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女子创业记 >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制皂技术

北宋女子创业记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制皂技术

作者:言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2 11:23:58 来源:文学城

一句醍醐灌顶的话,令赵四郎惊出一身冷汗,他平素也不是不谨慎的人,不会轻易将内心所思所想对着个人就滔滔不绝,许是王小娘子跟旁人不一样,同她讲话他就没那么多顾忌,一个没忍住便泄露了口风。

“小娘子教训的是,是我僭越了。”赵四郎赔笑着拱手作长揖。

王文茵眨眨眼,狡黠一笑,“你就不怕我去告发你?”

赵四郎摇头,“你绝不可能做这等小人之事。”

王文茵佯装惊讶,“你就这么信任我?”心下颇为得意,看来我给人印象很靠谱。

赵四郎不好说出心里话,又怕被王文茵看穿,嘿嘿笑着挠头道:“我赶早出来吃米线呢,没想到排队的人这么多,也不知轮到我还能有剩下的不?”

这思维可够跳脱的,王文茵心说,回头看看排队的长龙,心里也没底,“李叔他们今日第一次出摊,没想到生意这么火爆,估计够呛,你若喜欢吃米线,日后便直接去铺子后院,让阿萍给你留一份就是。”

“此话可当真?”赵四郎抚掌大笑:“我可太喜欢李记的米线花卷了,哪怕天天吃都吃不腻。”

粉丝如此热情,王文茵哪有不满足的理儿,当即小手一挥,慷慨道:“那是自然,你我可是合伙人。”

说到合伙人,赵四郎顺便打听了一下香皂的生产进度。

王文茵摊手,“冷制皂至少需要静置一个月后方才能使用,你若是好奇,可随我回静缘庵亲自去瞧瞧。”

赵四郎欣然应邀,虽然王文茵先前给他讲解过制皂的原理,但若是没有亲眼瞧见,便是怎么也想不通这香皂是怎么做出来的,既然王文茵不藏私,他自然是想见识一下的。

赵四郎平时去静缘庵都是骑自己家的马,但王文茵不会骑马,于是便打算雇一辆马车同她一道回去。二人来到城门附近的马厩,赵家的马平日都寄养在此,有专人照料。

北宋政府推行养马于民的制度,说起来这项政策还跟王文茵的祖父王安石有关。

宋朝因为重文轻武,军事力量薄弱,导致最适合养马的“燕云十六州”一直在辽国的掌控之中,而这也成为了北宋最大的隐患。雍熙三年(986年),辽景宗耶律贤去世,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继位,宋太宗赵光义便想趁此机会收复被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却在金沙滩之战(雍熙北伐)中被萧太后反杀,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杨家军也折在了这场北伐战役中。【注1】

雍熙北伐惨败后,北宋对辽转攻为守,辽国却频频南下侵犯大宋边境。在历经长达25年的战争后,到了宋真宗这一届本来是很有希望打败辽国的,结果出于恐辽心理,在明明有利的战局下居然和辽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澶渊之盟”。自此,宋朝每年须向辽岁贡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而燕云十六州依然没能回到大宋境内。【注1】

缔结“澶渊之盟”后,虽然宋辽之间进入了一个长期稳定和平时期,但在王安石看来澶渊之盟导致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大部分军队“武备皆废”,北宋的军事策略也由开拓转为守成。而辽国同样也“兵备松弛”,最终导致两国都被后起之秀金国所击败,这是后话。【注1】

如果说失去“燕云十六州”是北宋军事羸弱的外因,那么内因则是重文轻武的宋朝士大夫阶层与皇室勾结导致北宋境内可用来养马的良田沃土被皇亲国戚和臣子大量侵吞,与之相对的却是百姓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皇帝既动不了权贵阶级的利益,又必须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还需要为军备蓄养战马,不得已宋真宗只能让群牧司去边境购买其他国家牧民的马充作战马。这也导致边境的马匹售价极高,买回来的却都是货不对板的老弱病残驽马。【注1】

到了宋神宗这一届,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积极推动颁布了《五路保甲养马法》,也就是“保马法”。“保马法”是在保甲制的基础上养马于民,这一举措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同时因其赔偿政策严明,百姓有了保障后养马更加用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马匹的存活率和战斗力。“保马法”不但补充了北宋的军需,增强了民间的武装力量,还有效缓解了与农民争地的矛盾,可谓一举多得。【注1】

身为“爱马士”的赵四郎一路上津津有味地聊着“保马法”的来龙去脉,滔滔不绝地表达了自己对王介甫相公的崇拜之情,王文茵简直哭笑不得。

二人刚回到静缘庵山门脚下就遇见了下山来的文安世和陈武,王文茵还没来得及问候,陈武率先开了口:“小娘子,你可算回来了,我家七郎已经寻你两回了。”

文安世横了陈武一眼:就你话多。

陈武咂砸舌,缩到文安世身后去了。

王文茵不明就里,“七衙内寻我何事?”

文安世清清嗓子,道:“自然是为了水泥和混凝土的事找你。”

“哦对——”王文茵一拍额头,歉疚道:“最近太忙,差点忘了这么重要的事。七衙内若是不急,等我片刻如何?”

文安世将视线转移到跟在王文茵身后进来的赵四郎身上,王文茵便为两人做了介绍。

赵四郎见状立马上前行礼问候:“在下赵元宁,今日有幸得见七衙内,幸会之至。”

这是文安世第一次见赵元宁,先前听陈武提起过,不觉仔细打量了他两眼,随后冷淡地拱手还礼,“赵兄不必多礼。”

赵元宁也是第一次见文安世,王文茵没提文家的背景,他并不清楚文安世的来历,只是心里暗暗诧异,想不到穷乡僻壤居然还有这般风光霁月的少年郎,看他年纪应该比自己还小两岁,但周身气度却比自己沉稳许多,心里顿时冒了点酸味。

文安世朝王文茵点点头,“不急,等你完事后再来山顶寻我。”说完翩然离去。

赵元宁幽幽道:“这位七衙内似乎有点冷淡。”

王文茵不觉有异,“他一贯如此,你不必介怀。”

赵元宁放了心:“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他没说出口,王文茵也不好奇追问,转身朝庵门走去。

赵元宁抬头看她背影,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想多了,王小娘子才十岁,尚未及笄,有些话等她长大一点再说也来得及。随即甩了甩头,自嘲似的笑了笑,跟着一起进了静缘庵。

王文茵带赵元宁参观由原先的米线作坊改造而成的香料工坊,其实就是将灶房变成了实验室,柴房改为了生产车间。

负责管理实验室的人是静尘,此刻她正在指导女尼将过滤后的草木灰加入用石头、秸秆等物做成的滤桶内,随后往桶里慢慢注入清水。【注2】

赵元宁好奇地凑上去瞧了瞧,“这是在做什么?”

“这么做的目的是用清水溶解草木灰里的碳酸钾和碳酸钠,释放出碱性离子,过滤出来的草木灰水便是一种碱性溶液。”【注2】

王文茵解释给赵元宁听,她本以为赵元宁会追问何谓碳酸钾、碳酸钠,什么又是碱性溶液?却不想他竟然冲自己眨了眨眼,用口型暗示她不必当着众人的面解释太多,否则容易被人知晓她穿越的事。

面对如此体贴的赵元宁,王文茵感动之余更是确信自己没交错这个朋友。

另一头灶台边的女尼将炭火上灼烧后的贝壳放进药捻子里研磨成粉末,随后将草木灰倒入锅中加水煮沸,再用麻布过滤后静置片刻,舀取上层的草木灰水加入另一口锅中,混合之前磨好的贝壳粉搅拌均匀,将水分加热蒸发后放入一颗鸡蛋。【注2】

赵元宁走到灶台边看女尼操作,忍不住问道:“这又是在做什么?”

“一样。”王文茵道:“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经过高温灼烧后会变成氧化钙,也就是生石灰。生石灰同草木灰水混合后就成了碱水,在碱水中加入一枚鸡蛋,若是鸡蛋能浮起来,便说明碱水已经可以用来制作肥皂了。”【注2】

赵元宁觉得这些实验实在太有趣了,简直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忍不住将脑袋伸向锅内的碱水,想闻闻它的味道,却被王文茵及时制止了。

“碱水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刺激性,会灼伤人的皮肤和呼吸道。”王文茵指着其他人道:“你没发现大家都带着口罩和手套吗?”

赵元宁这才注意到实验室里的女尼脸上都带着一只怪异的面罩,用来捂住口鼻,而手上也都戴着手套。

王文茵让静尘取来一副新的口罩给赵元宁佩戴,“我们的手套尺寸较小,口罩你应该勉强能戴上。”

赵元宁依样画葫芦将口罩戴在脸上,深吸一口气,发现适才刚进实验室便闻到的那股刺鼻的怪味居然消失了,这口罩的夹层里应该是放了碎薄荷叶,气息十分清新,而他依然能顺畅呼吸,于是脑中灵光一闪。

“小娘子能否再多做几个口罩?我想拿回去给父兄试用,这比他们平常用的面罩可方便太多了,还能过滤怪味。”

赵元宁的话提醒了王文茵,她点头道:“自是没问题,这口罩本来就是按照医用标准做的,只是……”

【注1】文献资料参考自百度百科《雍熙北伐》;《澶渊之盟》;亚圣出关《燕云十六州到底是哪些地方?为什么北宋皇帝一直想收复?》;王小建《养马于民、保马制度,谈宋代时期民间养马制度的发展过程》;《王安石的"保马法",将民间养马变为了官方化》;《浅谈北宋王朝的马政困境》;《宋史》

【注2】文献参考视频博主鲁磊《用贝壳和猪油制作古法肥皂,油脂和碱的皂化反应》,视频博主陈小井《没想到肥皂居然是猪油做的?学会这个技能,穿越致富好方法,快让对象动手吧!》,视频博主小宇菇菇《猪油就能做肥皂!那岂不是一股猪油味儿?》,视频博主唐小米婆婆《朋友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还原了古法肥皂的做法,今天把详细教程分享给大家》,视频博主大锅铲子在此《草木灰加猪油,就能得到肥皂与甘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制皂技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