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零之走出枣儿沟 > 第12章 竹杯

八零之走出枣儿沟 第12章 竹杯

作者:思若无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1 20:10:34 来源:文学城

田里的活还没干完,稍作休息,谈二牛和谈国青就扛着锄头和钉耙下地去了。

谈湘则是回到自己的小隔间,趴在椅子上,拿出笔和本子开始画了起来,她回忆着后世见到的那些精美果盘和梳妆盒的样子,画出大致形状,然后加以改良,让外形更加适合手工编织。

谈湘画好了先拿去给沈南星看了。

“就这么简单?这哪用得着麻烦你爷爷,我屋子里还有一些处理好的藤条,等会儿奶奶给你编几个看看,这果盘呀,用藤条编起来更好看,今天你一大早就起了,快去睡个午觉吧。”

谈湘还真的感到困了,便想着小睡一会儿,回到小隔间,不一会儿就沉沉的睡了过去,等她醒来都已经下午两点多了。

走出房门,屋檐下,沈南星安静的坐着,双手不停,十指翻飞,那些藤条在她手中听话极了。

谈湘睡个午觉的功夫,沈南星就已经编好了三个果盘了,一个圆形的,一个六角形的,还有一个荷花型的,真好太好看了,谈湘对这几个果盘爱不释手,都舍不得卖了。

“阿奶,这些藤条摸起来可真光滑,您花了不少功夫处理吧?”

这山沟沟里什么都要靠人力,谈湘可以想象得到这背后的辛苦。

“嗨,不辛苦,奶奶我喜欢做这些,你看着漂亮不?还和你想的一样呀?”

沈南星真的是很会苦中作乐,就算身处山沟之中,也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在她看来,琴棋书画是艺术,这藤编同样是艺术,所以谈二牛教她的时候,她学的还是挺开心的。

“奶奶,您编的好看极了,是比我想像的还要漂亮!我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卖了,它们在我眼里都是宝贝!”

“奶奶我呀,只管编,剩余的你做主,若是卖不掉,我们就自己用!”

沈南星看着编出来的果盘,也是喜欢的很,她从小就喜欢漂亮的东西。

“对了,有个东西奶奶还没给你看过呢。”沈南星说着放下了手上的活计,起身往屋里走去。

“湘丫头,你背上看看,看看合不合适?”

沈南星拿出来的是一个用细藤条编成的方形小书包,外形挺廓,线条流畅,其时髦程度,竟不比后世的雕呀驴呀的差,谈湘真心感到惊喜。

“奶奶,这包好漂亮呀!是给我的吗?”

“当然是给你的,快背上,我看看肩带够不够长。”

“诶!”谈湘利落的背上了肩头。

“奶奶,正合适诶!”

“那就好,那就好。”沈南星看着欢喜的谈湘,很是欣慰,她没赶上好年代,她希望孙女将来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谈湘看着这个精美的书包,只觉得沈南星真是了不起,自己做这些是为了赚钱,而她只是纯粹的喜欢,谈湘不禁为她感到遗憾,她这种天赋和品行,本该有更灿烂的人生的。

天气越来越暖和,白天也越来越长了,冬天的时候五点天就黑了,现在晚上七点了天还是亮的。

就这么捣鼓了几天,祖孙俩一个画,一个编,家里已经积攒了几十个果盘了,各种样式的都有,还一个比一个漂亮,谈湘开发着她的想象力,沈南星发挥着她的创造力,出来的成品让谈二牛和谈国青赞不绝口。

红枣和笋干都已经卖完了,谈湘想,是时候让奶奶编的果盘出场了。

还真的有点忐忑呢,之前都是卖的吃的,没有投入那么多感情,这次可是倾注了她和奶奶的心血呀,就是不知道乘客们对工艺品感不感兴趣呀。

对了,爷爷昨天刚做好的竹杯也可以一并带上。

竹杯的做法说简单也简单,说细致也细致。

砍一根楠竹或者毛竹,从竹节下方锯断,刨去青色外皮,再细细刨平外周,刨出想要的形状,可以做成上窄下宽的大肚子样,也能做中间凹进去的成小蛮腰样,最后将里外打磨光滑就行。

若是再精致一些,可以在杯身上雕上图案文字,在底部雕出纹路。

竹杯天然一体,自然清香,用来饮茶再适合不过了。

若是想要做成带盖子的,只要在锯断的时候选两个竹节就可以了。在靠近竹节的地方,切开其中一端,从切口处将两块竹料做成相互咬合的形状。

拿了五个果盘五个竹杯,谈湘出发了。碰巧宋巧今天家里有事,她只能一个人去了。

到了铁轨旁,竟是一个人也没有,想来也是,大家家里的大枣和笋干也卖得差不多了,山里物产并不丰富,也没有其他什么好卖的了。

火车停下,谈湘挨个车窗问过去,大家都是只看不买,直到来到车尾的时候,才有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问起了价钱。

“小姑娘,这果盘怎么卖呀?”

这位乘客看着着实喜欢,担心这次错过了以后就再也遇不到了,犹豫了一番后开口道。

“姐姐,一块钱一个,有三种样式可供挑选,您看!”谈湘踮起脚尖把果盘举高了些。

“能便宜点不?”女乘客询问道。

“姐姐,这些都是我奶奶亲手编的,从到山上砍藤条,回来蒸煮加工,再编成果盘,花了好大的功夫,若是便宜卖了,我怕对不住奶奶的这番辛苦。”

这位年轻的女乘客听后有所动容。

“姐姐,要不我再送你个竹子做成的小水杯吧,你在车上可以用它喝水。”

谈湘拿出一个竹节杯在手里摇了摇,脑袋也跟着左右晃动了起来。

女乘客被谈湘可爱的样子逗笑了,果断的从钱包里抽出了一张一元纸币递出了车窗。

谈湘就这样成交了她的第一个果盘。

“小姑娘,你这竹节杯卖不卖呀?”

坐在另一边的男乘客突然问道。

“卖的,两毛钱一个,需要来一个吗?有三种样式可供选择。”

“给我一个!”

这位乘客出门忘了带杯子,在车上渴了一路了,又不舍得买矿泉水,他一看到这个杯子眼就亮了,买个杯子,就可以去乘务员那里倒水了,还能带回家用,多划算呀。

就这样,爷爷做的竹杯也开张了。

这时,坐在靠里面座位的一位带大金链子的中年男子指着竹杯说道:

“小姑娘,你这竹杯看着有点像岛国那边的东西呀,我之前在料理店吃饭的时候他们给顾客喝茶用的就是这种杯子。”

“大叔,这可不是什么岛国的东西,这竹杯在唐朝的时候很是流行,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谈湘认真反驳道。

“小姑娘说的对,不仅是唐朝,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竹杯风潮更盛呀,到了宋朝不少文人也酷爱以竹杯饮茶喝酒。”

这是坐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一个戴眼镜的老者发声了。

“老爷爷,您知识真渊博,我今天受教啦。”谈湘说道。

“小姑娘,也给我拿两个,我带回去做个纪念。”老爷爷笑眯眯的说道。

谈湘从篮子里挑了两个最好看的,就是刻了兰草的那两个大肚子形状的,踮起脚尖递进了车窗。

“爷爷,给您!”

谈湘刚收好钱,火车就发动了,她赶忙站远了点。

列车上,那位老爷爷拿着茶杯在手上端详,嘴角不自觉上扬,着小东西还挺精致,家中等他回去的妻子应该会喜欢的。

回到家里,谈湘原以为奶奶他们会很失望,毕竟就卖出去了一个果盘,没想到沈南星竟是开心的不得了。

“真没想到,我编的盘子真的能卖出去呀,我家阿湘真有本事。”

“还有我的竹杯,居然卖出去了三个,我小老头可真厉害!”

谈二牛听完了阿湘的转述比沈南星还要高兴,没听阿湘刚才说嘛,车上戴眼镜的老学者也说他的杯子好,还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看着爷爷奶奶开心的样子,谈湘又重新恢复了信心,是嘛,一下子全卖光才不正常呢,慢慢来,有人买就说明这些东西是有市场的,如果没有市场,他们就改良产品去迎合市场。

于是,谈二牛那边推出了简易竹杯,只打磨杯口,其他的保持原生态,这样制作起来简单,卖的也就便宜,一毛钱一个,走量。

现在气温还算舒适,等再过一个月,天气热了,车上的人不可能不喝水,到时候他们的杯子肯定有人要。

至于果盘,沈南星那边也出了简易版的,五毛一个,不过肉眼可见的没有一块钱一个的好看,有了对比,一块钱的那种反而卖得更好了。

带着果盘和竹杯,谈湘再次出发,这次她可是做足了准备,爷爷给她改造了一辆个小推车,推车上还有镂空的架子,这样,乘客们就能直观的看到她家的产品了。

火车停稳后,谈湘赶紧抓紧时间推销了起来,十几分钟的时间,从车头到车尾,谈湘这次卖掉了两个一块钱的果盘,一个五毛钱的果盘,三个雕花的竹杯,两个简易竹杯,总收入三块三毛!

这结果比第一次好太多了!火车离去,谈湘开心的收拾好小推车,快快乐乐的往家里走去。

这结果比第一次好太多了!火车离去,谈湘开心的收拾好小推车,快快乐乐的往家里走去,她要赶紧去和爷爷奶奶汇报这个好消息!

“奶奶!我回来啦!”刚到院门口谈湘就大声叫了起来。

“湘丫头,你回来啦,萍萍来找你玩,等了有一会了,这些我来收拾,你快去玩吧。”

沈南星接过谈湘手上的小推车,示意她多和同龄的朋友玩玩。

谈湘转头,看到了坐在院子中间的谈萍。

谈湘一进门,谈萍就从头到尾把她打量了个遍,满脸的汗水,沾满泥土的布鞋,这样子的谈湘让谈萍感觉自己根本没有必要来这一趟。

谈湘见谈萍只是一个劲的盯着她看也不说话,只好努力找话题不让气氛那么尴尬。

“谈萍,你放学啦?”

“嗯,谈湘,你的事我都听你奶奶说了,你现在这样也挺好的,多攒点钱,将来你哥娶媳妇你也能出一份力,你不上学是对的。”

这天是没办法聊下去了,谈湘只觉得自己和谈萍根本不在一个脑回路上,这谈萍怎么每次一见面就劝自己不要上学呀,自己上不上学和她有什么关系吗,还有,自己攒钱和谈爱杰娶媳妇有什么关系吗?

“嗯,那个......”谈湘刚想反驳谈萍就站起身来。

“时间不早了,我要回去复习功课了,你忙吧,不用送了。”

“哦,好吧。”谈湘觉得挺没意思的,也不想争辩了,自己跟个小姑娘较什么劲呢,反正两人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交集,管她怎么想的呢。

谈萍走在回家的路上,终是放心了,看来谈湘上次出现在校门口只是个意外,她家并没有让她继续上学的打算,看她如今这幅样子,已是彻底比不上自己了。

谈萍想,她和谈湘,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怪就怪谈湘命不好吧,她可不想再体会那种永远被人压一头的感觉了,没了谈湘,她才能成为枣儿村最有出息的女娃,成为家人的骄傲。

谈萍的这种小心思谈湘是没工夫理会的,她今天心情好极了,此刻正忙着和爷爷奶奶汇报今天的收获呢。

昏暗的灯光下,谈湘把收到的钱一张张的数给爷爷奶奶看。

等钱数完,谈二牛惊得说不出话来,孙女这些日子竟不声不响的攒了这么多钱呀,他编的东西,还真的能赚钱呀!

惊讶之余他又思考了起来,之前的红枣笋干也就罢了,能卖的也就那么多,这竹编可不一样,这山里别的或许没有,可竹子和藤条是最不缺的,漫山遍野都是,若是能卖出去,那就都是钱呀。

保守一点,一天按3块算,一个月火车有15天在这里停靠,那一个月就能赚四十五块,一年就是五百多块,妈呀,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