

贾敏早隔着帘子探头偷看,见林如海气质风流,貌比韩掾,不免心中一动。

“贾小姐在绣什么呢?”星点阳光洒在林如海的身上,一时恍如天神般耀眼。

贾敏看得晃神,被那双含情脉脉的双眼看得脸上发烫,竟不觉羞愧,饧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

“是墨兰……”

回神后,贾敏慌忙收回目光,又恋恋不舍下死眼钉了他两眼,双手递上刺绣。

“墨兰?”

“墨兰是我至爱之物,小姐是要送我的么?”林如海接过刺绣,轻轻触摸布上的兰花,不管怎样看,他都无法将这韭菜与墨兰联系起来。

他只知道,若娶了眼前这位女子,将来封官拜相,仕途无忧。

贾敏听后心中一喜,脸上不由得露出甜蜜的微笑。

“只要林大哥不嫌弃,待文慧绣好了就给你送去……”

“翘首以待。”林如海露出爽朗的笑容。

贾敏本来也不是陈腐之人,登即对林如海一见倾心,不久之后,便私相授受,一直到后来,做了一对同衾同穴的交颈鸳鸯。

后来的后来,即是貌合神离,相看两厌了。

贾敏下嫁给林如海这样一个身无长物的白丁,当初有多欢喜,而今就有多懊悔。

寒门林家自林如海的父亲一代早已落寞,因当朝皇恩浩荡,多承袭了一代,本身最初一代也不过是个小小列侯,列侯又逐代降爵。内囊已尽,跟平头百姓也相差无几,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空有外壳套子罢了。

于是林如海只得参加科举来换取仕途。那贾代善看出林如海虽穷,乃是有才之士,一朝显达,名登高第,前途将不可限量,因而面上虽不悦,极力阻止,心里却也勉强成全了二人。

他旧日看过麻衣相法,擅相面之术,冷眼观得林如海才华虽高,为人的品德却低劣不堪,且不说相面,岂不闻古语道:“有才无德谓之小人”?

如今看来贾代善实乃有些许先见之明。

然而贾老夫人一听林如海是扬州的大才子,便自然而然联想到曾看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也不顾别的,心里已属意二人的婚事。

贾代善不比其目光短浅,他起先极不同意贾敏嫁与穷困书生,原是对子女的一片痴心,可他忽视了对女儿的教育,后来无可奈何,木已成舟,他才惊觉生米煮成熟饭了,不得已将希望寄托在林如海身上。

他只得安慰自己,毕竟同样科举入仕的贾政,本可轻易考中探花,却只承袭了个五品官。

而贾敏其人不过是听了那东晋时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便移了性情,身心不由自主,自比为祝英台,将那林如海比作梁山伯,剩下那些贵族公子,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她只当所有没得到她的人,都是爱而不得的马文才!

林如海长吁短叹道:“文慧,你何时才能允诺婚事,慰藉我在此处往返徘徊,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呢?”他一面说,一面轻轻拉过她的手,与她十指相扣,那指尖传来的温热的触感,让贾敏面上绯红。

堪爱堪爱真堪爱,鸾凤情深如海,携手上阳台,了却相思债。

林如海对她立了山盟海誓,订了来世之约,贾敏便真心信任,开诚相待,其态度异常天真。

他的声音拉得很长,带着微微的蛊惑,接着道:“文慧,做我的妻子罢,我多希望我的德行能与你相配,我们从此就起居相依,形影不离,好么?哺育生子,白头偕老,一辈子不分开。”

贾敏迷迷糊糊答应了下来,要死要活的嫁与林如海为妻,纵是私奔为妾,也在所不惜!听着倒是文君红拂这样为爱反抗闺训礼教,实则不然,她当时心里只想做林如海唯一的妻子,而不是空有妻子的名号,因此不论林如海娶了几房妾室,她都故作矜持,充耳不闻,一心一意地守着自己的本分。

“妾身绝不是那种拈酸吃醋的性子,夫君也不必寻理由哄妾身,有便是有,无便是无,若是之前有什么红颜知己,不妨早些接进来,妾身和她们姐妹相称,和睦相处,以后一起吟诗作画、研习女红,岂不是一件美事?”

林如海听着,心内冷笑一声,面上却愁眉不展,叹道:“为夫深知爱妻深明大义,乃至贤之人,可……”他一面说,一面轻轻抚着贾敏的脸。

“上回一同去的晏太傅家,娘子还记得么?一个刘家的小娘子,中州长史刘航的孙女,折了枝梅花送予我,然而她送完梅花三天后,出门意外摔了一跤,从此她的左眼……”林如海指着他的左眼,笑着缓缓地道:“就看不见了。”

“这些人家的女儿,也不知道造了什么罪了!”

贾敏听着林如海的话,有些心虚,不觉瞪大了眼睛,忙回答道:“这不过是巧合……”

林如海看着她,冷笑道:“要真是巧合,倒便好了。”

贾敏听林如海语气不对,细揣此话,好似有疑她之意,忙安慰道:“你放心,从此我们的家事不由我娘管,我也不告诉我娘,从此各人管各人的可好?”她依偎在林如海怀里,低声道:“妾身既嫁与夫君,生是林家的人,死是林家的鬼,与贾家再无半分关系。”

林如海抓着她的肩膀,久久地凝视她的眼睛,贾敏有些紧张,直至看见他露出笑容,贾敏才松了口气。

她喜爱才子佳人的故事,更喜自比为佳人,然而她却不知,梁祝二人不因男女私情去忤逆天意,不去与父母抗命,他们宁可自己承受、忍耐离别和相思之苦,这是敬天,是尽孝。

后来贾敏作天作地,把贾代善原先欲将她许配给林如海的心也灰了一半,最后竟闹得要堂前三击掌,断绝父女关系,贾敏也全不在意,林如海却急得冷汗直冒。

俗话说,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贾敏见林如海颇为俊秀,眼角含情,唇边带笑,周身上下自带一股风流气,倒也像极了风流故事里的俊俏书生,又受贴身丫鬟小絮的撺掇,亲手做了个助情的绣春囊当做信物,原是自己亲手做的,难免有些粗糙,作为回报,林如海也巴巴儿的带来家传的荆钗为聘。

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

贾代善得知,当时冷笑一声,抢过荆钗就丢在地上,讥笑道:“这木头簪子,闻着不香,拿着不重,一分银子买十根,可以讨十个媳妇了!”他左手拿着一支光润透亮的点珍珠发钗,右脚踩着被扔在地下的荆钗,对贾敏道:“要金钗,还是要荆钗,你自己拿定主意。”

林如海听了,又气又愧,脸上红一阵白一阵,阴晴不定,跪在那里哼哼唧唧了一会子,终究低着头,什么也不敢说。

贾敏察觉到林如海的情绪,她忽地在林如海旁边跪下,拉着林如海一起给贾代善磕了个头,贾敏扑向贾代善的脚边,要去拿那支荆钗,她毫不犹豫地道:“爹,敏儿愿要荆钗!”

“文慧……”

这是贾敏的闺名。

贾敏,贾文慧。

“我希望我的女儿幸福,可是跟他在一起,你不会幸福!”他的眼神有些悲凉,一瞬间仿佛苍老了许多。

“我会的!敏儿会的!”

“你会什么?你只会后悔!”

贾攸在旁冷笑道:“四妹,亏官家还下旨让你彩楼招亲呢,瞧瞧,这件丑事要是传出去了,咱们国公府的颜面就扫地了!”

史太君忙来劝阻,贾敏瞪着眼睛大喊道:“三姐,这不关你的事!”

贾攸满心委屈不忿,待要发作,又强忍着,只是默默红了眼眶,心内叹道:“太太心是偏的,我又何苦来自寻不快!”

贾代善气的头脑发昏,恨他亲自养大的,最疼爱的小女儿不成器,贾敏是他四个女儿里最受宠的,也是因为她是他和结发妻子亲生的、唯一的女儿。

他叹道:“文慧,只有性情一样的人结为夫妻,才会得到幸福。”

贾敏抬起头,林如海心觉不妙,正欲阻拦,哪知贾敏突然大喊道:“可你不是很幸福吗?你跟母亲也不是一类人呀!”

“啪!”

贾代善最终竟要与贾敏断了父女关系,还是贾老太太与他大吵一架,才让贾敏风风光光嫁到林家,贾代善也因为这一件事落下病,不过数月,就给活生生气死了。

后来贾敏身在苏州,听闻贾代善死了,心里不自在起来,虽然早已经断绝了父女关系,可贾敏念旧,连续几日不舒服,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此时林如海也不在,竟没有一个人和她说话。

她的贴身丫鬟小絮瞧见,心里也不由得烦闷,想让她开心,又寻不着法子。左思右想,皆是贾敏玩烦了的,惟有这件,贾敏不曾见过。

想毕,小絮扬起一抹笑,便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的野史外传买了许多来,引着贾敏看。

贾敏未出阁时也曾见过这些书,本欲背着父母偷偷看,可一来贾代善管的严,二来又没有相好的姊妹兄弟同看,三来又不认得几个大字,翻了几页深觉索然无味,并不尽兴。

如今又看见了这些书,贾代善一死,又没有人可以管得自己,贾敏就像得了珍宝,丧父的阴郁心情顿时一扫而空。

小絮又千叮万嘱要她万不可叫人知道了,贾敏如听了佛音纶语一般,点头如捣蒜般的答应了,她把那些文字隐晦细密的,看不懂的,都给扔了,单留那些粗俗过露的,放到床上,以解不时之需。

贾敏看见其中一本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她先前从未听说过,只见其中的扮闺门旦的名叫莺莺,贾敏认得那崔莺莺,正是元稹《莺莺传》里的崔莺莺,贾敏翻了几页,那故事却比之更催人泪下。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贾敏见林如海出了一天门,没个可说话的,便携了它,直走到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正看到“落红成阵”一句,只觉一阵狂风吹过,把树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地满纸皆是。她抬头,看见——

天上自由自在,比翼而飞的双燕,多么令人羡慕。

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地在玉楼珠阁**筑爱巢,在金窗绣户间相互嬉戏低飞。

“拟托神灵逢好侣,人皆鹣鲽我孤单!”贾敏向长空高吟着。

她深吸了几口气,左顾右盼,确认没人发现,便悄悄地读了起来。

方寸之间,情文并茂,叫人读之落泪,见之动情。

之后贾敏日日夜夜抱着西厢记之类的书,读完每每觉得口齿噙香,与别书不同,她自比为崔莺莺、关盼盼等风流红颜,甚至是超越她们的绝世佳人,比崔双文命更苦,更凄美哀婉动人,平常和私下听戏时不觉听到“你在幽闺自怜”几句: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贾敏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仿佛听到了来自仙界的音乐,她的身体似乎也飘了起来,贾敏便止住步,侧耳细听,不觉点头自叹,又听唱道是:

“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稍儿揾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听了这两句,贾敏的脸颊红了一片,不觉心神动摇,自感身临其境,因此这双腿竟令人羞耻的站立不住。

“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她越听越发如醉如痴,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的滋味。

只恨不能亲自提笔,也来书写一二篇章。

当晚,她就梦着她朝思暮想的林如海,连好久未见的问候也没有,二人抱着不知不觉就**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