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陛下何日退休搞C > 第17章 【街景弩利】

陛下何日退休搞C 第17章 【街景弩利】

作者:Fitaww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8 02:38:03 来源:文学城

众人回到江城已是小半月后。史七等帮众各自迎接不提。

江城比沿路的城池都热闹些,越城已许多店铺,江城更甚,胭脂水粉、鱼腥海错都有招牌,还有许多外域的奇珍仿佛不值钱一般,沿路摆个布摊就上架。街上攘来熙往,店前热浪鼎沸。

上回见这样豪横作派,还是昔年是旧京的地方,一应古物仿佛不值钱一般,系马桩、抱鼓石,看刀工形制应是几百年前的,在沿路花草堆里随处可见。

路过江边主道时遇到码头船家们上岸,夹道彼此招呼,苏云卿在马上见了,倒已见怪不怪。这一路上帮主路遇的招呼就没有停过。

帮主单手持缰,浅笑四顾。她特地留心,发现那几个说书聊天的艄公船娘不在,大约前阵已走水路送货去了,不由遗憾不能看个热闹。

小娘子遇到扬言想睡的世家公子,这一场初见定是热闹非凡。

本地还不叫“热闹”,叫“闹热”……看闹热不嫌事大!

帮主给苏陆二人的住处早在接信时就着手安排,史七姑娘亲自看着洒扫过。苏陆一行到地方,只见院落风雅,有菡萏树荫,日过回廊,绿窗野鸟,秋簟疏帘。花园外一道青砖矮墙,过墙连着帮主的住处,帮主住的地方宽敞,却也寻常,前面一层厅堂,后面两层小楼而已。门外过街不远,是小桥流水,给两个小友准备的屋子里还备着垂杆钓鱼的一应物什。

这江南雨水既多,一层就显暗潮,民居卧房多设在上一层,以木造墙,然而帮主又嫌木质易霉坏变色。

江南也有砖瓦平房,都按门窗开阔了造,往往随之有弄堂、稻地、院子天井。

这些居所,倒与帮主家的花园不同——她又不练武,要那些空地做什么。

稻地是晒谷用的,乃是屋门前、院墙内的一块开阔平地,因而称之稻地。

这稻地晒谷只在夏日,平日晒些别的,通常配着此物:寻常檐下墙角日晒雨淋不到处,常斜靠着三脚棚,或曰三脚绷?——以其像绣花绷一样,三足叉开、绷牢撑起。

这三脚棚做法,乃是三根中等粗细、一人多高竹竿,劈去枝叶、烘烤汗青过,一端打孔,拿铁丝一类穿过绞紧,将三根竹竿连在一处,另一端支开放在地上,就能绷开站立。如此两副竖好,上方连接那端又有交叉出头的位置,正好架上同样汗青过的横竿。横的这根毛竹更粗一些,可与撑筏的撑竿比,也有个专门名字,叫作晾竿。用时,便将这几样在稻地的太阳底下搭起来,供晒被晾衣。

这稻地上孩童穿梭玩耍,夏夜又能露天摆桌、吃饭乘凉。如今城里仍有些散田,自然也有稻地,但大多还在农家,如房舍有三开间,这院内空地就大约七八间宽,因屋舍左右还有井水、洗衣石台,一般在东,屋后西墙边亦有农肥缸等占地方。另有沿河沿江的码头仓库,也有这样开阔场地,车船不忙时,自然被附近的人家拿来搭竿晾晒。

天井则多在城里,几个厢房围出一块,檐下接着雨水的引槽,与农居厨后的檐槽一样,引水接到大缸里。缸里有时还养着鲤鱼,也只有这样满缸的水才养得住河鱼。陶缸如果小一些,就是浸年糕、腌菜卤的用处,也分广口的斗缸和收口的酒坛。

天井也做晾晒用,也用三脚棚,但显然局促了些,于是若地方够,就多设一个晾晒的院子、或空出些弄堂里的宽阔处,若不够,就层楼横竿地挑高着晒。这江南地方也不只晾衣晒被,春日晒菜,比如菜蕻、梅干菜、笋干,后二者合起来又是笋干菜——这是刚入春、雨后春笋时节做的,再迟不仅春雷后的嫩笋要变竹子,梅雨季也到,不见日头;夏日晒鱼,有最易钓的鲳丝,鱼身细长,一指多宽,大的七八指长,又小又多刺,难洗也腥气,长得像银条、或像白条,钓鱼佬们混叫分辨为乐,实在吃不济,就晒干了做鱼鲞,也有喂猫的,沿海还有黄鱼晒的黄鱼鲞,既鲜又咸,蒸熟溢香,极为下饭,价格昂贵,与烧酒浸的泥螺、醉蟹、呛蟹等生食,同为年节常见下饭。——此地饭桌上的小菜就称为“下饭”。秋冬多雨,便没有可晒的东西,往北一些倒有晒酱鸭板鸭的,这都是鲜食难以存放的缘故,倒并不是吃了无害。

这些吃食可以穿了绳挂在晾竿上,但穿绳、晾绳、收绳、拆绳工序繁杂,不如用几把竹椅板凳搭起来,上面横架两根竹竿,竹竿上搁放洗净的竹簟、篾席,或者底平形圆、边沿浅高出两指、竹篾穿绕收口的竹编“晒花笪”,这样竹簟悬空,上摊煮熟的菜笋、盐过的咸鱼一类,时不时翻面。——这地方还将侧空翻称为“晒花笪跌”,因侧空翻手脚轮番触地,像是扁扁竹笪竖起、在地上滚动。花笪的花字,是因当地人在这竹编大圆盘上描花作画,小小印些红花绿叶以为装饰。

这江南地面景致,便这样与京里不同。

几人到地方第一餐自然是一起用的,史七兼着管家的活计,帮忙采购订菜,从酒楼叫了一桌席面摆到厅上,权作众人到江城后的接风洗尘宴。

帮主等人洗过风尘,到得厅来。

众人围桌坐定,帮派里几个主事陪坐,除史七、扬眉剑外,还有一位青年娘子,面庞晒得浓墨重彩,眉目却又清细婉约,正坐在扬眉剑左手边听他说此次见闻。

此人唤作长韵,姓葛,历来蹭吃到得最早。苏云卿与陆美坐在帮主身边,白羽等人推辞几番,另去聚一桌。

帮主取公箸为苏陆二人夹蟹开席。“这是酒楼的招牌菜,瞧瞧是不是吃得惯。”

桌上除红肥螃蟹,还有生醉海蟹、酱汁毛肚、油滚黑鱼、爆炒螺蛳等,俱是野性十足的菜色,只怕比茹毛饮血只多一道火候。

这螺蛳算火候最猛的,这里叫作蛳螺,河沿里摸上几盆,拿清水养几天,等它泥沙吐得差不多,也不知怎么洗刷,连壳带苔的,拿剪子剪去外壳屁股,而后下油锅大火爆炒,洒入调料。吃时,它螺蛳壳口那圆形小门扇仍在,有吸啜吃肉的,有吸不出拿针戳挑出肉的,扯出螺肉是长条螺旋状,一端常还连在门扇上,要吐硬渣。虽肉极鲜,汤汁亦鲜,但因为长得野性,一只一只又小,并不能料理得很干净,细想竟不敢吃它。本地人历来吃惯,是盘荤菜,一朝请外面来的人吃它,客人多半面有难色,两下一对,才发觉竟真不很干净,于是便连本地人也不爱动筷。但这是地方特色,看看新鲜也好。

边上一道黑鱼,当地也有叫法,叫乌鳢鱼,一般红烧简便,酒楼摆个场面,码葱姜蒸熟后用滚油泼上,也不见得少多少腥气。但凡河鱼,多土腥气,海鱼倒少土腥气,又有海腥气。

譬如这生醉海蟹,就拿酒去浸泡,除一些海腥气,只留鲜甜美味。但这又是生食,拿酒醉熟,便算能吃了。也放盐,呛蟹就是青白色大梭子蟹用盐酒浸熟,嫩滑鲜美,亦是生食,外乡人不解吃法,拿去煮熟,便是暴殄天物了。大蟹做呛蟹,小的毛蟹、白玉蟹就用酒泡熟在罐子里,称作醉蟹。

这样样做法生猛,那盘毛肚也不见得多烧多久灶台。牲畜内脏水烫汆过,又不能烫老,细切后加酱油糖盐麻油等,搅拌装盘。此物也鲜美,这酱糖盐油一类拌作一处,配谁不鲜美呢。

苏云卿一时有些理解她为何抓紧机会在越城尝那一路精致小食。

好在席上还有半桌京城菜色,也有白斩鸡、焗腰果等不出错的冷盘,帮主叫人将酒换成米浆,一时众人把盏皆欢。

“都是年轻人,不要饮酒。”帮主隔座虚摁下举杯起身的葛长韵,“尤其你,不要敬酒。”

那青年女子笑得爽利,脆生生道:“帮主出门大半月,不记挂着人家不说,人家记挂你,还不许来敬一杯亲近。”

她抬指点点座位,一手拈杯扶颊的。“瞧瞧我在这家里的位子,七姑娘夹在我们之间,也罢,我都爱她,谁不爱她桃花糕一样又甜又软,不想现在连扬师弟都更和帮主亲近,我这就隔了两个座了——到底是我进门迟,敬陪末座没有名分。”这女郎开着玩笑,面上一双多情眼往对面一挑,又笑道,“如今来了两个玉兰般的郎君,更没有我吃饭的地方了。”

绕这一大圈,原来是为了夸人。

陆美被玉兰夸得脸红,见牙不见眼,苏云卿也握着筷子,闻言向对面看去。

帮主笑骂她:“你不要吓到客人,你再无赖,我们就把你送酒楼烧火去。”

那女郎放下杯子道:“看看,这就要为了新人发配旧人了,烧什么火,吃我在行,烧却不行,而且那等刀刀见血的地方,我是不去的,又是烟熏火燎,又是宰鱼杀鸡,罪过,罪过,那才叫吓人呐,好帮主,你舍得么?”她面无表情撒个硬娇,又朝帮主隔座斜丢个媚眼,笑道,“若是你院里的后厨么,我也就勉为其难听你差遣了,我也不用工钱,管吃管住、厨房有肉就好,嗯……不如今日便住下了?”

陆美和苏云卿叹为观止。如今的女娘调戏起女娘来,真是连草稿都不必打。

被硬生生调戏那位无奈扶额,对扬眉剑道:“快管管你师姐。”

扬眉剑安安静静剥着蟹,悄无声息剥空了三四个蟹壳,一朝被点到,一桌蟹腿先暴露人前。真是人在桌前坐,话从身边来,他转头看一眼葛长韵,沉默地把手里刚拆的这满黄蟹盖放师姐盘子里。

吃菜,吃菜,人野,菜也野,只有剑客菜菜,管不了。

陆美隔桌看热闹,目光熠熠兴致勃勃,嘿嘿嘿直乐,难怪扬小哥今天坐得腼腆,原来是长姐在旁,这女郎与他有渊源。

葛女郎侧头看蟹盖儿,又看稀奇似的瞄瞄自家师弟红透的耳垂,和帮主史七几个女郎相视一笑,做口型道:脸红了。她收回身,和蔼可亲地夹了一筷子猪皮冻到扬眉剑的碟子里:“在外面帮主也这么消遣你么,我家小师弟脸上嫩,帮主可不能有了更好更年轻的,就不疼我们姐弟了——快吃点这个补补脸皮。”

哈哈哈哈哈,众人看着那一筷子猪皮冻笑开。

太招人恨了!

帮主笑点她一下。

“扬兄弟素来稳妥,我哪里敢消遣他,他也就在你这师姐面前做个毛头小子!说来这两位新小友,年轻是真的年轻,一位二十一,一位二十七,比我小七岁,更比你小八岁。”她笑向众人引见苏陆二人,“来来,好好见见,这两位是我至交好友家的公子,来江城玩,现下住在这里,你们可不许欺负人。”

她又向苏云卿陆美介绍桌上坐的几位。

“这是史七姑娘,银钱一类账上的事归她管,衣食住行都可寻她,外面的用度人手也很熟悉,对了,你们在山洪里丢了物件,要新采办什么东西,列个单子给她就是,千万不要见外。这是扬眉小哥,已经见过了,稳重,能打,也不必和他客气。”

她又指向长韵:“这个泼辣美妇,不顶什么用,只来吃我白饭,非说有什么本事,也就消息灵通,好美食、爱游乐,在江城地界里想要消遣,不知哪个好玩,不知哪家好吃,叫她推荐定不出错。”

又指着苏陆二人向众人道:“他们一个姓苏,是哥哥,一个姓陆,是弟弟,都是好后生家,既来玩,也并不来白转,有什么可以指派的活,也尽可托付他们去办。”

葛长韵笑道:“好偏心的帮主,他们一个个有名有姓,到我便只剩‘泼辣美妇’四个字,我还须谢谢你,给我剩个‘美’字。”

诶哟,说得俏皮。

其实哪里都有名有姓,扬眉剑是江湖外号,并不姓扬,史七是排行混叫,也不名七,连苏云卿陆美二人,也只提了姓,免得众人不知他们家的姓法,叫错成“两位陆公子”。

回头若是相谈甚欢,自然彼此交换姓名,这互通表字的环节也自然留给他们自己去通,事事他人介绍了,还有什么词给他们留着闲谈用呢。

陆美听得失笑,他开口随着扬眉剑叫:“我们跟着称呼您师姐也是一样。”

“好弟弟,真不愧是京里来的公子,”新收弟弟的这位师姐柳叶眉一抬,晒红的面庞如美人蕉展颜,“到底长得也好,说话也甜。”

她抬杯朝对面碰一碰米浆,以示敬过面前两位少年郎君,笑着接下消遣陪玩的差事。

“便跟着姐姐逛去,江城别的不多,只水多,船多,商号多。我们家帮主,不拘乌篷、画舫,渔舟、海帆,她都藏着几艘,二位来得正好,我正馋她那支白茅银舷舟,明儿我们将船骗出来,一起划舟游湖去。凡来江城的客人,最爱白日泛舟赏花,夜里摇桨玩月……这时候还有点莲子大菱能吃,帮主,你作什么偷笑?”

一旁的帮主摆摆手,想到上回所闻船娘们的壮志豪情,忍俊不禁,咳一声压下笑意,只道:“多带人,注意安全。”

——尤其到了水上遇到船,千万注意清白。

史七周到,替众人盛汤加水,也笑道:“划船却好,不知公子们会晕船不晕,除了划船玩,在地上也能到我们自家产业里消遣,路上的店面,凡门头刻着云纹的都是我们的。”

帮主应道:“确实,虽然不比京里,但也有些茶坊戏苑,还有个小跑马场,只管逛去。小七记得知会各家掌柜,记我帐上就好。”

二人客气谢过。帮主又问史七道:“帮里如今有什么事务没有。”

“倒真有两桩,一来蔡小哥此前说的,今年或许有个寒冬,一应事务都要采买检查,事先备妥。二来书局那里也有一些儿童来问,有没有学技看店的空余,我看他们年纪小,倒并不能安排做工,多搬两张桌子先让他们学着。”

帮主点头:“十二岁以下的太小,就不必看店,你不要他们做工,却不知其他要做工的见了会不会不平?——记得表扬表扬十三四岁用心做事的,他们能帮上忙,自觉是个大人,大约反而骄傲,总之不要让小朋友不快。至于过冬的事,城里各自准备,我们只在商道上帮忙疏通,钱货是不必帮里筹的。”

她笑向史七指指苏陆二人,打趣说,“这些事,等他们逛腻了,你便差遣他们去,回头到了京里,也好说是历练的经历。”

写在履历上,总归也是满满当当几条,并不白来一趟。

倘若再有些水上赛舟、誓不借模子的经历——岂不更加好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街景弩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