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七,朝会之后。圣上很是寻常地安排好了诸多事宜,下旨太后监国群相辅政,随后便不知去向。
士族费尽了心思盯着,还是摸不清圣上是怎么离京的。
他们也不敢有什么异动——十六卫不是吃素的,那位温和端庄的裴太后,更是个轻易招惹不得的主。
然而他们并不知晓,圣上还没离京。
他乔装打扮,住进了刚从鲁郡回京的太傅府中。
太傅裴昇年过半百,却依旧精神矍铄中气十足。他饮着不知哪里的学生送的大红袍,看着谢衍那张脸,登时气不打一处来。
冷白的肤色略黑了些,虽依旧比寻常人白,但怎么也比不过平日里顺眼。眉尾略微下垂,鼻翼也大了些。再加上怎么也掩不住的衰飒消沉,活脱脱变了一个人。
其实还是好看的。只是裴太傅见惯了他真实样貌,自然瞧不上这虽然只是略微改动却只剩了四五分的颜色。他饮尽一杯茶,怒斥道:“府中又没有外人,你顶着这张丑脸糊弄谁!”
谢衍眼皮都不曾抬上一抬:“以防万一。”
裴太傅道:“哪有什么万一!掌珠要廿二才来,还有两日呢!”
谢衍不答话,只自顾自打磨着手中束发用的木簪,其上设有机关,藏了几根毒针。裴太傅瞧着他,捻了捻自己的胡子:“若是想寻一个继位的皇嗣,你该去陇右才是,去金陵做什么?”
毕竟如今的皇室谢家发迹于陇右,镇北王还仍旧驻扎在那里,皇室旁支大都在陇右。
木簪已被打磨得极其光滑了,可谢衍仍旧不满意。他淡淡道:“金陵也有姓谢的。”
裴太傅疑惑道:“皇室还有旁支在金陵么?先前我竟毫不知晓。”
“不是皇室旁支,是当年陈郡谢氏的旁支。”谢衍嗓音平平,“不过也差不多,当年他仿效士族修家谱,不是将祖上同陈郡谢氏扯上了些干系么?”
族谱上有没有关系另说,问题是皇室同陈郡谢氏一点儿血缘都牵扯不上,这是世人心知肚明的事!
他简直是疯了!
眼见舅父气得发抖,吓得身后伺候的小厮文思欲哭无泪地望过来,谢衍终于又道:“江南两道试行均田之制,西道尚好,东道瞧着过得去,但我却总觉古怪,索性去看上一看。”
裴太傅冷笑道:“我管你去做什么!反正皇位是你的,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室内一时陷入了古怪的沉默,裴太傅身后的文思和谢衍身后的李德恨不得把自己塞进地缝里。不远处,何穆急步走了过来,禀报道:“桓家的娘子来了。”
手上的动作顿了顿,谢衍打破了沉默:“这不就是万一么。”
裴太傅气得咳嗽了几声:“你还不如不开口说话。”
话音刚落,谢衍就听到了轻巧的女子步伐,于是便望过去。
院中竹影斑驳,桓玉一身青衣负剑而来,也像一棵亭亭的竹。时下女子所以衣衫艳丽华贵,妆容繁复精巧为美,她却粉黛未施衣衫简洁,像端坐高台上肃静优雅的神女像。
日光这般柔和的照过去,她身上只有鼻梁一侧的小红痣泛出暖意,可这一丝暖却添了千分艳,让秋水般微凉的眸也化作了春水。
谢衍心想,桓家的这个孩子……不,这个娘子,竟生得这样一副好皮相么?
他在看桓玉,殊不知自己也成了桓玉眼中的风景。玄衣男子懒懒散散倚坐在桌旁,如醉玉颓山,抬眼看过来时眸子像是扰之不浊的深海,让原本五分的容色成了十分。
称一句霞姿月韵,仙人之姿也不为过。
……竟有倾盖如故之感。
桓玉在太傅府邸如在自家般闲适,也没向太傅施礼,而是对着谢衍弯了唇角,问道:“敢问您是?”
“我姓裴,裴敛之。”谢衍道,“是太傅的远房子侄,与令尊也算师出同门了。你若不嫌,唤我一声师叔便是。”
于是桓玉便道:“师叔。”
一旁的裴太傅阴阳怪气道:“没准备见面礼就自称师叔了,你真是好大的脸面。”
谢衍的目光在桓玉腰间的佩剑上停留了片刻,随后摊开了手掌。沉香的木簪被打磨得极其光滑,镂空的祥云图样古朴素雅,倒是同眼前的人格外相称。裴太傅这才瞧见那发簪是女子样式,一时有些哑然。
“素未谋面,不知……”谢衍想了想该怎么称呼桓玉,干脆沿用了裴太傅等长辈的叫法,“不知掌珠喜欢什么,干脆做了个暗器,倒也适合走南闯北的小娘子防身用。”
掌珠。
心中又泛起那股古怪之感,仿佛这两个字不是长辈的亲昵称呼,而是她真的如珠似玉,值得这样两个字。
上次她有这种感觉,是七年前的那个夜里,圣上开口称呼的时候。
桓玉想起据说三日前就已离京的圣上,心中一时有了些猜测,于是姿态也放得恭顺了些:“多谢师叔。”
只是她也并未恭顺得太过分,于是这份神情落入谢衍眼里变成了谢意。桓玉小心拿过那根木簪,很是仔细地没有触碰到他的掌心,但还是留心观察了一下他的手掌。
掌心是冷白色,青色的脉络格外清晰,与手背的颜色相差较大。不过这也并不能说明什么,毕竟人的手心本就比手背白上一些,且他的肤色过渡得很是自然,并不突兀。
只是疤痕和茧都格外多,甚至指尖还有刚愈合不久的伤口,桓玉甚至能想象出触碰之时轻微的摩擦之感。
听闻圣上少年时是跟随镇北王上过沙场的,只是这些细弱疤痕实在不像是刀剑磨出的,倒像是匠人做工留下的。
桓玉这般走近了,裴太傅才看清她身侧的佩剑,一时间又惊又喜:“悯生?”
闻言桓玉颔首:“生辰时圣上赏的。”
裴太傅并未看谢衍,只是面色稍霁:“还算他有眼光。”
从太傅这里也看不出什么异样,桓玉有些挫败,却听见太傅又问:“不是说廿二才来么,怎么今日就离家了?”
桓玉眉眼之间顿生愁色:“阿爹阿娘催我成亲,我若是今日不来,怕是就要被捉去同王言之见面了——天知道他们为何觉得王言之同我好,明明我们见了面俱是辩口利辞。”
一旁的谢衍心想,敢情桓谨前几日说王御史该升一升还是有私心在的,是想结亲家……
裴太傅道:“可你阿娘不是一心为你招赘么?王家那小子看起来可不是能入赘的。”
“阿爹说只要我相中了王言之,他就有法子逼他入赘。”桓玉道,“我还不知他有这么土匪的一面。”
哦,看来也不像结亲。谢衍想,是想给王家一点儿甜头然后结仇——要是独子入赘,王御史八成要疯。
“行逼迫之事就不好了。”裴太傅想了想,“裴家那边倒是有几个适龄的孙辈,改日我让你瞧瞧有没有相中的。当然,你若是都相中了我也不是不能接受……”
桓玉登时悚然,出言打断道:“怎么您老人家也开始说这种事!”
谢衍好整以暇地瞧着这副闹剧,竟觉出几分有趣来。裴太傅叹了一声:“我也约莫猜得出你阿爹阿娘的心思,就是想找个由头让你多留在长安一些时日……若你不愿他们定不会真逼迫你的。干脆你再回去同他们说说,这次也不要与我去金陵了。”
桓玉心中一酸,想起离去时阿娘微红的眼眶和哽咽的声调“你这孩子怎么和鸟一样,怎么也留不住……罢了,想做什么便去吧,阿爹阿娘永远在长安等着你。”
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她总归会离开的……在这个世界死去,在那个世界醒来,或是在两个世界都死去。
还不如让他们提早适应自己不在身边的日子。
他们还并不知道自己活不过二十岁,以为有药和心法在她已经痊愈,只是需要维持。有时候桓玉自己也觉得已经痊愈,毕竟练了心法之后她与常人无异,只是在偶尔忘记服药,夜里被熟悉的不适折磨醒时,才会想起自己命不久矣。
等到快要二十岁时,她就去寻一个地方,西蕃的雪山或是江南的碧湖,然后死在那里。等日后阿爹阿娘想起时,左右还会宽慰自己女儿死在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
这样一想,这个世界还是梦境才好。她一死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不会有人悲痛,不会有人难过。
可若是这般未免又显得自己太过自私。
桓玉自嘲一笑:“金陵还是要去的,此行回来后我便在长安多待些时日。”
在那个世界,她生活在南京,南京古时也被称为金陵。
虽说此金陵非彼金陵,但她仍旧想多去几次那里。
裴太傅道:“这样也好。”
院中翠竹被风吹得簌簌作响,竟有几枚碧叶凋零。谢衍看着它们被席卷而去,似乎化作了风的一部分,摸不着也留不住。
生死不可逆,枯荣自有时。
人终有一死,只是早些晚些罢了。甚至有的人死了会像那竹叶一般,比生长在竹子上时更得自由。
别离也是一样。
所以方才桓玉身上为什么会有一种别离的悲意呢?既然悲痛,又为何不驻足停留?
谢衍不懂。
毕竟对他而言,别离总是解脱。
终于见面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006 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