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越重山 > 第8章 冬眠2[完结]

越重山 第8章 冬眠2[完结]

作者:邀尘以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8:13:33 来源:文学城

命运开了一个最残忍、最荒谬的玩笑。

一九四三年春天那场惨烈的空袭,他所在的营地在短短几分钟内被炮火覆盖,化作一片火海与废墟。他确实身负重伤,爆炸的气浪将他像一片落叶般掀飞,重重砸在断壁残垣上。一块尖锐的弹片深深地嵌入了他的后脑,另一块击中他的左胸侧,离心脏只有寸许距离。他浑身是血,多处骨折,奄奄一息,被掩埋在炸毁的建筑物废墟之下,与那些被确认死亡的战友一同,被后续清理战场的部队列入了阵亡名单,上报了回去。

然而,当地一位老猎户,在夜晚冒着再次空袭的危险,返回已成废墟的家中想找寻一点遗漏的物品时,凭借着他常年狩猎练就的敏锐听觉,意外地听到了从那堆瓦砾之下传来的、极其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呻吟。感念这些远方来的士兵们是为了保卫他们的土地而牺牲,老猎户叫来了幸存的村民,他们用双手,不顾指甲翻裂、鲜血淋漓,一点点刨开碎砖烂瓦,终于发现了尚有微弱气息、胸膛还有一丝几乎难以察觉起伏的他。

村民们将他视为上天留下的奇迹,冒着被牵连的风险,将他秘密抬到村落后山一个极为隐蔽的、用来躲避战乱的洞穴里。他们没有医生,没有药品,只能依靠世代相传的土方草药,将那些苦涩的草叶嚼碎了,混合着珍贵的盐巴,敷在他狰狞的伤口上,试图消炎止血。他们用仅有的干净水源,小心翼翼地撬开他紧闭的牙关,一点点滴入他的口中,日夜不停地轮流看守、照料,对着昏迷不醒的他念叨着鼓励的话,祈求山神祖先的庇佑。

他活了下来,像一个奇迹,却又是一个更漫长痛苦的开始。

严重的脑部创伤和失血过多,让他陷入了长达数月的昏迷。当他终于挣脱死神的怀抱,虚弱地睁开双眼时,他的大脑一片空白。他失去了所有记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来自何方、为何在此都忘得一干二净。他成了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像一张被彻底擦拭过的白纸,茫然、空洞,只剩下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在这座与世隔绝、几乎被外界遗忘的孤岛上(那村庄位于一个偏远的半岛),他靠着村民们的接济和一点残存的身体记忆,浑浑噩噩地活着。他帮忙打渔、修补被炮火损毁的房屋,沉默寡言,眼神常常没有焦点。村民们同情他,也习惯了他在的存在,称他为“沉默的异乡人”。

那段日子,他常常独自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对着无边无际、变幻莫测的大海发呆。心里空落落的,像缺了一大块,总觉得丢失了极其重要的东西,一种莫名的、深切的悲伤如影随形,尤其是在看到天际的飞鸟,或是闻到某种似曾相识的花香时,心脏会传来一阵尖锐的、无法解释的刺痛。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那丢失的究竟是什么,那悲伤从何而来。这种无根浮萍般的感觉,比身体的伤痛更让他感到窒息。

转机发生在半年前。

在一次帮助村民搬运修建被毁神庙用的沉重木材时,他不慎被高处坠落的木杠砸中头部。剧烈的撞击之下,他眼前一黑,短暂的失去意识。醒来后,他感到头痛欲裂,但仿佛就是这道外力,如同最后一记重锤,敲碎了他记忆深处那层最坚硬的壁垒!一道刺目的闪电劈开了浓雾笼罩的脑海,尘封的记忆闸门轰然洞开!

往昔的一切,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回归——他的姓名,傅稳措!他的身份,军人!他的故乡,那个有着青石板街和温暖灯火的小镇!那场惨烈的战争,硝烟、炮火、战友的呼喊!还有……还有他刻在灵魂深处、无论如何也不该忘记、让他魂牵梦萦了五年的人——魏息眠!他想起了那座长满山茶花的山,那间他们共同布置的小屋,那片离别时魏息眠亲手种下的山茶花苗,想起了离别时那双含泪的、强忍着悲伤却依旧清澈的眼睛,想起了自己那句沉重如山、带着血腥味的承诺:“等我回来”。

记忆复苏的瞬间,巨大的狂喜如同海啸般淹没了他,但紧随其后的,是刻骨的恐惧——五年!已经过去了五年!息眠怎么样了?他还在等吗?他会不会以为自己死了?会不会……

他发了疯似的想要回国,想要立刻回到魏息眠身边!一刻也不能再等!

但战争虽已结束,局势依旧复杂混乱,各种手续关卡重重,归途障碍丛生。他身无分文,身份证明早已在战火中丢失,几乎是从零开始。他花光了村民们同情他遭遇而凑给他的微薄盘缠,想尽了一切办法,在码头扛包,在矿山挖煤,甚至为了尽快凑够路费,冒险帮人运送一些见不得光的货物,几次险些丧命。他历经无数波折、白眼和危险,忍受着饥寒交迫,躲过无数次盘查和追杀,才终于在几个月后,弄到了一个漏洞百出的虚假身份,挤上了一艘开往东方的、条件极其恶劣、如同移动棺材般的货轮。又一路辗转,像货物一样被藏匿、被转运,吃尽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苦头,才终于踏上了这片他魂牵梦萦的土地,回到了这个记载着他所有青春、爱与承诺的小镇。

他以为他只是迟到了几年,饱经磨难,伤痕累累,终究归来,故事还能续写。却不知,他错过的是阴阳永隔,是爱人五年的孤寂等待、万里寻踪、以及最终在希望燃尽后的绝望离世。

“我写了信的……战争一结束,我记忆一恢复,就立刻想办法托人写了信回来!”傅稳措双眼布满血丝,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他猛地抬起头,紧紧抓住身旁张老头的胳膊,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老人的骨头,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激动地解释,语无伦次,像是在对苍天控诉命运的不公,又像是在对墓中沉默的爱人忏悔,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血泪,“我寄到了我们以前通信的地址,寄到了镇上邮局……我知道战乱时期通信困难,我怕地址有误,我还特意在信里描述了小屋和山茶花……可能地址还是错了,可能信在战乱中丢了,可能送信的人出了意外……全都石沉大海……我没想到……没想到他会……” 他哽咽得说不下去,巨大的悲痛和如同海啸般的悔恨几乎将他彻底撕裂、淹没。他反复捶打着地面,拳头沾满了泥土和草屑。

张老头老泪纵横,浑浊的泪水滴在傅稳措的手背上。老人颤抖着,用尽力气将几乎瘫软在地的傅稳措扶起,拍着他沾满尘土、瘦削不堪的肩膀,声音哽咽着,将他离开后这五年多来,魏息眠如何度日如年地等待,如何每周雷打不动地寄出注定没有回音的信,如何从那个带来噩耗的同僚陈愈那里得知他“死讯”时,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魂魄,世界瞬间崩塌,如何义无反顾地变卖了所有家产、只身万里寻踪,前往那个遥远而危险的孤岛,如何在冰冷的异国墓碑上触摸刻着他名字的铭文,又如何带着一身沉疴病痛和那捧象征性的、浸透着绝望的异国泥土归来,最终,在他归来的前一刻,就在这扇吱呀作响的木门前,耗尽了最后一丝生命力,溘然长逝的种种细节,一一详细地、缓慢地告诉了他。每一个细节,都像一把烧红的钝刀,在傅稳措早已千疮百孔的心上来回切割,凌迟着他最后的希望。

“他何止等了五年啊……”张老头泣不成声,用袖子胡乱擦着纵横的老泪,声音破碎不堪,“他等了你一辈子……从你离开那天起,他的人生就只剩下等待了……到死,眼睛都望着门的方向,都在等着你推门进去的那一刻啊……他最后的样子,很安静,就像是……就像是终于等到了一样……”

傅稳措如同被无数道惊雷接连劈中,呆立在墓前,双眼空洞无神,直勾勾地盯着墓碑上的字,如同化作了另一块没有生命的石碑,久久无法言语。张老头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想象的大门。他仿佛能透过冰冷坚硬的石头,清晰地看到魏息眠日复一日坐在窗前的孤寂侧影,看到他在收到“阵亡通知”时瞬间惨白的脸色和摇摇欲坠的身形,能感受到他决定远渡重洋时那种孤注一掷的决绝,能体会他在异国他乡触摸到冰冷墓碑时那种心如死灰的绝望,以及他独自拖着病体、在生命最后时光里,靠着那个虚幻的承诺依旧固执地、每日擦拭着怀表等待的凄惶与无望。这些画面在他脑海中交替闪现,栩栩如生,折磨得他几欲疯狂。

最深的痛,不是得不到,而是差一点。他越过了尸山血海,挣脱了失忆的枷锁,跨过了万水千山的艰难险阻,却终究没能跨过这咫尺天涯的生死之隔,没能赶上那最后一刻,没能亲口对他说一句:“息眠,我回来了。” 没能让他知道,他所有的等待,都不是徒劳,他所有的坚持,都曾被人同样深刻地铭记着。

巨大的空虚和悔恨如同冰冷刺骨的海水,将他从头到脚彻底吞噬,沉入无底深渊。

接下来的日子,傅稳措做出了决定。

他卖掉了父母在省城留下的、那点本就微薄的产业,倾其所有,买下了这座承载了他们所有青春、爱情与痛苦回忆的小屋,留了下来。他谢绝了旧日同窗、亲友为他安排的种种看似光明体面的出路和工作,仿佛要将魏息眠曾经独自度过的那五年孤寂、焦虑与绝望的时光,重新亲身体验一遍,作为一种迟来的陪伴,一种无言的告解,也是一种无尽的忏悔和自我放逐。

每天,晨曦微露,天际刚泛起鱼肚白,或夕阳西下,暮色如同温柔的薄纱笼罩山野,他都会雷打不动地来到墓前。有时只是静静地坐着,背靠着冰冷的石碑,一坐就是半天,仿佛在与墓中人进行无声的、深入灵魂的交流,任由光影在眼前流转,时光在身边悄然流淌;有时会带上一本书,大多是魏息眠生前爱看的诗集,或是他们一起读过的、边角都卷起的小说,用低沉而沙哑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读给墓中人听,那声音融入山风,飘散在花丛间,就像魏息眠曾经在岛上,对着那冰冷的衣冠冢墓碑,低声诉说一样;更多的时候,他会絮絮叨叨地说话,告诉他这五年多来,他在异乡的经历,失去记忆时的茫然与空洞,恢复记忆时的狂喜与归心似箭,以及路上遭遇的种种艰辛、看到的世间百态。他事无巨细,仿佛要将错过的时光一点点补回来。

“息眠,我回来了……虽然晚了……迟了这么久……但我真的回来了……” 这成了他每天雷打不动的开场白,伴随着无尽的悔恨与刻骨的思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同晨钟暮鼓,回荡在这片安静的山坡上。

春天快要过去,山茶花期将尽,枝头那些曾经绚烂无比的花朵开始凋零,花瓣边缘卷曲,颜色褪去,风一吹,便依依不舍地脱离枝头,铺满地面,像一层红色的地毯。

傅稳措在仔细修剪那片愈发繁茂、几乎将小屋半个墙面都掩盖起来的山茶花丛时,无意中拨开靠近根部一处浓密的、常年不见阳光的枝叶,发现了一个被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深埋在泥土里、已经有些锈蚀的方形铁盒子。油布边缘已经破损,露出里面暗红色的铁锈。

他的心猛地一跳,一种奇异的、混合着紧张与期待的预感攫住了他,呼吸骤然急促。他小心翼翼地、几乎是屏着呼吸,用手和随身的小铲,一点点刨开周围的泥土,将盒子取了出来。盒子不大,却沉甸甸的,仿佛装着无比沉重的东西。他拂去上面的泥土和锈迹,生锈的卡扣有些难以打开,他用了些力气,才听见“咔哒”一声轻响。

打开盒盖,里面的物品映入眼帘,瞬间让他的视线模糊——那是他那本深蓝色布面、边角磨损的日记本,以及另一本稍新的、封面是素雅灰色的日记本,他一眼就认出,那是魏息眠的笔迹。还有那枚他当年送给魏息眠的、此刻在微弱光线下依旧反射着黯淡光芒的银质怀表,表壳上还有一道清晰的划痕,是他们当年嬉闹时不慎留下的。旁边,是厚厚一沓用细绳捆扎得整整齐齐的、信封已经微微泛黄的、从未寄出的信,信封上都写着“傅稳措亲启”。最上面,放着一封单独的信封,保存得相对完好,上面是魏息眠清秀而熟悉的、他曾在无数个夜晚默默临摹的字迹:“致稳措”。

傅稳措的手颤抖得几乎拿不稳那薄薄的信封。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用指甲小心翼翼地划开封口,取出了里面同样有些发脆的信纸。信纸上的字迹,是魏息眠在从岛上归来后,身体尚可、神智清明时写下的。字迹略显虚弱,但依旧清晰:

“稳措,若你有一天,真的能挣脱命运的桎梏,越过千山万水,回到这里,却发现我已不在,请不要悲伤,不要自责。

这并非你的错,只是命运的轨迹,阴差阳错,我们都被其捉弄。

我并非放弃等待,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继续等待。在这片土地下,在我的骨血融化的地方,我的灵魂会扎根于此,如同这些山茶花,年年岁岁,守候日出月落,守候你的归期。

你说过,就是死了,魂灵也会越重山覆万水回来找我。

我信你。一直都信。

所以,我也一样。

无论生死,无论相隔多少重山多少覆水,无论需要穿越多么漫长的黑暗与时光,我都会等你。

在这片山茶花下,在我们的家里。

直到我们真正重逢、再无分离的那一天。

勿念,勿悲。望你余生安好。

息眠绝笔”

泪水再次汹涌而出,瞬间模糊了傅稳措的视线,信纸在他手中剧烈地簌簌作响,几乎要被他捏破。原来,他的息眠,早已洞悉了命运的残酷,也早已做出了超越生死的、最深沉最坚定的承诺。他不是带着怨恨和绝望死去,而是怀着一种永恒的、静默如山的信念离去。他的等待,从未因死亡而终止,只是转化为了另一种更长久、更永恒的形式。这封信,是安慰,是嘱托,更是他们之间爱的誓言的最终确认与升华。

从那天起,镇上的人们发现,傅稳措的神情依旧沉郁,眉宇间锁着化不开的、如同远山迷雾般的哀伤,但那份最初焦灼的、无处宣泄的、几乎要将他自身焚毁的悲痛,似乎渐渐沉淀为一种深沉的、恒久的哀思与宁静的陪伴。他依旧每天去墓前,修剪花枝,打扫落叶,轻声细语,如同照顾一位需要精心呵护的亲人。他更加精心地照料着那片山茶花,施肥、松土、捉虫,仿佛在照料着魏息眠生命的延续,仿佛那些花木的每一次抽芽、每一朵绽放,都是爱人在冥冥之中给予他的回应。他就这样守着这片山,这片花,守着墓中长眠的爱人,用余下的所有生命,去实践魏息眠信中那句“换一种形式,继续等待”,去完成这场迟来的、双向的、超越时空的奔赴与永恒守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冬眠2[完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