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宫斗宅斗 > 状元郎他总在装可怜 > 第16章 临朝参政

状元郎他总在装可怜 第16章 临朝参政

作者:觅乐丿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10-28 10:29:01 来源:文学城

三日婚假在狐狸精叶知秋的纠缠下转瞬即过,这几日她与叶知秋细细商讨了水患的治理又写了些奏疏。

临上朝的这一日,阳光极好,文武百官依序静立,等待着面前沉重的宫门开启,今日的气氛格外凝重,好几位宰相面色阴沉,不时的交换着彼此的眼神。

他们早已得到风声,陛下竟在太极殿设立了珠帘玉幕,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礼部尚书徐净整理着身上的朝服,目光审视般的扫过身后那些面露期待的与他一样的寒门官员,心中早已了然,今日的朝会必会是一副惊涛骇浪,而他和他们,将见证这一切。

宫门缓缓开启,百官迈着井然有序的步伐进入太极殿。

只见面前至高处竟并排设了两张金灿灿的龙椅,右侧的龙椅前安静的垂下一道珍珠帘幕。

“这...不成规矩!”中书令闫易压低声音,对站在他身边的门下侍中李溯怒道。

李溯为人古板,当即眉头紧锁,骇然道:“陛下此举,太过儿戏了些!”

朝中不止他们二人,皆在议论纷纷,声音压的再低也成了叽叽喳喳。

就在这时,内侍终于高唱:“陛下驾到,皇后驾到!”

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众人纷纷垂首行礼,一副恭敬的样子。

叶知秋身着龙袍,面色不改的坐在左侧的龙椅上,而他身边的珠帘后的谢星瑶姿态从容的端坐着,面上是与他一样的平静。

“众卿平身。”叶知秋沉稳的声线打破了殿中的肃静。

朝议开始后,户部率先汇报了漕运事务,一切尚算平稳,然而当议题转到治理黄河水患时,朝中众臣子分歧开始显现。

工部尚书出列奏道:“陛下,黄河连年泛滥,臣以为应当加高堤防,臣请征发民夫数万,以绝此等后患。”

他的话音刚落,珠帘后传来清脆的女声:“征用民夫来加高堤防,不过是权宜之计。”

虽然早已料到皇后娘娘会干政,但此时的众臣还是被惊讶了一瞬,纷纷抬起头望向珠帘后的窈窕身影。

谢星瑶不受影响,不疾不徐道:“黄河之患,在于泥沙淤积,若是只知加高堤防,终有一日仍会被越过冲垮,后果不堪设想。”

她的声音传遍大殿,不给工部尚书反驳的机会,继续道:“本宫以为,当采取‘疏导结合'之策,其一,在上游植树木用来固土,减少泥沙,其二,在中游开辟出泄洪区,以分水势,其三...”她吊足了众人胃口,“便是在下游疏浚河道,另辟新渠,如此三管齐下,方可长治久安。”

这番言论令满朝文武为之侧目,他们当中有人细细思考着些方案的可行性,一部分人则是怒目以视,对她的提议毫不在意。

方才提出议题的工部尚书只是面露难色,道:“皇后娘娘所言虽善,但所需银钱恐非小数....”

“济世救民,何谈银钱?若是水患将至,所需银钱更是非同小可,到时还会有无数平民丧命,孰轻孰重,诸位难道还不会算吗?”谢星瑶朗朗出声,“此事若成,功在千秋。”

就在大家快要被谢星瑶这番言语所摄住,侍中李溯出列,面向叶知秋躬身道:“陛下!皇后娘娘心系黎民百姓,实乃万民之福,然,《周礼》有云,‘妇人无外事',朝堂议政,终究不是皇后娘娘分内之事。”

他的这番话说的既诚恳又委婉,话里话外直指谢星瑶干政有违礼法。

珠帘微微晃动着,谢星瑶的声音带着几分冷冽:“若是因为固守礼法而置万民于不顾,才是真正的失职,本宫今日在此与诸位一同议政,便是要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请命。”

叶知秋侧过头,目光灼灼的望向此时仿佛在发光的谢星瑶,满眼的倾慕溢出,开口道:“皇后所言,正是朕意,黄河治理,便依皇后所奏的去办。”

工部尚书心领神会,既然陛下都不在意,自己更不会在意了,他领命后安静退下,开始盘算起账目来。

朝会在一众人各怀鬼胎中继续进行,接下来的几个议题,谢星瑶没有在开口,直到朝会快要结束,她才再次开口:“陛下,臣妾近日查阅吏部文书,见各州县举荐之才,多数出自世家大族,我朝开国已久,选官之道,是否应当有所革新?”

这个朝代如同雍朝一般,大多数权柄皆在世家阀门手中掌握,寒门子弟出头困难,好在姑姑早已肃清了科举,更是亲自殿试遴选人才,而在这里,却不尽如此。

谢星瑶的这一番话一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各式各样的议论声飞入了谢星瑶的耳中。

宰相宋文贞适时出列说道:“皇后娘娘明鉴,如今科举,进士科尤为艰难,每年取士不过二三十人,且多为北方士子,江南、岭南等地,才俊辈出,却因路途遥远和消息闭塞,往往错失良机。”

谢星瑶微微颔首:“宋宰相所言极是,本宫以为,应当大力推广并完善科举制度,尤其是进士科。”

徐净也随即出列附和。

她居高临下的环视群臣,一字一句道:“其一,增加录取名额,每年进士科取士,可增至五十人,其二,考试内容,除经义策问外,应当加重时务策论的比重,选拔出真正通晓政务之才,其三嘛...”

谢星瑶停顿了片刻,目光扫过他们不同的脸色,道:“本宫欲亲自主持殿试,在省试之后,于太极殿亲自考察学子,定其最终名次,如此,天下士子,皆为天子门生。”

皇后亲自择选,定下天子门生?

这一番话恍如夺位一般,众人纷纷将目光移向一边微笑的叶知秋,观望着他的神色。

“皇后殿试?!”中书令闫易忍不住出列反对,“陛下三思啊!此举前所未有!科举取士,自有祖宗规制,皇后亲自殿试,恐遭万民非议啊!!”

他一副苦口婆心,为民着想的样子,谢星瑶暗暗骂了一句,老顽固。

但谢星瑶面上仍然平静,她的声音铿锵有力,“本宫且问你,历代先皇在位时,可曾亲自考察过入选的学子?”

“这...”

“本宫既然做了皇后,上了皇家族谱,那本宫祖宗可为之事,为何本宫不可为之?莫非你认为,本宫不配效仿列祖列宗?”

她这一反问,让闫易哑口无言,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起来。

他刚想说一句牝鸡司晨,却被一人打断,叶知秋的舅舅声如洪钟道:“臣以为,皇后娘娘此举甚好,科举取士,本就应当选贤任能,若是一味的固步自封,反倒让有着真才实学的学子埋没乡野,不能为国尽忠,实在是一场憾事,更何况陛下刚登基不久,正是要用人才的时候,难道诸位是要我朝人才凋零吗?”

而礼部尚书徐净则带着自己身后几位寒门出身的官员纷纷出列附和:“臣等附议!”

朝会结束后,大臣们三三两两的走出太极殿,嘴中仍然在热烈的讨论着今日上朝时的见闻,他们的声音放的极低,说之前还要左右环顾。

“真是没想到皇后娘娘竟然如此精通这些政务,难怪陛下带着皇后娘娘上朝....”

“女子议政,闻所未闻!不过.....那些改革建议,确实切中时弊啊....”

“欸欸欸?慎言啊!陛下都没说什么呢,没看宰相和陛下的亲舅舅都向着皇后娘娘呢....”

.....

回到御书房叶知秋与谢星瑶二人屏退左右,见众人皆纷纷离去,她这才露出欣喜至极的神色来。

“原来坐在龙椅上上朝是这样的感受啊....”今日是她第一次上朝,内心的激动难掩,她花了好大功夫才勉强维持面上的冷静,权力的滋味让她忍不住带着雀跃。

叶知秋见她这副与太极殿上截然不同的神情,忍不住握拳抵在唇边,浅笑出声:“开心吗,吾妻舌战群儒,好不威风。”

见他打趣,谢星瑶不轻不重的捏向他的脸颊,将他摆出千奇百怪的神情,道:“我迟早要把那道珠帘去掉!”

“好好好....下回我坐右边去。”

看着叶知秋这副全身心依照她意思行事的样子,谢星瑶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后位,皇位,我全都要,你呢?就没有什么想要的?”

叶知秋走近,紧紧抱住那抹细腰,声音温柔:“我说了,只要瑶瑶开心就好。”

谢星瑶捧住他的脸,认真道:“我说真的呢。”

“....我只要你的心。”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面前的人,稍稍收拢手臂,将谢星瑶稳稳带入怀中。

一声又一声的心跳声透过他的胸膛传来,谢星瑶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她试探着,踮起脚尖,将自己的唇覆上去,触及到叶知秋温暖柔嫩的唇瓣,她轻轻柔情蜜意的伸出舌尖剐蹭着,叶知秋肉眼可见的脸红起来,呼吸急促。

谢星瑶感觉腰间的大手愈发用力了,“怎么突然亲我....”,叶知秋含糊出声,压下身来追逐着她的唇瓣,声音哑然,带着几分克制。

“我喜欢你...叶知秋。”谢星瑶堪堪躲过他的亲吻,将方才心中所想的说出声,只见面前人瞪大了双眼,隐隐有泪珠将落不落。

“我终于....”等到你说这句话。

周遭情景瞬间如同打碎的镜面般裂开来。

竟然真的是这样。

谢星瑶呆愣的看着面前定格在落泪时刻的叶知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