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北溟斋异闻录(坟头发糖) > 第19章 斩“判官”(3)

北溟斋异闻录(坟头发糖) 第19章 斩“判官”(3)

作者:鲁焕焕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8 23:09:26 来源:文学城

长江之上,余晏舟的乌篷船停泊在岸边。这几天忙着走访,他没有多余精力顾及乌篷船上的“生意”。

这回顺利抓住“判官”,又一连钓了好几条大鱼上来,他顿时心情大好,索性起了个大早,熬了一罐子香气扑鼻的鱼羹,然后就坐在船上守株待兔。

鱼羹香气四溢,随风飘到岸上,过路的人都不免驻足满口生津,根本就不怕没人上门。

果然,不一会儿就有一个中年南北货商人“登船拜访”。余晏舟和他相对而坐在乌篷船上,盛了一碗热气腾腾、晶莹剔透的鱼羹放在一旁。

商人瞟了一眼鱼羹,咽了咽口水。

“先生请讲吧。”余晏舟开门见山。

“我是浙江金华人氏,做南北货生意,终年在外奔波。我们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有一位绝色佳人女子,四处游荡,每到一处都会设下棋局与人对弈。女子有言在先,若是自己输了,便嫁给对手。”

这个开头一下子勾起了余晏舟的兴趣。

(有点意思啊!)

“那若是对手输了呢?”

“若是对手输了,那女子便翻开一个像账本一样的册子,在上面写下对手的名字和一串数字,数字从十到几十不等。有人见过她的册子,厚厚一本密密麻麻写满了人的名字。”

“噢?这数字是何意?”

“大家都认为这个数字是代表钱数。也就是说,即使输了顶多也不过是赔个几十文,至多几十两罢了。若是赢了还能娶到这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这样的买卖太划算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和这女子下棋。但是短则二三十手,长则上百手,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败给了这位女子。不过,这些人看着女子在册子上写的数字,如数把钱给女子时,这女子却说现在不要,以后自会来取。”

“这又是为何?哪有主动送上钱不要的道理,往后夜长梦多,找不找得到人都是问题哩。”

商人语气中透着一股子神秘,道:“其实女子写下的数字,根本不是钱的数目。每一个和她下过棋的人,全都暴毙而死,仵作根本检查不出死因。”

“噢!?”

“因为——那女子手中拿的是“生死簿”,写下的数字,便是取走对手剩余的阳寿!”

余晏舟有些诧异,口中喃喃道:“生死簿……”

(怎么又是“生死簿”啊!?)

“据说,这个女子是一名狐妖,从崔判官手中偷走了掌管生死的“生死簿”。她四处与人对弈,是通过下棋来赢得人的寿命。所以她能保持千年不老,维持着闭月羞花的容貌。大多数人却不明真相,结果都枉送了性命。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传说而已,直到亲眼见到了……”

(亲眼……见到!?)

余晏舟凑近仔细聆听。

“那是我十岁的时候……”

——时间回到了五十年前。那时候这个大腹便便的商人还是个少年郎。

已是夜晚了,树林里飘着薄雾。少年独自行走着,焦急地四处寻找着回家的路,差点就要哭出来了。

那天,他独自溜出家门玩耍,和小伙伴们去山上玩得昏天黑地,结果天一黑,小伙伴们一哄而散,把他独自落在了山脚的树林里。

天渐渐黑了,还飘起了雾,少年走着走着迷了路。树木在黑夜的雾中变成三五成群暗绰绰的影子。四周寂静无比,偶然传来几声寒鸦的鸣叫。

他不知不觉走到树林深处,一抬头,眼前雾气散去,只见曲径通往一座小亭。似乎亮着灯笼,还有人坐在亭子里下棋。

这大半天总算见到活人了,去问问路也好呀。少年没多想,快步走向了小亭。

少年走到小亭旁边刚想进去时,一个想法在他脑中浮现出来——这么晚了,这里又是人迹罕至的树林,怎么还有人在这里下棋?想到这里,他迟疑了脚步,从树丛中探出个小脑袋,朝亭子里窥视着。

小亭里有一名女子和一个中年男人,正坐在一张石桌前下棋。少年一下认出来这个男人是他们当地的大户人家宋老爷,算得上是县里最有钱有身份的人了。

宋老爷为什么这么晚了,在树林里和一名女子下棋呢……

少年把目光转向那个神秘女子。他的视线里看不到女子的脸,只能看到她手托着腮,等待宋老爷落子,看起来有些无聊。对面的宋老爷苦思冥想,举棋不定。

小亭里亮着灯笼,柔和的光线笼罩着那名女子,给她的背影勾勒上一层朦胧的光晕,衬得如同画中仙一般。少年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了,同时心中一个念头冒出来,这个女子究竟长什么样子呢?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如同虫子一样,挠地他心里实在是痒痒,他的双脚被这“痒”驱使着,挪动了一下位置,但还是看不清女子的脸。

他又慢慢挪动位置……最后大着胆子从树丛里走出来,仔细看过去……

终于,女子脸稍稍侧了过来,月亮也十分配合地从云层里钻了出来。月光倾泻下来,他在月光下看清了女子的面容。

这样的美人,他只在书中读过,在画里见过,或者是在大人说的传说里听过……

(传说?)

少年一个激灵,身体都僵了起来。他想起了奶奶说过的,关于棋中狐仙的故事……

——深夜与人下棋的绝世美女,这女子不会就是传说里的狐妖吧!

那女子等地不耐烦,似乎拿起一本册子随意翻着。

(那该不会就是“生死簿”吧……)

少年几乎都能看见里面密密麻麻写着人名和数字。恍惚间,这女子提笔写下他的姓名,回头朝他阴惨惨地一笑……

——原来只是幻想……但他还是被吓得够呛……

他低着头不敢再朝小亭看,蹑手蹑脚地离开,最后撒腿就跑。。

幸好他跑得快。第二天果真就出事了……

少年东跑西窜最后还是找到了回家的路。回家后免不了一顿打,但第二天他好了伤疤忘了痛,又溜到街上玩去了。

他拿着一串糖葫芦在街上溜达着。隔了一夜之后,昨晚的奇遇越来越不真切。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做了一个梦呢。梦里好像见到了宋老爷在下棋吧……

少年正捉摸着呢,经过了宋老爷的宅院。他发现有一些人聚集在宋老爷的宅院门口,门口还有捕快在把守着,忍不住凑过去看热闹。

“这里出什么事了?”有路人议论起来。

少年咬了一颗糖葫芦,歪着脑袋听着。

“你还不知道呢?今天早上,他们家佣人去叫宋老爷起床,发现他倒在床上,七窍流血暴毙而死,死得那个惨哟……”

少年嘴里的糖葫芦差点呛住。

“他是怎么死的呢?”

“奇怪就奇怪在这。他身上毫无伤口,平时身子骨也结实。仵作根本就验不出死因,只道是暴毙。”

“估摸着,他是惹上什么邪祟了吧……”

少年越听越害怕,昨晚那个一定不是梦了,自己肯定是撞上传说中的狐妖了。他脊背发凉,逃也似的离开了……

“这倒确实有些诡异。可惜呀,我没机会见到这个女子……”

余晏舟听完这段,冒出了这么一句。

(拿着“生死簿”四处与人下棋的美女狐妖,这可太有趣了!)

“余公子,我还没讲完呢。”

商人继续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这故事后续一隔就隔了五十年。当年的少年郎已经成家立业,成了一个走南闯北的商人。儿时的那段奇遇,也早已遗忘在脑后。

前几日,商人来到酆都购置一批货物。就在昨天晚上,他因生意没谈妥,心里有些烦闷,就独自从客栈出来,沿着长江边一路走着。

江上浮起了一阵薄薄的雾气。他抬头看到不远处有一个水榭,里面有亮光,似乎还有人。这么晚了这里怎么会有人,商人有些好奇地走向水榭。

他走到水榭旁边,看到里面的石桌前,有一名女子正独自坐在那里,自己和自己下棋。

只见,她先下了一步白子,又拿起黑子思考着动了一步。

商人看着有趣,这名女子从背影看也是一位佳人。就是说不上来,哪里有些熟悉。商人没管那么多,心中想着——说不定还能有段露水姻缘缓解一下烦闷呢。他想到这里就迈步上前想去搭话。

那名女子听到了脚步声,拈着黑子的纤纤玉指迟疑了一下。

静静的月光下,女子回眸看着商人。

商人目睹了她的容貌,一下子停住脚步愣在那里。

活见鬼了……

“怎么回事?”余晏舟按耐不住好奇心,叫出声来。

“她就是我十岁时见到与宋老爷下棋的那名女子。五十年过去了,她的容貌竟然丝毫没变。她不是妖怪是什么!”

——商人和那女子对视……童年时的阴影一下子涌了上来。

商人就像当年那个十岁孩童一样落荒而逃。

商人讲得口干舌燥,拿起鱼羹咕嘟咕嘟喝下去。

余晏舟赶紧又给添了一碗。

(这故事……当得起再来一碗。)

“果然鲜美……余公子你经常行舟在江上来往,可也要多加小心,别碰上了那只狐妖。”

商人说着把剩下的鱼羹喝完。

余晏舟回味着商人的故事,悠悠地冒出来一句:“请问阁下……是在哪里遇见那名女子的?”

他心想:若是真有这般奇遇,叫我叫着一次也好啊。

其实,这女子他早已熟得很了。

她便是他的“冤家”,南竹卿。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小屋,这里是刘阿炳家。

冯秋白站在门口向刘阿炳作揖答谢。

“本案凶手已经伏法。这回多亏了刘大哥的证词,帮了我们不少忙。”

“冯公子你太客气了,若不是你从前帮我洗冤,我此刻便在牢里了。快回去温书吧,我们都盼着你早日高中,回到酆都来给我们做父母官呐!”

冯秋白又作揖和刘阿炳告别,便往家中走去。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冯秋白沿着长江岸边走着。天上飘起了雨,越下越大。他没带伞,在雨中快步行走,四处寻找着能躲雨的地方。他一抬眼看到不远处有一座水榭,里面还亮着灯,急忙走了过去。

冯秋白走进水榭,看到南竹卿正背身朝他,坐在一张石桌前。南竹卿面前放着一盘围棋,她下一步黑子再下一步白子,自己在和自己下棋。程澜站在她旁边,专心看着这盘棋。

冯秋白饶有兴趣地站到一旁,看着南竹卿下棋。程澜先注意到冯秋白,刚想说什么。冯秋白用手指“嘘”了一下,然后看向南竹卿的棋盘。

南竹卿落下一枚黑子。

程澜忍不住拍手叫好:“这一步下得妙!这下白子必输无疑啦!”

南竹卿颔首道:“你倒是也能看出些门道了。”

“我看白子未必会输。”冯秋白却道。

南竹卿循声看去,见了冯秋白,微微一愣。

(是……他?)

两人四目相对,气氛瞬间静下来。程澜看看南竹卿又看看冯秋白,不合时宜地咳嗽了一声。

南竹卿这才回过神:“公子像足了我曾经见过的一个人。”

“噢?是敌是友?”

南竹卿脑中闪过一些片段,苦笑了一下摇摇头:“一言难尽,既非‘敌人’也非‘友人’,是一位‘故人’吧。”

冯秋白作揖道:“刚才扰了姑娘雅兴,是我失礼了。只因我的名字中有个‘白’字,便见不得白子落败。恕我鲁莽,我欲执白子与姑娘下完这局棋,如何?”

“嘁,这白子分明已是死局,你这不是自讨苦吃。”程澜忍不住嘲讽。说起下棋,别说赢过主人了,就是平分秋色的也没见过。这个书生还要用死局和主人对弈,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呀。

南竹卿反倒毫不介意,做了请的姿势:“公子请坐吧。”

冯秋白也不客气,坐到了南竹卿对面,开始与她对弈起来。

双方一交手,几步棋一下,便知道了对方的水平。棋路如其人,南竹卿下棋杀伐果决,招招见“血”。冯秋白则举棋若定,狡兔三窟。他们棋逢对手,难分伯仲,战事渐渐焦灼起来。南竹卿原本有些轻敌,现在也不免凝神思考,推演起冯秋白的棋路。

程澜棋艺虽然远远不及南竹卿,但也看出来这棋局一步一步渐渐朝着不利于南竹卿的方向发展,暗中有些惊讶。她低声提醒南竹卿:“主人,他竟然把局面一点一点扳回来了。你可不能轻敌呀。”

南竹卿点点头,瞥了冯秋白一眼。他镇定自若,宠辱不惊,如同运筹帷幄的军师。

“像公子这样的高手,我可是很久很久没见过了。”

冯秋白在棋盘上落下了一枚白子,还没等南竹卿做出反应,他就起身作揖。

“姑娘承让,我已经赢了。”

程澜诧异地低头研究着棋盘,也没琢磨明白怎么南竹卿就输了。她又试探性地看向南竹卿,担心南竹卿突然发怒。

“姑娘的棋风如此霸道,不像是闺房中的女子,反倒像是战场上的大将军。”冯秋白夸奖着——南竹卿在他见过的人里,棋艺确实算得上数一数二了。或许都能和“棋痴”李清浦一较高下了。

“公子的棋风阴险狡诈,总是声东击西、暗度陈仓。”南竹卿突然话锋一转,“不过,你高兴得太早了!”

南竹卿说着,在棋盘上下了一枚黑子。冯秋白看到这一步棋,怔住了。他没有说话,只是凝神又慢慢坐回了南竹卿对面。程澜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两人又连续下了好几手,冯秋白神情渐渐紧张,思考时间也越来越久。他眼中的棋盘化作战场,白色军队已经被黑色军队分而破之,一组一组围剿。而他俯视着部下门,雪花般飞来的求救信,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粮尽援竭而死。

但即便如此,冯秋白还是镇定地推演,寻找几乎不可能的一线生机。这一点,叫南竹卿也不免肃然起敬。一旁的程澜可没有这般城府,她看着主人快赢了,立刻喜形于色。

冯秋白举起一枚白子,看着棋盘,苦思冥想着。最终,他把白子放回自己的棋盒,伸手拿了南竹卿棋盒里的一枚黑子,放到了棋盘上。

这叫投子认输。

“晚生甘拜下风。”

冯秋白输得倒也有风度。

“你能与我下到三百多手,棋艺也是不俗了。”南竹卿道。

冯秋白看看四周天色,不知不觉已经这么晚了!本来还想着赶快回去温书呢,真是玩物丧志啊。平日里,他对围棋的痴迷根本到不了“棋痴”的程度。今天不知为何竟不知不觉沉溺其中了。或许并不是沉溺与下棋,而是沉溺与下棋的人。冯秋白不敢再看南竹卿,担心自己会不舍得离开。

“不知不觉已经这么晚了。”冯秋白站起身,“晚生打扰多时,先行告退了。”南竹卿倒也丝毫不挽留,点了点说:“刚好我也乏了。”

(为什么她不挽留心里隐隐有点失落呢,我不是急着赶回去温书吗?)

“在下冯秋白。不知道改天还能不能和姑娘再对弈一局?”

南竹卿伸向点心的手顿住了,脱口而出:“你就是冯秋白?”

“正是在下,怎么了?”

这就是余晏舟那小子整日挂在嘴边的人呀……南竹卿沉默片刻,笑着摇了摇头。

“若是有缘,自然能再见到。公子请回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冯秋白也不好再纠缠,就又作一揖,接着便转身离开。

程澜看着冯秋白离开的背影,好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

“主人,这位公子长得气度不凡,比那个什么鱼强多了。他是谁呀?”

“他就是那个什么鱼最好的兄弟。”

“啊!?”程澜大吃一惊。

南竹卿看到沈似走了过来,将一个食盒放到桌上,说:“主人,这是你吩咐的酒菜。”。南竹卿看到沈似想起了一件往事。她点点头笑了笑,说:“阿沈,说起来,你还是我下棋赢回来的呢。”。程澜一听里面可是有自己没听过的事,立刻来了兴致。

沈似面色沉稳回答:“主人那时救我出苦海,这份恩情永生难忘。”

“这里够静,我再待一会儿。你带着澜澜先回去吧。”

“是,主人。”沈似、程澜一起答道。

南竹卿不再和他们俩说话,只是看着刚才和冯秋白的那局棋,若有所思。沈似和程澜转身走了。

程澜悄声追问沈似:“沈叔沈叔,刚才主人说你是她下棋赢回来的,这事儿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哎。你快说说,感觉会是个很有趣的故事啊。”

沈似微笑着卖关子:“有不有趣,只有我和主人才知道了。”

程澜愤愤不平:“喂,北溟斋就咱们三个人,你们俩还藏个小秘密,哼,欺负我年纪小是吧……”

两人这么说着说着,走远了。南竹卿盯着那盘棋,脑中涌现出无数往事,这里面一件件都和那个长相与冯秋白相似的“故人”相关……

这可真是“他乡遇故知”,虽然……隔着一千三百多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