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陛下因何造反 > 第159章 工业规划

陛下因何造反 第159章 工业规划

作者:任国成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3-13 12:38:55 来源:转码展示1

而麦子要磨成面粉才能做饭,光是磨面就需要大量人力,只要卖的面粉价格不太贵,好些百姓们肯定愿意购买面粉而不是自己磨。

北京近百万人口,每日消耗的米面是天文数字,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即便是磨面作坊利润微薄,也能赚不少钱。只要规模够大,每天赚百十两银子应该不成问题。

不过朱由检仍然不满意,因为这点钱对他来说实在微乎其微,解决不了饥渴。

“你能不能帮朕设计水力纺纱和织布机?”朱由检突然问道。

棉布一直是海贸的大宗货物,大明国内对棉布需求量也非常的大,纺织的利润比什么磨坊要大无数倍。

在大明,种植棉花面积最大的是松江府,松江棉天下闻名,远销大明各省和海外,每年为松江士绅带来无数银子。

可是北方也产棉花的,山东、河南、顺天府种植的都有,而且北方天气寒冷,棉花质量比松江要好。

若是能设计出水力纺纱织布的机械,建造这样一座纺纺织厂,生产效率比手工纺纱织布要多得多,再把制造的棉布通过皇家商行运往海外贩卖,每年必然赚到来大量银子。

“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邓玉函眨巴眨巴眼睛,“微臣应该能够设计的出来。”

“若是能设计出来,朕便许你在北京城修建教堂,并且可以随意传教。”朱由检断然道。

“多谢陛下!”邓玉函大喜。

一直以来,大明的官员对西方教很抵制,西夷传教士们在大明经营多年,主动学习汉文化,和大明官员士绅们交朋友,才换得默许传教。而若是能得到现任大明皇帝的支持,甚至能说动大明皇帝接受洗礼,传教事业必然突飞猛进,说不定,因为传教之功,我还能做到红衣主教!

想到这里,邓玉函心砰砰直跳。

朱由检似笑非笑的看了邓玉函一眼,提醒道:“可别随意糊弄朕,水力织布机的效率一定要高,效率越高越好。”

“皇帝陛下放心,微臣肯定会做好的。”邓玉函保证道。

说到纺织作坊,朱由检不禁想到,自己可不可以让科学院改进工艺,多建造一些皇家工场,生产制作各种产品赚钱?

那些士绅能做的事,朕为何不能做?凭什么让他们把银子赚走?

嗯,是时候制定一个工业计划了,成立一个皇家工业集团,纺织、钢铁、陶瓷、造纸,这些都可以做,对了,邓玉函刚刚献了一支望远镜,大明为何不能生产?

“走,去积水潭!”朱由检当即道。

......

积水潭皇家科学院,数十位中西教授被召集起来。

朱由检宣布,重金奖赏科学发明,凡是发明或者改进出有用的器械或生产工艺,并能把器械工艺用作生产,一律重重有赏,赏金从数百两到一万两银子不等。

“皇帝陛下,微臣发明的水力磨坊能否得到奖赏?”邓玉函连忙问道。

朱由检微笑道:“当然,可以赏银二百两!”

“多谢皇帝陛下!”邓玉函大喜,在白银还没泛滥的明末,两百两银子,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朕决议成立皇家工业集团,下设各种工坊,诸位的每一项发明,都可以申请开设工坊制作商品,由皇家贸易商行负责销售,诸位除了发明的赏金,还可以享受技术分成。皇家工业集团将成立的第一个工坊,便是棉纺工场,希望诸位能够尽快制作出水力纺织机械。”朱由检道。

“水力纺织?”宋应星道,“微臣看过一本古籍,前宋时便有利用水力纺纱织布,可是图纸早已经失传。”

“诸位皆是博学之辈,又有来自西方的教授,是否可以博采东西之长、重新制作出水力纺织机械?”朱由检道。

“臣等必竭尽全力!”宋应星等皆道。

“宋爱卿,朕听说你正在编着一本设计农工各行业的技术书籍,可以把你整理的技术拿出来,进行改进提高效率,成立工坊,生产出商品。”朱由检道。

“微臣遵命。”宋应星连忙道。

朱由检又看向徐光启:“徐院正,商科也成立了一段时间了,是否培养出了一些会管理商业人才?等到皇家工坊成立后,这些人可以在工坊任职。”

徐光启道:“回陛下,第一期商科收了二百多人,学了将近一年时间,他们算术记账经商基本操作已经学的差不多了,不过尚且缺乏历练。”

朱由检道:“皇家在京畿有皇庄皇店,皇家兵工厂和工部所属各种工坊,还有张家口的皇家商行,都可以让他们去历练一番,等到皇家工坊成立后,再调拨人手去工坊供职。”

“徐爱卿,宋爱卿,你们皆是博学之士,可以帮朕筹划一下,制定一个五年十年工业规划,力争用五年或者十年的时间,陆续成立一些皇家工场来。”

“可是这样会不会与民争利?”徐光启有些迟疑道。朱由检的雄心太大,竟然要成立众多的工坊,涉及到纺织、冶炼、造纸、陶瓷各个方面,这必然会对各地原有的工坊产生冲击,这让徐光启隐隐有些不安。

“迂腐!什么与民争利?难道朕赚的银子都进了朕的腰包,用来享乐不成?”朱由检不悦道,“内库收入的银子,还不是用来养兵,用来赈灾?”

“再说,工坊成立,需不需要雇佣工人?无地的农民那么多,正好可以去工坊做工赚钱养家,正好可以惠及百姓。”朱由检继续道。

“可是......”徐光启仍然有些迟疑。

“没有什么可是的,大明很大,大明之外更大!皇家工坊生产的产品,大部分会用海船运到海外,换来大量银子,用来养兵养民!相反,你说的与民争利的那个民,是那些开办工坊的士绅,他们赚的银子只会装进自己腰包,只会用来兼并土地!”朱由检冷然道。

“陛下说的是。”徐光启道。

只要有利于大明,损害少许人的利益顾不了那么多,而这又是自己兴趣所在,徐光启很快便想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