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陛下何日退休搞C > 第16章 【街景弩利】

陛下何日退休搞C 第16章 【街景弩利】

作者:Fitaww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8 02:38:03 来源:文学城

苏云卿若有所悟,接过她扔来的纸团一看,仿佛是家书局,做的却像是慈善堂的事。

他身边这位现任书局老板想是看出他的想法,在马上笑道:“正经营生,赚钱的,找点学徒工,省点开销。”

她可是个天生正经生意人,做生意的爱好,比习武弄墨不差。

说到书局,当年他们写文章,陆真出书,接触到做雕版的师傅、刻印发行的书局。几人凑在一起围观工艺。

雕版刻得耐心,她们啧啧称奇,一数几万字需一个一个刻着,她们这些不动刀的倒先不耐起来。于是又去边上眼不见心不烦。

陆真那时道:我们如果出本书,应当叫《朝野开门旁记》。另两人问:开门二字典出何处 ?

陆真说:历来破旧立新,恍如拆屋推墙,但我们三人——她一一指过——信手拈来,信手拈来,信手拈来。这不就如同开门一般。

帮主彼时还不是帮主,说道:我不与你写一块儿。还是公主的女帝也道:我也不,我和无尘一块儿,你专开一本去。陆真作势要拧她们,二人边躲边笑道:好姐姐,我们自有道理!只怕我们凑一起,都不如你专开一本的厚,那可都是——好——色——故——事!难为我们还要付两份的钱——

多少情史秘史,你却能占半本去!

三人刮着脸皮胡闹乱窜,把一旁的手艺师傅都逗得直乐。

如今书局倒是自开了几家备着,那开门记却不知哪日付梓,又新有多少奇谈好录入。

此是闲话。却说帮主说这书局是正经营生,收留些学徒工,而叫路上行人因此学些能耐,有余力助拳,是顺便的事。

她说得谦虚,却正也因路人有了能力,心下不惧,这地界的风气日益清正。风气清正,市井平和,商家摊贩也逐渐繁荣,熙熙攘攘,养得民风开放有情趣,女郎也敢上街乱丢帕子,男子里不讨嫌的也显出在市面上,成了榜样。不像从前流氓混混之流反倒声音更高,成群结队混迹酒楼街面,到处丢人显眼。

一处城池营建得好,还是须正人君子在街面上,而非贪人败类在街面上。

也须女子在街面上,而非只一半人丁做事领金。

她这个正经营生的学徒工,找得妙。

更有一桩制衡达民的好处。

此话何解,要知若一对一,开化的不一定能打赢野蛮未开化的,草食不一定能抗衡肉食,故而,看似强横不足的草食之流,须得联合协作,见义勇为,而无法各顾各活着。

就如同路上行人见义勇为,将看似蛮横无理的醉汉野人丢回窠去。

若是各顾各,便会如同草原上的羊群。

草原野兽捕猎,有个习性,它只认定一只猎物,免得被众储备粮如放纸鸢般、保持距离远近牵制。然而这也造成了羊群里的其他猎物——不是被追捕的那只,在野兽来时只会哄散逃避几步,逃开几步看看无事,又接着低头觅食——除了猎物的母兽,其他羊群根本不顾被追捕的那只同类。

它们能期盼豺狼鬣狗有了这一顿就走开么,它们也许能,但人不能,人只会最终被逐个击破。

文雅声乐之地被野蛮逐个击破,草食被肉食逐个击破。

是秦一国灭六国之法,是贼寇一组屠一村之法,是亦一官一吏贪腐盘剥万民之法也。

见义勇为之义,正是义事、义举,见之则可奋勇为之。前朝官戏多唱侠以武犯禁,恨其不可约束。这侠义精神为何被弱化,其一便是因为肉食者鄙,又恐惧草民以侠义、以路见不平之故,联手杀出。

两人又闲逛了半条街,到一处茶楼吃茶,但凡此地有的特色小吃,都叫上一份。

苏云卿翩翩公子,优雅举箸,还谢帮主道:“您太客气了。”

跟她出门,吃了一路。

帮主一口一个莲蓉小酥,摆手道:“并不只为招待,你不懂在外面吃东西,不必洗碗的好处。”

苏云卿愣住。帮主笑道:“你们带着的随从,能打点起居不能。”她拿过一个小酥球一口咬下,“比如这样一盘小点心,自己做需许多工夫,买却只需几个铜钱。”

自从她买了一应厨具……都束之高阁。连爱清洁也不能叫她事事自己动手做吃食。

这下厨的时间精力,拿去周游玩乐不美么。

二人塞了半肚子外人做的佳肴,在栏杆旁闲坐看景,底下有耍拳卖艺的,有吹弹摆摊的,更多的是吃食摊子,售卖果类的最为常见。

两侧店铺有卖衣物首饰,有卖字画纸张,还有一些摆着奇技淫巧的机关小物,但买的人不多,只小孩子齐聚店外稀奇张望。

行人衣衫整洁,虽不是锦衣华服,但自有面貌精神。苏云卿暗暗观察,发现对座这位实际上的地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她既不出行时前呼后拥,端坐交椅面目威严,也不访察时礼贤下士,摆出亲民同乐之态。对于这个城池,与其说,她是背后的主人,不如说,她也是一个寻常的路人。

对局外人来说惊才绝艳的一众人物故事,也许不过是她日日散闲的寻常光景。

但这样寻常的闲情逸致,能笼络了半壁江山么,苏云卿看不透。

——而且,即便她是个路人,认识这位路人的路人也太多了些。

他拿过杯子假作喝茶,转过头看向栏外。

孩童们还聚在街上玩乐,苏云卿循声往那机关小物的铺子多看了几眼,帮主看他似乎有兴致,一口酥球扔进,闷下半杯茶水,带他下楼去转。

店里物件确实有趣,虽用得材料并不名贵,但制作精细,各有巧思。货架上错落有致地陈设着,有竹制鹰隼,可凭喙尖停驻指上,帮主取了一个拿手指抬着,往上一弹,又伸指接住。边上孩童们哇一声,帮主也学他们哇一声,又把那鹰放回去,另拿了边上一个杯子,拿起看是公道杯,又放回,拿过它边上的一把小琴,这琴只有三指长,却弦齐柱全,弹拨有声。

她小心翼翼拿在眼前,暗红琴身细节精妙,斫为伏羲式,背面刻篆,小得近乎要让人对眼。

帮主伸出食指轻轻扰扰琴弦。

“世家公子奏琴是必学的么?”这位红衣帮主心血来潮,歪头问云卿。苏云卿看着她指尖的小琴,犹豫一瞬道:“应当是不必的。”

话说得很迟疑。像是怕面前人叫他当场奏上一段。

帮主眉眼弯弯看他一眼。她把那琴递给苏云卿,故意道:“不会也没有关系,随便来一段。”

语气拿捏精准,是年节里长辈点小辈演个节目的味道。

她犹嫌不足:“很简单,可以边弹边学。”

琴书双绝苏云卿:……

她又挑了几件小玩意,比如细竹做的才手掌高的竹梯,拳头大小的石雕狮子,零零总总全是爱昵一类,将日常物件缩小了制成。

苏云卿看一支折叠木簪有趣,也取下来看。这簪一端雕作片竹叶,能拉出裁纸,一端掰开后是个摊书压页的架子,他打开合拢,这倒有些用处。

他将木簪放在柜面,伸手去摸荷包,帮主见状捞过,叫掌柜打包一并付了。

云卿公子虽然爱客气,但他清贵窝里长大,帮主又富有地盘,这些小钱上便也不推让,只接过木簪礼盒与小琴礼盒,笑着道谢。

二人留了半个肚子回去,骑马到客栈,正好碰上回来的陆美与扬眉剑。

陆美胸前鼓鼓囊囊的,正往外掏:“哥,你回来啦,我跟你说,好多帕子……”

扬眉剑剑上都被人系了几根,飘飘扬扬煞是好看。

苏云卿想到半路帮主那句,「姑娘家出门备着多少帕子准备扔人」,见状恍悟,这大约是越城的掷果盈车、木瓜琼瑶了,说不定还有什么二月二、三月三的私合定情风俗,他问陆美道:“姑娘家的手绢怎么好胡乱收呢。”

“也不全是姑娘,婶婶大叔们也发手绢,说带着用。”陆美捞到一半,转头问扬眉剑,“这城里是这样作兴的吧?”这作兴一词都是今日新学到的。

“对,土特产,小兄弟不必有负担。”扬眉剑悄悄将剑上手帕解下,表情正直。

帮主看了一会儿奇景,哈哈哈哈笑着上楼。

——————

大家在越城歇过脚,择日出发。帮主老窝所在的地方,离这再往东南些,名为江城。双江汇合,有一处三江口,水运通达,城池依水而建。

来时急赶着,回去就悠闲许多,几人一路逛一路吃吃喝喝。帮主将在越城小店买的小物件各自送了,陆美的是一件袖珍风筝,燕子形状,四指见方大小,还系着线盘,也不知是不是真能放起来。各个京城来的随从都有,多是竹制小摆件,墨海白羽等人收到的时候颇为惊讶,他们在京城楚州很少见主人家亲自记挂客人的下属侍卫,特地去拜谢,叫她三两句“不值钱”打发了。

随信也给京里送了几件,给女帝的是小竹梯,大约是不够她爬宫墙的,给陆真的是杆袖珍小红缨,不比她那杆御赐的难看。她们几人也不缺什么,只是见着好玩的便想分享一番。

路上陆美拉着扬眉剑指点切磋,二人常在客栈院子里嘿嘿哈哈乱打。

有时帮主在窗口见了,也会笑他们几句。

比如此刻,陆美拿根棍子和扬眉剑对练,她在楼上见了,就问:“小长楚,你的武艺是谁教的?”

陆美停手仰头笑:“没有人教,有时看看武戏,还有游侠儿的热闹。”当然还有被他亲娘追着实践的时候,自我领悟。

帮主哦一声,戏台上学的,难怪像是武生在走套路。

她翻身下楼捡起个树枝,单手朝扬眉剑连点几下,扬眉剑忙抬剑格挡。树枝刁钻,随他动作她又变化,枝条穿隙而过,枝身弹韧,三招之内就将剑挑落。

扬眉剑无奈摇头捡剑。陆美在一旁眼睛亮亮地哇喔。

帮主看向陆美:“你用棍,他用剑,那么拿棍打他哪里?小长楚方才,是朝着他剑去打。”嗯,还是把未出鞘的剑,也不能借人家剑锋削个尖尖。

“这就像是戏台上武生对戏,一个压杆去打,打的是对方来格挡的杆身,杆身再弹一弹,还会有抛花枪、弹花枪、接花枪的武戏。这样对招,彼此都安全,但这是路上幼童对仗过家家,也像是话本里说的,两军交战,双方猛将对阵,哇啦啦互相冲,交接处、兵器一格、虎口一麻。”

她将手上枝条拗断交叉示意,一格一挡,抑扬顿挫,确实学得和说书一样,又扔掉短枝,举例道,“或者戏文里武林高手对决,以折断对方的剑定胜负,于是招招都去震对方的剑……”

“但真要跟人动手,明知对面长枪短剑铁打的兵器结实,怎么还往那兵器招呼呢?对面的柔软弱点,不是刀枪,而是握刀枪的手、扎下盘的腰臀腿腹、也就几节脆骨而已的脖颈脸面……唔这些先不管,咱们就管手吧,你要往人身软肉上出招,不能朝他的剑呀棍的出招。打不中,可以拿劲别他,打中了,诶这虎口一麻,哪有手背肉被藤条啪地一抽疼啊。”

陆美恍然大悟。

她拿树枝舞个剑花,又解道:“对面如果是个高手,也会来打你的手,这时候能避就避,或者拿家伙去格挡,这就挡出各门各派的套招来了。你觉得是不是这样?那再试试?”

陆美嗯嗯点头,又学新本事!果然到了新地方,又有新的美食,又有新的见识,这却是国子监里君子射御一类不会教的。他衣摆一撩摆个架势,嗷嗷叫着又冲上去,拖着扬眉小哥当陪练。

帮主也不验收成果,摇着树枝晃晃悠悠去厨下翻甜汤喝。

其实打架的空门往往在各处要害,但既然是要害,容易伤人,便不必练得那么阴损了。

陆美爱威风凛凛的江湖做派,威风凛凛有什么意思,美得太笨重,过得太累赘。

帮主这打架特优生的心得乃是:打架这种事情,入门时、精通后,都先比比小脑袋。能智取何必费力啊。

只有入门后精通前,才求力,求长,求速。

帮主偶尔参与围观陆美比招,偶尔还接到他们母亲的信。

陆真的信比从前来得更勤些,从前女帝有三封寄来,她只一封。如今两个公子托寄到江湖,连信件也不好意思少了。

信使跟着二位公子的行程,沿路专送过来,帮主拆看寄给她的那封,发现这位陆家女郎做官后很是轰轰烈烈。

陆真目前领的差事,权属所辖还在京中,于是盯着京中摆布。

头一桩事,是种回树。

此事需要特地办,本也是个笑话。

但凡民众,不论在城邑在乡野,都爱自己种点东西,装点房所前后。譬如南方各地,家家有水,户户有花,这是百姓家自发拾掇,并不为什么了不得的工程。北方也有,院门上养点紫藤,映着瓦片,或者屋旁种两株果树,一季的零嘴就在了。这些植株,不像庄稼那样有许多虫蚁尘土,又不难养活,于是人人能种,也不拘桃李竹杏,也不必费心裁枝,只叫植株天生长出舒展画意来。即使是偏僻少钱的乡野之家,主人稍有些美之直觉的,布置起庭院比画家不差。那色彩之缤纷、高低之错落、格局之留白,样样得当,主人不知其何以美,偏生就赏心悦目。

但如今京城几个平民住的里坊,树似乎被砍得干净,连带附近城池,也有样学样——道旁与屋舍左近,全是光溜溜晒日头的地面。日日吃些蒸腾灰气。

陆真信中说她出门还得看日头,忍无可忍,叫人将树种回去。

当时砍树的风气也不知道是为个什么,人爱往清秀风光踏青去,还为此车马劳顿、费尽盘缠——既然推崇如此景致,又何必毁近而求远,看他乡美景不过一两日,自己居住地方却是岁岁又年年。

既知哪种景致为高为上,住的地方自然也要合此格调,以绿荫合宜为美,以清风流水为贵,又不是兵屯边防刻板规整,要空出直道方便兵械运送与兵甲操练。

但如今这树一砍、一种,银子便跑了两趟。

帮主翻看下页,发现陆真也防着这点,于是甚为促狭,叫当年主持砍树的几位家里出人,从山岭背苗下山,移栽看护。她大概更想叫那些老头自己背去,如今肯同意他们让家丁子孙同去,以工代偿,算是看在这几家自己有山林农庄,肯白出树种的份上。

这种小事,女帝自然支持陆真,那些官员叫屈喊穷也没有什么用。

如今陆新官正上奏拟发政令,凡居所民坊,须有三成地的绿荫。来信闲话,也问帮主地面情状。东南城池大多甚美,水气丰沛,不知景致几成,她好在京中稍减施行。

陆真信中还略提了几句缩减乐坊,改制教习,又提到去乐坊的路原就修得平整,宜更替商事,恰好用此通达之道,又说见不得其他行路不如这条,正筹措铺路。

当真新官上任,十分繁忙。

帮主笑了笑,见她打算托人在那儿盘一家铺面售卖乐器,叫“乐坊”之名名副其实,不由一乐,将送云卿的小琴依记忆画下,注明尺寸,建议她一并制作售卖。旁注逗她:莫欺琴小。至于京城寻欢作乐之所缩不缩得,却不必她操心。

几人沿路随行随住,路过许多城池。有时逛得巧了,还能围观到开堂判案,苏云卿跟着帮主等人,留心细看,发现她辖下城池果然两套班底,朝廷的衙门也有,只门庭冷落,边上就是巡理司,还借的衙门的地方,在外另开小门,内里牢狱却是拼着用,衙门里朝廷的正经差吏还在巡理司热心帮手。

这巡理司又自有一套规章人手。苏云卿等人与城里众人混在一处,数十上百人围看,司门外搭着遮阳篷摆着条案桌凳,当中的桌子也不像历来的大堂,摆得高出别人一阶,就放在地上,大小还不如一旁趁机摆摊儿卖馄饨的餐桌儿。——于是一众人跟看戏似的,看一方告诉、一方辩驳,当场计较个是非对错出来,那主事的巡理司公干如果应声慢些,围观众人先切切绰绰小声义愤填膺起来。

他们也不打断这审案,叫两方好生将话讲清楚了,等那公干做出个决断,苏云卿以为一场结束该下一场,不想来个人捧着个琉璃面的透明筒匣,示意众人看这空筒,又绕着围观人群递上匣子。而周围人也司空见惯,早都备好了小条投入。苏云卿不知他们投的什么,便没有动手,那捧匣人奇怪看他一眼,倒也没有说什么,又去接下一位的条子。

一圈绕过,现场开匣,一边将各小条取出打开,朝围观人展示,一边居然开始唱票,又有另一人在旁画正字,不多时计数完毕,“驳”字下多一票,于是那公干擦汗摆手,叫明日再审过。

原来巡理司办事,人人可围观,众人信服投举才能做数。

这要是哪家亲眷故友多一些,不知是不是占便宜,大约又有别的举措。

苏云卿围观过一场,又见到巡理司门口布告贴着司里诸位公干的月俸、家财、举债、屋舍铺面田地等家资条目。——此处相亲倒极便宜。他看得啧啧称奇。

若这帮派做事,不论大小头目都要公布家私,那这帮主的身家岂不也会张贴在某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