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北溟斋异闻录(坟头发糖) > 第4章 五个人都活着的时候(3)

辰时的酆都,一派人间烟火气。

两边的早餐摊子都支了,居民们埋头喝着热气腾腾的胡麻粥。卖货郎挑着担子穿梭在行人中,边走边喊着“卖胡饼喽”。

余晏舟、冯秋白、齐衡三人走在热闹的街道上。三人里唯有余晏舟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晏舟,你家的医馆还是无人问津吗?”齐衡问道。

这齐衡与余晏舟、冯秋白自幼一同长大,都是县里白鹿书院的学生。齐衡与冯秋白都是优等生,余晏舟却……辍学了。

齐衡性格最是随和、乐观。他的父亲齐靖是县里的捕头,是个德高望重之人。

余晏舟叹了口气,道:“是啊,我家医馆也不在人多的集市。想卖出去可没那么容易。”

齐衡这一问可算是戳到余晏舟的烦恼之处。

前段时间,余晏舟欠下一大笔钱银子。这笔钱款唯有将余父留下的生药铺子卖掉,才能还上。可一来他家药铺位置偏冷,并不是繁华所在。二来余晏舟也算是孔孟门生,内心多少有些坚持,若是有人要买来做青楼、赌坊,他也一概拒绝。这一来二去的,也过了不少时日,如今这还款的日子快到了,但这笔钱还没着落呢。

冯秋白瞧余晏舟满脸愁容,看来卖店筹款之事肯定不太顺利。他若是有钱,肯定会毫不犹豫拿出来给余晏舟。但冯家有两件事情非常出名,一件事是冯秋白出了名的聪明,这另一件事,便是出了名的……贫寒。

“谁让你头脑一热就赊账买了一只船!这下医馆要是卖不出去,讨债的上门了看你怎么办!”冯秋白叹了口气,心中虽软、口气却硬。

余晏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这不都是为了搜集故事写书嘛……”

这就是余晏舟欠下银子的原因:他说什么“飘在水上的时候最有灵感”,于是便赊账买下了一只乌篷船,从此便住在船上,白日走访、收集奇闻怪谈,夜里整理成文,倒也逍遥自在。

“那你怎么不回船上去写故事,还和我们同路呀?”齐衡揶揄道。

余晏舟一本正经:“昨晚那个关于判官的噩梦让我十分在意。我想去书院的藏书阁查一查关于判官的典籍。”

说起来他已辍学,原本是不必再去白鹿书院的。但真要论起来,余晏舟也是交足了学费的,课既然不上。看看书总是要允许的。

“我这不是好好的嘛。”冯秋白宽慰余晏舟,“不过是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代表不了任何事情,不必放在心上。”

齐衡突然想起一个主意:“咱们酆都前几日不是来了一个崔老道。‘算凶不算吉’,特别灵验,大家都叫他‘老神仙’。余兄你若是不放心,何不找他替你算一卦……”

他说着朝前看了一眼,只一眼,便停下了脚步。

原来不远处,有一个老道正举着一只招旗站在街边上注视着他们。

不是别人,正是他口中那个“算凶不算吉”的崔老道!

“真邪门了,一说就到。他就是崔老道。”齐衡悄声对余、冯二人说道。

余晏舟犹豫片刻,附耳道:“秋白……要不你就算一卦吧?”

冯秋白却毫不不犹豫:“快走吧,我们还是快去书院要紧。”

虽说冯秋白不是“心学”门徒,但也颇为“知行合一”,嘴里说着心中的话,双脚已经执行起来。他率先经过崔老道,正眼都没瞧他一下。

余晏舟和齐衡对视一眼,也只好跟了过去。

“公子请留步!”身后想起崔老道的声音。

这一声立竿见影,三位公子纷纷留步,看向崔老道。

崔老道缓缓走到冯秋白面前,细细打量了他一番。

“这位公子,我看你巷路气暗,福德宫泛黑,鼻梁上现赤筋,恐有大祸。”

齐衡皱眉:“老道士,你这么说就太晦气了吧!”

冯秋白只是笑:“无妨,我本就不信这些。秋闱将近,与其听这些无稽之谈,不如赶快去书院温书。”

他倒是洒脱,说完转身就走。余晏舟和齐衡连忙跟上。

余晏舟忍不住担忧地回头看了崔老道一眼。

崔老道一张老脸,干瘦、精刁、多皱,皮笑肉不笑的……

(恐有大祸……)

再次路过这里的时候,已经是“月上柳梢头”的时分。

夜色渐深,街道两旁的灯逐渐被点亮。

余晏舟、冯秋白和齐衡离了书院,正结伴回家。

齐衡正说着什么“东玄先生出的那本《东玄讲义》可是猜中了上次秋试的策论题,还有那本《历科墨卷甄选》,我也是全背下来,这回解元是非我莫属了……”冯秋白时不时应付两句,也不与之争锋。

唯有余晏舟心不在焉,满脑子都是那个崔老道,尤其是关于冯秋白的判词……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又走到了“丁记”香烛店门前。

齐衡突然想起,这里便是崔老道的算命摊子。

摊前依旧聚集着很多人,正在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余晏舟好奇心最重,见此情景,等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走进人堆里去了。

齐衡不甘落后,也追着余晏舟去了。冯秋白本来不太想理会的,但可能确实撇下两人独自离去也不太好,无奈无奈,只好也跟了过去。

用“人去楼空”来形容或许不准确,因为崔老道只有一个摊子,并没有什么“楼”。但此刻崔老道已经“人去”倒是不争的事实,只留下一张小桌和一面幡旗在那里。

一阵阴风吹来,“丁记”香烛店门前的灯笼中的火烛被吹灭,好像刻意要渲染出恐怖的气氛似的。

寂静空荡的街道,让人忍不住有些瑟缩。小桌上的一叠纸页被风吹的翻飞,迎风撒了出去。

齐衡奇怪地看着纷飞的纸张,嘀咕:“这是什么……”

余晏舟迎风拾起一张,展开,细细看着,嘴上已经念了出来:“一支判官笔,判尽天下仇怨事。城外判官庙,生死簿定生死。”

余晏舟的官话说得很好,这些字也没有念错。可话听到众人耳朵里,大家都困惑不解。

“这事你怎么看?秋白。”余晏舟问道。

冯秋白拿过那张纸,只瞧了一眼,似是非常不屑:“判尽天下仇怨事?若是真的如此,还要衙门做什么。这老道装神弄鬼,不怀好意,我看……”

人群里有个中年男子,原本来说,只可称得上“略丑”,偏又长了个大痦子在脸上,就又丑了几分。他显得害怕极了,嚷嚷起来。

“今天可是中元节,这种邪乎的事情我可不沾了!”

他这一嗓子好似开了个场,众人这下子都议论开了。

“这不会是谁搞的恶作剧吧?还生死簿?”

“中元节,鬼门开,咱们酆都这回可要出大事儿了!”

……

“我说,诸位!诸位!”余晏舟来了劲,索性站在了小桌上,如同一个布道者,“诸位!这纸上说什么‘城外判官庙’,那我们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嘛!”

众人脸上神情各异,但这会儿子倒是都安静下来了。

齐衡明显有些害怕了,他看了看四周说:“这都戌时了,要不我们还是……”

冯秋白点点头,对余晏舟说:“晏舟,天色晚了,早些回去吧!”

余晏舟可顾不得这些,他扯着冯秋白的袖子朝城郊判官庙的方向跑去了。

齐衡看着他们,又暗暗观察了下众人的动向,心想:这下要是怕了也太跌面子了。他壮了壮胆,也快步跟上了余晏舟和冯秋白。

剩下的的众人面面相觑。有几个人按耐不住好奇心,也向城外判官庙走去。其他人有的做鸟兽散,有的既害怕又好奇守在原地等他们回来。

毕竟是中元节,夜幕里,有不少人正在路口祭祀着亲人。

纸元宝“呼啦啦”随风飘走,一眼望去,赶去判官庙的队伍,倒似是出殡一般。

城郊的判官庙,依旧那般老旧,漆面斑驳,布满尘土和蛛网。

风乍起,清脆诡异的铃铛声随风而起,“叮铃铃”、“叮铃铃”地响个不停。

余晏舟为首,众人此刻已赶到了判官庙前。

余晏舟听见铃声,心中无来由地一阵悸动,仿佛有什么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呼唤着他。他慌忙跑了进去,只见判官庙里烟雾弥漫。

诡谲的铃铛声回荡在判官庙内,风将判官庙里落满的尘埃卷起。

烟雾之中,一个穿着黑袍、带着鬼面的人——应该……是人吧?——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判官像前。

“谁!?”

这一声是余晏舟喝的,用尽了力气。好像喊得越大声,胆气就越足。

黑袍鬼面看见有人来,手指微动,一阵白色烟雾从“它”身周散开,席卷了整个判官庙。众人捂住口鼻忍不住咳嗽着。

烟尘散去,等到众人回过神来,“它”早已消失。

余晏舟皱着眉头,匆匆走上前去。齐衡想拉住他,可惜余晏舟速度太快,没来得及。

(这……这是什么……)

只一瞬间,余晏舟便意识到自己见到的东西,很不正常——判官相端着的生死簿上挂着五块竹令牌,竹令牌下面各自系着一串银铃。

(这就是铃声的来源吗……)

余晏舟等人依次看着竹令牌。他从右到左念了起来:“张二乔、刘翠翠、冯秋白……”

(秋白!?)

余晏舟震惊地看着冯秋白。冯秋白也是一愣。

五枚竹令牌,冯秋白后面还有两块,分别写着“洪昭”、“郑虎”。

“鬼门大开,判官出来收拾人啦!”

“都是上了判官生死簿的人,判官要挨个索命吧!”

余晏舟听着众人的议论,不免担忧地看向那五块竹令牌。

冯秋白脑袋被砍、双目流血的画面,不由自主地萦绕在余晏舟的脑海……

(这五个人……不会真的挨个死去吧……)

善良之人一定不希望如此惨剧发生。

可惜,天不遂人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