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识规矩颂 > 第6章 第6集《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第6章 第6集《八识规矩颂》

作者:妙音0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3 18:17:28 来源:文学城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二面,善十一。

前面的遍行跟别境呢,它的体性是不决定。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如果它跟善相应,那么它就是善;如果它跟恶相应,那么它就是恶,所以它体性不决定。但这以下的十一个心所它的体性是决定,是属于善性。换句话说呢,这十一个心所能够引生此世他世可乐的果报,引生我们的现世的身心、来世的身心可乐的果报。

我们这个世间人,世间人,要想到说,哎呀,这是一个赚钱的法门,我们一般的世间人,听到以后就会震动一下,唉呀,这两个眼睛睁得很大,噢,这是个赚钱的法门。那么,我们追求圣道的人呢,要听到善心所,也应该有同样的感受,哎呀,这以下的十一个心所,都是属于圣道的法财,都是使令我们身心要生起。

那么这十一个善心所我们分成三类。先看第一类:

第一类是有三个:信、惭、愧。

这个修学的次第,第一个就是信。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就是这个佛法的这种圣道的功德,要靠这个信心才能够进入。

这个信呢,就是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就是对于这个三宝的真净功德,能够生起深忍乐欲。内心当中,随顺忍可,希望能够成就。那么这个是我们修学佛法刚刚的开始,就是相信佛陀的功德,相信佛陀所宣说的一切的法,包括因果的法,包括空性的法,世俗谛、真谛,也相信这些修学佛法的这些僧众。这是第一个信。

信的以后就是惭、愧。对于这些佛法的本身,以及修学佛法的人呢,崇重贤善,轻拒暴恶。内心当中对这种贤善的功德,有一种追求尊重的心,对这种世间的这些暴恶的人、事,开始排斥。

这个惭、愧的生起,这个愧是更重要。就是我们对这个恶法的断除,比这个修学善法更重要,对这个轻拒暴恶这件事情很重要。尽量避免这个身、口、意生起罪业,这个是在修行的时候第一步。换句话说呢,从信、惭、愧,我们能够布施,也能够持戒,也能够多少有一点忍辱,开始忏除罪障,开始积集资粮。这整个初学佛法,主要的就是有三种的功德在支持,就是信心,其次就是一个惭愧心。

进一步就是无贪、无嗔、无痴,这个就是一种止跟观的力量。前面的信、惭、愧,他能够断除这个业种子,就是这恶业的种子,由于这个信心,就深信因果,有这个深信因果的观念,崇重贤善,轻拒暴恶,有这个杀、盗、淫、妄的罪业要生起的时候,我们能够慢慢慢慢地消除,这个对治这个恶业的种子的相续。

但是我们内心当中的名言种子,只有靠信、惭、愧,是不能对治的。这个名言种子是怎么回事?就是这个想。说我们无始劫的生命的相续,我们跟很多人有这个贪爱的想,跟很多人有嗔恚的想。那么,你今生跟他结了贪爱的想的名言,你下辈子看到他,你还是继续贪爱他;你跟他有嗔恚的想,你下辈子来看到他还是不欢喜,这个等流性。那么这个贪爱跟嗔恚之间还有关系,贪爱也会变成嗔恚,嗔恚也会变成贪爱。

所以说,我们跟众生的关系就错综复杂,有贪,有嗔。贪也能够变成嗔,嗔也变成贪。那么这个贪跟嗔是怎么来的呢?主要就是来自于痴,就是颠倒,就是人我执、法我执。有一个我,就有我所,那么就开始有一种相对的贪、嗔的烦恼的活动。

所以我们在这个消除这个名言种子的时候,主要的就是修我空观、法空观,观察这个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五蕴的身心世界,色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毕竟空,无我无我所。那么你内心当中以这个空的真理在那个地方安住,这个时候,你过去生、今生跟人家结的爱烦恼、嗔烦恼的名言,就在空性的安住当中,慢慢慢慢给融化掉,这个时候你跟众生是平等的。就是你过去的那个名言种子,这个时候,慢慢慢慢就像太阳出来,把这个冰给融化掉一样。

换句话说,无贪、无嗔、无痴的生起,你一开始就是要生起无痴,否则你贪、嗔不可能停下来的,这个不能够靠强压的。就是说你一定是生起对佛法的空性的一种观照,然后把你过去生当中跟众生结的爱烦恼的名言,嗔烦恼的名言,这个时候完全消灭掉。那么,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就更进一步了,这个时候不但是这种罪业的种子,内心这些颠倒的名言,这些戏论的种子,也消灭掉。

那这个时候还是散乱心的,还没得到禅定。那么,一定要精进,这个精进是得到禅定的关键。就是于断恶修善,勇悍为性。等我们内心当中,这散乱的心要变成禅定的心,那要相续的用功。要闲居静处,念所受法,要把所有的外缘都放下。在这个寂静的山区,一次一次地去忆念你所缘的境界,闲居静处,念所受法。那么经过精进以后,得到轻安,这个轻安就表示禅定。

禅定在《瑜伽师地论》上说有三种相貌:

第一个:明,明了,不昏沉。

第二个,寂静,不散乱。

第三个是乐。

明静乐,是禅定的三种相貌。这个乐就是轻安乐。内,已经远离这个欲界的身心的粗重。当然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有法宝的人呢,那就跟一个散乱心不一样,内心当中能够不放逸,对于种种的过恶能够主动的生起防护的功能。

行舍,这个时候能够相续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这个时候内心,跟这个法的力量是任运而转。

不害,乃至于生慈悲心。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从这种过去的罪业跟颠倒的名言里面解脱以后,你看到一切众生,会生怜悯心:我过去就跟他们一样。这个时候你会有一种不忍众生苦,不愿圣教衰的使命感生起,就帮助那些还没有解脱的人,这是悲悯心,不害。那么当然这个是第三个次第了。

我们在这个成就十一个圣道的法财,他就分成三个次第。

欲界善五识,得与十善相应,但除轻安。初禅善眼、耳、身识,并得有轻安故。

在讲到前五识的这个十一个善心所它的相应情况,假设你是在欲界,那么欲界的这种良善的五识,当然这良善五识是要第六意识良善,第六意识良善前五识才能良善。这种前五识的良善,只能够跟十个善心所相应,不能有轻安,因为轻安一定是一种定的相貌。假设他是初禅,这善的眼、耳、身识,他是有轻安的。当然,二禅以上前五识就不活动。这个是说明前五识的一种善的一个情况。

中二随烦恼。

这以下的心所都是属于不善的心所。那么,它的相貌就是烦躁,扰动,恼害身心。它的相貌是不寂静的,恼害我们现世的身心,也恼害我们来生的身心。所以它有种种的过患的,它的烦躁,扰动,而且恼害我们身心。这个中随烦恼当中有两个,无惭、无愧。

这个无惭、无愧刚好是惭、愧的颠倒。这个无惭就是轻拒贤善。那么对于贤善的事情,对这种贤善的人、事,我们排斥。无愧呢,崇重暴恶,对这种杀、盗、淫、妄的事情,在你的身心出现,你一点都无所谓,崇重暴恶。

这个《瑜伽师地论》讲到这个惑、业、苦,就是业,讲到这个业力的时候,他讲到这个业有定业跟不定业。那么这个定业跟不定业关键就在这个无惭、无愧。说我们造一个业,假设具足两个条件,那么这个业就是定业。

第一个条件,见是功德,心生爱着。这个就是跟邪见有关,所以你造了这个恶业呀,你对于这个罪业的事情,你认为它是功德,你认为这个罪业让你会得到快乐,会让你现在快乐,也会让你来世快乐,见是功德,心生爱着。那么你深深地爱着这个罪业,你现在造的业,你以后还要继续造,为什么,因为他是让你快乐的,你有这样的邪见,这第一个条件。

其次,数数现形,都无惭愧。那么,你对这个罪业的事情,一次一次的造作,完全没有惭愧心,没有羞耻心,你不想去调整它。你有这种两种条件呢,就会使令你的业变成定业,这种罪业就很难忏悔,一定要得不可乐果报。

前段时间有一个这个杀人□□犯,他临命终的时候,他本来是信佛教的,他临命终之前改信其它宗教。他也提出一个理由,他说佛门里面那个因果轮回的道理,使令我心不安,所以我不要信佛教,我信其它宗教,其它宗教没讲到因果轮回,让我心安。

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呀。你信了佛教以后你深信因果,你对你所造的罪业,崇重贤善,轻拒暴恶,你不安,而这个不安的内心的活动,它正是能够对治罪业,它能够减损你的罪业。结果你不是,你不去面对它,你把这个不安的心所给消失掉。这个时候,你对这个罪业呀,一点都没办法对治。

这个道理懂吗?

就是说我们造了善业,那么我们当然心安理得,造了罪业有不安的情况这个是很正常的,这个应该让它扩大的。因为你这个罪业本身就应该不安,因为罪业的本身就是不寂静。那么你内心当中会有惭愧心,这种不安,其实这个不安的心所是对的,这个是正确的,这个是惭愧的心嘛。

它的活动,对你的罪业有折损的功能,你应该要使令它增长广大,结果你不是,你把这个不安的心所、惭愧的心给消失掉。你内心当中的罪业,这个时候在你的内心当中是无障碍的,没有能力再能够障碍它,那么这以后的果报就不得了。所以我们要不学唯识学,有时候,这个心地法门就会错用。

所以这个无惭、无愧是很不好的,因为他会增长罪业的力量。当然这个无惭、无愧,主要是来自于邪见,因为你不知道世间上,善业决定成就可乐果报,恶业决定成就不可乐果报,你对这样的一种缘起法,没有胜解,才会无惭无愧。

再看大八随烦恼,这当中有八个随烦恼:

谓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这个掉举就是心于所缘,内心不寂静,不寂静住。

这个昏沉,就是心于所缘,无堪任性。这个堪任性就是内心没有明了性,内心不能造业,没有造业的功能。

那么这个不信,就是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对于三宝的真净功德不能够随顺忍可,你也不希望成就,不信。

这个懈怠呢,对于这个断恶修善的事情,懒惰为性。虽然知道它好,但是懒惰,那么就是懈怠。

放逸,于诸过患,不生防护。这个比懈怠更严重。你内心当中,身、口、意当中有过患出现了,那么你也不加以防护,继续的放纵下去,就是放逸。

那么失念,那么这个失念就是心于所缘,不能明记。你本来是忆念佛号,或者忆念种种的法门,这个时候,你对于所忆念的法门忘失了,失去他所缘境了,忘失。

散乱,心于所缘,令心流荡。就是你这个心已经控制不住了,东跑西跑,在这个所缘境里面流荡。

不正知,那么,于所观境谬解。你对于所观察的境界是善是恶是邪是正,不能够得到正确的理解。

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主要就是正念跟正知。一个是念力,一个是知。这两个应用,我们前面也说过了。就是说我们在调这个狂象,调狂象要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就是要有这个大的绳子把它的头绑住往前拉,使令它前进。那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这个就是念力。你要求你这一念,原来长时间这个散乱的心,现在强迫自己在佛号安住。你说,我不安住,不可以。就是你这个大象不走,不可以,因为我这个绳子就是要拉你走,这个是念。

那么,这个时候呢,旁边也有一个人在旁边看着。这个大象,有时候这个绳子脱落了,这个绳子是不是脱落了,他是不是走歪了,是不是有什么情况出现了,这个旁边这个人,要在旁边调整一下,这个绳子脱落,赶快再把它绑起来。你不能一路拉,拉到最后这个绳子脱落都不知道,这正知。这个正知是很重要,对于这个所观境,是邪是正是善是恶要了知的。

在这个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代,这个赵国,有一个叫蔺相如。蔺相如他本来一开始不是在赵王的座下做官,他是在一个赵王的一个大夫,世大夫,叫妙贤,妙贤长者的家里面做家臣。那么这个妙贤,他是赵王的一个大夫。那么他有一次在言语当中,得罪了赵王,触怒了赵王,赵王非常生气。这个时候,这个妙贤长者他也很害怕。回到家以后,就把他的家臣蔺相如找来,他说我今天得罪了大王,大王可能要杀我,我们现在赶快逃难。

蔺相如说那你准备怎么逃难呢?这个妙贤说,我准备逃到燕国去,就隔壁的燕国。蔺相如说你为什么想逃到燕国去呢?他说,我过去,曾经跟赵王跟燕国结盟,这个时候赵王跟燕王结盟以后,这个燕王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说,我很喜欢跟你做个朋友,他对我印象很好,告诉我说,我很喜欢跟你做朋友。所以我想,我现在有灾难了,我去投奔燕王,他一定会收留我,会保护我。

这个蔺相如说,不对。他说,你当初跟他结盟的时候,你要知道,赵王是个大国,赵国是个大国,燕国是个小国。燕王是为了要讨好赵王才跟你交朋友,他希望你在赵王面前,为他讲几句好话,那么你现在得罪了赵王,你去投奔燕王,他不但不会保护你,他还会把你抓起来,送给赵王来邀功。这个时候,你投奔到其它国家去,被其它国家抓回来以后,赵王就一定要处罚你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处罚你,不杀鸡儆猴,就不可以了。

如果你现在,你从你得罪赵王的情况,以赵王的个性,你主动跟他忏悔,在大众跟他忏悔,他一定会原谅你。那么后来这个妙贤长者,这个人也很难得,他就接受了蔺相如的建议,就负荆请罪,在大众当中向赵王忏悔。那个时候的战国七雄,每一人都想要做武林盟主,做武林盟主他要表现他的胸量,赵王就在大众当中就原谅了他。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这件事情,妙贤长者对这件事情不正知,蔺相如是正知。这个事情的判断错误,搞不好要你的命。当然这个讲世间法的正知,对我们讲这个佛法修止观也是这样。

我们在修止、修观的时候,内心从一个散乱心,转变成寂静心的这个过程,会有很多事情出现,若身、若心,都会有很多的事情会有变化,身体会有八触,内心有很多影像出现。这个时候你一定要了知,这个境界是邪,是正,你要了知。应该要让它增长,还是应该熄灭它,应该修止,还是修观?这个时候要增长,是修止增长,还是修观增长?这个时候要熄灭,应该修止熄灭,还是修观熄灭?你都必须要学习。你才能够对这样的整个止观的过程,把你所出现的任何境界,都能够如实了知,做一个正确的处理。否则,也可能会要命,当然要的不是你的色身的命,要的是你的法身慧命。

所以这个正知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在修止观,正念,正知。这个正知就是要靠学习,这个是讲大八随烦恼。

若恶心中——定有此十。若有覆无记心中——定有掉举等八故。

如果是在恶的心所,这十个都具足。

如果只是有覆无记,这有覆无记是指这个□□、无□□那个高深的禅定,高深的禅定,在禅定当中他也不思善也不思恶,但是他的人我执、法我执存在,这第七意识的有覆无记,这个时候有掉举等八故。当然这个是前五识了,前五识当然不可能在禅定当中,这是在散乱心当中。散乱心当中生起这个我执、法执,那就有掉举等八故,就是扣掉了这个无惭跟无愧。那如果恶心所的话呢,就把这个八随烦恼跟无惭、无愧加起来,就十个都具足。

最后再看根本烦恼,贪、瞋、痴。

根本烦恼之三,这个贪、瞋、痴的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叫根本烦恼。

痴即无明,遍与一切染心相应。

这个根本烦恼当中,以痴为主,就是无明。就一个人在这个没有光明的处所,他也不知道是往东走或往西走,完全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办呢?就随顺环境而转,遇到好的环境,那么就起善念,遇到恶的因缘,就起恶念,就是自己不能判断,无明。这个是遍一切染心相应。

五识,缘欲界顺情五尘,有任运的贪。若缘违情五尘,有任运的瞋。

这个是任运,就是它没有名言。欲界的五尘,这个五识接触的时候,有任运的贪。比如说我们这个眼睛,我们眼睛看到这个酸梅,看到酸梅的时候,我们流口水了,但是这个时候第六意识还没有生起这个酸梅的名言,还没有这句话出现。换句话说,那一刹那,第六意识还没有分别,但是有流口水表示什么?表示有贪烦恼活动才会流口水。那么这个贪是谁呢?就是前五识,任运的贪,这个微细的任运的贪。那么,如果有违情的五尘,有任运的瞋。

我们再看这个外道跟佛弟子,在禅定的差别。

外道凡夫入初禅时:眼耳身识,惟有贪痴,亦不名恶,但名有覆无记。

若佛弟子入初禅者:有观慧故,不味着故,并无根本痴贪及大随八,但名为善也。

前面的这个贪、瞋、痴,是在散乱的情况,如果是在初禅呢?如果外道凡夫入初禅,眼耳身识,有贪。这个贪不是贪五欲了,是贪这个禅定的三昧乐;也有痴,就是认为这件事情,是真实的,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安立做恶,但名有覆无记。因为在这个散乱心当中,我们身对五欲的贪,这种贪是粗重的,是会到三恶道去的,是恶法。但是这个禅定的所贪的三昧乐,他是属于心一境性,他已经没有这种粗重性,是一种寂静的状态。所以,不安立作恶,他也不会到三恶道去。所以这个禅定,贪求三昧乐,这种贪的业力呀,不会使令他到三恶道,它不是恶法,它只是有覆无记,它不是善也不是恶,但是会障碍圣道,叫有覆。

那么,如果是佛弟子入初禅,因为他有无常、无我的观慧,所以他不贪爱这个三昧乐,他知道它是无常的、是败坏的、是没有自性的。连根本的贪痴跟大随八都没有,这个时候就是善法,就是善,完全是善。

这个是说明前五识所相应的三十四个心所。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题一

答:这个若恶心中,就是说,前五识如果是在恶心所,定有这个识,这个识指的是大八随烦恼,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再加上前面的无惭、无愧,就是一定有这十个。

问题二

答:对,他那个覆是覆盖真如。所以,他这个覆,是完全就着圣道来说的,障碍你修学圣道。你对其它的善业它不障碍你。一般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它都不障碍你,它只障碍你修学圣道。

问题三

答:这个是这样,有覆无记是遍三界的,就是说,如果在大八随烦恼的时候,有覆无记心中定有掉举等八。这个时候有覆无记是指散乱心相应的,如果你在散乱心当中的有覆无记,你内心当中也不思善、也不思恶,但是内心当中也不是跟禅定相应,那一定有: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的情况。那么,如果是禅定相应的有覆无记,那么就不是恶了。这懂吗?所以,有覆无记的范围是很广的,三界的众生,只要我们不修无常观、无我观,那可能不一定会造恶业,但是一定会落入有覆无记。

这个意思就是说: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我相随,只要我们第六意识不修我空观、法空观,第七意识的这个恒审思量我相随一定会现前,不管你是散乱心,不管是禅定心。所以这个有覆无记的范围是通于三界的。

问题四

答:对。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有覆无记是跟禅定相应,那么他就没有这个掉举、昏沉的情况。但是这个地方的若有覆无记心中,定有掉举等八故,这个地方所指的是散乱心相应的有覆无记。从文义来看,可以看得出来,他不是指初禅相应的,是散乱心的,是指这个五趣杂居地相应的。

唯识学把我们内心的状态分成有善的心所活动,有恶的心所活动,但是这个当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这个恶的心所的势力是强过善的心所的势力,这个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我们过去生当中,造的恶业比造的善业多。因为这个心所是由业力的熏习所留下来的,虽然这个业力已经过去了,但是它造作的那个等流性,被累积下来。

所以我们刚开始学佛,这个初学佛法是最困难的,就是我们从这个凡夫到这个见道位,在整个圣道当中是最困难的,就在这个阶段,就是初开始学佛。因为初开始学佛你要调整你强大的恶业跟烦恼,而这个时候善根是很薄弱,完全是仰赖一个信心跟惭愧心。那么这个时候,面对强大的烦恼势力,内心有很大的冲击,所以这个时候完全就靠这个信心在支持。

我们看这个佛在世的时候一个大富长者,叫须达多长者,他是在中印度这个乔萨罗国,就是波斯匿王的一个大臣,他发心要盖一个精舍来供养佛陀跟那些千二百五十人俱的那些僧团。他就以这个黄金铺地,就把这个太子的花园买下来,买下来盖了很多精舍。供养佛陀,安身办道。

在盖这个精舍的过程当中,他曾经有一度,要以世间法说是破产,没有钱了。因为他这个黄金铺地,把那一块土地买下来,那个祇桓精舍,在佛世的时候是两大精舍,跟竹林精舍是两个最大的精舍。你看看,用黄金把这个土地铺满,要多少黄金?黄金盖完以后,他里面有八十个寮房,八十个大的,等于不是寮房,八十个殿堂。讲经的,吃饭的,那么这个修行的殿堂,八十个殿堂。这当中呢,他把他的财富完全都花光了,花光以后,他的亲属就讥嫌他,说你看,你说这个布施能够得到可乐果报,但是你现在布施的结果,你就是当下就贫穷,谁看到后世了呢?那么这个时候没饭吃了,连吃饭都有问题呀,你看到这种境界。

这时候呢,没有饭吃,须达多长者那个时候证得初果。那么这个时候没饭吃就煮粥,那要水放多一点。这个时候,他那个也是一个大家族,很多的仆人、眷属。要吃粥的时候,目犍连尊者就来托钵了。一个初果的圣人那个四不坏心,佛、法、僧、戒是不可破坏的信心。他思维这个目犍连尊者是大阿罗汉,是一个甚深福田,就说,好,我们先不要吃,先把这个饭,粥,拿一半起来,供养目犍连尊者。供养以后,就剩下一半了,大家少吃一点。

最后要在吃的时候呢,舍利弗尊者来了,这个时候,须达多长者也没有第二句话,把剩余的米粒,一半的米粒再捞起来,供养舍利弗,今天大家只好吃粥水呀,吃粥,粥水,喝点汤。

那么大家只好这样,没办法了,主人这样子讲,大家依教奉行。要喝汤的时候,佛陀亲自来了,但是,须达多长者,没有动任何的怀疑,他亲自把这个粥,粥水,拿起来,供养佛陀。佛陀这个时候为他咒愿:从今以后,永恒富饶。因为佛陀知道,这个须达多长者,他过去这个悭贪的业力呀,最后这一点,就在这个布施佛陀的这个时候完全消失掉。他的阿赖耶识当中,完全没有悭贪的业力了。他生生世世从现在开始,初果一个身心开始,一直到成佛,他除非往生到净土,只要在人间得果报,绝对不会贫穷。

所以,佛陀不会随便讲话的,我们看经典,佛陀要是不决定的事情,他顶多保持默然,他一讲话,这件事情就是真实的。佛陀跟他咒愿,从今以后,永恒富饶。果然,讲完以后,他那些虚空的仓库,又生起种种的珍宝。

我讲这句话意思是说,我们这个学佛这个三大阿僧祇劫,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讲过一句话:三界生死,这一关最难透脱。就是你刚开始要学佛的时候,这个是初发心是最困难。你能够到了界外,做界外菩萨也还是很多。这个别教,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个初住就见道位了,就是断了见惑了。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个还是有一大段的时间,但是这个时候修行就简单了。一个初果,见到真理的人,他有四不坏心。那问题就在什么时候呢?就是在这个十信位的菩萨,内心当中还没看到真理,还没看到真理,带业修行,内心带着烦恼障、业障、报障在修行。

过去在放逸的时候,身体也健康,事情也如意。现在开始来到僧团以后,身体也痛,头痛,牙痛,腰也痛……那我们会想,我过去在这个世间放逸的时候,什么都不痛,现在来到深山里面,开始三点半起来做早课,又拜八十八佛,又持八关斋戒,晚上又不能吃,又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为公为众。佛陀说,造善业成就可乐果报,为什么我看不到可乐果报?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今生所造的善业呀,先保存下来,有这异熟果。你点点滴滴,你所拜的每一拜佛,你为僧团所做的每一件的善业,一点都没有流失掉,被你阿赖耶识给摄持住了。而你在修止观的时候,修四念处的时候,修空观的时候,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时候,动摇了你的名言种子。动摇了你的名言种子,就动摇你的罪业,因为这个罪业,罪从心起将心忏。这个罪的本身是由内心活动所生起,这个时候你的无明被动了以后,你的罪业也跟着震动,就把你过去五逆十恶的罪业给破坏了。破坏了以后,就以现世微小的,什么牙齿痛了,腰痛了,脚痛了,把这个果报给过去了,是这样子的呀。

你现在的痛苦果报不是善业而来,是你过去生当中所造的杀、盗、淫、妄,诽谤正法,五逆的重罪所累积的。这个时候,因为你修行的关系呀,把这个势力给破坏掉。破坏掉以后,就把这个罪给逼出来。

当然,我们哪一个人看到来生了呢?但是,我们透过对唯识的学习,我们能够相信,我们由于今生的修行,能够成就殊胜广大的可乐果报,我们相信。而这样的信心是依止胜解,对教理的胜解,在支持我们。

所以这个十信位的菩萨,他遇到很多的逆境,他自己身心的障碍,别人的障碍,环境也障碍他,他怎么过关呢?他完全靠这个信愿。这个十信位菩萨就是信愿,而这个信愿就来自于对教理的胜解来的。

所以在我们这个阶段,经常学习佛法是很重要的,坚固我们的信心,坚固我们的愿力,使令我们逆境现前的时候不动摇。而这整个力量,就是来自于对佛法的胜解。而这个胜解的生起,就是每天不断的学习佛法,思惟佛法而成就的。所以我们看到这样的心所,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

好,我们再看下一面,第十四面: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那么,前面的偈颂呢,是说明五识生起了别跟造业的功能。那么这以下呢,是说明这个五识在了别造业的时候,所必须具足的因缘,它有什么样的因缘?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前五识要生起了别跟造业呀,必须要依止这个净色根,要有根。那么,它所具足的因缘呢,有三种情况:一个是九缘,第二个是七缘,第三个是八缘,把这个前五识分成三类。对眼识来说是九缘,那么,耳识呢,是八个缘,耳识是八个缘,那么,鼻舌身这三个识是七个缘,这叫九缘七八,就把这个前五识所具足的因缘分成三类。

这个好相邻那是说,好相邻就是邻居呀,你也帮助我,我也帮助你,我们共同去做一件善事。那么,这意思就是说呢,前五识的活动,必须有九缘、七缘、八缘那互相的支助,才能够生起了别跟造业的作用,叫好相邻。你也帮助我,我也帮助你,使令这个前五识能够生了别的作用。这是一个简单的消文,我们看蕅祖的注解:

这个前五识,我们先解释它所依的根,就是净色根。

净色根谓胜义五根,乃第八识所执受之相分。

这个胜义五根,就不是浮尘五根,它是胜义五根,是第八识所执受。

以能发识,比知是有。虽是色法,非外四大所造,亦非肉眼可见,故名净色根。依此五根,乃发五识,此根即名增上缘依。

我们这个胜义五根,眼根、鼻根、耳根、舌根、身根,它是微细的四大。微细的四大,我们不能见闻觉知,那么怎么知道是有呢?因为它能够引发识,所以我们比度量知是有,是一个比量的境界,它不现在前,所缘境不现在前,它不是现量。那么虽是一个色法,它是一个精妙的色法,但是它不是外四大,它是内四大,也不是肉眼可见,故名净色根。

这个净,就是有微细的意思,这个色法特别微细。那么,依此五根,乃发五识,此根即名增上缘依。那么依止这个五根,当然这个五根是各别依止,各别依止,眼识依止眼根,耳识依止耳根,乃至于身识依止身根,这个是不可以混滥的。这个就是五识同依净色根。

再解释这个九缘七八好相邻:

眼识则更须空缘、明缘、境缘、作意缘、分别依缘、染净依缘、根本依缘、种子依缘,方得生起现行,故云眼识九缘生。

要有九个因缘生起眼识。那么耳识呢?

则除明缘,但须八缘,以暗中亦闻声故。

这个耳识,就不需要这个光明,在黑暗当中也能够闻声,就把这个明给去掉。

这个耳识跟眼识,在修行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们一个禅定的人,他在禅定当中去分别种种的境界,分别法义,他是独头意识,不必要前五识。但是我们一个散乱心的一个欲界众生,要学习佛法,这个前五识还是很重要的。

这前五识当中,眼识跟耳识又特别重要。为什么?因为眼识跟耳识,它容易取到所缘境的相貌。你这个鼻、舌、身,去取所缘境,不容易取到所缘境相貌。眼睛看佛像,看经典,耳朵听佛号的声音,能够善取所缘境的相貌,取这个三宝的境界,容易取得到。那么这个眼识跟耳识再比较起来,耳识又更重要。因为,它不但能够善取所缘境的相貌,而且它不耗损你的精神。

这不耗神,使令我们的修行能够相续。因为你眼睛,眼识用太多,耗神,耗神你就必须休息。你眼睛看经典看多了,眼睛就痛,精神就觉得很疲倦。但是你耳识听佛号的声音,你越修行,不但不耗神,还养神,不但摄心,而且养神。印光大师说,我们这个持名念佛,一句弥陀念诵听,不但能够摄心——因为它能够取到所缘境相貌,所以摄心,而且它还养神。所以在这个密宗,净土宗,密宗讲持咒,净土宗讲持名,对这个耳识是很重视的。

鼻舌身三识,则并除空缘,但须七缘,以合时方知香味触故。

那么,眼识是九缘,耳识是八缘,那么,鼻舌身三识呢,就是扣掉空间,只需要七个因缘。因为它必须要合和,这个根跟境要合和,才能够知道香、味、触的缘故。

好,我们这一段先讲到这里,那补充讲表呢,我们下一次再说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