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闺蜜重生要抢亲,给她! > 第9章 注定倒霉的六皇子

此时离过年不过两个月,六皇子却离京远赴西北边陲,为的是去看望病重的外祖父秦老将军,同时也是代替皇帝安抚边关军队和百姓。

这件事唯有六皇子能做,而他确实也做得非常好。

在边关不过短短两月,便收服了一众将领,其人格魅力直接拉满。

回京后,萧承轩呈明西北边关的情况,今年冬天来的格外早,也格外寒冷。

边城还好,这些年在秦家和一众能干官员的治理下,做到了自给自足,加上朝廷拨的军饷,并不缺保暖的衣物和吃食。

可每当大寒,便是外族入侵中原打草谷的时候,他们收集储存的食物不够,牛羊大批的饿死冻死。

没有吃的,就只能南下抢夺。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冬或明年开春,西北必有一场大战。

偏坐镇西北的秦老将军病故,秦家其他人都略显平庸,撑不起主帅之职。

禀明情况后,六皇子便主动请缨,去西北边关坐镇,统领秦家军,守卫西北边陲,这也是秦老将军的遗愿。

他让六皇子代替上的遗折上强调,六皇子天纵奇才,在军事一道上更是得天独厚,如果给他机会,必将成为一员虎将。

秦老将军或许有私心,想拉外孙脱离京城夺嫡的漩涡,让他在边关当个守城将领。

这样以后无论哪个皇子上位,对这个守边关的弟弟都只有安抚的份。

他有军权有军功,不会受皇权迫害,还能庇佑秦家。

这点私心并不过分,六皇子也确实有能力,按理来说,一向标榜疼爱幼子的皇帝,不会因此忌惮六皇子。

可人有亲疏远近,在太子面前,六皇子那点宠爱,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六皇子提出从军后,太子极力反对,其他皇子也暗中扯后腿,整个朝廷似乎都在反对这件事。

于是这件事便拖拖拉拉,一直没有决定下来。

开春后,外族不出意外集结了十万大军南下,好在六皇子离开前,提前布置了一番。

他们按照六皇子的设计,秦家及一干将领,顺利的将敌人拦在了关门外。

只是此一役,较往年秦老将军在时,损失大了很多,人员伤亡和物资消耗都增加了一倍,也没了打出去的能力。

外族只是退兵了,并非战败了。

而这,成为朝堂官员攻讦秦家的导火索,说秦家怀恨在心,出工不出力,导致军队出现重大伤亡。

甚至造谣说,他们是故意的,好向皇帝示威。

其实是经此一役,他们发现了六皇子的军事才能,加之他的聪慧能力有目共睹,可以说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且不是纸上谈兵。

而是深谋远虑,料敌先机,敌军所有的反应,全在他预料之内,制定的每一步计划,都不是无用功。

此等手段能力,说他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你信吗?

反正太子和诸皇子不信,就连皇帝心里也泛嘀咕。

六皇子已经成婚,可以上朝参政了,一出现便来势汹汹,要掌控秦家军,哪里是没野心,分明是野心勃勃。

于是,原本是为边关百姓,为国家着想,一个皇子,宁愿镇守边关。

逐渐被扭曲成,权力欲过盛,野心膨胀,想要掌控军队。

这种情况下,皇帝对六皇子的父子亲逐渐被异化,猜忌心大起。

太过优秀就是错,至少当下的皇家是这样的。

六皇子被所有人针对了,整个朝廷都在上书弹劾他,皇帝下令六皇子禁闭,暂时关在皇子府不许出来。

这也就算了,太子和诸皇子仍然不放心,开始想办法构陷六皇子和秦家。

可六皇子做的实在太好,几乎没什么黑点,身为皇子,如果没有确实的证据,是不可能扳倒他的。

可秦家就不一样了,之前‘故意拖延,威慑皇帝’的借口再一次被提出来,发现皇帝的态度有变,立马栽赃上别的罪名。

比如贪墨军饷,在边关作威作福,和外族有私下的交易往来等等。

而最重要的罪名,便是在西北潼关镇当‘土皇帝’,整个镇的土地都在秦家名下。

这是要做什么,谋反吗?

终于,皇帝被说动,下令关押秦家,让兵部配合大理寺卿调查清楚。

可兵部侍郎是太子的人,大理寺卿是二皇子暗中收买的,由他们调查,便是直接把罪名坐实。

六皇子知道后,顾不上违背圣旨,强行闯出皇子府,进宫当着朝堂所有大臣的面,反驳这些所谓的罪证。

秦家从未贪墨军饷,那些从军营拿回去的钱,是因为朝廷拨的军饷总是迟到几个月甚至半年。

军队的士兵等不起,秦家便自掏腰包,拿出自己的钱先补上,等朝廷的军饷到,再还回去。

这一笔笔都是有记录的,秦家未从里面赚一分一厘,甚至还损失了一些。

但那些官员视而不见,只拿秦家从军营运粮饷说事。

而与外族私下交易,更是无稽之谈,那是朝廷设立的榷场,为了安全,由边军统一管理调配。

这自然就需要秦家派人和外族商谈每一年的交易数目和物品,明明是公事。

就因为与外族有交流,便被冠上与外族交易的标签。

至于在潼关镇当‘土皇帝’更是搞笑,为了叫边关百姓日子过得去,秦老将军与边城官员商量,划拨一部分土地给军队。

由军队亲自耕种,用以补充军饷,如此便不用从边关百姓手里收取。

整个潼关镇,其实是秦家军自己开荒,连续耕种十数年,加上军属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秦家作为主帅,用军事化的方式管理此地,当然是说一不二。

这里又没有除了军属之外的其他人,那么只听秦家的,粮食不上交官府,而是交给秦家军,不是理所应当。

当初这件事也是经过皇帝同意的,只是因为边关地广人稀,土地贫瘠,给养一整个军队,需要的田地不少,因而开荒的面积很大。

导致潼关镇的面积是别处县城的好几倍,加之在边关,必须要设置城墙和防御工事,保护里面的粮食。

到了官员嘴里,就成了据守城池当土皇帝,简直是恶意污蔑,恶毒至极。

六皇子有理有据,铿锵有力的反驳这些话。

可皇帝被那‘据城以守’迷了眼,当真怀疑起秦家的用心,加之所有皇子和朝廷上下都言之凿凿,他便也完全听不进去了。

六皇子为此,语气格外激烈,悲愤不已,甚至提出:如果就此冤枉了秦家,那朝廷还有哪个将军敢打仗?哪个将军敢守城?

而这正好戳中了皇帝隐秘的小心思,当即大怒,贬谪了六皇子,下令剥夺他皇子身份,贬为庶人,不允许回府,直接贬出京城,流放东南边境。

舒清雪当年接到这个消息时,简直是晴天霹雳。

还不等她回舒家,请求祖父,父亲帮忙,六皇子府就被围了。

她被赶了出来,除了身上的首饰,什么都没带。

之后,她就被送到流放路上和六皇子作伴,路上还遇到几次截杀,要不是她运气好,说不定就死在路上了。

而六皇子因此受了重伤,到边境后,缠绵病榻数日,直接病死了。

想到那连日逃命,朝不保夕的日子,舒清雪语气不由越发急切,“祖父,你我都清楚,六皇子没有上位的可能,偏他还不知收敛,整日嚣张耀眼,太子和其他皇子都记恨他。我舒家与他结亲,便是众皇子的眼中钉肉中刺。秦老将军没了,秦家没了能耐人,他们一定不会放过六皇子和秦家!”

舒老太爷意外的看了她一眼,“你还看出什么?”

他没想到,这个往日只在内宅争风吃醋的孙女,竟然还有这番见识,不由重新评估其价值来。

舒清雪闻言,知道自己的话祖父听进去了,顿时在心里舒了一口气,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道,“我承认落水我是故意的,但并非和侯逸有什么私情,只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我不想嫁给六皇子,连累了家里。但皇家的婚事又不能退,只能牺牲孙女的清白了。”

“既如此,倒是舒家承你的情了,”舒老太爷语气淡淡的,在衡量舒清雪还有多少利用价值。

舒清雪明白,重头戏来了,当即打起精神,“孙女牺牲一点不算什么,舒家养我这么大,本就是应该的,只要能从六皇子这个泥潭出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看清楚局势,不能被皇上厌弃,也不能得罪了下任帝王。否则等到......舒家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这番话说的不错,倒是有几分我舒家的品格,”舒老太爷认真了几分。

当年,他就是否定了送女儿进宫,一心一意只效忠皇上,这么多年和众皇子,包括太子保持距离,才获得皇帝信赖。

舒家也一直荣宠不断,成为京城第一权贵家族。

但不得不说,皇上已经老了,寿命不长,舒家和皇子们又没什么交集,等到下一任皇帝上位,舒家的优势就没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眯了眯眼,这个孙女竟然能看清楚这些局势,倒也......不是不能培养!

“你且说说,你看好谁?”但在培养之前,还得细细考察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