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封神]昙璇的百年刑期 > 第5章 凤鸣岐山(二)

[封神]昙璇的百年刑期 第5章 凤鸣岐山(二)

作者:暖暖一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22:39:46 来源:文学城

清晨,天色一片清蒙。

东方还未大亮之际,祭坛上青铜鼎中已燃起熊熊烈火,火焰肆意跳跃,将坛上所有的祭祀器具映照得通红。

一排摆列的整整齐齐的青铜甗【1】,不知已浸润了多少西羌人的血肉,于无可比拟的神圣中带着沉重的血腥罪恶,令人心生胆颤、不敢直视。

祭坛四周,百姓早已聚集。他们在数日前就都已被通知祭祀活动再次举起,只是不知道不幸被选中的是哪户人家的哪些孩子。

他们交头接耳,个个神情凝重。

有个妇人将幼子紧紧搂在怀里,那孩子自母亲怀中悄悄露出的半张脸上尽是懵懂无知,他如何能懂得大人们看到祭祀器具时眼中深藏的恐惧与绝望?

时辰已到。

在全城百姓的注视中,姬昌身着白色绣着繁复纹路的官服,头戴玉冠,缓步登上祭坛。站在至高至中央的位置,转身望下,视线一一扫过众人,目光如炬,沉声开口道:“三年大旱,西岐百姓饱受煎熬,田地荒芜,粮仓空虚,多少家破人亡……”

他的声音沉重而悲痛,仿佛承载着整个西岐的重量,“作为西岐之主,我日夜难安,苦思良策,只是无能,愧对大家……”

随着他历数过往三年艰辛的话语,人群中渐渐响起低低的啜泣悲鸣声。妇人们以袖拭泪,男人们低头苦叹,孩子们则茫然地望着祭坛,不知为何父母大人们会如此悲伤。

“但今日,”姬昌话音一转,声音陡然提高,“我要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渭水之下……发现暗河!”

百姓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诧怀疑。大旱三年,早已让他们对于水源的期盼变得麻木,侥幸希冀都被一日日磨平,此刻听到这一消息,他们的第一反应竟然都是不敢轻易相信。

姬昌转身,将身后观礼处等候的两个儿子推到台上正前方,向众人高声宣布:“是我儿伯邑考和姬发找到了暗河水源!可解我西岐干旱之灾!”

伯邑考与姬发并肩而立,祭台下的百姓屏息静气,凝聚视线望着这两位年幼的世子。

姬发对伯邑考眨了眨眼,小声道:“哥,你先吧!”

伯邑考点了点头,随即上前一步,少年的声音清越而坚定。

“各位父老乡亲,我是西伯侯长子伯邑考,这是我的弟弟姬发,我们于前日去到了渭水河畔,在干涸的河床下发现了地下水泉,此为千真万确的事实……”

底下已有按捺不住的惊呼声。

“……我想,这不仅是上天的恩赐,更是我们西岐百姓坚韧不拔的象征。父亲过去常常教导我说,土地最懂人心,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壤深深了解我们的苦难,也知道我们的愿求,所以它让水泉现世,便是为了告诉我们所有人,只要心怀希望,永不放弃,西岐的未来必将如渭水一般,生生不息!”

短暂的寂静后,姬发迫不及待的跳上前,与兄长并立,挥舞着小手,稚嫩的声音大声道:“哥哥说的对,只要我们西岐人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好!”欢呼声掌声如雷鸣如潮水,映照着人心澎湃。

姬昌一手牵起一个孩子的手,眺望苍茫大地,高声宣布:“水源已现,故而……我宣布,今日不以血祭天,人祭取消!”

百姓们喜极而泣,相拥而庆。妇人们松开怀中的孩子,男人们高举双手,仰天大笑。孩子们虽不明所以,却也跟着大人们欢呼雀跃,整个祭坛下方瞬间沸腾。

伯邑考与姬发对视一眼,虽未言语,但都从彼此眼眸中看到同样的欣喜与慰然。他们站在高处,望着下方乌泱泱的人群,看到无数张笑脸,忽然如此直观感受到了民心的力量,足以撼动天地。

仅凭个人之力,他们不仅帮到了自己的父亲,帮到了险些成为人牲祭品的小孩,更帮到了整个西岐。

登高临下,伯邑考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脑海中用力记下这一张张欣喜若狂的笑脸。某一瞬间,在人群边缘的枯树下,瞥见了一抹灰影。

灰白麻布裙,纤细身形,斜挎小木箱,姿态悠闲……正是阿昙。

他的视线黏在了她的身上,一时无法移动分毫。

而她此刻分明也正看着他们。

目光流转,无声之间,似有无形的暗流涌动。

“哥,你看到了吗?是阿昙姐姐!”姬发也看见了她,凑到伯邑考耳边压低声音,兴奋的喊道。

他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少女身上。

姬发开心地朝她挥手示意,她却只是歪着头,唇角衔着似有若无的浅浅弧度,并未回应。

在百姓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中,有一人身着官服穿过拥挤人群,踉跄跑到了人群最前面,拱手行礼,向祭坛之上的姬昌大声喊道:“侯爷!”

来者正是山虞。

他颤抖着声音向上面之人汇报:“昨夜有赤色神鸟降临岐山,鸣叫起舞!久久不离,此乃……此乃祥兆啊!”

昔在虞舜,凤皇来仪;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2】

姬昌闻之,大惊大喜。神鸟现世,凤鸣岐山,乃是天将祥瑞,象征天命所归,国运昌隆。

巫祝见状,立即振臂高呼:“凤鸣岐山,天佑西岐!苦难即将过去,上天重新眷顾我们了!”

此话一出,百姓们更加沸腾,欢呼声震耳欲聋。神鸟现世与水源发现的双重喜讯,让他们的狂喜达到了顶点。

欢呼声几要撞碎云端。

就在这时,原本已经大亮而晴朗的天空突然阴沉下来,厚厚的云朵迅速聚集,遮天蔽日。再之后,雷声滚滚,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雨幕就这么猝不及防的笼罩着这片土地,淋湿了这片土地,淋湿了整个西岐。

伯邑考呆立在祭坛上,竟然陷入了片刻的茫然。先是渭水暗河被找到,再来神鸟报祥,现在这突然的下雨……难道真是天意?

雨水令他眼前模糊一片,恍惚朦胧中,他好像看到了树下少女勾起一抹兴味盎然的笑意。

她嘴唇轻动,似乎在说——

“有意思。”

只可惜尾音随即湮灭在沸腾的声浪里。

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也未免太激奋人心。

雨水冲刷着祭坛,原本要放人牲祭祀的铜鼎中,此刻盛满了清澈的雨水。

百姓们在雨中载歌载舞,欢呼雀跃。姬昌仰面任雨水打在脸上,竟也老泪纵横。

“下雨了!终于下雨了!”

“世子们是西岐的救星!是天神赐给我们老百姓的救星啊!”

“天佑西岐!天佑西岐!”

……

在此起彼伏的举城欢呼声中,伯邑考抹去脸上雨水,再望向那棵枯树时,少女的身影已消失不见。

他看着那空出来的位置,心中一阵怅然若失。

大雨下了三天三夜,渭水复流,整个西岐宛若在水中迎来新生。

人们的脸上重新挂起幸福喜悦的笑容,仿佛逐渐淡忘了过去三年的苦难。他们如今已相信,他们的家园西岐正被上天神明庇护着,也坚信他们的领导者西伯侯及两位世子承载着神明的旨意,能够救民于水火,带他们奔向光明的未来。

西伯侯府,雨水片刻不停从檐下如珠帘般密密麻麻滚落,渗透进湿润的泥土里。泥土吞咽着雨水,饥渴的像是无论天降多少甘霖都能藏咽进腹中。

伯邑考站在屋檐下,听着雨声喧嚣,望着那株被雨水浇灌着的梨树,心里恍然忆起父亲曾告诉他的话语:植物的生命力和人一样的顽强,只需一场雨,它们就能重新活过来。

终究扛过了这次的旱灾,如今下起雨来,它应该能复苏了吧?干枯的枝头又何时能抽出嫩芽呢?

三日后,大雨暂歇,阳光续照。

西岐城外的田野焕然一新。渭水复流,干涸的土地被雨水浸润得松软肥沃,农民们纷纷扛起农具,重新踏上田间地头。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春种的时机,农事看天,雨水虽至,但若错过现在这个播种的最佳时节,今年的收成依旧会堪忧。

西岐以农业立国,作为领袖,姬昌每日清晨都会骑马出城,亲自查看农田情况。与农民们一样的穿着,最朴素的麻布衣,脚踩着草鞋,一同蹲在田埂边,混入农民中不见差异,亲切询问交谈今年农事种植的状况,以彰显对农事的重视。

临近午时,一位老农端出一碗陈旧的黍米,却在交与不交姬昌时面露难色:“侯爷,这黍米存放了一年多,已经发霉了,怕是难以下咽。”

可姬昌接过碗,毫不犹豫地舀了一勺送入口中。

黍米的确带着霉味,口感也很粗糙,他却神色如常地咽下,还笑道:“这是你们为防旱灾囤积的救命粮,意义非比寻常,岂有难以下咽一说?不仅如此,我改日还要带发儿和考儿一起来。”

“世子们尊贵之躯,哪能……”

“此话差矣,他们也是西岐人,我们吃得的食物,他们自当也吃得。”

世人皆道,西伯侯一家不仅心系百姓,更愿与民同甘共苦,民心因此更盛。

西伯侯府内,姬发在家中陪伴母亲,给她绘声绘色的讲述当日祭典状况,一遍又一遍,乐此不疲。

而伯邑考则在书房中手捧着书卷,看似认真不苟,眼神却飘散,好似神不守舍。

直到夜幕降临,前院里还在一阵阵传来姬发天真的笑声,伯邑考合上久久未曾翻动过的书卷,托着腮,望向窗外那云层后朦胧胧的一轮弯月。

月光如水,柔柔落在褐色的枝干上,洒在湿润的土地里,撒在一块块的青石路阶上,整个小院都仿佛蒙上了一层银纱。

如梦似幻。

他怔怔的看着,思绪已飘至很远很远。

【1】:晚商祭祀器具,用来蒸物。

【2】:《魏书·列传》

商周时期没有书,但剧情需要它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凤鸣岐山(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