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着意过今春 > 第44章 态度

着意过今春 第44章 态度

作者:兰棹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3 00:32:02 来源:文学城

沁云抿唇不答,满腔委屈终于在此刻尽数宣泄,不顾路人疑惑的目光,放声大哭起来。

黎昭文揽住她颤抖的肩膀,送她回房间。

沁云衣襟上沾了不少斑驳血渍,青丝散乱搭在肩上,状甚狼狈,黎昭文当即命人备热汤,什么都不再多问,只让沁云先行沐浴。

在沁云沐浴完毕前,黎昭文移步到顾景渊的房间。太子外出考察民情尚未归来,王顺涛暂时关押在顾景渊的房间。

顾景渊信守诺言,不到一日时间就带回沁云,纵与他有难以消解的隔阂,看在他尽心营救沁云的情面上,黎昭文该当向他致谢。

“辛苦你了。”看着风尘仆仆的顾景渊,她初次语出真心。

顾景渊脸色略显疲惫,但目光依旧炯炯有神,“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木讷的回应,让原本就有几分尴尬的场面达到了极点。

黎昭文转顾坐在地上的王顺涛,说道:“那个陪同他的师爷呢?怎么只抓到他一人。”

“那人心思不纯,妄图非分,沁云咬脖反抗他,为我们拖延了些时间,我们赶到时那人已倒在血泊中。”

顾景渊兀自心有余悸,倘若他们没有及时赶到,沁云终将死在王顺涛的刀下,那他今日带回来的便不是活人,而是死尸了。

黎昭文庆幸沁云有反抗的胆量,感叹顾景渊人马的及时,与此同时,对王顺涛的厌恶之情大增,“打算怎么处置他?”

顾景渊道:“交给官府凌迟处刑。”

这是一个黎昭文满意的答案,她心情转好,再次向顾景渊道谢,其后迈着轻松的步伐离开他的房间。

但见沁云恹恹躺在床榻上,她的情绪复又恢复如初,心下郁郁,心疼沁云无端受此磨难。

“一切都过去了,过几日我们就离开碣川,你哪里不舒服,记得跟我说。”她跪坐在床榻边,轻轻握住沁云的手。

沁云沉吟不语,静静躺在那,仿佛没有生气的布偶。

得不到回应,黎昭文无奈叹息,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狗香囊绣好了吗?我的样式不算难吧,你怎么绣这么久,是不是中途偷懒了?”

沁云倏然起身,为自己辩驳:“哪有,我每日都有认真绣,为了香囊好看,我可费了不少苦心呢,不准你这么误会我。”

黎昭文道:“好吧,是我错怪你了,我向你道歉。”

沁云柳眉微竖,正欲继续嗔怪黎昭文,但觉当下的气恼取代一日来的恐惧,自己的注意力在黎昭文的引导下转向他处,以致她短暂忘却了刘惮那张猥琐的脸。

她忽明白了黎昭文的用意。

她素来争强好胜,这一点黎昭文是知道的,香囊不过是引子,实则黎昭文在助她从恐惧的深潭里挣脱出来。

黎昭文见她只是沉默,朝她深深作揖,“我不白拿香囊哦,我会准备重礼答谢你的,适才是我失言,你别生我气好不好?”

沁云撇了撇嘴,眼泪夺眶而出,“你没错,错全在我,要不是我擅作主张去调查王顺涛,他就不会设计引金吾卫去山寨,我落入他手,是我咎由自取。”

黎昭文因她这一番话慌了神,问道:“你调查他做什么?”

裴越离开,沁云的生活不免乏味,毕竟少了一个能和她叙谈的同龄人,平白没了互相拌嘴的乐趣。

但这不影响她每日到市井和街坊聊轶闻。

来到碣川,这个未曾踏足过的城域,她仍旧热衷于打听当地轶事。

与以往不同,这次她着意打听知府相关的事情,不再是把闲谈当作消遣。

在她的刻板印象里,身居皇宫的显贵皇子,应该都高高在上、自负矜傲,所以起初得知要与太子同行时,暗自惴惴不安。

多日相处,更进一步了解太子的为人,她才发现原来真正的太子与自己的设想大相径庭。

他能与随从相处融洽,以谦和姿态示人,甚至会关怀她这种于队伍毫无用处的人。

她自作主张调查王顺涛,为的便是替太子分忧。

可是她没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王顺涛耳目的监视下。明目张胆的调查让王顺涛起了杀心,而后才有了引敌入山的计谋。

沁云抽泣道:“刘惮是个好色之徒,当日我陪你们一起去衙署时,他就起了歹心。昨日我恰在衙署附近,他们二人逃跑,当街就把我抓走了,我招架不住,呼救不得,只能任他带我出城。”

她隐刘惮在马车上对她做的事情,淡淡阐述一个不算糟糕的事实。

黎昭文是一个值得袒露真心的人,她愿意告诉她任何事,但唯独这一桩,她不愿提及。

因为自尊心使然。

黎昭文察觉出她濡湿双眼中复杂的情绪,想开口询问,却不知如何启齿。

每个人都有权藏匿自己的心事,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值得和盘托出,坦白就像枷锁,禁锢自我保护的能力,给他人制造伤害自己的机会。

黎昭文设身处地从沁云的境遇考虑,体谅她劫后有所顾虑,不再追问其他。

她反复为沁云拭泪,温言道:“你能平安归来就好,其他都是浮云。一次过失不算什么,况且你的本意是好的,我想即便太子知道真相,也不会责怪你。”

“你说太子得知此事,会怎么处置我?还有顾将军……我差点害他们丧命。”沁云垂首,心下忐忑不安,自责不已。

顾景渊到底是救她的恩人,她不好意思再直呼名讳。

若换成别人,兴许会和沁云一起担忧,但黎昭文作为太子的妹妹,知悉哥哥的为人,料想他不会因为此事动怒,遂安慰沁云:“不怕,实在不行,我就同你一起担责。”

太子归来,见沁云安然无恙,甚是欢喜,只嘱咐沁云静心调理身体,不多问其他。

其实是顾景渊事先说出找到沁云时的情景,太子担心沁云会为此感到难堪,特意取巧避开与两个歹徒有关的话题。

沁云转顾黎昭文,见后者带着鼓励意味的颔首,深吸一口气,终是坦白了自己的过错。

太子听完,没有要怪罪她的意思,反而用稀松平常的语气说道:“你是为了我才调查他,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这过程中虽是出了些差错,但你也为此置身到了险地,你只是欠缺考量,并非这一切的祸端,我想我没有理由责怪你。”

他笑着问顾景渊的意见:“景渊,你觉得呢?”

“这次大家都无碍,我想沁云姑娘有心认错便足够了,其他无需多言。”顾景渊面上略无表情,眉目萧索冰冷,但语气柔和。

太子颔首道:“这事就此揭过,以后就不必再提了。”

他愿意对沁云温言相待,但对王顺涛,鄙夷态度明确无疑,“王顺涛先在何处?我且去审问他一番。”

离开碣川之日,黎昭文终于拿到她心心念念的小狗香囊,太子见到,不禁夸赞:“好别致的香囊,怎么绣的是小狗而不是繁花?”

黎昭文坦然回答:“我喜欢小狗,其他花样都不及小狗。”

太子眨了眨眼,询问沁云:“可以给我也绣一个吗?我想要一条鲤鱼。”

一旁的明怀也跃跃欲试,“沁云姑娘,我也想要,给我绣个白鸽就好。”

沁云一一答应,而后问沉默的顾景渊要不要,顾景渊摇首:“不必了,多谢好意。”

车舆开往城门,一路上遇到许多的百姓,沁云看到不少人提着装满鸡蛋和烂菜的竹篮,她疑惑道:“大家要去何处?怎么都气忿忿的?”

黎昭文道:“今日处决王顺涛,大家到刑场观刑。”

沁云“哦”了一声,不再看向窗外。

大约行了二十余里,太子命人暂缓歇息。黎昭文走向溪边,停步在顾景渊身侧。

她开门见山道:“我向来不喜欢对我有所隐瞒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家人,我都希望他们能对我坦诚以待。可是现在我才发现,我的思想很浅显。无论是何种关系,别人都没有义务将自己心底的秘密尽数告诉我,哪怕我们是至亲。我一味索求的答案,是别人不愿掲示的伤口,而我的固执己见,无疑在伤害他们。”

湍急的溪水发出悦耳声响,灿然波光之上,是耀眼的金晖,似灼烧的火焰,刺痛双目,顾景渊缓缓收回视线,与黎昭文对视,缄默不语。

黎昭文避开他的炽热视线,继续说道:“小时候父皇问我为什么选首辅做老师,我没有告诉他真实原因。我要求别人对我坦诚以待,实则自己对别人也有所隐瞒过,哪怕是我的父皇。我现在理解你了,以后我不会再追问你投降的理由,因为你有必要对我有所保留。”

顾景渊一怔:“殿下……为什么要理解我?”

“你和我一样,想阻止淮王谋反,对不对?我知道,设计林珣入狱的人是你。你临时收集他的罪证,可见前世你并不知他的所作所为,你针对他不是为报私仇,而是为避免将来他合谋淮王入京,是不是?”

“我相信你对父皇没有异心,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有意参与谋反,根本不用在乎哥哥的安危。储君遇险,不是更有利于淮王么?你知道前世发生过什么,大可想要先我一步和淮王筹划起兵,可是你没有。你的心思我虽然猜不透,但我确信你无意谋反。”

“我不强求你与我合作,我说这么多只是想告诉你,我不会再把你当作仇人了,以后我们可以好好相处。”

黎昭文紧盯着溪水,暗暗希望自己的一席话能淹没于溪流。

她这么快就转变态度,顾景渊有些不可置信,沉吟良久才道:“仇恨真的可以忘却吗?臣望殿下能深思熟虑。臣非良人,不值得殿下对臣改观。”

黎昭文终于转首与顾景渊对视,她的眼眸似携带金晖,闪烁着流动的光芒,“冤仇可解不可结,你有意改过的话,我又何必对此耿耿于怀?上苍让我们重生,大概就是想让我们放下仇怨,共同阻止淮王谋反、阻止无谓的战事发生。”

顾景渊心中有所触动,一直以来筑立的坚固防线在黎昭文的言语中崩塌瓦解。他在思考,自己是否能像黎昭文一样豁达,将过往的一切彻底放下。

他再次确认黎昭文的心意:“殿下当真放心臣不会再有异动?”

黎昭文淡淡一笑:“我确定。父皇和哥哥都很看重你,我相信他们的眼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