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晏只觉得一股大力传来,身体被沈慕言猛地向后一带,踉跄着退了回去。紧接着,“砰”的一声闷响,似乎有什么东西砸在了洞口附近。 “有人!在粮仓里面!”一个官差的声音响起,带着惊慌和警惕。 “包围!给我包围!”粮仓主管的声音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显然是被浓烟和火光惊动,又发现有人潜入,立刻下令封锁。 “清晏!快走!”沈慕言将苏清晏往黑暗中一推,自己则抽出腰间一把不知何时藏着的短刀,警惕地盯着洞口。苏清晏知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她咬咬牙,对沈慕言喊道:“沈公子,我在外面接应你!”说完,迅速向洞口外跑去。 “砰!”又一声巨响,似乎是官差在往里扔了什么东西(可能是火把或石块)。沈慕言闷哼一声,似乎受了伤,但他依旧死死地守在洞口,不让任何人靠近。苏清晏跑到外面,看到王老实和张大叔焦急地等着,旁边放着几个麻袋。她立刻喊道:“王大叔,快!把粮食运走!沈公子还在里面!” “啊?”王老实和张大叔吓了一跳。 “别管我!快!”苏清晏急道,“赵虎!赵虎你在哪?!” 她在心里默念,希望赵虎能出现。这个赵虎,是她之前在柴房里“算”到的一个人,说是“有勇无谋,重情重义”,是个可靠的武力支持。果然,黑暗中,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窜了出来,动作快如闪电,只听几声闷响,洞口附近的几个官差就惨叫着倒了下去。 “什么人?!” “赵虎!”苏清晏惊喜地喊道。赵虎没有回应,只是冷冷地看了苏清晏一眼,然后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粮仓,加入了沈慕言的战斗。粮仓内,火光冲天,浓烟弥漫,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沈慕言和赵虎背靠背,以一敌众,虽然身手高强,但对方人多势众,渐渐落入下风。沈慕言手臂被划了一刀,鲜血直流。 “沈公子!”苏清晏看着沈慕言受伤,心急如焚。就在这时,王老实和张大叔已经将几个装满粮食的麻袋运到了远处的隐蔽处(苏清晏之前观察好的地方)。王老实看着里面的粮食,又看看激烈的打斗,咬咬牙,从怀里掏出一个火折子,点燃了旁边的干草垛——这是他准备的第二手计划,用来拖延时间。火势迅速蔓延,粮仓内更加混乱。 “撤!”沈慕言当机立断,他知道不能恋战。赵虎会意,一把将沈慕言推开,自己断后,几个起落,就和沈慕言一起冲出了事态严重的粮仓,与外面的苏清晏等人汇合。 “快走!”赵虎低喝一声,扛起受伤的沈慕言,几个箭步就消失在夜色中。苏清晏和王老实、张大叔也立刻跟上,迅速撤离了现场。当他们回到王老实的铁匠铺时,天已经蒙蒙亮了。 “沈公子,你怎么样?”苏清晏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干净布条,帮沈慕言包扎伤口。沈慕言看着她认真的侧脸,眼中闪过一丝暖意:“我没事,小伤。” 王老实和张大叔则看着那几个装满粮食的麻袋目瞪口呆。 “这……这粮食……”王老实结结巴巴地说。 “王大哥,这些粮食,我们要尽快分发给最需要的人。”苏清晏说道,“张大叔,请你帮忙联系一下村里最困难的几户人家,告诉他们,今天上午来铁匠铺后面领粮。记住,要低调,不能声张。” 张大叔是个老实人,听了苏清晏的话,又看了看沈慕言,重重地点了点头:“苏姑娘放心!我一定办到!” 王老实也道:“苏姑娘,这粮食怎么分?我家也有老有小,能不能……” “王大哥,你家有几口人?”苏清晏问道。 “我爹娘身体不好,还有个五岁的儿子……” “够分了。”苏清晏打断他,“你家的份额,我另外给你留出来。现在最重要的是救人!”她顿了顿,看向王老实,“王大哥,你不仅帮了我们清理狗洞,还冒着风险帮我们制造混乱,这份恩情,我苏清晏记下了。” 王老实憨厚地笑了笑:“苏姑娘客气了,都是为了活下去嘛!”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女人的哭喊声和男人的呵斥声。 “让开!都让开!我们是来送粮食的!”一个清脆却带着几分泼辣的女声响起。苏清晏和沈慕言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 “去看看!”沈慕言说道。苏清晏走到门口,撩开门帘向外一看,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裙,梳着简单发髻,面容清秀但眼神锐利的年轻妇人,正叉着腰,和几个官差对峙着。她怀里还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女孩。那妇人看到苏清晏,眼睛一亮,径直走了过来:“你就是苏清晏姑娘?我是邻村的李秀莲,我听说你这里有粮食救济,我带着孩子来领一点!” 官差们显然认识李秀莲,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李寡妇,这粮食是……” “是朝廷的赈灾粮!”李秀莲泼辣地说道,“我家男人去年就死于瘟疫了,婆家把我赶出来,我带着孩子,快饿死了!你们不给我粮食,是想让我们娘俩去死吗?” 她一边说,一边抱着孩子哭了起来,哭得撕心裂肺,引得周围的村民都围了过来,纷纷为她求情。官差们被闹得没办法,又怕事情闹大,只能悻悻地离开了。 “多谢苏姑娘!”李秀莲擦干眼泪,走到苏清晏面前,眼神中带着感激和一丝警惕,“我知道这粮食来之不易,但我李秀莲也不是白拿的,我有力气会干活,我可以帮你!” 苏清晏看着这个泼辣却又可怜的女人,心中一动。她想起了之前“算”到的一个“坎卦”女子,或许就是她? “李秀莲姑娘,请坐。”苏清晏将李秀莲和她怀里的孩子让进铁匠铺,给她们倒了碗水,“你家在哪里?孩子多大了?” “我家就在邻村李家坳,孩子刚满周岁。”李秀莲接过水碗,却没有喝,只是警惕地打量着四周,“苏姑娘,你这粮食……到底是哪来的?” 苏清晏看她坦诚,也不再隐瞒:“是我和沈公子从粮仓‘借’出来的。” “借?!”李秀莲吓了一跳,“借?那官府要是知道了,谁担待得起?” “我们会想办法的。”苏清晏看着她,“现在最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帮我们?帮我们把这些粮食安全地分发下去,并且组织一些人,帮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李秀莲沉默了。她看着苏清晏清澈而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旁边包扎伤口的沈慕言,以及一脸憨厚的王老实和张大叔。她想起了自己快要饿死的孩子,想起了那些和她一样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乡亲。 “我李秀莲虽然命苦,但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李秀莲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带着决绝,“苏姑娘,你要是信得过我,我李秀莲这条命,还有这双手,都听你的!” 苏清晏心中一喜,如果李秀莲能加入,那他们的后勤和组织工作就有了着落。 “好!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的后勤部长!”苏清晏伸出手,“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共渡难关!” 李秀莲看着苏清晏伸出的手,犹豫了一下,也伸出手,紧紧地握了上去:“好!一家人!” 就这样一个泼辣能干的“后勤部长”李秀莲,在这个饥荒之年,被苏清晏“捡”到了。苏清晏知道,有了王老实(技术支持)、张大叔(联络)、李秀莲(后勤组织),再加上沈慕言(智谋)和自己(知识),他们的“借粮”计划,才真正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需要尽快将粮食分发下去,并安抚好领粮的村民,同时还要应对官府可能到来的追查。就在这时—— “吱呀——” 铁匠铺的门再次被推开! 这一次,进来的是一个穿着体面,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身后跟着两个精瘦的跟班。他看到苏清晏等人,三角眼滴溜溜一转,目光落在了地上的粮食麻袋上。 “这不是苏丫头吗?听说你这里有粮食?”山羊胡男人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威胁。苏清晏心中一凛,这个男人她认识——邻村的富户王老爷,以刻薄贪婪闻名,是村里有名的“铁公鸡”。他怎么会找到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