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大会开始还有10分钟。
秘书长德里安·彭不安地在会议室门口转来转去。
德里安·彭今年529岁,花甲之年,繁重的事务让他比同龄人看上去衰老许多。他的个子偏高,体型偏瘦,年轻时算得上一表人才,可自从进入国会的那一天起,衰老就像病毒一样缠上了他。三百年的时间,他从档案室的一名普通秘书做起,一直做到总秘书长,其中的心酸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好在,还有两年他就要卸任了,从此从这解不开的乱麻团中彻底解脱……想到这,德里安·彭皱成一团的眉毛稍稍松开了些。
“还没到?”他在心里嘀咕,同时抬头望向墙上的挂钟,距离大会开始只有三分钟了,那位年轻的少将若是还没到,会议恐怕就要绕开他直接开始了……
就在他发愁怎么向会议长解释的时候,忽然听见走廊上传来一阵脚步声,沉重、平稳,由远及近。
德里安倏地直起身,来了?他微微弓着腰,特意让自己看上去很恭敬,不过这可不代表他本人的态度,只是多年来的工作习惯罢了,即使面对小地方来的议员,他也会表现出同样的谦逊。
很快,拐角处出现一名军人。
即使对这位态度傲慢的将军颇有微词,德里安还是眼前一亮。
作为交战区的御用“新闻发言人”,每次面向公众汇报前线战况的时候,十有**都是这位将军——哦不,那时他还是大校。大校那时就展露出非比寻常的干练气质,自信、优雅、落落大方,再加上外形俊朗、嗓音低沉而又富有磁性,在公众中收获了大批粉丝。不过很可惜,自从荣升少将后,人们就再也没有从新闻里看见过他。
此刻见到真人,德里安竟然控制不住地感到心潮澎湃,就好像亲眼目睹一个万众瞩目的明星从电视里走到现实似的。
事实上,这并不是德里安第一次见到陆铭初——将军本人。不久前总统大人在国会大厅为他授少将军衔的时候,德里安还曾面对面同他握过手,战场上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浑身散发出一股冰冷肃杀的味道,德里安只是被他轻轻地看了一眼,整个人就控制不住地直起鸡皮疙瘩——
第二次见面,还是一样。德里安不由自主地打着寒战,用目光迎接这位身姿笔挺、器宇轩昂,面无表情的铁血将军。
“……陆将军。”差不多面对面时,德里安顶着压力,强迫自己直视陆铭初的眼睛,“您总算到了,会议马上开始,快进去吧!”
陆铭初停下脚步,微微颔首,对德里安说:“抱歉,路上堵车。”
“呃。”德里安在心里擦了一把冷汗,“堵车”,将军大人是不把首都星上千万条交通隧道放在眼里吗……无论如何,到了就行。德里安深吸一口气,拉开会议室沉重的大门,“请进。”
足够容纳500人的大厅此刻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这位年轻的将军。
陆铭初目不斜视,从容不迫地走向自己的席位。
忽然间,他转过头,毫无预兆地对德里安说:“我迟到了十分钟,对吗?”
德里安愣了愣,不明白他此刻提起这个是什么意思,“是,但这无伤大雅。您也说了,是来的路上‘堵车’……”
“那你们大可直接开始。”陆铭初勾起唇角,露出一个嘲讽意味十足的微笑,“反正我出席与否,都不会改变这场会议的结果,不是吗?”
将军大人口齿清晰,语调低沉,在此刻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被完美捕捉的场合显得存在感十足。与会人员开始交头接耳,德里安清楚地听见侧后方传来几句丝毫不加掩饰的批判,都是针对这位陆将军的:
“无礼!”
“傲慢!”
“军部简直不把国会放在眼里!派一位刚授衔的少将来参加如此重要的会议,难道他们打算连总统大人的命令也要违抗吗?”
“我说,战区并不能代表整个军部,实际上是总司令杜兰特大人尊体抱恙,不得已才授权陆将军参与此次会议……”
“肃静!”会议长敲响木槌,等待陆铭初落座后,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三小时后,会议以301票赞成、187票反对的结果正式通过《交战区间谍肃清法案》,要求前线所有尉官级以上的军人分批次返回首都接受调查。陆铭初代表交战区总司令在确认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法案生效后,第一个接受调查的就是总司令巴德·杜兰特。
陆铭初将会议结果发送到巴德·杜兰特的个人通讯终端。司令回:“知道了,我会在9月23日返回首都配合调查。”
与此同时,秘书长德里安气喘吁吁地找到陆铭初,不轻不重地抱怨道:“将军,您怎么能不打一声招呼就从会议室离开?”
陆铭初关掉通讯器,淡淡地道:“我是被秘书长逮捕了吗?”
德里安噎了一下,“您不要开这种玩笑。我是来提醒您,”他把“提醒”两个字说得很重,“晚宴八点开始,您要先回住所洗个澡、换件舒适点的衣服吗?”
陆铭初静静看着德里安,直到德里安露出明显不安的眼神,“晚宴我就不参加了。”他说,沉静的眼眸中看不出任何情绪。
“这怎么行?”德里安立刻皱起眉头,但很快又松开,不敢把不满表现得太明显,“晚上总统大人也会莅临……”
“谢了。”陆铭初微微朝德里安一点头,冷漠又不失嘲讽地道,“只是我忙着替总统大人揪出军中的间谍,事务繁忙,这种无关紧要的宴会我就不参加了。”随后转身离开。
事实上,交战区会牵扯进所谓的“间谍肃清运动”,完全是无妄之灾。
一个月前,联邦安全局情报处处长维托·李在家中府邸被残忍杀害,杀手从大门潜入——没错,躲过重重安保,无视360°无死角的监控,快准狠地切断了维托·李的头颅。李身上的警报器响起的时候,杀手正打算翻越窗户,从后花园离开。保镖很快反应过来,训练有素地堵在所有可能的出口处,对杀手形成包围之势。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联邦最高级别的安保配置竟然在杀手前面毫无作用,对方枪打不穿,炮轰不烂,反而随身携带高爆发武器,将维托·李的府邸轰得几近倒塌。
特警、军队全部出动,连在附近执行任务的总统亲卫队都被惊动,杀手十分狡猾,在附近释放烟雾光弹后,返回维托·李的府邸,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刺杀案件在全联邦掀起轩然大波。
杀手是谁?为什么要刺杀维托·李?他为什么可以无视联邦最高防御级别的安保系统?他从哪里来?又将逃往哪里去?
这一切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那是旧星历结束、而新星历伊始的时代。
人类走出太阳系,在银河系开枝散叶的那天,是旧星历的开始。而等到人类完全征服银河系,将代表霸权的旗帜插向其他星系的时候,伟大的地球文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神圣光辉——同时,也第一次显现出衰落的姿态。
联盟派出的一批又一批舰队争先恐后地驶向宇宙深处,同时又争先恐后地带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文明与文明的碰撞一开始是友好的、善意的,但随着联盟疆域的不断扩大,引起域外文明觊觎的同时,内部也开始产生分裂。很长一段时间,联盟陷入内忧外患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在旧星历最后三百年,联盟迎来它最大的敌人——来自百眼星系的星渊巨兽。
百眼星系,又叫“魔窟”,那是强盛如联盟也不敢随意踏足的地方,它在联盟的最边缘——恐怕也是宇宙的最边缘,如同静静伫立在太空中的巨人一样,沉默地注视着一步步走向强盛、而后又慢慢衰落的联盟。
一个寻常的一天,百眼星系忽然爆发出一股不寻常的能量波动,紧接着从波动的中心钻出一只又一只顶天立地的巨大怪兽。它们外形可怖,战力强大,徒手就能将联盟派出的新型侦察舰撕成两半。事发突然,联盟紧急派出军队对抗突然出现的强大异族,谁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一打就是三百年,一直到联盟彻底瓦解……
一批批精锐不断被派往前线,皮糙肉厚的巨兽却越打越多,不得已,联盟调动最强战力——第三军团,带着当时最先进的太空舰队出发了。作为精锐中的精锐,第三军团此前一直驻扎在首都星外围的太空站里,现在突然撤走大批军力,首都极有可能会遭遇虎视已久的反叛势力的袭击。但这在当时也没有办法,按照星渊巨兽的行进路线,如果放任不管,首都迟早也会沦陷。
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联盟顶了足足300年。
300年间,第三军团一直驻扎在距离百眼星系不远处的凯莱尔星系,在补给越来越迟缓的情况下苦苦支撑,谁都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就在将士们上下怨声四起,几欲放弃抵抗与“魔鬼”们同归于尽时,首都传来噩耗——
联盟这头庞然大物终于在内外夹击下彻底倒塌,持续数千年的文明之火熄灭了。
说起来很巧,也许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首都星被占领那天,第三军团的将士们和往常一样同巨兽酣战,忽然之间,那些巨兽仿佛像接到什么指令一样,齐刷刷地都不动了。
战士们面面相觑:“这是怎么啦?”
“打累了休息会儿?”
“怪可怕的。”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成群结队的巨兽排着队撕开百眼星系的一只只“眼睛”,和它们来时一样,彻底地消失了。
与此同时,第三军团的元帅收到一条消息:“联盟已死,尔等自寻出路,不要回首都,有多远撤多远。”
元帅颓唐地跌坐在椅子上,喃喃道:“撤?往哪里撤?”宇宙之大,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了。
第三军团最终决定蛰伏在凯莱尔星系,恢复力量,有朝一日复兴联盟。假如星渊巨兽再临,那他们就跟它们拼到底,大不了就是一个死——可它们没有再来。
吸取联盟地区高度自治引发的一系列危机,大元帅决定建立帝制,实行中央集权,将所有反叛势力扼杀在摇篮里,他给新政府取了一个闪亮的名字——金乌帝国。金乌,那是太阳的别称,所有古地球的后裔都知道太阳对他们的意义,那是宇宙之光、是所有生命的源头,也是——旧联盟插在太空深处的图腾。
金乌接收了许多旧联盟的难民、流落在外的逃亡军队,和甘愿效忠新皇的星际流民们,日渐壮大起来。与此同时,内部渐渐有不同的声音传出来,他们分属不同的阵营,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讨厌**,渴望自由,扬言要推翻帝制,建立一个全新的自由联邦,不再受皇权的压迫。这股力量越来强大,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很快,战争爆发,平静许久的凯莱尔星系再度扬起战火。
凯莱尔星系和人类最初的家园——银河系十分相似,也是一个棒旋星系,不过凯莱尔只有两条旋臂(银河系有四条),像两条飘带一样飘向两个完全对立的方向。也许是默契,或者是一种无需严明的规则,金乌帝国和自由联邦各占了一条旋臂,从此形成遥望割据之势。
由于金乌帝国背靠神秘的百眼星系,而自由联邦面向战后的主流世界(联盟遗迹之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一个又一个新兴的政权,已然形成欣欣向荣之势),有现成的星际航道,于是开始大力发展星际贸易;金乌帝国不甘示弱,他们有旧联盟遗留下的最先进的军事装备、军事技术,于是开始加大武装建设,企图对自由联邦形成军事威慑。
几百年来,虽然小有摩擦,可这两颗“双子星”更多的是各自发展,互不干扰。直到——金乌帝国炸了自由联邦的关键通商航道。金乌派来的大使解释说,不是故意炸的,本来想炸一颗小行星,操作失误,炸错了。自由联邦当然不信,说你闲着没事干嘛要炸一颗芝麻大点的小行星?调查之后才发现,原来是金乌帝国在乌赛尔星区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能源!乌赛尔星区位于自由联邦所在旋臂的根部,很有可能会形成凯莱尔的第三条旋臂。这条消息让联邦上下陷入恐慌,金乌帝国的军事本来就强了他们一大截,现在有了新能源的加持,岂不是要一飞冲天了?
国会开了整整三天的会议,最终决定:开战!抢夺本就属于他们的乌赛尔星区。
从此,帝国和联邦开启了长达500年的战争。造成这一切的根源——乌赛尔星区成为了主要的交战区。
两国争抢能源的同时,也开始互相进行情报渗透。数百年来,双方派出的间谍都对彼此造成不小的伤害,尤其是自由联邦新上任的情报处处长维托·李。他策划了一场针对金乌帝国科研团队的暗杀事件,使他们外出调研的飞船在飞越柏特亚星湾时发生爆炸,船毁人亡,碎片被吸进柏特亚星湾中心的黑洞里,消失无踪。
这对金乌帝国来说是一场严重的打击,皇帝陛下怒不可遏,下令打击潜伏在帝国的联邦间谍,同时反击,要求国家安全委员会尽快策划对维托·李本人的暗杀行动,三个月内拿下维托·李的头颅。与此同时,前线也要施压,皇帝陛下恶狠狠地说:“以前是我们对他们太客气了!”
国安委派出杀手,成功在两个月后完成任务。杀手很专业,不仅杀死维托·李,还彻底断绝他任何修复的可能,换句话说,杀手随身携带基因武器,彻底抹杀了维托·李在宇宙中的存在。
这场暗杀行动在联邦高层掀起轩然大波,要知道,伴随旧联盟的落幕,大规模的混战引起全星际科技大幅倒退,为什么金乌帝国还会有这种人型杀器的存在?对方看起来不像人……倒像是某种没有感情的精密机器,难道金乌帝国已经研发出如此智能的高科技仿生战士?这可不得了,以总统为首的联邦高层们一夜未眠,不过,比起这种未经证实的技术猜疑,还有一个问题令他们更加头疼:维托·李的行踪为什么会泄露?一直未对外公开的私人府邸又是什么时候暴露的?杀手甚至对房间布局也很熟悉——只有一个可能,内部有间谍。
轰轰烈烈的间谍肃清运动开始了。这次联邦下定决心,从上到下开始查,军部也不放过,彻底揪出潜伏在联邦的帝国间谍!
那么问题来了,造成这场肃清运动的始作俑者——“间谍”本谍去哪了?他真能在如此严密的抓捕下安全逃脱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01 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