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魏冯太后传 > 第12章 第 12 章

北魏冯太后传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梧凰万万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4 19:29:08 来源:文学城

11.尾生

因为皇上的诏令,皇宫里的佛像和佛堂都要被捣毁。

冯雪近来就负责核查宫中各处是否还有残余的佛像、佛堂和佛经。

她带着手下的几个宫女确保这些都换上道教的内容,宫里吵吵嚷嚷查了一天,直到天黑才停止。

宫中一切与佛教的人和物都消失了,干干净净的,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本来按照皇上的意思,是应该将皇城内的僧人统统抓起来充军。

不过太子暗中打了招呼,放这些僧人一条生路。

下面的官员既不想得罪皇上,又不想得罪太子,只能采取了个这种的办法,组织官兵将那些僧人驱逐出城。

永安殿。

皇上放下了手中的奏疏,叹气,“穆乙九这次战死,真是可惜了。”

这一次剿灭盖吴,穆家家主建忠将军穆乙九做了战斗先锋,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幸中了盖吴贼众的埋伏,身中数刀,以身殉国。

穆家一直以来都是坚定的保皇党,穆乙九这个穆家家主这些年跟着皇上也是兢兢业业,功劳苦劳都有,是以皇上才会慨叹穆乙九的殉国。

宗爱微弯着腰,中肯地说:“的确如此,穆将军为国捐躯,英年早逝,真真是可惜了,听说他的长子穆真刚过十六岁,却身体羸弱,其他的孩子都很小,不过总角之年,一个家里失去了顶梁柱,穆家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太好过。”

穆真身体病弱,就算承袭了穆乙九富城公的爵位,也不适合入朝为官,穆家其他孩子太过年幼,更不知道还要多少年才能撑起门庭。

皇上思忖良久,对宗爱说,“让穆真尚了长城公主吧。”

有了皇家的恩泽,穆家可以支撑到下一代成长起来。

穆真尚长城公主的诏书传到了掖庭,崔侍中亲自草拟诏书,冯雪一听到这个消息当下骇了一跳,匆匆搁了纸笔,和崔侍中告假,跑回嘉福殿。

冯雪匆匆跑到嘉福殿的内殿,让冯昭仪遣退了身边的人。

“姑姑,姑姑大事不好了,皇上让穆真尚长城公主!”冯雪像是竹筒倒豆子似的秃噜出一串话。

冯雪一路上心思杂乱,有千百句话想说,回到嘉福殿见到姑姑终于能说出来了,冯雪心里像是挪开了一块大石头。

冯昭仪的眉心紧拧,赐婚是皇上的金口玉言,谁也不能更改的。

她能有什么办法?她自个儿心里清楚,皇上善待她,但她自己也得识趣,不能过界。

她自己在魏宫里犹如一块浮萍,随意飘荡。

冯昭仪沉默了一会儿,终于认命了,对冯雪说,“你去将你姐姐叫过来吧,穆真要成婚了,她该提前知道这件事情的。”

冯雪在针织坊找到了冯月,她知道姐姐一直在针织坊学习做嫁衣,姐姐对于嫁给穆真这事满怀期待。

冯雪见了姐姐,不知道该怎么样将这件事告诉姐姐,只能闷闷地说了句,姑姑找你。

冯月对着和她一起做事的宫女歉意地笑笑,跟着冯雪走了。

事出反常,冯雪平素冷静,今天这是怎么了?

冯月满心疑惑,但没当着别人的面表露出来。

冯雪和冯月一离开众人视线,她就不管不顾,失礼地拉着冯月到了冯昭仪处。

冯昭仪叹了一口气,“阿月,皇上给长城公主和穆真赐婚了,你嫁不了穆真了。”

冯月感觉自己的头被人用闷棍狠狠打了,身子一晃,几乎要瘫倒在地上,怎么就赐婚了?怎么这么突然?

“明明说好了,等到春天我及笄之后,我就嫁给他的。”

冯昭仪也是无可奈何,“这是皇上的赐婚,金口玉言,改不了的。你认命吧。”

冯昭仪安慰她,“姑姑会另外帮你留意他人的,再给你选一个良人,不会比穆真差的。”

但她们都知道这很难,因为世家联姻都是两家夫人提前确定彼此的心意,有了默契之后,再交换庚帖。

穆真是因为体弱所以才轮得到冯月,要不然这样的世家怎么会低娶媳妇呢?

冯月再想嫁人,再找只能往门第低的人家去寻,或者说做门第高的人家的继室夫人,那样的人通常儿女妻妾成群,是嫁不得的。

冯昭仪吃过做人妾室的苦,是断然不想让冯月做人妾室的,她们冯家虽然落魄了,但她也想尽力让冯家的女孩儿应该做人正妻。

冯月心下凄凉,她知道自己如今的身家是寻不到什么好人家了,于是对冯昭仪说:“姑姑,您不必着急了,如今也找不到什么好人家,其他的高门,人家估计也看不上我,我在宫里侍奉您一世也是极好的。”

冯月跪下身跪伏在冯昭仪的腿上,“我不要姑姑再为我去讨好别人了,在宫里待一辈子,和姑姑做伴,也挺好的。”

冯月当然看过冯昭仪之前为了讨结好穆家,对穆夫人有多殷勤。

按理说,一个当朝的皇帝宠妃,何必对一个臣子的夫人如此礼貌客气呢?

实在没有必要如此的,让姑姑对其他人低三下四。

姑姑也曾经是燕国骄傲的公主啊,骄傲肆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就这样吧,她的命大概就是如此,和姑姑在宫里作伴过一辈子也是很好的。

冯雪自从冯月的婚约作废,就更加努力地在宫里做事,姑姑慢慢变老,这些年皇上只是看在情分上陪姑姑吃吃饭,几乎不留宿。

姐姐性格单纯,性子温和,总得有人撑起门户,她得加倍努力,才能让亲人过得顺遂些。

冯雪伏案计算掖庭今年用了多少石粮食,忽然被一个纸团砸中了后脑。

冯雪气咻咻地跳起来,她已经猜到是谁了,但冯雪不知道李奕在那个位置,但没人会那么无聊,于是她对着空气喊,“李奕,又是你,我都说了,别砸我头,我姑姑说了女孩子的头被砸了就不聪明了!”

李奕之前也做过拿纸团砸头的事,不怪冯雪第一个想到他!

她已经不那么怕李奕了,李奕总是趁着没人的时候来,而且从未有什么过激的举动。

上次的一番话,让冯雪觉得李奕还算个君子,心里对他也不那么抵触了。

李奕一个翻身从房梁上跃下来,李奕极其自然地坐到冯雪的书案上,没去看让人烦心的账目,拿了冯雪闲暇时看的《庄子》,冯雪之前正好看到《庄子·盗跖》篇,李奕接着看,不光看,还念了出来:“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1】

故事很简单,尾生在梁地与一位姑娘相识。两人一见倾心,但是姑娘的父母嫌弃尾生家贫,反对这门亲事。

姑娘瞒着父母私下里订了终身,决定背着父母和尾生私奔。

姑娘和尾生约定在城外的木桥上见面,尾生提前来到桥上等候,但不知道为什么姑娘迟迟没有来。

没多久,大雨倾盆而下,山洪暴发,没过了尾生的膝盖。

尾生不肯违背与姑娘的誓言,但洪水渐渐涨上来,尾生却始终不见姑娘的踪影。

姑娘不来,尾生不走,尾生死死抱着桥柱,最终被洪水活活淹死。

冯雪摇摇头,“尾生没必要如此,他守着誓言抱柱而死,姑娘知道他死去,恐怕也不会独活,两个人全死了,他们的家人怎么办?死很容易,活着的人才是最艰难的。”

李奕却恨恨道,“我就知道,你的心最狠了,尾生抱柱,至死方休。尾生信守誓言,有什么错?姑娘兴许也有她自己的苦衷,要怪只能怪上天不成全他们,老天爷故意捉弄人,让有情人不能长相厮守。”

冯雪看李奕的样子,就觉得牙酸,索性岔开话题,“好好好,咱们俩不说这个了。你跟我说说,你这回上战场,都发生了什么事?”

李奕讲正经事的时候还是很正派的,收起了刚才吊儿郎当的态度,将事情细细跟冯雪讲了。

李奕正经的时候,眉眼冷冽,线条硬朗,明明是个二十岁的青年人,却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度。

只有这时候李奕才能让冯雪看出他是赵郡李家的嫡三子。

赵郡李家世代簪缨,累世公卿,李奕怎么可能平凡呢。

“也就是说,这次皇上打算回京清理沙门,崔大人势力真大,几句话就能说动帝王,当心功高震主,登高跌重啊。”冯雪的手指轻点桌案。

李奕看了冯雪一眼,赞许地冲她点头,“你也察觉了,我在军中耳濡目染才能感觉到一二。”

冯雪白了他一眼,不客气道,“我可是最聪明的。”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在李奕面前这么没有形象,她明明是姑姑最懂事的侄女,崔侍中的关门弟子,宫里最年轻的女官。

冯雪觉得自己像个斗气的小孩子,这怎么能行?

世故、圆滑、老练这些特质才是冯雪展示给别人看的,幼稚的一面只让最亲近的人看到。

李奕思考了一会儿,终究是从怀里将一块木牌拿出来,递给冯雪,“这是我在雍州寺庙求的木牌,大军路过雍州,我就和将军打了招呼,在那里留了几日。冯大人的灵柩我没找到,那里的乱葬岗人太多了,我辨别不出来……或许可以把冯大人的名字写到木牌上,供奉起来,听寺庙里的老主持说这样人的灵魂也可以得到安息。”

当年冯雪的家就在雍州,冯朗也死在雍州。

冯雪本来还以为又是什么吃的,没在意。

当她拿到木牌,眼睛瞬间就红了,“你怎么总是这样啊。”

总是表面上顽劣又烦人,实际上心最细,也愿意付出。

冯雪锤了一下李奕的肩膀,李奕的身形已经长成,身体看着清瘦,实际上一身精肉,坚硬有力。

“你身体是铁打的么?”

李奕也很无奈。

打人的是冯雪,喊疼的人也是她。

冯雪恼羞成怒生气了,又开始赶人,“快回家吧,你刚从战场回来,你家人还在等你呢,别让他们担心。”

李奕举起双手,表示投降,“好吧,我走了,不过你可别哭了,我本来是为了让你高兴的,没想到反而把你惹哭了。”

注释:(1)《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李奕:哄人ing

感谢观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尾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