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一向小心,本以为自己不去招惹是非,就不会有什么事情,奈何人不染风尘,风尘自染人。
B被污蔑抄袭,而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因着这个缘故,A只好找来一个画风跟自己不那么一致的朋友——添芷萝。
A一边说一边气愤不已:“想不到这种事情竟然会发生在B的身上,我实在没有想到。”
添芷萝:“我觉得网络暴力中的施暴者迟早也会有成为受害者的一天,而究其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在于他们每个个体,而是他们这种行为造成的风气,他们曾经对于别人做下的暴行,让大众默许了施暴这件事情的存在,而这种也成为了后来他们被暴力的原因。”
A:“这点我并不关心,我只关心B能不能够从这次危机中脱身,以至于后面再有发展,至于那些施暴者,我管他们是死是活还是说他们还能够做牛做马?”
添芷萝:“……”
A:“是什么样的人会被网络暴力呢,一定要有一个被黑的理由,”
添芷萝:“各种各样奇怪的原因,而且我觉得原因是在于施暴者。”
A:“不在于单独的一个人,你也说了不是他们每个个体,而是人们成为群体之后就容易盲目。”
A:“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被一群人孤立,是太优秀还是太菜,或者说是因为许许多多的原因,但是大多数应该是不同。”
添芷萝:“原因的确会不同,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不迎合,太优秀或太菜的确会让人心生妒忌或轻蔑,但不迎合所造就的与众不同让大多数人觉得,这人和他们不是一个“窝”里的。”
A:“不迎合的另一个词应该是'孤僻'?”
添芷萝:“可以这么说。但孤僻拒绝与他人交往,不迎合他人想法的人被抹去了交往的资格,两者有很多重叠部分。”
A:“你认为会存在这样一个人吗?我是说,这个人他一面孤僻,表现为他不跟班上任何一个人有交流,但是与此同时这个人却跟另外一群人玩的好,以至于让人怀疑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情况。”
添芷萝:“存在。我见过这样的人,因为她不和我说话,所以不敢用“认识”来表述。”
A:“这样的人,你会觉得他是具有双重性的吗,或者说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人面对不同人群表现的不同。假如,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天也被孤立,那么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添芷萝:“原因可能很复杂也可能很简单,可能是眼高于顶,也有可能是缺心眼(见过真人)。我不介意被不喜欢的人孤立,在我眼里孤立别人的人是败类,没必要结交,但如果被孤立的过程中出现了霸凌,我会生气。”
A:“霸凌这个词现在出现的次数很多,那么,你认为什么样的行为构得上是霸凌呢?面对霸凌时又应该怎样处理?”
添芷萝:“语言上的讽刺辱骂,行动上的伤害殴打,有意无意地精神施压,这三点即使再微小也称得上是霸凌。不敢强说处理霸凌,因为许多人面对的时候真的非常无力,但不能隐瞒。一定要细心,及时上报,不要害怕报复更要保护好自己,更不能成为和他们一样行为恶劣的人。”
A:“那么你认为,对施暴者施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当原先的施暴者成了受害者之后应该对其嘲讽吗?”
添芷萝:“对施暴者施暴,很讽刺的一种行为,抛去其中自认为“正义”的成分来看,它的本质仍是施暴不是吗?不应该嘲讽,倒也不是圣母什么的。只是抛去其中“快意”的成分来看,它的本质仍是讽刺挖苦,同样的施暴。”
A:“如果不以暴制暴,而选择用其他更为正当的手段——告诉更为权威的人和机构,但是若是这些外来手段并不能够使受害者得到救援,甚至那些人放任这种行为的发生,又应当如何?”
添芷萝:“这正是无解的地方。这种放任行为的人不配居其位,但不得不承认,这种现象屡屡发生,且难以禁止。”
添芷萝:“但此时请不要在不能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过激行动。不要放弃抵抗,不要对这个社会失去希望,你的痛苦没人能感同身受,但要相信,我们在一步一步变得更好,有许多人站在受害者身后,终有一天不会有这种局面。”
A:“你说没有人能够对受害者的痛苦感同身受,那你认为那些劝他们善良、不要暴戾的人算不算是在多管闲事,现在有这么一句话,'未经他人苦,休劝他人善',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添芷萝:“他们没有经历过受害人的痛苦,不应该用过激的语言去评判受害人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在自诩“正义”的前提下。但我相信,但凡是有些良知的受害人,都不会反过来加害别人。我知道他们非常痛,但想想别人加害你时的那副嘴脸,你想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吗?”
A:“所以你认为,一个人受到的任何伤害都不足以成为他报复社会的理由。”
添芷萝:“我认为这是一个人基本的良知。”
A:“认同。那么,你是怎么看待现在一些反派的粉丝,他们凭借着反派小时候受到的伤害,以此来进行反派的“洗白”,并认为如果不是经历了这样子的事情,他们就不会成为这样的人。”
A:“他们甚至怨恨主角,并抨击主角是伪善,圣母。”
添芷萝:“我拒绝这样的洗白。我认为这样的粉丝不够明白,他们可能只是迷恋反派的'强大''狂傲''玛丽苏',而不肯接受他是个坏人的事实。换言之问:你喜欢的是这个角色本人,还是他身上能满足你少女心想象的点?如果不是,那你为什么连完完整整的他都不接受,转而洗白麻痹自己?”
A:“说到点子上来了,一些人既然无法接受这些反派完完整整,也就没有必要说自己是真的喜欢这种话——或者说,他们确实喜欢,只不过不是那么彻头彻尾罢了。”
A:“如果说影视剧或者小说里的反派会有不少人喜欢,那么现实中那么罪大恶极的人,你觉得会有人喜欢吗?”
添芷萝:“可能会有,但我不喜欢。我认为艺术创作和现实是两码事,艺术创作可以无限放大作者的表达欲,引导读者到可以思考以及得到精神滋养的点子上(尽管可能不那么正能量)。但现实冷静而严肃,没有任何理由能为你犯的罪而开脱。分清二者的界限,且不要过度沉迷。”
添芷萝:“就像一句话说的:'小说里看到的病娇你欣喜若狂,现实中遇见病娇你拔腿就跑。'”
A:“看到你这句话我可就不困了,你说,现在这些人剧里面那么喜欢反派,现实中碰到了这样的人转头就跑,可不可以当做是叶公好龙呢?”
添芷萝:“算是吧(笑),其实这是现代挺奇怪的一种现象,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造就的产物,说不清是好是坏,但总是需要适可而止。”
ps:感谢亲友添芷萝陪我演绎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