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白切黑的驯夫日常 > 第4章 第 4 章

白切黑的驯夫日常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溯光戈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5 03:59:35 来源:文学城

祠堂内,血腥味弥漫不散,那人与林挽歌后背相贴,触之觉其衣袂干爽,未沾丝毫雨湿之气。心下暗忖,此人来祠堂定早于自己,因她风寒未愈,嗅觉失敏,故而一时未觉祠内有人。

正思间,肩上忽感隐隐刺痛,觉出所中那刀有毒,林挽歌方才所刺之针亦淬毒,再观此人气息微弱,若不及时救治,怕是危矣。

未及开口,便听见那人迅速说道:“刀上有剧毒,不救我,你也得死”,声线低沉清冷,却带着些许沙哑。

林挽歌心中微动,旋即缓抬素手,搭在那人手腕上。见她有动作,那人置在她颈上刀刃瞬间近了几分。

她却不慌不忙开口:“我方才那一针同样淬了剧毒,观你脉象,先前已中一毒,如今两毒相混,一炷香间,必死无疑。若不松手,容我施救,你绝无生机。”

那人闻之,颈间刀刃稍松。见状,她又徐徐开口:“你若再迟疑,追兵未临,你命先休。”瞧他这般狼狈逃命模样,言辞狠戾却不杀她,且声息微弱,故而断定必有追兵将至,不敢断然打草惊蛇。

见林挽歌所言皆中,句句戳中要害,他缓缓低头看向她,眼中愠色渐浓:“我若死了,你也活不成!”

她抿唇一笑:“是啊,你我如今同命相连,我若死了,你也活不成。也罢,黄泉路上有个伴,倒也不错。”言辞不疾不徐,语调平宁,仿若论及今日膳食般泰然自若。

见林挽歌这般反应,气急攻心,忽毒发作,匕首落地,血从他嘴角缓缓溢出,觉察他呼吸急促不稳,林挽歌趁机挣开。

只见他摔倒在地,玄色衣衫也掩不住身上鲜血不断涌出,伤口深峻,白骨隐约可见,谢徵微要紧牙关,尽力不让自己发出呻吟声。

看来他的毒已然发作。

她这才发觉他受伤之重远超想象,却强撑至今,不禁暗自心惊:‘此人素性狠厉,对旁人毫不留情,对自己更狠绝,实非常人所及。’

旋即为自己号脉,幸而此毒虽凶险,但好在毒素蔓延尚缓。林挽歌迅速取出银针,寻穴施针,以压制毒势。诸事毕,才将目光转向谢徵微。此时的谢徵微已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林挽歌心知他所下之毒可解,然解药药材珍奇,一时难觅。罢了,天道有轮回,事事有因果,祠堂是她自己擅闯,亦无可怨,既结此因,自当了却。

她再次探了探谢徵微的脉象,这毒来势汹汹,即便是她,一时之间也难以解开。无奈之下,只好先施针护住他的心脉。略一思索,又在他身上摸索了一番,解药没摸到,反倒摸到了一封信。心中暗骂,这人可真是卑鄙!

此时,门外远处隐隐传来一阵动静。林挽歌心中一紧,暗道:‘糟了,追杀之人来了。’她连忙将信封藏在自己身上。

目光在祠堂内扫视了一圈,见满地是谢徵微的血迹,心知这祠堂已然不能再待下去了。

随后起身将谢徵微搀扶起来,本以为他身形高大,体重定然不轻,然而未觉其沉。心内微诧,旋即负之于背,出祠。

外面雨势稍减,仍细雨绵绵。雨触及肩上创口,隐痛阵阵,林挽歌暗自咬牙,记恨于谢徵微。幸祠后有一犬洞,正当她艰难往之时,却听身后追杀之人脚步声渐近,心提起,暗悔多事,反正解药早晚能配齐。

千钧之际,南隅忽有声响。追兵急转向南,大声喊道:“快,那边搜!”

她心下稍安,深吸一气,敛神定气,面上虽未露声色,然脚步亦不自觉加快几分,以防追兵折返。

从裴府后宅而出后,林挽歌已然心力交瘁,她侧目轻瞥谢徵微,见其昏睡不醒,昏死之态十分彻底,如此折腾一番,却未有丝毫苏醒之兆,想来伤势着实不轻。念及需尽快寻个地方为其疗伤,挽歌遂强撑疲体,再度将谢徵微负于背上。

恰在此时,“咯吱——咯吱”之声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乃一卖瓜果的老妪,正推着独车缓行。车上瓜果大多已售罄,唯余寥寥些许,零星散落。

*

酉时初刻,京城南郊一隅,有一处简朴院落。

茅草屋内,床榻之上,谢徵微眉头紧锁,面色煞白如纸,唇色泛青,显是中毒已深。林挽歌摸了摸他的手,冰凉一片。外伤全已包扎好,又服了汤药,却还是不见好转之象。林挽歌暗自思忖:‘按常理不应如此,莫不是那两种毒在体内相互作用,毒性已然生变?’

良久,林挽歌就坐于塌旁,一动不动,眼见着谢徵微面色愈加惨淡。

凝视榻上之人,恍忽想起曾有一人与她说道:‘以仁怀化育人心,授其善道,不以偏见断其前路。’传闻以圣女心头一滴之血为引,注入灵蝶之力,可救世间万类,唯难自救。

想罢,林挽歌暗自运气,蝶印忽现,灵蝶翩跹而出,右手紧执匕首,刺向心口……

少顷,灵蝶之力渐入,谢徵微原本毫无血色的脸庞泛起了一丝浅淡红晕,唇色也恢复了些许润泽,长睫微微颤动,原本急促紊乱的呼吸也逐渐平稳。而挽歌却如遭重挫,一口鲜血喷涌而出,刹那间,面色惨白,她轻声悠悠叹道:“你此番,可算是欠我一条命。”

此前于祠堂,谢徵微蒙面以蔽,如今细细端详,侧脸温润如玉,鼻梁高耸,眉眼清绝,果真是美人胚子!林挽歌心无杂念,纯纯欣赏。见他眉峰仍蹙,似犹被痛楚萦绕,她素手轻抬,徐徐将其眉目褶皱抚平。确认其已无性命之忧,强撑起身,转身离去。

幸途中遇此老妪,以小车载谢徵微至其宅中,途经药铺,她用身上仅有的银子买了压制毒性之药,煎成药汤,各饮一碗。

未几,雨势复骤,豆大的雨点劈里啪啦地砸了下来,砸于屋瓦,声若擂鼓,檐下雨水,如线相连,垂挂成帘。

林挽歌默计时辰,料想林母不到一个时辰归家,须在其返家前赶回家中。但将谢徵微一人留在此处……

倒非忧心他的安危,实是忧虑他心性狠戾,恐其醒后,行那杀人灭口之举。念及此,于谢徵微身施迷蛊之术,使其再眠一夕。

安置妥当,林挽歌向老妪拜谢:“阿婆,多谢您出手相救,我们才能有一容身之所。只是我担心我娘寻不见我着急,需先归家,明日一早必来接他。”说着,褪腕间银镯,递于老妪,“我的一点谢意,待明日携金,再厚谢您。”

老妪忙摇首辞谢:“这使不得,阿婆不能收……”

林挽歌执意相赠,老妪只好收下,嘴里念叨着:“姑娘勿忧,就让小郎君在我儿子屋里先住下,我儿常年在外,屋子空着也是空着,只是,你们年轻人有事多与长辈相商,这般私自出来,多危险呐,可不能这么任性……”老妪絮絮而言。

她唇角微抽,未作辩驳,之前她编一借口,称自己与那人情投意合,却为家中所阻,无奈私奔,途中又遇匪寇,置身负伤。

与老妪作别后,林挽歌借其伞具,匆匆归家。幸而建康街亦位于城南,路非甚远,一路疾奔,雨点又打湿了她的衣裙,心头创口,旧血复渗,但她此时也无暇顾及。

将至家门,遥见宅中窗户微光透映。她心下一惊,暗忖不妙,不及细思,迅疾转身,方欲寻路逃离,忽闻一声唤:“林挽歌!”

随即怔住。

*

林家北房里,林母心忧如焚,于堂中来回疾步,神色惶惶。

女儿不见了!

是日,雨落整日,茶铺生意冷清,少有人至,林母遂早早闭铺归家,还在福缘斋买了蓁蓁最爱的玫瑰酥饼,福缘斋糕点价甚昂,平素不舍得买,今日途经福缘斋,念及女儿尤爱那玫瑰酥饼,然彼时咬咬牙,终究还是买下。

本满心期许着女儿见那玫瑰酥饼时眉眼含笑之态,岂料归家之后,屋内遍寻不见蓁蓁踪影。寻邻居相问,皆回不知。

林母顿时神情恍惚,双目茫然无措,手中拎着的糕点盒不自觉微微颤抖,口中喃喃念着女儿的名字,脚步虚浮地在屋内踉跄几步,似是失了魂魄一般。

俄而,一阵脚步声传来,紧接着,屋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林母蓦然转身,见林挽歌亭亭立于屋门之处。但见她一身翡翠烟罗绮云裙,身姿曼妙,气质如兰,周身干爽洁净,未沾丝毫雨湿之气。唇角轻扬,朱唇微启:“娘,女儿回来了。”此时林挽歌已恢复原本面容。

林母快步趋前,见女儿安然无恙,心中陡然一松,紧绷的身子瞬间软了几分。林挽歌见林母这般神情变化,心中自责难抑,又让林母忧心了,遂轻声道:“娘,女儿不孝,又让您挂怀了。本应提前告知于您,今日女儿在外结识了一位友人,她还相赠了这身衣裙,您瞧,可还好看?”言罢,莲步轻移,冲林母轻盈转身。

但见那翡翠烟罗绮云裙,色泽温润,如烟似雾,其上绣着朵朵绮云,精致非常,与林挽歌那温婉如兰的气质相得益彰,更衬得她身姿绰约。

林母喃喃重复:“无事便好,无事便好,”又道:“好看好看!囡囡穿什么都好看。”

似是忽而忆起某事,忙执起她的手,引她至桌前坐下,将那福缘斋的玫瑰酥饼取出,置于桌上:“蓁蓁,你平素最爱这玫瑰酥饼,是福缘斋的,你还记得吗?”言罢,满目期许地看向她。

林挽歌忽觉眼中酸涩。

见她未语,又忽地轻叹一声:“唉,这玫瑰酥饼都凉了,不好吃了。”

闻得此言,林挽歌忙将那盒玫瑰酥饼取至身前,拈起一块放入口中,迅速咀嚼着。那玫瑰酥饼的味道在舌尖散开,眼眶瞬间泛红,泪水在眼中打转,她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可终究未能忍住,一滴清泪悄然滑落,滴落在衣襟之上。

见女儿如此神态,林母面露紧张之色,忙道:“莫不是凉了,不好吃了?唉,娘去热一热。”言罢,便欲从挽歌手中取过玫瑰酥饼拿去温热。林挽歌急忙护住,抬眸强作笑颜:“没有,娘,很好吃,不用热。”

闻得女儿所言,林母方又坐定,满含关切慈爱,静静凝视,林挽歌遂安安静静地吃着玫瑰酥饼,母女二人一时俱默。屋内唯余咀嚼之声,虽无言语,却弥漫一股融融暖意。

每咬下一口,动作皆是轻柔,似怕惊扰了这份宁静。林母不时微微倾身,轻轻为女儿拂去鬓边些许凌乱的发丝,眼神中满是温柔疼惜。

林挽歌心中思绪翻涌,昔日萱堂早逝,她孑然一身,无牵无挂,久已成习,不意今日,温情骤至,恰似寒夜孤舟,忽逢港湾以栖泊。

既触动,又酸涩。

这玫瑰酥饼是林蓁蓁所钟爱的,而非她林挽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