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发现,乔瓦尼在训练场上的状态不一样了。
他变得更加从容了。
“弗兰科!”乔瓦尼沿左路持球推进,面对上抢的防守球员,他轻巧地将球往身后一磕。及时前插的左后卫科科正好赶到,顺势将球控在脚下。
乔瓦尼没有片刻停留,一个加速从防守球员外侧掠过,随即果断内切,同时扬手呼喊:“给安德烈亚!”
“明白!”科科笑着应下,一脚精准斜传将球送到皮尔洛脚下。
皮尔洛接球后迅速抬头观察,赶在防守球员合围之前起脚,将球高高吊向禁区的无人区域——
乔瓦尼凭借爆发力和速度抢在对方中卫前触到球,但门将阿比亚蒂此时已经张开双臂冲了出来——
电光石火间,乔瓦尼冷静地将球横敲右侧,拍马赶到的亚特兰大前锋卢卡雷利一个滑铲将球踢进球门。
塔尔德利望着与队友抱在一起庆祝进球的乔瓦尼,暗自松了口气。从过去的比赛来看,乔瓦尼从来不是个善于用情感串联全队的球员,即便被赋予战术轴心的角色,他也更习惯依靠自己的速度与意识去配合队友,而非指挥队友向自己靠拢。除了与皮尔洛之间那份难得的默契,他几乎全凭一己之力的跑动来带动节奏。
在塔尔德利看来,这本质上并非真正的团队协作,而是“我来适应你们,但问题由我一人解决”。乔瓦尼在球场上太过紧绷,将一切都压在足球上。这份专注固然可贵,却也太过沉重。
他曾与切萨雷交流过,他们都认为乔瓦尼在场上是个极其冷静的球员——无论比赛局势如何变化,他的攻防状态都不会轻易波动。然而这份冷静背后,其实暗藏着强烈的掌控欲,无形中将他和队友一同拖入一场冰冷而压抑的战局。即便他自己能够承受这份重压,身边的年轻队友却未必能够适应。
这些U21的队员们毕竟不是乔瓦尼在米兰那些身经百战的队友,年轻球员的心理承受能力终究有限。在米兰与拉齐奥的决战尾声,乔瓦尼的确开口指挥了队友,但那更像是不带感情的指令,是强压之下棋手的冷酷落子。
塔尔德利根本不敢想,若是乔瓦尼在U21的某场关键战役中也展现出同样冷峻的战术意图,他身边的年轻队友们能否坦然接受。
好在从今天早晨开始,乔瓦尼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仿佛终于卸下了某个沉重的包袱。他在场上逐渐有了温度,他会高声喊出自己的想法,与队友分享思路;也会向队友求助,不再仅仅依靠自己的判断和双腿。
塔尔德利说不出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但是他觉得乔瓦尼似乎放了自己一马,这反而释放了这个年轻人在球场上的创造力。
此时,已经结束训练的意大利国家队成员三三两两地站在场边看U21梯队踢训练赛。
卡纳瓦罗抱着球,和布冯一起站在球门附近:“米拉尼看起来放松了不少。”
从他们身后路过的迪诺·巴乔闻言停下脚步,朝训练场望去:“这样挺好,以前每次和他踢比赛都挺有压力的。”
他的话引来周围不少球员的认同。
“说真的,每次在场上见到他,我都觉得自己在踢某个大赛的决赛。”皮耶罗笑着摇头,“我不是说这态度不好,但确实有点……偏执?他的求胜欲比皮波还夸张。”
真正和乔瓦尼踢过决赛的内斯塔立刻点头。
卡纳瓦罗见状像是终于找到了知己,“他之前在禁区里鱼跃冲顶差点把我和吉吉吓死……”
米兰三人组这时也站在场边,但他们清楚,乔瓦尼在场上那些近乎疯狂的举动,从来不只是出于求胜本能,他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向俱乐部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值得留下。
不过现在,这种感觉正在慢慢减轻。
科斯塔库塔用胳膊肘轻轻顶了顶马尔蒂尼,压低嗓音:“所以你昨晚究竟跟他说了什么?”
今早,他和阿尔贝蒂尼已经得知乔瓦尼昨晚去找皮尔洛复盘的事情了,也终于等到了这个年轻人放下失利、选择继续前进的好消息。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马尔蒂尼的目光依然追随着训练场上的身影,“我只是许下了一个承诺,而他相信我会遵守这个诺言。”
阿尔贝蒂尼忍不住凑近,好奇地问道:“什么承诺这么管用?”
马尔蒂尼轻轻笑了一声:“我告诉他,我会陪着他,击败每一个挡在米兰和冠军之间的对手。”
这句话声音不高,却成功传进了附近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布冯刚要开口,就被卡纳瓦罗一把捂住嘴;皮耶罗别过脸去,肩头微微耸动;内斯塔则是像发现什么珍奇物种似的微微睁大眼睛看向马尔蒂尼——这位向来以沉稳著称的米兰与国家队双料队长,此刻竟用如此平静的语气说出了这样一句带着少年意气的誓言。
但显然米兰人就喜欢这样的“幼稚话”,科斯塔库塔闻言大笑,阿尔贝蒂尼也勾起嘴角。
5月23日,意大利U21将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市与德国U21进行欧青赛的四分之一决赛。
“德国队在这个阶段常采用3-5-2阵型,他们的梯队体系一般不会轻易变动。”在塔尔德利的战术课上,克鲁伊夫站在乔瓦尼身侧分析道,“他们擅长稳固防守与高空进攻,注重身体对抗和战术纪律,但技术和创造力稍显不足。”
“简单来说”,荷兰人总结道,“他们韧性十足,但灵活性不够。”
乔瓦尼的目光仍停留在塔尔德利身旁的战术板上:“那和我们相比呢?”
“你们两国的友谊赛战绩我不清楚”,克鲁伊夫轻笑了一声,“但在世界杯和欧洲杯这样的大赛中,德国从未赢过意大利。很多人都说,这是专属于德国人的‘意大利魔咒’。”
乔瓦尼震惊地眨了眨眼,不会吧……
克鲁伊夫继续说道:“如果你们打4-4-2,正好可以利用局部快速反击来瓦解他们的进攻。从历史交锋来看,意大利的防守往往更占优势,因为意大利人最懂得如何应对德国这种直接、强硬的打法。”
“那你认识他们阵中的球员吗?”乔瓦尼问道,虽然各队还未公布最后大名单,但此前预选赛阶段的名单也可当作参考。
“我只知道巴拉克和弗林斯,不过他们还太年轻,和我所熟知的那个版本不太一样。”克鲁伊夫调侃道,“要说青黄不接,1998年的德国队简直可以写进教科书,他们的核心球员全都三十多岁了。”
乔瓦尼在心里默默记下。
这时塔尔德利也讲完了他的4-4-2战术安排,乔瓦尼担任左边前卫,与左后卫科科在左路形成配合;而皮尔洛担任二前锋,位于另一名中锋之后;安布罗西尼与加图索组成双后腰;阿比亚蒂则继续担任一号门将。
乔瓦尼托着腮,认真听着。塔尔德利这次允许他们在左路进行灵活的换位配合,但为了节省体能,皮尔洛不被允许在左路快速下底传中。更多的进攻配合仍需依靠科科的前插,或是乔瓦尼自己的内切完成。
“我要说的就这些。”塔尔德利的目光在乔瓦尼和皮尔洛之间扫过,“你们俩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两个年轻人立刻摇头。
塔尔德利满意地哼了一声,“这不是在给你们施压,但事实是,意大利已经连续三届捧起欧青赛冠军奖杯了。”他顿了顿,视线缓缓扫过全场,“而当初那几支冠军队的核心成员,此刻就在隔壁战术室听切萨雷·马尔蒂尼讲解国家队的战术体系。”
他望着台下这些年轻的面孔,缓缓说道:
“我想,你们不会甘心输给他们的,对吧?”
备注:
①关于德意两国的恩怨:
意大利在双方的直接交锋中占据明显优势:在37场比赛中,意大利取得了15场胜利,12场平局(包括2016年欧洲杯那场以点球决胜负的比赛),以及9场失利。德国在世界杯和欧洲杯的决赛阶段比赛中,从未在常规时间或加时赛内击败过意大利。【译者注:这段是意大利语资料,可以看出他们把2016年那场算成平局了,但实际上德国在点球中赢了意大利。】
在2016年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中,德国国家队首次将意大利淘汰出局,但这仅仅是在点球大战中实现的,因为比赛在120分钟后仍以平局结束。【译者注:当时双方门将是诺伊尔与布冯。从措辞还是可以看出意大利人的不服气。】
德国队在2016年对意大利的那场胜利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至于这一长期的不利纪录让意大利被称为“德国最大的足球噩梦”;对此,德国足协前主席沃尔夫冈·尼尔斯巴赫(Wolfgang Niersbach)曾表示,与意大利的比赛,即使只是友谊赛,也不应被视为一场普通的比赛,而应被看作是为了“声望与荣誉”的较量。
而克鲁伊夫没有看到2016年的那场比赛,所以对于他来说,德国一直没赢过意大利。
②意大利在1992、1994和1996年连续三届欧青赛夺冠,教练都是切萨雷·马尔蒂尼。
1992年核心成员:阿尔贝蒂尼(德米的帅照至今还在赛事官网挂着)
1994年核心成员:因扎吉、维埃里、皮耶罗、卡纳瓦罗、帕努奇
1996年核心成员:内斯塔、托蒂、布冯(替补门将)←这位真的很紫薇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0章 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