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皇宫。
“皇后娘娘!陛下已经休息了,您还是请回吧!”永泰帝身边的大太监寇全弯腰对跪在地上的皇后道。
语气和态度都很恭敬,但眼里却满是讥讽。
这位皇后娘娘教出来的好儿子惹出了那么大的麻烦,她却以为只要自己来陛下面前跪上一跪就能平息事端,想法未免太过天真。
如今四皇子劫杀七皇子和长乐郡主的消息已经传得满城风雨,连皇城根下的耗子都知道,即使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但定安王想要问罪又何需什么证据?
陛下为此急得嘴上都起了燎泡,不知如何面对定安王的诘问,好在定安王这几日不知道是抽了什么风,待在府里根本不出来见人,对外只宣称要在府里照顾重伤的女儿,甚至连他奉陛下的命派去定安王府送补品的太监也都吃了闭门羹。
可长乐郡主重伤,定安王又能起到什么作用?他又不是大夫?难不成还能给长乐郡主治伤不成?
这明显就是找借口不想见陛下派去的人。
他这样不发难,也不相见的态度弄得陛下心中很是忐忑。
而且,据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说,那日定安王带着长乐郡主回王府,虽然定安王妃哭得稀里哗啦,可长乐郡主却并不见什么受了重伤的样子,当时围观的百姓有许多都看到长乐郡主行动自如,神色不见丝毫痛苦。
虽说如传言那般,长乐郡主受的是内伤,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来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他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以定安王的性格,自己的女儿被人追杀,险些丢了性命,他只要还能动弹,都不可能这么平静的。
如果他平静,那么,在这平静的表象下,一定酝酿着巨大的危机。
也不知道等他愿意走出王府的那一日,会给云京带来怎样的惊涛骇浪,这也是这些日子,陛下最担心的事。
皇后这个不知轻重的,此时不想办法替陛下分忧,反而跑到这里来求陛下宽恕,简直是不知所谓。
定安王有多护犊子,这云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四殿下针对谁不好?偏偏要针对闻希月。
这跟捅了马蜂窝有什么区别?
要是真把闻希月杀死在了苍山,将罪名扣在了苍山山匪的头上也便罢了,可偏偏四殿下不仅没能杀了闻希月,还让定安王顺利把人接了回来。
现在,这位四殿下见色起意,因爱生恨,追杀手足和长乐郡主的消息已经传得人尽皆知了。
虽然皇家手足相残,甚至父子相残的事都不是没有发生过,但,那都是在私底下进行的,明面上都会维持着虚假的和平。
可现在,四殿下闹了这么一出,将自己凶狠残暴的一面展露于人前,成了一个抢弟弟女人不成,恼羞成怒要残杀手足和无辜女子的人面兽心的禽兽。
这样的名声传扬出去,以后怕是也没机会再肖想皇位了。
他自己作死,断了自己竞争皇位的路也就算了,还给陛下挖了个大坑。
四殿下怎么说都是陛下的儿子,自己的儿子做出这等事,陛下无论如何也得给苦主一个交代。
如果四殿下干的蠢事没有闹到人尽皆知的地步,陛下还能想办法私底下安抚定安王,给点补偿,做出一些利益割让,以此来平息定安王的怒火。
左右长乐郡主人也没事,定安王多少也会给陛下一些面子的。
可现在,这云京城人人都知道了四殿下做的好事,陛下现在不光要给定安王府一个交代,还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了。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陛下的儿子做出这等猪狗不如的事,他这个做父皇的,要是不给出个合适的态度,一个拿捏不好,只怕会叫天下人唾骂。
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种话虽然是说来安慰那些无知百姓的,但事情闹到了明面上,如果他包庇自己的儿子,不让四殿下受到应有的处置,一定会在朝野掀起轩然大波。
连定安王那样权势滔天的人物都要在面对皇家时委曲求全,那若是换成普通人又当如何?
是不是就算皇子杀了普通人全家,也不会被追究?
那些原本顶着定安王的压力也要坚定拥护陛下的人又是否会因此有所动摇?
况且定安王本就不是个好打发的,这件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在四殿下的事情上,陛下已经做不得主了。
本就是皇家理亏,陛下别说包庇不了自己的儿子,怕是这位跪在这里的皇后娘娘,也别想在这件事里脱身,甚至是陛下自己,说不定也会因为教子无方而被逼着下罪己诏,向天下人忏悔。
现在定安王按兵不动,怕是在酝酿什么狠招,等他一旦出手,怕是要朝野动荡,谁也不得安宁。
皇后仰起头,只见高高的台阶上,皇帝寝宫的窗口已经暗了下来,显示皇帝是真的已经睡下了,她眼底闪过一丝悲凉。
盛儿是她的儿子,她这个做母亲的,为了给儿子脱罪,可以在这里跪上整整一天。
可那高高台阶上寝宫里的人也是盛儿的亲生父亲,自己的儿子出了这样大的事,那位做父亲的是如何能睡得着觉的?
难道天家父子间的亲情就如此淡薄吗?实在是叫人心寒。
可她不能埋怨,甚至不能露出埋怨的神情。
一旦她露出埋怨的神情,别说帮不了盛儿,恐怕她自己也讨不了好。
陛下给予了她这个皇后应有的尊重,但她知道,陛下心里从来没有她,她不能惹怒陛下,尤其是在有求于陛下的时候。
她必须忍着,努力去讨好陛下,哀求陛下,也许陛下心一软,就能放过盛儿。
虽然盛儿追杀定安王的女儿确实太大胆,但定安王之女不是还活着吗?只要人还活着,就还有转圜的余地不是吗?
盛儿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她必须保护他。
皇帝虽然对她的盛儿表面上看起来特别器重,可她知道,如果定安王来问罪,又证据确凿,陛下很有可能会摄于定安王的淫威,将自己的儿子交出去,任定安王处置,以平息定安王的怒火。
她不能让陛下这么做,盛儿这次可是要刺杀定安王的女儿,定安王把他那宝贝女儿看得有多重,这云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可是当成眼珠子一样,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盛儿可是差点儿要了他女儿的命,如果盛儿落到他手里,哪里能有好果子吃?
她绝对不能让盛儿落到定安王的手里。
想到这里,皇后眼里闪过一丝怨毒。
那该死的闻希月,为什么没有死在苍山呢?害得他的儿子,好好一个皇子,有家都不能回。
要是陛下不肯护着她的盛儿,只怕盛儿这辈子都没法再回云京了。
定安王带着闻希月回到云京的第二日,四皇子劫杀七皇子和闻希月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云京城,她知道这定是定安王府的手笔。
定安王权势滔天,皇上都要让他三分,她一个皇后又能拿他怎么样?
她不能,也不敢找定安王府的麻烦,只能悄悄派出自己的心腹,警告了那些乱嚼舌根的人,试图压下那些传言。
可谁能想到,她这样的举动不仅没能压下传言,还惹怒了那些被警告的人。
现在,外面已经开始传起了四皇子追杀长乐郡主使其重伤后,皇家不仅不给个说法,还不让人议论,想要把这件事就这么压下去,皇家简直是欺人太甚的说法。
定安王虽然嚣张跋扈,在外的名声不怎么好听,但架不住他祖上曾帮太祖皇帝打下过江山,而他自己也为了保卫边关百姓,带着闻家军在边关守了十多年,身上大伤小伤留下无数,后来又把自己看重的长子也派去了边关。
这样的家族,这样的定安王,纵使嚣张跋扈一点又何妨。
到了现在,已经有无数人开始为定安王府抱不平。
所以,谣言传到后来,已经变了味。
原本只是四皇子和七皇子以及长乐郡主之间的感情纠纷,相爱相杀,现在已经变成了四皇子之所以敢追杀长乐郡主,只怕就是受了皇帝的指使,为的就是针对定安王府。
皇帝想拿定安王府的兵权,却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只好让四皇子追杀长乐郡主,逼得定安王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再以此为借口,收回定安王手里的兵权。
这是针对定安王府的一个大阴谋啊!
定安王的嚣张跋扈没人再提,没能及时给出态度的皇帝却成了阴险狡诈、教子无方、薄情寡义,被人人唾弃的卑鄙无耻之人。
皇后闭了闭眼,她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自从皇帝听到了这样的传言,便大发雷霆,不愿意再见她,还警告她要是再不收敛,定要对她不客气。
她知道自己这是着了别人的道,可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她不求陛下能原谅她,只希望陛下能放过她的盛儿。
她已经在这里跪了一整天了,膝盖都跪僵了,她缓缓从地上爬起来,踉跄着站稳,看了眼一旁的寇全,声音干涩地道:“那本宫明日再来。”
说完,她就踉跄着朝远处走去。
寇全看了看皇后的背影,转身往台阶上走去。
-
“小月……”
“嗯?”
闻希月向着脚步轻快朝她走来的闻希风丢去一记眼刀子,闻希风顿了顿,硬生生把到嘴边的一个“饼”字咽了下去。
然后,委委屈屈地叫了一声:“……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