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北溟斋异闻录(坟头发糖) > 第17章 斩“判官”(1)

北溟斋异闻录(坟头发糖) 第17章 斩“判官”(1)

作者:鲁焕焕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8 23:09:26 来源:文学城

余晏舟坐在堂屋的椅子上,仆人早上过了茶,已经退下了。

他一个人被丢在这儿也有一会儿了,有些无聊起来。

呷了一口,里面也没几片茶叶,实在是清淡无味。他本身也没什么心思品茶,四处打量起来。

这里是李宅,李妙言和父亲李清浦住的宅子。堂屋十分宽敞,不奢华但整洁清雅。隔断上点缀着一些青花瓷器,四面墙上也挂着些文人字画。虽然仔细一看都不是什么名贵的物品,但大户人家的架子还是勉强维持着。

余晏舟提醒自己今日无论如何要在李家找到线索。因为判官庙“死亡名单”上的五个人,似乎都与李妙言之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且……除了“李妙言”,再也找不出这五个人的共同点了……)

“咳咳”,身穿素衣,身形消瘦的李清浦一边咳嗽着,一边走了出来,丧女之痛仿佛让他几天内身形小了一圈。余晏舟连忙起身作揖,叫了声“李先生”。

李清浦神色淡淡地点了点头,微微打量了一下来客客:“余公子倒是稀客,此番前来,所谓何事啊?”

余晏舟刚想回答,突然感觉有些异样……

——李清浦这么走过来,迎面带了点风……

余晏舟鼻子动了动,微微皱了皱眉。

(这是……是……好熟悉的味道……)

“……余公子?”李清浦的话打断了余晏舟的思绪。

(或许……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余晏舟回过神来,答道:“李先生,我今日前来打扰,乃是为了您家小姐,李妙言。”

李清浦微微愣了一下,脸色瞬间就往下一沉。他别过脸,目光低垂,伸手拿起来桌上的茶杯掀开盖子,微微吹了一吹,故意换了一副云淡风轻的口吻。

“小女已经亡故,不知……”

余晏舟单刀直入道:“先生可知酆都城内近些日子出了一桩‘判官索命’的奇案。我奉袁知县命令,调查此案。”

李清浦有意无意地听着,抿了一口茶。

“查案至今,发觉此案似乎和令爱之死有关。”

“啪”的一声,李清浦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摔在桌子上,吓了余晏舟一跳。茶水都溅了一些在桌上。

李清浦虽不善理财,以致家道中落。但到底是清流人家,骨子里有读书人的傲气。他好像被余晏舟的话刺痛了,预备拂袖而去。

“小女已然亡故,又怎会与此事有关?我李家虽不富贵,但也是清流人家,这种有辱门楣的事情可不要胡乱与我家攀扯。”

李清浦压抑着怒气,努力维持着读书人的体面,但明显能听出他的声音已经微微颤抖。他说完就站了起来,吩咐一旁站着的仆人说:“收拾桌子,送客!”

余晏舟见情况不妙,也顾不上许多,立刻站了起来。

“先生,李小姐尸骨未寒,我本不该来此打扰,但凶手逍遥法外,为了案子,我也不得不来一探究竟。”

余晏舟语气十分急切,李清浦听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他走到李清浦面前,又恭恭敬敬施了一礼,郑重说道:“现如今,种种线索均指向李家,极有可能是有人在为令爱报复杀人。”李清浦愣了一下,板着脸缓缓坐了回去。

“李老先生如果不配合,我也只能禀明知县,请你过堂问话。您何不再仔细想想,有何人会这般行事?”

余晏舟这几句话既给了李清浦面子,又暗中含了些威胁的意味。

仆人正要收走茶水呢,一眼到老爷怎么又回来了,停下手中的活看着李清浦。李清浦不耐烦地摆摆手,示意他退下。

“余公子说了半天,原来是在怀疑我李清浦啊。我听闻前日死了个捕头。不说旁的,那一日我可是整日呆在家中,他可以替我作证。”李清浦冷笑一声,伸手指了指仆人,继续说道:“我若是凶手,难不成会分身之术?”

余晏舟琢磨着李清浦的话,又问道:“那先生可知,令爱平日里与什么人相交甚密?”

李清浦又有些不悦:“小女自幼养在深宅,读书习字。也不过是近些年家中有些拮据,夫人又去了,才不得不掌管一些家事。她又未曾婚配,平日里出门也断不会招蜂引蝶。我从不曾见她与谁亲近。”

余晏舟观察着李清浦的表情,安定自若,不像是在撒谎。他觉得这样问也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就点了点头问:“不知可否去令爱房中查看一下?”

李清浦捻了捻胡子犹豫了片刻,叹了一口气说:“随我来吧。”

余晏舟随着李清浦走出堂屋,沿着走廊走到一侧,一间上锁的厢房前。李清浦从腰间取出一把钥匙打开锁,“咯吱——”一声,把李妙言闺房的门推开。

李清浦微微转身让了一下,余晏舟迈步走进房中。李清浦则站在门外,并未跟进来。

“小女……小女走了以后,从未有人踏入半步。”

余晏舟走进房中,从一个山水画屏风绕了过去,正式进了李妙言的闺房。房间里淡淡的脂粉香气还没有散去。余晏舟四处走动查看着,梳妆台上摆放着一面铜镜和各种化妆品。闺房倒也算得上雅致,但似是沾了这李宅的破败之相,余晏舟竟也品出些“暮气”。

(也可能……是亡者故地的缘故吧……)

余晏舟试图找到一些有可能是线索的东西。但事与愿违,房间中似乎并无任何值得驻足的东西,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家的闺房嘛……

他四处走动,一不小心,将架子上的一个木盒碰倒,掉落在地,里面撒出了一叠纸和一只做工精巧的面人。

余晏舟捡起纸张翻看。

上面写着: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余晏舟稍微品了品字。心想:这字颇为娟秀,应该是女子写的。

又看另一张纸——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一叠信纸写得全都是情诗。

李清浦在门外听见东西掉落的声音,犹豫了一下,还是不放心走了进来。他一眼看到余晏舟正在翻着信纸,有些惊讶地从他手里抢了过来。

“这是什么?”李清浦翻着信纸,越翻越是慌张,有些面红耳赤。很明显他也是头一回见到这些东西。

(这些污秽之物!)

趁着李清浦看诗的时间,余晏舟把面人捡了起来摆弄着。这面人倒是非常精巧,栩栩如生,展现得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场景。还有个底座,上书“七夕赠妙言妹”六个字。但这六个字写得横七竖八,颇为糟糕。同这捏面人的水平相比,可是大相径庭了。看到信纸上的情诗和面人上的赠言,余晏舟心里明白了大半。

“令爱不会是有了心上人吧?”他冷不丁问了一句。

李清浦一下子急了,急忙反驳:“这不可能,小女还为婚配,怎么会,会……”他边说着边把信纸放回了盒子里。

“你凭几句随手摘录的诗……”李清浦一转眼又看到余晏舟手中的面人,不由分说也抢了过来,和信纸一起放回盒子里。“还有这么个玩意,就想毁了小女名节,侮辱李家门楣?”

余晏舟看着李清浦,表情严肃起来,语气也郑重起来。

“李先生,您素有贤名,我平日里也十分敬重你。可如今事关命案,您可要想好了再说。如若在此事上有所隐瞒,耽误了案子,那可就不是我俩坐在这能说道的事了。”

余晏舟这番话说得恳切,李清浦他沉默了片刻,最后一声叹息点了点头。

余晏舟跟着李清浦来到了李家的庭院里。

在冷清的李宅里,这里算得是最僻静之处了。

最适合说些,越少人知道越好的话。

李清浦斟了两杯茶,他沉吟片刻,面上有些难堪。

“余公子,此事事关小女名节,若是查明之后与案子并无干系,还望你能保守秘密。”

余晏舟点点头道:“您放心,若是与案子无关,我全当从未听过此事。”

李清浦看着不远处的主宅前厅,目光露出了一丝悲伤。

“那日是乞巧节,也是小女的生辰,我特意嘱咐下人做了些妙言爱吃的菜……”

乞巧节……

——餐桌上放着好些食物,看着十分丰盛。

李清浦面带喜色,倒了一小盅酒。

“妙言啊,今日是你的生辰,过了今日你便及笄了,爹为你高兴。”

“谢谢爹。”李妙言是个开朗的姑娘。

李清浦喝了一小盅酒:“你娘去的早,这些年都是你操持着家里,爹知道你辛苦。如今你成人了,也该为你议亲,找个合心的夫婿了。”

李妙言吃了一小口,笑得有点勉强,点了点头。

“我旧友常家的儿子,今年中了举子,前程似锦。他家也曾与我提过,待你及笄后娶你过门,回头我问上一问。”李清浦喜滋滋地说道。

在他看来,这举子便是个合心的夫婿——至少合他的心。

李妙言拿着筷子的手顿了一下。

“爹,我不想嫁什么举子。”有些为难,但李妙言还是将这话说出了口。

李清浦疑惑道:“常家的公子幼年时也来过家中,当时你不是缠着人家同你玩儿,还说他如何好的吗?现在怎么……”

李妙言羞恼起来:“那只不过是儿时戏言。爹,常家公子少年才俊,女儿不想高攀,只想找个知心人,平平淡淡我就心满意足了。”

李清浦无奈地看了李妙言一眼,随即摇了摇头。

“好,我也不强求你。但我见你这样子,怕是心中有人了吧?你和爹说说,若是合适,爹也好为你筹备着。”

李妙言看着李清浦,有些犹豫,随即咬了咬牙,夹了一块菜讨好地放到了李清浦碗中。

“女儿确实心中有一人,他虽不是高门才子,也是勤恳稳重的老实人,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

李清浦看着李妙言一脸娇羞,也十分高兴。

“行,你若是这么喜欢,那就带来给爹见见,他是哪家的学生啊?”

李妙言心虚地移开眼神,声音弱了下来:“他……他不是读书人……不过他有手艺傍身,做些漆砌髹饰的营生,还会捏面人,我 ……”

李妙言正说着,“啪”的一声,李清浦将碗筷摔在桌上。

“胡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这样的人你嫁过去,日后能有什么好日子?”

李妙言眼眶一下子红了:“爹,他是真心待女儿好的,我也是真心待他,你就应了女儿这次吧。”

“什么真心待他!你还知不知道羞耻二字!这事绝对不行,从今天开始,你不要出门了,就在家呆着。至于你的婚事,还是为父做主。”李清浦真生气了。

李妙言急唤:“爹!”

李清浦没再与李妙言多说,转身离开,李妙言不甘心地跺了跺脚,抿着嘴不知该如何是好……

……

余晏舟静静听着。

这番对话发生在乞巧节……乞巧节就是七夕节,就是七月七……

(就是,李妙言被张二乔奸杀的日子!)

李清浦叹了一口气。

“我那时也是气极了,言辞太过激烈,若是我知道妙言会……会……一气之下,当晚就离家与那人私奔,我定然不会那般训斥她。”李清浦说着,脸上皆是悔意。

“那卷宗上写的,李小姐是为了给您买药才深夜出门……”余晏舟刚问出口,心中立马就有了答案。

李清浦说的话,就是余晏舟心中的答案——“唉,还不是为了小女的名节,人没了,再没了脸面,这让众人如何看妙言,如何看我们李家啊!”

“做漆砌髹饰的营生……”余晏舟说着心中“咯噔”一下——不会那么巧是那个人吧!?——“那李老先生,你可知令爱的心上人,姓甚名谁?”

“还能是谁!?”李清浦气恼,“不就是镇上的漆工周乙嘛! ”

余晏舟愣了一下,猛然睁大双眼。

判官庙……周乙那空洞的眼神……古怪的神情……

(周乙!?)

余晏舟倒吸一口冷气。

他现在只想赶快冲道冯家,赶快把这个发现告诉冯秋白。

(周乙……判官庙里的周乙……李妙言的情郎……)

好像终于发现了那条暗线,一切都被串联了起来!

仆人是看着余晏舟的身影走远才关上大门的。

他一回身,看见了不知何时站在自己身后的李清浦。

“老爷,人已经走远了。刚才他还问了我,前日您是否再家中。”

“你如何答的?”

仆人立刻露出谄媚的神色:“小的当然是照老爷吩咐回答的,说老爷整日都在家中。”

通常这样的情况,做老爷的就该从袖子里掏出三五文赏钱赏给下人。仆人也维持着谄媚的表情有所期待。李清浦则捻了捻胡须,微笑了一下,就算是奖赏了。

仆人暗暗有些失望。

李清浦看着仆人,好像在解释一般:“小姐死了,查来查去还能复生不成?我这么做,无非是免受查问之扰。”

何必对我解释这些个……仆人总觉得老爷说这番话的神情,多少有些不自然。

“下次若是他还来,就随便找个借口,回绝了罢。”

李清浦转过身去,仆人见不到他说这话时的表情。

“好的。”仆人应了一声,又道,“老爷之前说,祠堂的香烛用完了,我已经添置了新的,放在了祠堂的香案上。”

李清浦点了点头,转身往祠堂走去……

李家祠堂里。

李清浦站在香案前,将一簇香烛点燃,插在了香炉里。

他直愣愣地看着祠堂前摆放着的牌位和李夫人的画像,悠悠叹了一口气。

“夫人,你莫要怪我才好啊……”是李清浦的轻声呢喃。

香烛燃烧,一缕轻烟飘然而上。

那是……檀香的气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