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逃王妃 > 第2章 第二章

在逃王妃 第2章 第二章

作者:北庭暮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02:38:25 来源:文学城

“这可如何是好?”

岑璠醒来时便只听到这句话,头还有些隐隐作痛,只觉得那声音有些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说话的是谁。

“姑娘可是醒了?”

随着这声呼唤,记忆断断续续涌入脑中,有些像是刚发生过,有些却又像很遥远的事。

岑璠想将这些事完整拼凑起来,恍然间却只想起一道锐利幽冷的目光。

她蓦地睁开了眼,心跳如隆鼓,一时无法平静,缓缓坐起了身。

看到墙上那幅垂钓图,意识才彻底收拢。

是母亲留下的东西……

她其实本该姓虞,幼时父亲娶了位世家女,母亲不甘为妾,给她改了姓氏,将她带来了山脚下的尼姑庵里,卖画为生,这山腰上的茅草屋便是母亲从前作画的地方。

八岁那年,母亲带着弟弟和乳娘离开了一段日子,直到母亲被虞家人抬回来,她才知道母亲去了洛阳虞府。

母亲被虞家人抬回来时,全身都是伤,满口胡话,已然疯了…

她去外面寻药,也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除神志不清时念叨的一幅画外,母亲只让乳娘留给她了句话,让她找宫里的皇后报仇。

除此之外什么多余的话都没留给她……

母亲去后,外祖父找到了这里,料理完丧事,便将她接回了岑家。

后来她才打听到,她的弟弟被留在了虞府,竟还改了姓氏,随他父亲后娶的黄氏姓。

她那十几年未见面的赘婿父亲,现如今升任太常丞,一个月前派人来彭城,说也要将她接回虞府。

不管怎样,她都要去一趟。

此番不知归期,本是想来睢陵给母亲做场法事,与几位师太道个别,谁料南边梁国忽然起兵,她们受山下僧人所托,带着佛经典籍连夜上山,暂住这间茅草屋里。

上山后,大雪连下了几日,封了山路。

昨日夜里她发了烧,迷迷糊糊睡了过去,便又做了那场奇怪的梦。

想到那场梦,岑璠太阳穴隐隐胀痛,她甩了甩头,只想将梦中女子的悲戚遭遇赶紧忘掉。

刚闭上眼,却感到一只温凉的手背覆在了头上。

“果然还是烧的。”

岑璠倏然睁开了眼,看着已经坐在床边的姑娘,怔了一瞬,轻唤道:“槿儿...”

乳娘的女儿苏槿儿,同她一起长大,是她最熟悉不过的人,可不知为何,她总感觉已经多年不曾见过她了一样。

槿儿用勺子搅了搅碗里的汤药,瞥见她心不在焉的模样,见怪不怪,“姑娘可是又做了那个梦?”

岑璠接过她手中的药碗,“嗯”了一声。

从父亲派人来岑家那天起,她晚上总是会梦到一个女子,起先只是梦到女子倒在雪地里,后来便常听到一位老媪和女子的对话。

那女子似是认错了什么人,又做错事,心里愧疚难堪,可究竟发生了什么,她醒来后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今天那梦又长了些,她看到了女子的丈夫,而那女子求了一封休书......

槿儿见她迟迟不肯喝药,无奈轻笑,嘴角隐隐显出两颗梨涡,调侃道:“不过是场梦,姑娘还当真了不成?”

如果真的是梦,为何她醒来时会分不清现实和梦境?

岑璠低头看着捧在手中的药碗,碗中的药已经微凉,漆黑的汤药中倒映着模糊的影子,还是有几分不真实。

那梦中的男子也是这样,看不清容貌,可她却能清楚地记得那双眼睛。

岑璠抿了抿唇,将那碗治风寒的药一饮而尽,细弯的柳眉蹙起,“外面的雪还在下?”

槿儿朝门外看去,凝向岑璠手中的碗,肩膀耷拉下来,点了点头,“这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屋后只剩下点烧不起来的湿柴,煮药都难,阿娘正准备带人去砍些来。”

岑璠看向那用稻草糊起的窗户,不甚放心,说道:“让乳娘她们别走远了,门外那几棵梅树砍了,还能再烧一阵。”

“那怎么行,那些梅树可是夫人在时种的.....”

岑璠摇头,温声说道:“这些东西算不得什么,乳娘和师太上了年岁,别冒不该冒的险。”

槿儿看向门外,只见门框被吹得摇摇晃晃,她站起身,“那我去给阿娘她们说一声。”

岑璠看着她跑出去,遂即收住脸上淡淡一抹笑,将药碗放在床边的小案上,呆呆盯着窗外。

她记得梦中也在下雪,雪接连下了好几日未停,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门外钻进来一丝冷风,岑璠咳了几声,又躺下将棉被裹严实。

眼下最该担心的不是这些,梁国忽然起兵,她们一直在山上也不是办法。

彭城在二十几年前还归属南边,那时南边还是齐国,并不是梁国,后来两国交战,南边惨败,彭城易主。

此后不过短短几年,齐国便亡了。

魏国祖辈为蛮夷,如今帝王尊崇儒道,重用汉臣,已与中原无异,可并不是所有人都甘愿成为魏国臣民,对南梁心犹向往。

彭城难攻,此番梁国进军必有人里应外合。

曾经有个少年仰着头告诉过她,将来会有人平了这乱世。

如今少年从边镇杀出了一片天,也不知道此次来平乱的会不会是他......

门外忽地传来几声大嗓门的商谈,带着些彭城的口音,岑璠能辨清乳娘的声音,约莫是在和师太说砍树的事。

房内只点了一只蜡烛,天色已不早,便显得有些昏暗,许是病了的缘故,岑璠昏昏沉沉闭上了眼。

再醒时,门外仍是一片嘈杂,不同的是,这次似是几个男人的声音。

乳娘走到她床边,头发只用一根木箸挽起,两鬓斑白,步子却迈得快,见岑璠已经醒了,赶紧将她扶起来,从架子上拿了衣裳来。

岑璠看了看门外,闷着嗓问道:“乳娘,可是出了什么事?”

乳娘给她套着衣裳,时不时回头,下意识压着声音,“ 外面来了五个人,说是要见这里的主家,老奴看他们做事的样子,像是官兵。”

岑璠愣了愣,问道:“乳娘可知是哪里人?”

“老奴听他们说话,像是北面来的。”

岑璠听后并不觉得意外,魏国兵力彪悍,南边想要夺回彭城并非易事。

乳娘利索地给她挽起发,探到发烫的额头,将衣架上那件半新不旧的羊裘披在她身上,扶着她往外走,“要是外面安稳下来也好,再这么烧下去也不是办法,总得请个郎中来。”

岑璠未言,快步往门外走,刚开门便被风雪扑了个满面,雪花飘落在蝶翼似的眼睫上,遮住了透亮的眸。

她眨了下眼,看清门外亮起的几束火把。

槿儿本同那些人说着话,几个师太站在她身后,听到开门声便都转了头。

岑璠只停在门口行了个礼,“几位大人到访,还恕民女招待不周。”

话音刚落,只见为首的年轻男子上前一步,行了一礼,银白色氅衣在身,绣着雅致的竹纹,满身贵气。

“无妨的,我们上山来只是来带个话,山下已经安稳,各位娘子可以回去了。”

岑璠思绪顿了一下,仔细瞧向那人的面容,火把下映照出了一张清秀俊朗的脸,眼尾还带着笑,像是哪家贵公子,却绝不是皇室之人。

岑璠抿了抿唇,收回目光,回了礼道:“多谢大人,我会让她们尽快下山。”

说罢便进了屋。

乳娘弯腰打着圆场,“我家姑娘风寒未愈,多有怠慢,几位大人若不嫌弃地方小,还是喝口热汤再走吧。”

白衣男子似是惊讶,小声嘀咕了句“怪哉”,而后上前几步,问道:“你是说那位娘子得了风寒?”

乳娘恭恭敬敬地点头,道:“正是,眼下正烧的厉害,这才不得不回屋休息。”

男子眼眸微转,却是笑了笑,从门外叫来一人,道:“老人家可愿让军医进去瞧瞧?”

乳娘心下一惊,当下也不敢拒绝,便让出路来,“那便多谢大人。”

等那军医走进门,乳娘便招呼槿儿去煮些面汤,自个儿也进了屋。

*

翌日

军医开的药着实管用,岑璠一觉睡得昏沉,起来身上便舒坦了许多。

房中无人,起身想去外面打盆水来,却迎面撞见槿儿。

昨夜的白衣男子正在院内花架下坐着,一夜过后,风雪俱散,花架上落了层白雪,院外白梅铺了满地,吹进来几朵,明媚的光束落下,人与景相得益彰。

槿儿正在炉边煮茶,看到她有些为难,走到她身边,“姑娘……”

男子却仿佛这屋子常来的客人,转过身问道:“岑姑娘的病可好些了?”

岑璠并未走近,看了他一眼,眸似湖水般,清澈却有几分冷清,发间只一支玉兰花簪,青灰色羊裘有些褪色,可那举手投足的气质,说是世家养出来姑娘也有人信。

她低身行礼,“昨夜还要多谢大人,民女已无碍。

男子轻笑一声,望向房上的屋檐,道:“昨日岑姑娘早早便歇下,在下看这屋檐上的茅草要吹掉了,连夜让人修补好了。”

岑璠不知他是何目的,也不知道他在这里待了多久,只道了声多谢,便要离开。

“岑姑娘可是习得书画?”男子忽然站起来,喊住她,“在下并非挟恩图报,只是想问岑姑娘愿不愿意帮忙作幅画。”

岑璠微微侧头道:“大人总要先告诉我名字。”

男子拱手,答得干脆,“在下姓崔名迟景,字寻简,清河人士。”

清河崔氏……

岑璠听后,抿了抿唇,“崔大人应当不缺作画之人,民女才疏学浅,不敢班门弄斧。”

崔迟景却并不在意这番态度,继续道:“闻说彭城有一位松白先生,书画细腻俊秀,我昨日在寄云寺看到一幅画,本以为是大师所作,可寺中主持却说作画的就是山上的一位姑娘。”

岑璠转了身,一双幽寒的眸盯着他,什么也没说。

这目光却让崔迟景想起另外一个人,背后一寒,不再同她拐弯抹角,“实不相瞒,在下认识一位姑娘,她很喜欢松白先生的画,只是那位画师从不露面,一画难求,岑姑娘和那位先生画笔锋神似,我想若能请娘子替她做一幅画,她定会欢喜。”

听完这席话,岑璠眸光微动,收回了些许警惕。

崔迟景手臂向对面做了个请势,“岑姑娘可愿坐下听在下细说。”

岑璠默了一阵,将手中的盆放在花架下,坐在他对面,“大人想民女做什么?”

槿儿坐在她身边,给两人添了茶。

崔迟景捧起茶碗暖着手,看着一旁的茶鼎。

煮茶茗饮在文人雅士中盛行,可在寻常百姓家不常见,面前的女子虽穿着朴素,却不似附庸风雅之人,当真有几分风骨在里头。

应当没看错人。

他抬头,语中带了几分客气,“实不相瞒,下个月是那位姑娘生辰,我想让岑姑娘去她的生辰宴作幅画,只是那位姑娘家在洛阳,路途遥远,不知娘子可愿意?”

岑璠点了点头,“可以。”

崔迟景没想到她会这么爽快,不禁讶异,“这就答应了?”

“民女恰好也去洛阳。”岑璠语气缓和了许多,想了想又提醒道:“崔大人只求一幅画吗?”

崔迟景愣了愣,干笑了两声,“我昨夜确实帮姑娘修了屋顶,可若给姑娘医治风寒这事,在下不敢居功。”

他似也觉得不可思议,抬头看了看天,感叹道:“有人料事如神,打仗用兵也就罢了,如今连山上的人染了风寒都能算到。”

岑璠愣了愣,正欲追问些什么,门外却传来一阵杂乱的马蹄声。

转过头去,鬓边的散发挡住些许视线,只能隐约瞧见院门外坐在马背上的人影。

崔迟景呼出一口气,站起身理了理衣袖,走到她旁边,袖下的手一指,“这位才是你的恩人。”

岑璠思绪滞了一瞬,待崔迟景走出一段距离才跟上。

门外停了一队人马,队首的男人坐于马背,身形挺立,肩背宽阔,不同于那些喜穿大袖长衫的世家男子,穿着圆领窄袖褶衣,腰束革带,浑身气质却似一块千年寒玉,透着疏离。

岑璠只扫了一眼,便低下目光,默默停在崔迟景身后,手不自觉地攥住裙摆。

崔迟景停在院门口,惊讶道:“殿下不是受了伤,怎么上来了?”

元衡目光直盯着一处,崔迟景顺着他的目光回头,恍然大悟,侧开点身,笑道:“这位是岑姑娘,在此处避难。”

一语毕,前后却谁都没有说话,连头都没动一下。

似是不想场面就这样冷着,崔迟景顿了一下,舔了下嘴唇,接着对岑璠介绍,“这是晋王殿下,得亏他攻城及时,在下才能赶来这里,军医也是他托在下带来的。”

岑璠眼睛微动,裙摆攥得更皱了,有些局促,紧张得忘了抬头。

对面的男人直直看着她,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时间,两人谁也没有说话。

崔迟景自问平生没怎么遇到过这种情况,只想要不要提醒岑璠先行个礼。

“多谢殿下救命之恩。”岑璠自己先开了口。

“不必。”元衡紧跟着应了一声,似是意识到什么,接着声音刻意轻缓了些,“都是应该的。”

崔迟景听惯了面前之人下军令时的不近人情,此时竟难以适应他这番态度。

总觉得这表兄的态度转变的太快,有些奇怪,语调甚至有些生硬晦涩.....

岑璠听到那声“应该”,下意识抬起头。

男人虽不是文人打扮,但面容分明算得上俊美,五官像是玉石雕刻一般,精美又轮廓分明,鼻梁英挺,长了一副薄唇,可她却觉得和曾经的少年不甚相同。

她目光微上移,想再多看几眼,刹那间却恰好撞入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目光似是被吸住,随即整个身子都僵了。

那双眸,是在她梦中出现的......

下章开启男主重生后一步错,步步错的蝴蝶效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