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着意过今春 > 第40章 巡抚

着意过今春 第40章 巡抚

作者:兰棹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3 00:32:02 来源:文学城

离京当日,流云蔽日,偶有清风拂面,短暂消散暑气。

谢婳紧紧拉着黎昭文的手,依依不舍,“此番巡抚务必小心,记得每到一处就写一封家书回来,家里的事情由我替你打理,尽管放心。”

她来京不过短短数月,暂无启程回池州的打算,如今又与赵雅馨结识,两人每日在京中各处游玩,甚是悠然自得,一时间便更不愿意离开京师了。

黎昭文伸出双臂把谢婳拥入怀中,声音感伤:“有你在,我自然不必担心。”

这次巡抚意在阻止淮王谋反,结果未知,将来性命或葬送在辰州,如今的道别,亦可能是今生最后一别,她紧紧怀住今生的母亲,生出了一股歉疚之感。

“还有则卿……”谢婳见女儿难得柔和乖顺,遂重复起多日来的叮嘱,“你遇到了难事,就找他解决,不要自己逞强。”

黎昭文喟然一叹,敷衍答应了她。

皇帝没有大张旗鼓为太子送行,一切流程都十分简易,更不必黎昭文入宫,她在城门外等待,不过多时,太子一行人便出来了。

她和太子迄今只见过两次面,都不上生疏,也算不上熟悉,她如今作为臣子,尚且不知该怎么与太子相处,见车舆靠近,怔怔站在原地。

“昭文,你与我同乘一辆车,如何?”太子兀自掀开帷幕下车,笑着询问黎昭文的意见。

“君臣怎好同乘一车。”黎昭文说着自己也不认同的说辞,实则她很想和哥哥一起乘车,但仍要顾及所谓君臣之礼。

“我现在已经不是太子了,谈何君臣之论,你就放心与我同乘吧。”太子手臂一扬,展示他的平民装束。

黎昭文寻思:“既是作为商队出行,便不需要在乎过多宫内的礼节,我此时不顺哥哥的意,日后若再想与他亲近,恐怕就难了。”遂与太子一同上车。

和太子谈话的过程中,她始终没有瞧顾景渊一眼。

踏出京城,没有谢婳在旁监督,两人就不必再伪装和睦之态了。

假戏终有结束的时候,黎昭文不会留恋与顾景渊的假友谊,更何况眼下有太子在身侧,二者孰轻孰重已经再明显不过。

太子说:“假扮商队出行是方便不少,只不过到了当地,如何考察官员却成了难题。”

黎昭文回答:“我们抵达当地,不急于和官员见面,先了解他治下的百姓,如若百姓对他有所不满,我们再做下一步行动。”

前世太子巡抚,一路上相安无事,现在皇帝临时起意让太子微服巡抚,路途上必然会出现许多变数,考察官员是其次,黎昭文更担心太子的安危。

且不说未知的危险,仅顾景渊负责守备这一点,就甚过所有危险。

依照皇帝的意思,顾景渊在宣州短暂与父亲相聚,事后继续护送太子到辰州。不出意外的话,抵达辰州时应该已经接近年关,阻止淮王谋反的期限只会越来越短。

顾景渊立场不明,黎昭文琢磨不透他和淮王的关系,唯恐抵达辰州后,顾景渊和淮王会以太子为人质,起兵谋反。

显然,太子浑然不知自己即将面对什么,他把小桌上的一碗冰镇西瓜递给黎昭文,“炎天正热,吃点西瓜解暑。”

暑热难耐,太子等人在车内喝着冰饮,尚且能避暑气,只可怜金吾卫在烈日下暴晒,放眼而望,各人脸上均是汗涔涔的。

这般行驶不过两日,太子心觉金吾卫和仪鸾司暑天赶路不易,遂决定每日五更早起启程,中午便停步歇息,晚间再寻客店投宿。

金吾卫和仪鸾司知道这是太子在体谅自己,但按如此安排,一日所行路程便要比原来缩短了许多,他们分毫不敢耽误主子的行程,赶路的脚程较之以往愈发迅速了。

太子察觉到了这一点,劝阻道:“我们是商队,不是逃狱的犯人,你们五更天在路上这般快走,很容易引人猜疑。听我命令,按正常速度行驶,不要贪快。”

此刻天际只透出一线天光,金吾卫却已大汗淋漓,太子心中着恼,说道:“此行目的地是辰州,紧赶慢赶都能赶到,我都不急,你们急什么。”

太子关心护卫身体的同时,黎昭文在暗暗观察顾景渊是否有异动,结果令她大感失望,顾景渊老实履行护卫之责,她寻不出他一分错处。

一日晚间,黎昭文悄悄离开客店,意欲寻找仪鸾司隐身藏匿之处。

金吾卫在明,仪鸾司在暗,各司其职,唯一不同的是晚间金吾卫能在客店休息,仪鸾司只能在外间轮班守夜。

“小兄弟,其他人在哪里?”黎昭文问躲在树上守值的暗卫。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片丛林,“在那。”

黎昭文作揖道谢,迈步走进丛林。

这些人所在地无一处光亮,黎昭文苦找他们多时,最后凭靠他们细微的咀嚼声才寻到人影。

其中一人见来者是黎昭文,问道:“黎侍读,这么晚了你怎么寻到这里?”

周围一片黑漆漆的,他怎么知道来人是我?黎昭文看不见他在何处,只能寻声辨位,“我睡不着,听说你们在这,就想来看看你们。”

另一人热心地招呼:“黎侍读,你要吃烧鸡么?顾将军刚送过来的,正热乎着呢。”

黎昭文答应了一声,就地而坐,忽闻鸡肉的香气窜进鼻息,那人把鸡腿递到了她面前。

她接过鸡腿,说道:“我在这会不会打扰到你们?”

“不会,我们正在这休息呢。”

“顾将军为什么会给你们送烧鸡?”黎昭文说:“我以为他歇下了。”

黎昭文身侧的人说:“顾将军每日都会给我们送好吃的,他歇息的时间怕是比所有人都要晚。”

有人附和道:“是啊,顾将军很照顾我们,有一回下雨,还特意给我们寻了一处屋舍避雨,那夜他和明怀两人穿着蓑衣在外为太子殿下守夜,自给我们清闲了一宿。”

黎昭文心下暗自叹息,这下好了,本想来挑拨离间,没想到人家已经俘获人心,

但听有人咕噜咕噜喝下几口水,说道:“黎侍读,你要喝水吗?”说着便把水壶塞进黎昭文手里,精准无误。

黎昭文道:“你们好厉害,仿若能把黑暗中的一切瞧清楚。”

“不是我们自夸,我们仪鸾司最引以为傲的本事,就是能在黑沉夜色下看清一切。”有人得意道:“不然皇上也不会让我们担任暗卫这一要职。”

黎昭文又与他们叙谈了一阵,而后沿着来路折回客店。来时有目标,注意力全在找人上,而今身上没火折子,又一人走夜路,黎昭文才后知后觉地害怕。

她紧绷着身子,加快步伐往客店方向走,正兀自惊惶间,蓦然感觉似有活物从她脚边窜过,速度快得惊人,令她险些失声尖叫。

“不怕,是只野猫。”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黎昭文长舒了一口气,不理会身后人,继续返回客店。

此时层云散开,钩月清明,银光泻地,两人一前一后走在路上,不言不语,就像他们脚下的影子,寂然无声。

而后几日,黎昭文再没心思设计解决顾景渊,因为她月事来了。

当公主时夏日能穿轻薄的纱裙,再难熬的暑日都有宫人侍奉,偶尔觉得身上热汗黏腻,宫人瞬时就能给她备水沐浴。以往来月事,她每日都要沐浴好几次。如今伪装男儿身,不仅要束胸,来月事也极不方便,晚间抵达客店才能洗干净身体。

现在每日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路上,月事带来的疼痛比从前更难忍受了,每当这时,她就会怀念起前世当公主的时光。

这日中午,太子如常让众人在树下乘凉,黎昭文倚在树下,脸色苍白,额头冷汗涔涔。

沁云蹲在她身侧,担心道:“少爷,不然我们让殿下早些赶到下个客店吧。”

此时太子从溪边洗脸回来,见黎昭文有异状,说道:“昭文你怎么了?要不要我命太医给你瞧瞧?”

黎昭文虚弱到没有力气回答他,沁云心思纤细,率先说道:“殿下放心,只是舟车劳顿,休息一阵就好了。”

“不行,你没看见你家少爷都渗冷汗了吗?多半是生病了。”太子状甚关切,转身便欲唤太医。

顾景渊拿着盛好汤药的小瓷碗走来,“不必了,这里有煎好的汤药,给她趁热喝下。”

太子将信将疑道:“你们一个说无事,一个又准备好了汤药,莫不是在故意欺瞒我,你们老实交代,昭文到底怎么了。”

顾景渊道:“晨起时她便说不舒服了,我找了我的随军医师为她诊脉,适才药刚煎好就给她拿来了。”

沁云喂黎昭文喝下汤药,附和道:“对,所以我才让殿下不必请太医。”

太子说话不过一时,便觉口渴难耐,确保黎昭文无恙后,自去与金吾卫一起喝冰饮。

眼见太子远去,顾景渊对沁云说:“如果她还不舒服,就告诉我。”

黎昭文休缓一阵,自觉腹痛不再难受了,适才顾景渊的话她悉数都听见了,轻声问沁云:“他怎么知道我月事来了?”

沁云亦是不明:“我也不知,不过多亏了他,不然我们险些就在太子面前露馅了,太医若是给你把脉,你的女儿身必是瞒不过的。”

黎昭文望着远处顾景渊的身影,说道:“你去寻他过来,我要问清楚。”

顾景渊显是知道黎昭文的疑问,不待她开口便先说明原因:“离京前姨母叮嘱我,你来月事时会疼痛难忍,担心路途不便你会更加不舒服,所以让我稍加照顾你。”

黎昭文顿觉眼前一黑,恨不得自己如前世一般服毒自尽。她真心厌极了谢婳如此信任顾景渊,什么事都说与他听。

她默然无语,权当这件事没发生过。

可惜顾景渊却是个记性好的人,当夜趁无人察觉,命自己的随行医师给黎昭文把脉,次日便按时给黎昭文送来汤药。

其后几日,日日如此,当众给她送汤药。

太子和侍卫们看在眼里,都道顾将军待黎侍读如亲兄弟,黎昭文听见他们如此言语,心里有苦难言。

晚间沁云和黎昭文闲聊,说道:“姑娘,你说顾景渊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是不是因为前世害死你们全家,所以现在对你百般讨好。”

黎昭文道:“这算什么讨好,我看是虚情假意,如果他真想讨好我,就应该与我一起阻止淮王谋反。”

沁云迟疑着,道:“倘若他真的假意对你关心备至,我想我们都不会是他的对手,他太会伪装,很多时候我们都难辨真假。”

黎昭文疑惑道:“可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呢?为了让我放松警惕吗?”

沁云想了想,道:“这个我也说不准,依我看,你不妨多与他交涉,言多必失,届时他定会露出破绽,”

黎昭文不语,提笔给谢婳写家书。

沁云见她笔势豪健,一笔成书,笑道:“你是不是要质问夫人?”

“没必要,毕竟她不知我们之间的关系。”黎昭文没好气道。

沁云还欲继续说她和顾景渊之间的事,“我看你要早点和夫人说清楚才好,最怕便是顾景渊这厮利用夫人亲近你。”

“说好了要给我小狗香囊,怎么这么久还没动静?”沁云在明烛旁皱着眉绣香囊,黎昭文趁机催促她,避开与顾景渊有关的话题。

沁云嗔怪道:“还不都是因为你要的样式太难,小狗好难绣,我总绣不好,这是我绣的第五个了。”

黎昭文笑道:“你这段时日用心给我绣好,到了碣川我就戴。”

太子巡抚的第一站是碣川,这里被丛山环绕,过路人要想入城,一则穿过重重山峦,二则趟过潺潺流水。

顾景渊沿路打听到,这里山匪横行,整日藏匿在山峦中,就待富裕人家经过,趁机洗劫一空,官府都拿这群匪徒没办法,知情者均是选择走水路,避开这群如狼似虎的山匪。

太子一行人在河岸等待,顾景渊先与船夫交涉:“我们的车马货物比较多,不知那艘大船能否给我们一用?”指了指停泊在河岸的巨帆大船。

“不行,那艘船已经有买家预定了。”船夫斩钉截铁拒绝他。

顾景渊退而求其次,“那边的六艘小船我要了。”

船夫身后还有六艘空小船,显是无人使用。

船夫说:“这些也不行,有人预定了。”

顾景渊眸光微动,隐有肃杀之气,“其他船只什么时候返航?”

“日落之前他们是不会回来的,申时城门就关闭,等他们回来了送你们过去,你们也入不了城。”

顾景渊略一沉吟,道:“明日,我定你们明日的船只。”

船夫继续拒绝:“明日也不行,我们这个月的船只都被大主顾提前预定了。”

顾景渊不再理会他,回身向太子禀报:“公子,这船夫有意不让我们走水路。”

太子毫不犹豫道:“那我们就走山路。”

“山路时有山匪出没,我担心他们会伤害我们的人。”顾景渊考虑再三,决定寻找折中办法,“我们今日不妨回程寻客店休息,等来日我再设法找到船只。”

太子道:“这河岸行船的船夫不过几个,他们彼此认识,说不好早就串通一气,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走水路了。”

顾景渊问:“公子当真要走水路?”

太子点头,“他们有意要我们走山路,我们不妨顺水推舟,引他们出来,借机把他们抓了押送官府。”

顾景渊仍是心有所忌,转顾黎昭文,意欲她出言劝阻太子。

黎昭文道:“这群山匪人多势众,不能凭借一时尽数抓捕他们,我们平白落入他们的圈套,反而更不利于己方。”

岂料太子去意已决,坚持道:“水路不通,必走山路无疑,山匪若是出来拦路,我们就先抓住几个同伙,教他们知难而退。等入了碣川,我就让官府立即加派人手剿匪。”

眼见商队一行人启程入山,船夫笑着对在岸边浣衣的妻子说:“这回可算是钓到大鱼了,今晚银子准能到咱们手上。”

妻子颇不以为意,提醒他美梦未必能成真:“那个领头和你交涉的人,一看就不是容易对付的人物,小心他之后回来早你算账。”

船夫胸有成竹,“碣川里外都是我们的人,他能拿我有什么办法。”

不出所料,这里山势雄伟,地势复杂,周围满是绿树掩映,行走在大路上的车马很难察觉到藏匿在山间的人。

金吾卫左右四顾,随时准备迎接蓦然窜出的敌人。

所有人正自屏息凝神间,忽闻哨声响起,左右两边果然窜出了一簇人,但见他们各人手提大刀,张张黑脸尽是凶狠之相,呼喝声近乎响彻山岭。

金吾卫和仪鸾司瞬时拔剑迎敌,学着山匪的模样大声呼喝,气势更胜山匪一筹。

山匪分成两拨人,一拨负责杀人,一拨负责劫财。

劫财的人且不管白布之下是何物,疾步逼近车夫,急欲上马拉走一车货物。

明怀长剑轻轻一格,挡住了匪徒的大刀,单腿一扫,正中匪徒头部,那人吃痛,登时倒地不起。

其后涌向车夫的人,纷纷挥刀砍向明怀,明怀随手抽出腰间铁链,重重甩了一圈,瞬时划破匪徒的脸庞,他们正欲继续还击,冰冷的铁链复又对准每一个人的手,发出重重一击,匪徒皮开肉绽的手臂再也没了力气,当啷几声,大刀均是掉落在地。

杀人的那一拨人,从山坡上窜出便急奔马车,他们料定车上坐着的就是主人,意欲先发制人,抓住要紧人物,不给余人反抗的机会。

黎昭文隔着帷幕,看着近在咫尺的顾景渊。

他手提长剑坐在马上,不欲策马奔走,也不欲离马杀敌,敌人只靠近半步,便死在他的长剑之下。

忽见一人单手抡起重锤,精准砸向顾景渊,他不紧不慢纵身一跃,手起刀落,直把来人的头颅劈成两半。

见到如此残忍的情景,黎昭文不禁“啊”的一声惊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