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古代育种 > 第50章 第 50 章

在古代育种 第50章 第 50 章

作者:抱雨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7 13:42:07 来源:文学城

桂儿从三头河挑了几大块冰回来,余氏已把水缸清洗干净,留下供神的冰块之外,其余的全部敲碎放入水缸。

屋里暖和,冰块融化成水,明日可煮腊八粥。

小六从河边回来,带回来好多消息,“明天石头叔要和雀儿叔比赛,抢挑第一担水。娘,他们都想明年生个胖娃娃。”

桂儿瞅她娘一眼,眼疾手快,捂住小六的嘴巴。

“小孩子不要什么脱口就说。”

余氏瞪了桂儿一眼。

小六挣开桂儿的手,“娘,为什么挑第一担水就能生个胖娃娃,那口大井里的水喝了能生娃娃吗?”

那又不是子母河的水,程媺说,“那两个叔都是今年成的婚,他们相互在比呢,跟水无关。”

“哦,那还真是什么都爱比,刚才取冰也在比谁取的冰大。”

“他们虽然已经是叔叔辈了,在更大的人眼里,他们也还是小孩子,就像娘看你们两个一样。”

小六:“娘,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教我缝荷包,刚才花婶婶听说我有赤豆包,能祛疾迎祥,要问我买两个,娘,我可以挣钱了。”

“哟!”程媺眼睛发亮,“你都可以挣钱了?你卖她多少钱一个?”

“十文钱两个。”

“但是小六,谁家妇人不会缝荷包,谁家又没有赤豆咧,她为何要问你买?”

“娘,我这荷包不一样,是在五福寺开过光的。”小六一板一眼地说:“我小爹捎回来的。”

那真是睁眼说瞎话了。

不过,要不是程媺知道牧云啥也没捎回来,还就真信了呢。

明天就腊月初八了,牧云怎么还不到家?

他不会……跟着去京城了吧?

程媺有这个担心,这个预感比较强烈。

小七生病,精神有点不济,整个人蔫蔫的。

余氏:“程娘子,给七公子吃两口甜饭吧。”

所谓甜饭,就是用泡得发酵的江米和红枣蒸的,也有别人家用做腊八粥的材料合水煮,因放了江米黄米高粱米及柿饼这些,煮出来的粥十分粘稠,管这粘稠的粥饭叫甜饭,也叫腊八饭。

进入腊月就开始吃了,材料多,果脯杂粮随便放,每天换着花样做。

今天余氏做的这个也挺好吃,甜甜的。

程媺尝了口试温度,挑给小七吃。

小七吃了两口吃不下,“娘,我想吃豆包。”

“娘给你做。”

小七爱吃她做的赤豆包,难得病着还想吃,程媺自然十分乐意做。

“小七乖乖把这点甜饭吃了,明天一大早就能吃到娘做的豆包。”

小七睡下后,程媺把泡了两个时辰的豆子拿到外面冻上。

余氏在西厢炕上教小六缝荷包。

桂儿从外面来,面色沉肃地说:“程娘子,武威镖局的人回来了。”

武威镖局的四个人,和牧云一起把前线军粮送到后,就打转了。

程媺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你们说——阿叔投军了?”

余氏的针一下子扎到手指,血珠子冒出来,“这孩子咋想的,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战场是随便一个人都能上的?”

武威镖局的人肯定地又说了一遍,“好在云公子是跟着他师傅,他师傅为先锋部队的指挥使,能照应他,祁——他祁伯放心不下也一起去了。我们几个都有家室,身上也有差事,不便投军。遂帮云公子带口信回来。”

程媺:“祁伯腿脚不便,年纪也大,怎么随军?”

“只要统领点头,伙食、器械、战马,除了冲锋陷阵,都可以做。”

这次牧云让带回来的只有口信。上次还提笔写了信,这次信也不写了。

“听说燕北军已经攻入京城。”镖师安慰道:“朝廷军与燕北军相比实力悬殊,燕北军一路挺进势如破竹,若不是我们几个身上有命,家中有老小,如此好机会怎么会放过。牧云公子的安危大可不必担心,说不定还有大造化。”

程媺叹口气。

她把镖师的尾款付了,又塞给他们一些谢礼,“些小薄礼,休嫌轻微。”

镖师笑道:“程娘子,云公子是个好儿郎,不是等闲之人,日后必然发迹。”

“皆赖诸位照顾。”

为牧云担心了几个月,到头来他一声不吭投军去了。

余氏还在担心,程媺已经难掩气闷。

与牧云好几年的感情,这么个大事,他问都不问她的意见,自己就投军去了,去替徐家打江山去了。

虽说徐家夺得天下是这里的时代趋势,是滚滚洪流,势不可挡,但——徐家——也不能说与她有仇吧,原身的仇在自己家中,是自己父亲,是嫡姐们,还有嫡姐夫——可能因为嫡姐夫家是徐家,所以她不怎么待见。

不待见是一回事,逆流而行又是一回事,她没办法逆转历史洪流。

她也只能顺势而为。

但她就是对牧云弃她而去这件事耿耿于怀。

一个年轻人,有一腔热血也正常,想建功立业也正常,她理解牧云,理解是一回事,原谅又是一回事,道不同,就分道扬镳。

余氏:“程娘子,云公子这一去刀光剑影的,要不还是给他拜拜吧,求神仙保佑平安归来。”

程媺:“你方才也听镖师们说了,虽说是投军,但安危不用担心,还有大造化,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随他去吧,他奔他的前程,我们过我们的日子。”

余氏:……

余氏能感觉得到程娘子对牧云有气,她不再念叨他了。

之前还说做了豆包给牧云冻上一屉,等他回来立马有得吃,现在做了豆包一个没留,多做的拿去后山分给骚狐他们几个。

之前说牧云这一趟回来衣裳应该都磨破了,给他做两身新衣裳,绒花选的都是特好的,衣裳做了一半,被她给拆了,改成了自己的冬衣。

给牧云做的鞋也被她送给后山的几个人了。

只要余氏给她提到牧云,她就说“他有他的锦绣前程,我们管不着,顾好自己”之类的话。

程娘子不喜,渐渐地大家都不再提牧云。

正月里,宋员外来找程媺。

他来询问程媺,要不要买他庄上的百亩田地。

他举家要往京城去,“在京城栖身不易,这里的田产一并变卖,凑得一点是一点。”

程媺不解,“京城米贵,居大不易,为何要举家前往?有个庄子在此地也有退路。”

宋员外压低了声音道:“不瞒程娘子,家中子侄在燕北军中,如今……已经改朝换代了。如今京城不少人家掉脑袋的掉脑袋,跑路的跑路,趁着好时候去还能分一杯羹,我家子侄已经购了几处房宅,得到消息我就急着走,想来想去,能不眨眼入手百亩地的,附近也就只有程娘子你了。”

他对程媺的境况也不是不知,“你在赵家村没有自己的地,程娘子你这样的人,能改咸卤,育良种,应该有广阔田地,如今我着急出手,按照市价一亩少说也要三两银子,实价二两给你,如何?”

程媺意动。

宋员外的田还不错,一大片也好用机器,还能压价,便道:“值是值二两,只也是不巧,去年捐了不少粮,我手上没什么钱,你若肯一亩地一两,我买你的。”

“我也是急着走,你若真的要,饶你五钱,实要一两半。”

“一两,我便买了。”

宋员外提一口气,长长一叹,“罢!罢!卖了卖了!”

两人定好后,请托了里正和乡长为中人,接下来立契交银丈量土地。

一切都推进得很快,不出十日,宋员外就带着全家往京城去了。

程媺接手了宋员外的田宅并七八个长工。

她暂时不搬家,还是住在余氏这边,所以让那七八个长工先把宋员外的宅子改造一番。她打算做个育苗基地。

育苗基地的建设困难重重,相当于她要把空间实验室的功能搬出来,让他人可见。这个时代很多设备和器材无法采购到,都要靠自己琢磨建设,但为了合理化自己的能力,这一步是必须迈出的。

她把房宅的布置拓了个平面图,对着平面图琢磨了半个月,才做了第一步,明确布局。

布局不是随便画一画,因地处北方,气温不高,她得把房宅现有的取暖给用上,在这基础上,加温降温怎么弄,补光通风怎么弄,都要一体考虑,至于水肥一体,消毒灭菌这些就放弃了。

一百亩地里,有三十亩在三头河边,当初宋员外十分机灵,跟着黄县丞做了洗地改地,种了从赵家村人那里买的种,收成还可以,这三十亩程媺打算继续种水稻,秧苗还是在自家大棚里繁育。

有二十亩地种着苜蓿,程媺请人翻耕,换上自己的好种子。

剩下五十亩,全用来种再生麦。再生麦不用操心。

粮种的培育和尝试程媺前期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受北方条件所限,她也只能做到这些,所以新建一个育苗基地,她打算做点果蔬类的研究。

果蔬,特别是蔬菜,在有温室的前提下,一年能做到三次种收,余氏这里的大棚效果不错,有很多有余力的人家也学着他们这样建设温室种点菜,最主要还是在种子的培育上有很大不足,程媺的育苗基地若是建成的话,他们直接从她这里移栽幼苗,一年之中至少有大半年的时间都是有新鲜菜吃的。

二月,劝农官下乡,黄县丞又来了一趟。

他带来了一个消息,新皇将于下月登基,改国号为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