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着意过今春 > 第34章 故人之子

着意过今春 第34章 故人之子

作者:兰棹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7:38:48 来源:文学城

弥久的蝉鸣,闷热的空气,代表京师的夏至。

存续在顾景渊脑海里的夏日记忆不多,只有黎昭文出现那日,在回忆里长久停留,一幕幕场景都崭新清晰。

明怀说御街的糖水铺新制的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最解暑热,连声央求顾景渊陪他去尝试。

如果那日顾景渊没有答应明怀,他和黎昭文便不会相遇。

他走进店堂,第一眼就注意到坐在窗格边吃甜品的黎昭文,她吃的正是明怀此行要尝试的新制冷饮。

她乌黑的头发上只有一支玉簪修饰,清秀的脸庞不施脂粉,一袭素白裙襦,通身装扮简素,不复在宫内的华贵。

她独自在嘈杂的小店内慢慢进食,眉宇间的清冷萧索有明显的疏离感,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顾景渊猜测,她身边无随从陪同,大抵是自己偷偷溜出皇城。他没有上前与她打招呼,而是选一个她不易察觉的位置就座。

他不想打扰她,因为他没有资格。

她比他预想中更早离开糖水铺。为了跟上她的脚步,明怀只能在顾景渊的催促下,草草吃几口刚上桌的甜品。

想来这是她第一次离开皇城,对宫外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各式小摊商品,总能引得她瞩目挑选。

一路上走走停停,默默跟在她身后的顾景渊和明怀也不得不在小摊面前驻足,装模作样挑拣物什,而后和摊主尴尬相望。

直到金色的日光渐渐不再耀眼,他才终于得知她此行的目的地。

黎昭文在寺内祝祷了很久。顾景渊不信奉神明,但脑海中蓦然有一个念头闪动,驱使他走入主殿。

这里供奉着的三世佛高逾三丈,顾景渊抬首凝望,只觉佛像无形的庄肃,令他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他诚恳地跪于佛像前,默默祈祷,盼天灾平息,盼百姓安乐,盼黎昭文得偿所愿。

寺内的香客礼佛结束,无一例外都会到斋面馆吃一碗斋面。

黎昭文耳听路人口口称赞斋面的美味,步履不自觉地走向斋面馆。

顾景渊默默跟上,就座于她身后。

今生来此故地重游的不止黎昭文一人,顾景渊也是。

他一如既往,没有上前打搅,只静静坐在她身后。

本以为久别经年,谢婳已经认不出自己了,却不料她竟会主动相询。

谢婳观察眼前人的惊讶神情,愈发确认自己没有认错,喜道:“想不到竟能在这里遇见你,当真是有缘,你我多年未见,你可还记得我是何人?”

不等顾景渊反应,她便拉着黎昭文过来同坐。

黎昭文见顾景渊在这里,有些惊讶。

谢婳左右相顾,将两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在细想之前,她有一事要确认,“昭文,我之前问你则卿在不在京师,你分明说不在,今日这是怎么回事。”

她毫不顾忌顾景渊在场,当面拆穿黎昭文。

黎昭文解释:“那时候不在,这几日才刚回来,我没来得及告诉你。”坦然在顾景渊面前编造谎言,甚至直视他的眼睛。

谢婳忽略此节,以慈爱的眼神望着顾景渊,“我离开宣州时,你还只是个四岁的孩童,想不到如今都长这么大了。”

“想不到夫人这么多年还记得我。”顾景渊闻言黯然。

“傻孩子,我怎会忘记你。”谢婳双目泛起一层泪光。

眼见气氛渐趋凄黯,黎昭文转移话题,“阿娘,我怎么从未听你提起过在宣州的事,你和顾……大人是怎么认识的?”

顾景渊下定决心不再和黎昭文有任何牵涉,然而事实总不如他所愿,他们之间仿佛始终有一条紧密的线,让他们无法失去联系。

黎昭文在池州的一切,顾景渊都知道,包括谢婳是她母亲。

适才他见到黎昭文对面坐着谢婳,下意识便想要起身离开,但谢婳的目光早就凝注在他身上,如何能在她注视之下悄然离开?

好在黎昭文对他并无明显的排斥之意,只对他和谢婳的关系心生好奇。

谢婳缓缓道:“你未出生前,你爹爹在宣州当过几年差,我与则卿的母亲便是在那时相识的。我和她说话投缘,常常到她府中做客,就连则卿出生那日,我也在场。倘若后来我们没有离开宣州,我就能亲眼看着则卿长大了。”

“你们后来失了联络,难道是因为顾夫人去世吗?”黎昭文问。

谢婳心下责怪她的口不择言,唯恐触及顾景渊的伤口,但仍是悉心回答她,“若龄病重的时候,我有孕在身,不能前往宣州与她相聚。后来……便再也没有机会见她了。”

说着声音有些哽咽,“自那之后,则卿就随顾将军在军营生活。我们之间也就断了联系。”

谢婳和若龄情谊弥笃,失去挚友的心情不亚于顾景渊的丧母之痛。她尝试过写信询问顾景渊的近况,每每下笔时却总是不自觉写下有关若龄的往事。

寄往宣州的信从来没有离开过池州,一如她从来都没有忘记过朋友之丧。

多年来对顾景渊不闻不问,她心下有愧,“则卿,明日散值你和昭文一起回来,我给你做你小时候最爱吃的梨炒鸡。”

顾景渊瞥了黎昭文一眼,推辞道:“近来公务繁多,恐怕一时不能赴约。”

谢婳追问道:“之后何时有空?不至于好几个月都不能休息吧。你随时来,姨母我随时为你准备好菜。”

顾景渊略一踟躇,心知黎昭文应不喜自己到她家中,正自想其他理由拒绝,却不料她说道:“景渊兄,你就先答应我娘吧,免得她整日记挂。”

“那便明日罢,我尽早处理好事情后过去。”顾景渊不懂她这是何意,但见她松口,也便依言不再推辞。

这日回程,谢婳回想前事,悲喜交集,和黎昭文吐露许多在宣州的过往。

“我那时总出入顾府,偶尔还会留宿在那,不知情的人,都以为我是若龄的姊妹。”

“则卿是个极贴心的孩子,他知道我爱吃甜食,每回我去府上,总要把自己的小零嘴分给我吃。”

“我和若龄最喜欢在府内的花园赏花闲谈,则卿就在我们的不远处玩他爹爹给他做的木剑。有一回,他和伙伴们玩闹,不小心失足落水,我和若龄都吓坏了。”

“这孩子额头被磕破,不仅没有哭闹,还反过来安慰我们,用小手给我们擦拭眼泪,轻轻拍我们的脸,叫我们别哭。”

……

黎昭文只静静听着,并不插言探问其他。

谢婳道:“以后只要则卿有空,就叫他多来家里坐坐。”

黎昭文依旧默然不语,似神思飘忽在外。

谢婳心觉奇怪,问道:“阿娘这般关心则卿,你会不会吃醋?”

“怎会。”黎昭文立即否认。

“你和则卿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不愉快?方才在我面前,你们话都没说过几句。”

“没什么,我们只是不太熟。”

“那你愿意以后和他多来往吗?”

黎昭文顿时警觉,“你和他多叙旧就是了,我何必与他相熟。”

谢婳道:“我不过是随口一说,你想怎么样全凭你自己心意。但你明日务必要好好待客,别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我何时对他无礼过?”黎昭文略感困惑。她只道自己虽反感和顾景渊同处,但表面上未表露过内心的想法,全然忘了自己好几次对顾景渊态度冰冷。

“你全程无视他,便是最大的失礼。”谢婳当下怜惜顾景渊遭女儿这般对待,“他到底是都督府提督。你才入朝多久,便这般目中无人了。我真担心你日后得罪其他贵人。”

黎昭文自忖谢婳不知真相,各中缘由不好解释,遂顺势应道:“母亲说的是,孩儿以后绝不再犯。”

翌日,京察正式开始,吏部和都察院依制到各部考察,众官员为此忙得不可开交。

皇城之内,只有文渊阁和以往无异,自成一片清净天地。

讲习官在上首朗声念书,黎昭文却心不在焉,一心只盼今日讲学快些结束。

她一直认定李子璆和李绶的死有关联,让裴越到西北边境调查李铨的下落,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她的猜测。

有人推举李子璆入内阁时,她曾心中暗暗着急,担忧这等心术不正之人扰了内阁的清明。

幸好皇帝对此并不表态,推举李子柒成为阁臣的奏章每日送往谨身殿,便如石沉大海,始终得不到回音。

但今日早朝,皇帝突然颁布敕令,准许李子璆入内阁,命他担任次辅。

与此同时,李子璆的同党黄成斌,致仕还乡。

面对眼下形势,黎昭文颇感迷茫,一时难以决断。

能做上部台首长的人,四分凭借实力,六分凭借人脉。李子璆沉沦宦海多年,必定拥有自己的势力。

那一封封送往谨身殿的奏折,目的十分明确。这些请奏的官员如此执着要让李子璆入内阁,绝非出于同僚的惺惺相惜之情。他们是在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阁臣于其他官员最大的区别,便是他们可以协助皇帝批阅奏章。一个决策往往会牵涉到多方的利益,故而在朝的各党派,均希望自己的的党派入内阁,以此谋得更多便利。

做首辅有利有弊,但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这个位置。

李子璆的野心不会止于次辅之位,他势必要争做首辅,威胁杨宗道的地位。

讲学一结束,黎昭文便急急前往杨府。

文渊阁的讲习官由另两位翰林官和杨宗道担任。今日杨宗道在府内病休,故而黎昭文不能第一时间与他商谈李子璆的事。

“小兄弟,在下黎昭文,麻烦通传首辅,我有要事相告。”

门房见一个穿着蓝湖色常服的少年走来,神色平和,语气却颇为焦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