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综历史]独生子 > 第13章 第十二章 事发

[综历史]独生子 第13章 第十二章 事发

作者:长恨歌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1 01:36:35 来源:文学城

胤祉告发大阿哥胤禔,还以毒誓担保,康熙原本就极高的重视度瞬间又提高了几个量级。

“胤禔镇魇太子,你有什么证据?无凭无据,只是发誓,朕可不会相信。”

康熙心中已然怒火中烧,说话的语气却还一副半信半疑的味道。

胤祉抬头快速地望了他一眼,复又垂下头:“汗阿玛,儿臣原本也不敢相信大哥竟会不顾兄弟之情,做出这等丑事。只是确实找到了证据,又不敢确认,这才想着先行上报,留待汗阿玛圣裁。”

“说,把你找到的证据都说出来。”

“儿臣牧马场中,曾收容一喇嘛巴汉格隆。此人曾于儿臣面前自夸,言其自幼习医,又通巫蛊镇魇之术,可行咒人之事。因此人邪性,儿臣并不敢重用,只将他留在牧马场。后来不知怎的,巴汉格隆入了大哥的眼,常去大哥处行走。

自二阿哥被废、汗阿玛传唤儿臣随驾后,儿臣听说二哥行事混乱、与人不同,心中便起了疑心。”

胤祉说的是九月份刚废太子那段时间发生的事。

九月初四太子被废后,就受到拘禁,日常言行都要上报给皇帝。

整整一周,上报给皇帝的废太子日常行为中,胤礽都昏昏沉沉,有时还疯疯癫癫。康熙甚感荒唐之余,也不由得怀疑太子被鬼怪附身了。

他还曾和身边近臣、朝中重臣说过此事,胤祉当时已被传唤到御驾所在,知晓胤礽的症状也不足为奇。

一旦知晓镇魇之事,胤礽当时那段时间的反常忽然有了理由。

白日里昏昏沉沉,夜半才如常人一般用餐,饮酒能饮数十巨觥不醉;每每经过供奉神明的地方,便惊惧不已;打雷闪电之时,竟畏惧到不知所措。

即使是为废太子一事所打击,以胤礽平日的作风,也绝不至于如此。

白日昏沉夜半方食,可以当成胤礽所受打击太大,成了个不知昼夜的酒鬼,其他的表现,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后头还有其他线索,什么胤礽言动失常、时常说自己见到鬼魅以至于住处都换了好几处、吃了七、八碗饭都没吃饱,以及其他听起来颇为诡异的日常起居细节。废黜太子后,康熙对胤礽的种种表现不失怀疑,只觉得甚是蹊跷。

现今胤祉一揭发太子是受了镇魇之术的干扰,一切线索忽然都能对上了。

“继续说。”康熙的声音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听见康熙如此反应,胤祉的心忽然镇定下来。果然不出他所料,汗阿玛对废太子还是有感情的。胤禩上次倒了大霉,大哥却把自己摘出去了。不过他这位好大哥的把柄一抓一大把,胤禔想把自己撇干净,也得看他答不答应!

胤祉的声音继续在殿中响起:“儿臣心有疑虑,调查之后,发现大哥府上不仅有巴汉格隆行走,还有喇嘛明佳噶卜楚、马星噶卜楚二人时常行走。此三人行事鬼祟,儿臣疑心其在直郡王府行咒诅之术。”

说罢,胤祉闭口不言,静候康熙旨意。

“噶卜楚、格隆……看来大阿哥近来信奉喇嘛很是虔诚啊,什么人才都要奉为座上宾”,康熙语带讽刺。

格隆、噶卜楚等,皆是喇嘛的称号头衔,换算到官爵体系中,代表不同的爵位等级。

噶卜楚地位等同台吉,格隆相当于塔布囊、欢津、太师和宰相。

大阿哥结交喇嘛,并非不可以,但在胤祉控告他刻意行咒诅之术后,康熙看到这些喇嘛们的名号都觉得胤禔别有用心。

康熙本想直接发话锁拿这三个喇嘛及直郡王府一干侍卫,便见胤祉一副还有话要说的模样。

“胤祉,不要欲言又止,还有什么事,不论是否有依据,一并奏报,朕恕你无罪。”

方才欲言又止的胤祉这才继续开口:“儿臣追查三喇嘛为大阿哥行镇魇之术的线索时,有人通禀,相面人张明德在京后期,多次出入直王府,又言直王有意招揽胆大心细有本事之人。张明德之事虽已结案,但与大阿哥相关内情尚无人通禀,儿臣不敢隐瞒。”

胤禔要是在现场,能活生生撕了他,太子胤礽的仇恨值都得落在胤祉后头。

胤祉短短几句话,就将张明德案中“谋刺太子”之事,与如今的胤禔镇魇太子之事扯上了关系。

之前张明德案,倒霉的是胤禩,胤禔在顺承郡王供词里就是朵纯洁的白莲花,知晓张明德妄言后,才让人将张明德送到他府上收押。

就连废太子时,胤禔脱口而出的那句“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都能看成是为八阿哥胤禩打的头阵。

可现在胤祉一告发,揭露了胤禔私下里干的勾当,他在废太子期间的表现,就变得显眼起来。

康熙是个感性的人,不会随意怀疑自己的儿子不假。但是当这些儿子互相坑害的时候,老皇帝也不是看不出他们的手段。

胤禔前头清白无瑕只是略显莽撞的形象,如今因为事态的反转,显得尤为可憎。

“去,去将梁九功叫来。”

康熙皇帝强行克制,没有失态地怒吼,只是吩咐胤祉让方才退至殿外的总管太监梁九功进来。

梁九功进来后,康熙有条不紊地下令,派人将直郡王府围住,不许府中人外出;直郡王府上的护卫与三喇嘛,都锁拿起来,由侍郎满都、侍卫拉锡审查,查出结果立刻奏报。

到目前这一步为止,康熙还没有家丑外扬的心思。

具体要怎么处置胤禔,还得看搜府、审问的结果。

当然,不论如何,三阿哥胤祉告发有功,理当奖赏。赏格如何,需看审讯结果做决定。

为了避免结果出来前,胤祉拉了胤禔太多仇恨值,吸引过多目光,康熙便让胤祉先不要声张。

这父子俩秘密谈话不过短短一刻钟,造成的影响却很是深远。

康熙担心胤禔若是提前知晓消息,会销毁证据,因此下令的时候便要求务必从速。

从畅春园发出命令,再到满都、拉锡等人领命成行,中途有太多发生变故的可能了。

事实上,他想多了。

能在争夺储位的时候搞出镇魇太子这种盘外招,胤禔早就昏了头。

偏生他又知晓怎么在父亲面前伪装,若不是胤祉主动来告,康熙是决然发现不了胤禔的小动作的。

志满意得的胤禔恐怕都没想过暴露的可能,在胤礽倒霉之后,他恐怕只会想着乘胜追击、巩固效果,连收手的念头都不会有。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康熙已经完全没有心思处理政务了。

就连畅春园的景色,也无法抚慰皇帝内心的创伤。

等待侍卫报告结果的过程中,康熙想了很多,从他早年诸子接连夭折,到从胤禔开始终于有儿子立住,再到如今自己垂老、不安分的年长皇子们蠢蠢欲动夺嫡争储。

康熙的怒火,在下午满都等人来报,巴汉格隆等喇嘛招供,直郡王确有咒诅废太子之心、让他们行镇魇之术时,达到了顶峰。

“挖,掘地三尺给我挖,让朕好好看,朕的大阿哥还有什么惊喜送给朕!”

*

家丑不可外扬,大阿哥行镇魇之术咒诅太子,除非皇帝亲口说出此事,否则的话,就是不能外传的秘密。

负责把守直郡王府的侍卫们嘴都严严实实地闭着,放在不知内情的人眼里,就是大阿哥不知犯了何事,似乎下一秒就要步上废太子和八阿哥的后尘。

胤禔一点消息都没收到,就被管控了人身自由,心中虽有不祥的预感,却也没猜到是因为镇魇之事。

他觉得自己隐瞒得可好了。

直到侍卫们开始根据喇嘛们的供词,挖掘掩埋于各处的镇魇之物,胤禔才恍然明白自己的谋划已然败露,登时慌张起来。

敢行镇魇之事,不代表他被发现了以后不害怕。

倒不如说,胤禔为了争夺储位使出的都是鬼蜮伎俩,而不是像李唐皇室那样刀兵相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足以说明他对皇父的敬畏了。

胤禔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的家眷更是不用说,他们浑然不知情,被陡然被围困在王府中。对未来处境的恐惧让整个王府上下人心惶惶。

而等到侍卫们在王府中开挖,还真的挖出东西来了之后,对后宅阴私敏感的人,已经猜到府上发生了什么事。

事实上,不管是直王府的后宅女眷还是胤禔本人,都没想到,败露的事情不只胤禔镇魇太子一件。

在一批人兢兢业业地对直王府“破土动工”,挖掘被掩埋起来的咒物的同时,另一批人,则在调查相面人张明德与胤禔的交集。

根据顺承郡王、张明德等人的供述,和张明德交集最多的皇子是胤禩,而且所有有交集的人处于同一条线上,但实际上,张明德案牵涉的皇子分为两批,谋划行事的人也分为两边。

一为普奇、胤禩的交集线,普奇将张明德推荐给胤禩,张明德为胤禩相面,并提议可刺杀皇太子,胤禩将他逐走。

另一边是顺承郡王、胤禔的交集线,张明德被胤禩逐走后复归普奇处,又被顺承郡王送去胤禔的直郡王府。张明德住宿直王府、获得自由后多次往来于直王府与外界。

对自己和张明德之间的关系,胤禔不是傻子,早就想好了理由,向康熙密奏过。

不管他实际上的操作如何,汇报给康熙的时候,他想表达的自己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胤禔和张明德接触,只是想稳住此人、引蛇出洞,看对方还有什么迷惑人心的操作。

可是,虚与委蛇和真心实意让对方做事、只是见势不妙才断尾求生是不一样的。

就算康熙之前没有怀疑胤禔,出了镇魇太子之事后,他在皇帝心中的形象,也已经完全反转,从前的言行,也要被重新拿出来品评了。

字数补齐啦,顺带改了一下前章的bug,康熙这时候不在皇宫,而是在畅春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十二章 事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