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宫斗宅斗 > 紫檀祭 > 第3章 抑郁回家

紫檀祭 第3章 抑郁回家

作者:凯歌17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10-22 04:16:31 来源:文学城

动车如离弦之箭在铁轨上疾驰了六个小时,亦嘉终于抵达了故乡的站台。家离车站不过四五公里,当初在此置业,正是相中了这份通达的便利。几年前,他在这片土地上筑起一方小窝,那时窗明几净的家中,盛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荣光。然而,时过境迁,经济浪潮的起伏让这个家背负了沉甸甸的压力,亦嘉唯有将脊梁挺得更直,在异国他乡的烈日与寒风中奔波,只盼为家人挣得一份安稳。此次归家,他的心早已飞越了六小时的铁轨,迫切地想要拥抱那份久违的温暖——孩子的笑靥该更添几分稚气了吧?妻子的怀抱,是否仍如记忆中那般柔软?

归心似箭的他,本可搭乘途经家门的公交,但思念如藤蔓缠满心间,他咬咬牙,招手拦下一辆出租车。半年未归,家中的一砖一瓦、一羹一饭皆成了心头的牵挂。站在熟悉的门前,他抬手叩门的瞬间,才惊觉钥匙遗忘在了行李箱中。门扉开启,小莹望着他手中唯一的背包,眉间悄然浮上一抹忧虑:“怎么只带了个包?行李箱呢?”亦嘉方觉自己疏忽了归乡的礼数。

弟弟曾提醒过他,远行归来,总要捎些物件,既是心意,亦是体面。可此刻,他唯有苦笑。忆起上次赴印,他特意带回整箱的虾干——那些在印度海岸精心挑选的斑竹大虾,二三只便足有一斤之重。他亲自下厨烹煮,再置于南亚灼烈的日光下晾晒。咸腥的海风裹挟着虾的鲜香,在烈日下蒸腾,一日便褪去六成水分,两三日后,虾壳镀上金箔般的色泽,方成滋味醇厚的干货。带回后,家人围桌品尝的欢笑声,亲戚们交口称赞的欣羡,皆化作小莹眉梢的得意。而此次,他终日周旋于供应商之间,在码头与机场的喧嚣中穿梭,将螃蟹分拣、装箱,连喘息之机都吝啬给予自己,又哪有余力去购置礼物?小莹又如何能知晓,他鬓角新添的银丝,皆是异国深夜与焦虑缠斗的印记?

“行李留在印度了,省得来回折腾,签证办好还得再去。不过,这次带了好东西,贵重得很呢。”亦嘉举起手中的紫檀样本,笑容里藏着几分讨好。然而,小莹的嘴角只微微上扬,那抹冰霜般的淡漠,让他的心倏然一沉。是啊,离家数月,尤其是远赴异国,竟空手而归,实在说不过去。即便是一包自家晒制的虾干,也胜过这满口的“贵重”。

可小莹怎会懂得,他连买礼物的余钱都需精打细算?毕竟,生意亏损的窟窿,唯有他独自吞咽。况且,他们是携手多年的夫妻,早将浪漫揉碎在了柴米油盐的琐碎里,又哪来那么多讲究?此刻,他望着妻子平静的眼神,喉头滚动着千言万语,终只化作一句无声的叹息——生活的重担,早已将体面与仪式,压成了奢侈品。

小莹的话音刚落,亦嘉的第六感便警铃大作,他立刻堆起笑脸,声音里掺着几分讨好:“好想你,有没有想我呀?”小莹心中暗自叹息,她并非真想责备,只是那份期待落空后的失望与不安,如藤蔓般悄然缠上心头。

她何尝不盼着亦嘉带回一份惊喜,哪怕只是街角小店的一束花、一盒糕点,也好让她在亲戚邻里间挺直腰板。她深知丈夫在外奔波如陀螺,可这份被遗忘的滋味,仍像一枚细针,轻轻扎进了心底。

“一根木头罢了,怎么价值连城?”小莹的嘴角扯出一抹冷淡的弧度,转身时,一缕发丝拂过耳畔,似在遮掩眼底的落寞,“想你个鬼!”那飘来的三个字裹着寒霜,让亦嘉的心猛地一沉,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紫檀样本,指节泛出青白。

亦嘉进屋后,如往常般径直走向浴室。这是多年雷打不动的习惯:无论多困多饿,归家第一件事必是洗漱,待喝下一杯温白开,方觉尘埃落定,能安心坐在餐桌前。正因这般自律,他虽身形精瘦,却体魄强健,连纠缠十余年的老胃病,也在泰国榴莲的暖意浸润下悄然遁形——彼时只当是异国风味解馋,未曾想那热性果肉竟悄然温养了胃腑。此刻,流水声哗哗作响,他望着镜中自己,鬓角新添的银丝刺目,心中翻涌着愧疚:妻子需要的,或许并非金山银山,而是那份“被记挂”的笃定。

洗漱毕,他坐到餐桌旁,厨房里小莹的身影被蒸腾的热气氤氲得朦胧。她转身递来一句:“饭在电饭煲,汤在锅里,自己盛。”声音淡得像窗外月色,亦嘉心头一凛,仿佛被一盆冷水浇透了归家的热望。

他皱了下眉头,盛饭的动作略显笨拙,每一口饭菜都味同嚼蜡。沉默在餐桌上方凝成实质,他想起从前——那时小莹总会笑靥如花地迎在门口,接过他的行李,絮絮叨叨说着家中琐事,连空气都浸着甜暖。而此刻,连灯光都染上了冷色调,映得碗筷边缘泛着微凉的银光。

晚饭后,亦嘉冲凉换衣,轻手轻脚坐到客厅沙发上。柔和的灯光在头顶铺开一片暖黄,却暖不透他眼底的疲惫。小儿子在书房写作业,笔尖沙沙声隔着门缝传来,他不敢出声,只安静坐着,像一尊被时光凝固的雕塑。

沉默如潮水涨了又退,终于,小莹的声音划破了宁静:“为什么刚发了货又停了?”她目光如探针,扫过亦嘉的脸,带着审视的锋芒。

亦嘉脊背微僵,喉结滚动着咽下苦涩:“这批螃蟹死亡率太高,正让供应商彻查原因……等摸清了症结,才敢继续发。”他避重就轻,不敢提码头那些泛着腥臭的残骸,生怕污了这方寸之家的安宁。

小莹的眉尖倏然挑起,讥讽如刀锋:“做了这么多年,连质量都把控不住?你在印度到底在忙什么?别人家货源源不断,偏你这里三天两头出事!”她步步紧逼,声音里裹着焦灼与不甘,仿佛要将丈夫的疏漏剖开晾晒。亦嘉垂眸盯着自己的掌心,那枚紫檀样本的纹路如命运褶皱,深一道浅一道,他张了张嘴,却只挤出一声叹息,在寂静中碎成齑粉。

亦嘉眉峰紧蹙如峰峦,眼底浮起一层薄薄的雾霭,双手无意识地在膝头反复摩挲,指节在掌心揉出细碎的声响。那动作既像是在寻找答案,又似在按压着胸腔里翻涌的焦躁。他声音轻哑,仿佛被砂纸磨过般透着疲惫:“情况确实难料……印度各城的螃蟹我都发过,以往从未出过纰漏。”喉结艰难地滚动着,无奈如潮水漫过眼底,“谁愿见那些死亡率?我们正追查原因。绝不是印度人使绊子,他们也想做长久买卖,何况那位朋友与我交情不浅,怎会故意为难?为办出口证,我耗了几个月,九牛二虎之力才疏通妥当……若不做这行,才是真叫天不应了。”

小莹闻言,杏眼瞪得浑圆,胸口起伏着,像压抑着风暴:“交情?鬼才信!大半年了,才发几票货,还死得惨不忍睹,你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委屈与怨愤在话音里凝成冰碴,几乎要迸溅出来。亦嘉深吸一口气,压下喉间的火气——口袋空空如也,连声音都失了底气,只剩耐心如残烛般摇曳:“货损真与供应商无关,我们正全力排查。至于量小……出口证审批耗时太久,电话里早与你分说过多次。”

他向来信奉:原谅世道崎岖,接纳生活芜杂,放过偶然的失落,拥抱日常的悲喜。何况,与妻子暌违半载,血脉里的渴望正如潮水涨落,他实在不愿让争吵撕碎该有的温存。可小莹根本不理这茬,怨怼如藤蔓缠上心头:“你这次回来,连件像样的礼物都没有!让我在亲戚面前怎么抬头?上次你带回的虾干,大家多欢喜,如今倒好,两手空空!”她暗自咬牙:这男人只顾自己在外扑腾,何曾真正体谅过她的难堪?

亦嘉听罢,心头五味杂陈,却只轻声道:“先顾孩子功课,有话等作业做完再说。”说罢,便避入另一房间,赌气般将电脑屏幕点亮。

光标在邮箱界面悬停良久,他急切地刷新着页面,查看供应商ZAHEER是否在线。螃蟹暂养池的情况如何?死亡率是否降了?可ZAHEER的头像始终灰暗。

他迅速拟了封邮件发出,又切换至□□,扫视着好友列表——一片沉寂,无人在线。最后点开SKYPE,美国杨先生的头像却亮着。他强压火气问道:“杨先生好,加纳的ROMIO联系上了吗?他何时发货?龙虾的事有准信儿吗?”

恰逢杨先生提起龙虾预付款,亦嘉积压的怒火终于迸发:“早说过不能先打款!预付款的生意就像往无底洞填钱,偏要重蹈覆辙!杨先生,您得替我追回那笔款子,否则……”尾音戛然而止,他盯着屏幕,仿佛要将那未尽的威胁刻进虚拟世界的像素里。

“ROMIO那边会发货的,只是时间被耽搁了,放心,款项我定会紧盯追回。眼下棘手的是FITY这边,他一直被ROMIO拖着,本该预付的款子却迟迟未到位。”

亦嘉的声音里裹着懊恼,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仿佛要将心中的烦躁一并震落,“杨先生,这事儿您看怎么周旋?我如今是焦头烂额,钱撒出去却连个水花都见不着。”

他深知,身为一家之主,肩上的责任如千钧重担,唯有咬牙向前,才能让家人免于风雨飘摇。可生意场上的连环挫败,如寒霜般浸透骨髓,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屏幕那头的杨先生却如老树盘根,语气里透着惯有的热忱:“好吧,既如此,我便亲自出面斡旋。生意嘛,本就是涨跌浮沉的江湖,若只赚不赔,谁还来趟这浑水?咱们把目光放长远些——我在海边租了个大池子,能暂养龙虾、蚌蟹,连帝皇蟹都敢试!HENNREY,你何时来美国一趟?咱们当面细谈合作,把前景铺得亮堂些。今年我定要把‘小蜜蜂’项目做起来,你有信心与我并肩奋斗吗?”

杨先生是台湾人,年长亦嘉许多,扎根美国加州的水产行业多年,言语间总带着海风般的豁达:“‘小蜜蜂’虽被旁人做得烂了市,像波士顿龙虾一样挤得水泄不通,但若价格能压过同行,便是撕开一道生路的刀!”

亦嘉微松眉头,轻敲键盘,似拨云见日:“若真有成本优势,自然如虎添翼。你直接从渔民手中收购,省去中间商的盘剥,每公斤可便宜四至六美金,这差价便是企业生存的氧气。若能控制在四美元以上,利润将如春潮般滚滚而来。杨先生,请咬牙坚持,将龙虾生意盘活!加纳的龙虾至今未成气候,我们吃过亏,也积累了教训——不如先将货运至美国,在你池子里暂养一夜,次日打包直飞上海,十几个小时内即可到达,死亡率定能降至最低。只是,打包的人手是否已找到可靠的老手?”杨先生的声音中多了一份笃定:“人手问题包在我身上,绝不拖后腿。等货源稳定后,上海市场便全权托付于你。”

亦嘉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眼底泛起一丝希冀,如暗夜中的萤火:“货源充足是基础,但杨先生,打包环节最为关键。海鲜最怕‘死’字当头,必须找到经验丰富的老手操作,死亡率越低,我们的生意才能长久。”

杨先生爽朗地笑道:“亨利,请放心!我老杨在水产行业混了半辈子,这样的关键环节岂会疏忽?定让你看到活蹦乱跳的龙虾,从美国直抵东方。”

“还有,关税这块计算起来有疑问。按每公斤380元售价,扣掉83元关税后剩290元。再减去5%死亡率约20元,利润摊薄至20元左右,成本只剩250元,折合成37到38美元。可进货价都要39、40美元,这岂不是赔本买卖?商家们忙得热火朝天,我却如坠迷雾。”亦嘉指尖在计算器上反复敲击,数字如困在蛛网中的飞虫,怎么也理不清头绪。他目光如探针般锐利地盯着屏幕:“杨先生,这亏本买卖的背后,您看出端倪了吗?”

杨先生沉吟片刻,眉间皱出沟壑:“我找人打听打听。若真按这算法赔钱,必有猫腻。亨利,你先稳住阵脚,我正在联系投资方来美国收购。你若有空过来一趟,或有意入伙。”

亦嘉苦笑摇头,声音里透着疲惫:“分身乏术,口袋也早被掏空。杨先生,印度那帮无赖拖欠的货款如泥潭缠身,至今未清。还有那泰国ANDY——您听说过吗?中文溜得跟本地人似的,专钻空子,从我这里卷走了五六十万人民币!”提及此人,他太阳穴青筋隐隐跳动,仿佛要将那骗子的面孔撕碎。

听闻此言,杨先生的怒火如同火星般瞬间迸发:“究竟是何人,竟让我们蒙受如此巨大的损失?我立刻联系泰国大使馆,一定要将这个骗子绳之以法!”在视频通话的另一端,他鬓角的白发随着激动的动作微微颤动,脸上满是焦灼不安。

亦嘉却苦笑着摇摇头,喉咙里涌起一股苦涩:“通过大使馆找人如同大海捞针,如今他下落不明,除非……”他突然抬起手,似乎不愿再被过去的恩怨所困扰,话锋一转:“杨先生,之前提到的那位杭州老板想要收购珍宝蟹和波龙,可为何迟迟没有动静?”

杨先生轻轻抚摸着胸口,声音沉稳而低沉:“他的公司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暂时搁置了。不过你放心,美国那边的资源我有办法调度。只要你确保‘货到次日付款’,一切都好商量。”

亦嘉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同剑锋直指核心:“款项流转不成问题,关键在于质量。如果成活率能达到九成,那操作起来就会顺利很多。最近听说,现在很多龙虾都绕道越南河内,在那里建立暂养池充氧过夜,然后再转运到中国。还有一些货车直接从广西进入,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就能到达,再到上海也不过几个小时。这种方法避开了高额关税,比空运还要快。”他用指尖在桌子上勾勒出一条蜿蜒的路线,仿佛将无形的商机具象化:“上海清关通常需要七八个小时,如果走陆路,就像闪电劈开云雾一般快捷——毕竟越南与中国接壤,车辆一旦越过边境,就省去了天价关税和漫长的清关时间。只是,这路上的水质和温度控制必须非常严格,就像呵护婴儿一样,稍有不慎,整车的货就可能变成腐肉。”

杨先生听得入神,瞳孔中映着屏幕的蓝光:“竟然比飞机还要快?”

亦嘉点头,声音如同敲击冰块般清脆:“陆路运输不间断,到广西只需片刻。再进行分流转运,省去了清关的麻烦,自然比空运更快。不过,这种在钢丝上跳舞的活儿,如果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

“哦,这个方法倒很有意思!你有没有兴趣尝试一下?”杨先生的声音带着一丝试探。亦嘉却陷入了沉思,指尖无意识地轻敲桌沿,仿佛在将成本账目一一敲碎:“确实有人这样操作,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建设池塘、雇佣工人、派驻管理员和翻译……资金就像流水一样流出,我得再仔细考虑考虑。”他眉头微蹙,似乎在权衡风险与机遇的天平。

而杨先生已经转向了另一个话题,语调如同陈年老茶般醇厚:“通路的谋划就交给你了,我这边正在准备暂养池和龙虾收购。珍宝蟹的事情先放一放,我这里有一批黄金蟹,你有兴趣吗?”

亦嘉的精神为之一振,声音中满含期待地问道:“是之前你给我看的图纸上的那种吗?”

杨先生朗声笑道:“不是的,旧图纸上是雪蟹和帝皇蟹。黄金蟹还没有发货,稍后会传图片给你。航线的事情我正在打听,可能是直航美国,也可能是经台湾中转,一旦有确切消息,我会立即通知你。这里的事情我会妥善安排的。”

“哈哈!HENNREY,你说得对,我们光明正大地做买卖,怎么可能赚不到钱呢?天理难容啊!”杨先生的笑声豪迈,亦嘉也被这种坚定所感染。挂断电话后,他合上电脑。

窗外,月光如轻纱,透过窗棂洒落在桌案上。他缓缓舒展筋骨,脊背靠着椅背,指节轻敲扶手,眼中泛起暖意。此刻,他最期待的是与小莹分享这缕曙光。她嗔怪的模样和温柔的絮语在脑海中浮现,仿佛已经嗅到了家中那温暖而亲切的烟火气息。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振动起来,是弟弟打来的。弟弟的声音如清泉般注入耳中:“哥,紫檀批发的门路搭上了!是在行业交流会上认识的负责人。现在紫檀行情看涨,求货的人络绎不绝,机会难得!我稍后将号码发给你,你抽空联系。” “哦?太好了!”亦嘉心中的阴霾瞬间消散,脊梁挺得笔直。他瞥了一眼时钟,刚刚八点多,于是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号码:“林总?冒昧打扰,我是刚从印度返程的亦嘉,我弟弟刚才和你提过……” 他语气谨慎,如履薄冰。

“哦!欢迎之至!”林总的声线热情似火:“你什么时候有空来我们公司品茶?” “等我安排一下日程……”亦嘉故作沉吟,指尖在桌角轻划,仿佛在衡量筹码:“明天下午可以吗?” “好的!恭候你的光临。我一定会用最好的香茗招待你,还会让你见识一下我们公司的镇店之宝!”林总语气中透露出自豪,亦嘉嘴角微微上扬,答应了下来。

挂断电话,他心中涌起一股暗流。国内商人对紫檀的需求竟然如此迫切,连素未谋面的人都如此热情款待。明天的见面,他一定要坐地起价,把筹码堆成金山——如果这次成功了,或许可以扭转目前的困境,让欠款的阴霾一扫而空!他握紧拳头,呼吸逐渐沉重,心跳如鼓点般急促,既紧张又期待,仿佛已经看到命运的骰子滚向了胜利的彼岸。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再次急促地响起。屏幕上显示的是老同学黄林峰的名字。他按下接听键,那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嗔怪传来:“你这家伙,什么时候回来的?电话总是关机,想联系你太难了。”

“昨天刚落地。”亦嘉笑着回应,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听说你教书育人又高升了,成了副教授?忙得脚不沾地,怎么还有空惦记我们这些‘乡野闲人’?” 黄林峰是师范大学体育系的讲师,刚刚晋升为副教授,妻子也在政府部门任职,生活一直很滋润。

此刻突然来电,亦嘉心中暗自思忖:无事不登三宝殿,肯定有什么原因。

他正想问,对方却抢先开口:“你什么时候有空回来聚聚?”

“这两天学校事务缠身,脱不开身。”黄林峰的声音悠然自得,却藏着一丝兴奋与神秘,“你在印度多年,可听说那小叶紫檀的事?”

“略有耳闻。”亦嘉反问,心中已泛起涟漪,“你们夫妻事业顺遂,怎会突然关心经商之事?莫不是也动了红木生意的念头?”

黄林峰笑道:“是我大姐夫在做红木买卖。一次闲聊提及印度的小叶紫檀,我忆起你常往印度跑,做海产生意。他近来总向我打听你的消息——印度紫檀,可还有货源?”

“你姐夫竟是紫檀行家?”亦嘉闻言,心头如燃起一簇火苗,声音不自觉地扬了起来。这突如其来的机遇,恰似久旱逢甘霖!他按捺住激动,迅速回应:“我确带了些小叶紫檀的样品回来。若你姐夫有意,明日我携样本登门,请他验看真伪。”他眼中光芒闪烁,仿佛已窥见商机化作金流,在眼前潺潺流淌。

“样品在手,那便妥了!”黄林峰的声音也透着雀跃,“我即刻告知姐夫,稍后不必等我电话——我直接把你的号码给他。明日他守在店里,你径直前往面谈便是。”那头的语气热络而急切,仿佛生怕这机会稍纵即逝。

“好,保持联络。”亦嘉应承着挂断电话。成功的希望如燎原之火,在胸腔越烧越旺。若能再联络一两家供应商,便如执棋者得势,左右逢源,胜局在望。他嘴角不禁上扬,仿佛已看见未来的锦绣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好不容易熬到小儿子完成作业,小莹洗漱完毕,却未像往常那般温言软语地陪伴身旁。她默然起身,头也不回地径直走向房间,背影如寒潭幽深。

亦嘉的心,霎时坠入冰窖。昔日的小莹,总会在他归家时,早早督儿子完成课业,哄他入睡,随后洗漱妥当,含笑倚在身旁,静候他的温存。而今日,独留他一人对空桌冷饭,往昔的笑靥如被风吹散,杳无踪迹。小莹洗漱后便径直回房,关门声轻,却如重锤击在他心上。

亦嘉怔忡独坐,寒意如蛛网缠身。是漫长等待积怨成冰?是归家未携礼惹她失落?亦或对日增的债务忧惧如焚?千般不安在心头翻涌交织,将他困在寒冬的暗夜,四肢如灌铅重,茫然无措,唯有窗外的月光,冷清清地照着空荡荡的客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