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抱香归 > 第26章 皇帝的思考(4)

抱香归 第26章 皇帝的思考(4)

作者:拜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0 21:10:04 来源:文学城

他静默不语,目光垂下,端肃如雕像。

他清楚,皇帝正在品评的不仅仅是奏折的内容,还有他递折者的心思。

“竞标之法……”皇帝低声念出这几个字,停顿片刻,像是在反复咀嚼其中的意味。许久,他将折子合上,视线转向赵怀书,神色不辨喜怒:“这主意,是谁的?”

赵怀书抬头,清隽的面容平静如水:“奴婢不敢居功,这是关掌记所提,臣不过略作整理。”

皇帝略有停顿,目光在他身上游移了一瞬,似是想从他平和的表情中捕捉出更多隐秘,却最终未言。

“哦?”皇帝挑眉,目光微眯,似是兴味盎然,又带着几分捉摸不透,“朕记得,关宁不过是个从贵妃那个案子中脱颖而出的年轻女子。她竟有如此见识?”

赵怀书沉吟片刻,答道:“关掌记虽入宫未久,但才思敏锐,目光独到。她所言所行,皆为解难谋策,从不为私利着想。”

这番话说得恭敬而谨慎,却隐隐透出一丝钦佩。赵怀书自己未察觉,他的语调在提到“关掌记”时,微微多了一分柔和,少了一分防备。

皇帝低笑一声,指尖摩挲着折子边缘,缓缓说道:“听起来,倒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赵怀书闻言,抬起头,迎上皇帝探究的目光,随即低声道:“奴婢以为,她确有才干。”

“才干……”皇帝重复着这两个字,语调忽缓忽沉,像是在低声咀嚼这两个字的分量。

他缓缓踱步到窗前,望着殿外的深沉夜色,背影沉稳如山。

“才干是一时之用,忠诚却是一世之基。你可知,世间才情之人多如繁星,一个人今日志向清明,未必明日仍可堪用。”

赵怀书一时语塞。他知道,皇帝的话不仅仅是告诫,也是对关宁的试探。

而他,也无法反驳这一点。

皇帝终于抬眼,看向赵怀书,目光深邃而探究,问道:“你怎么看她?”

话来得突兀,赵怀书微微一愣。

他垂首拱手道:“奴婢以为,关掌记出身将门,见识不凡,言行透着一股赤诚。”

皇帝未语,复又低头细读,但每个字仿佛都化成了一把刀,在他心中来回剖析。

赵怀书的评价,是无数人对他的曾经的评价。世家出身,不屑趋炎附势,却又不得不在现实中学会步步为营。

但这世上真的会有毫无瑕疵的“赤诚”之人吗?

片刻后,皇帝慢慢放下奏折,冷静问:“她的想法,你怎么看?”

赵怀书沉吟了一下,答道:“此法若行,陛下可抑权贵之私,平商贾之路,既能填国库,又能免下民劳苦,长远来看,或可助陛下推行新制。但若实施不慎,怕是会遭世家、商贾联手阻挠。”

皇帝轻轻“嗯”了一声,修长的指尖拂过奏折的边缘。

他微微仰头,目光落向书案后的屏风,那里绘着壮阔山河,一龙飞腾其中。

“竞标法,”他终于开口,语气如涓涓溪流,“如你所言,可解当下之急,也能削弱那些顽固家族的势力。但这法子终究需人来行。”

赵怀书一凛,低声问:“陛下是担忧此法会被利用?”

皇帝未正面回答,而是若有所思地道:“人性之复杂,不比山水易测。一个人的聪慧是好事,但聪慧太甚,若心思不正,便成了隐患。”

赵怀书隐约听出了话中的沉重。他眼前浮现出关宁清冷却又执着的身影,顿时感到胸口微微收紧。

如果她的聪慧会成为陛下怀疑的原因,那该怎么办?

赵怀书心底微微一紧,却不便多言,他忍不住:“奴婢以为,关宁之心,尚无觊觎权势之念。且她处事有度,不骄不躁。她虽不熟朝堂规矩,却不失从容,有胆识而知分寸。更可贵的是,她所言并非谋私,而是存心为公,愿尽力解时弊。”

“你为何如此信她?”皇帝突然而来的反问带着几分探究的意味。

赵怀书心头微颤,抬眼与皇帝对视,却看不透他眼底的深意。

他深吸一口气,低声道:“奴婢信她,是因她本心如镜,从未见其逢迎趋炎,也未见其贪权妄议。这样的品性,才最难得。”

“本心如镜?”皇帝轻声重复,喃喃自语般地低笑了一声。他的目光落回奏折,再次翻动,却显得比先前更缓慢。

本心如镜……

这话他不敢轻易信。

关宁的表现无疑让他惊艳,她那极具跳脱却又精准切中的思路,甚至让他怀疑,眼前这个女子是否真的仅是一个入宫未久的女官。

然而,她的出众,正是隐患所在。

“一个人的心性,是当看长久的。”皇帝缓缓开口,声音不急不缓,像是对赵怀书说,也像是在自言自语,“她现在没有觊觎之念,不代表将来也没有。怀书,你曾因你的父亲承受大难,你应该明白,这世上没有无欲无求的人。所有的忠诚,都需要代价。”

赵怀书低声应道:“奴婢谨记陛下教诲。”

皇帝挥手示意他退下,目光却久久未移开案上的奏折。

退下时,他回头望了眼御案后的身影。

那人如山如海,无论有多少谋算,也看不透其深处的波澜。

皇帝重新打开,目光落在其中一段有关竞标的描述上,眼底浮现出几分晦暗不明的情绪。

这份奏折的大胆设想,虽未直接指明朝堂弊端,却已从小小御用菜园,勾画出一个全新的规制。

“大胆、细致、明快……”皇帝轻声自语,像是在评价这份奏折,又像是在评价折子背后的那个人。

思忖片刻,他转头对立于侧的太监吩咐道:“去查关宁的背景,家世、经历,无论细枝末节都不可遗漏,再派人看着她,记录一言一行。”

“是,陛下。”太监不敢怠慢,迅速领命离开。

皇帝目送他远去,目光缓缓收回。他缓缓踱到窗前,目光投向殿外深沉的夜色,嘴角微微扬起,却未带半分笑意。

“有趣。”

他说话的声音很轻,几乎被风吹散,但那语气中透出的韵味,却令人不寒而栗。

*

“事情办妥了吗?”李博身着常服,和心腹讨论。

“都办妥了,大人。”

“爹,儿子敢想象明天徐勉在朝堂上的脸色了!”李博向李衡笑着邀功。

李衡居上座,缓缓睁开眼,看着外面的雪:“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头啊!”

“御用菜园案可以让徐勉这边倒下好名官员,这怎么不是一个好事?”李博不以为然。

李衡摇摇头:“你不懂咱们这位天子爷。心思深着呢。”

李博地看了一眼他,欲言又止,甩甩袖子愤然离去。

*

年关将至。

晨光未启,京城一片沉寂,只有晨鼓悠悠响起,催促着百官入朝。

今早,御用菜园案终被列为议事重点。自司察司将案情递交皇帝,已过去数日,朝堂内外早已风声鹤唳。

今日的早朝,注定不似寻常。

金銮殿上,殿门缓启,群臣跪拜如常。厚重的大殿寒意浸骨,隐隐能听见百官衣袂翻动之声。

太傅身着旧年朝服,靠着侍从搀扶入殿。自三年前三城惨案赵氏贪污案之后,太傅的身子越发不行了,又雪天连跪七日,一下子病倒了,三年内上朝次数并不多。

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已久病在床,却在这场年前关键朝议前强撑病体现身。

他的到来,如一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掀起无声的波澜,此次强撑着病体而来,显然别有深意。

皇帝端坐御座之上,神情威严,目光冷冽。

他视线缓缓扫过满朝文武,唇角微微抿起,像一把隐而未发的刀。

众人垂首静默,不敢与之对视。

“御用菜园一案,已查明案情。”皇帝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不可违逆的威势。“此案牵连人数众多,所涉官员竟多达数十余人。爱卿们,堂堂朝廷,竟连天子御用之物都不放过,这让朕可有何颜面对百姓?”

话音落地,殿中一片死寂,唯有冷风从殿外掠过,卷起衣摆微颤的声响。

皇帝将手中折子轻轻放下,语调转为冷肃:“户部郎中赵珉,礼部郎中张致远,翰林院修撰吕知衍——你等人身居要职,却目无法纪,结党营私。此等恶行,朕岂能容忍?”

十几人闻言,猛然叩首,连连请罪,声音凄厉。

赵珉甚至磕得额角出血,依旧哀求不止:“臣失察之罪,无颜面见陛下!求陛下开恩!”

皇帝冷眸微抬,唇角抿得更紧,未置一词。

他目光移向吏部尚书,沉声问道:“吏部,你们来说说,朕该如何处置这些人?”

吏部尚书心中一震,抬眼迎上皇帝的目光。

他上前一步,恭敬答道:“陛下,律法在前,罪责分明。此等行径,不仅是失察,更是渎职。臣以为,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殿内气氛陡然紧绷,满朝官员面色僵硬,不少人暗暗攥紧了袖中的手。

赵珉闻言,身子一抖,眼中满是绝望。

他还欲辩解,却被一道苍老的声音打断。

“荒唐至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皇帝的思考(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