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雨夜琴键与她的十四行诗 > 第28章 指尖星河

雨夜琴键与她的十四行诗 第28章 指尖星河

作者:唐玄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5 15:18:44 来源:文学城

地点:水疗中心声波共振舱

幽蓝色的光晕笼罩着圆柱形的水舱,低频率的声波穿透水体,轻柔地震荡着每一寸肌肤。梁哲涵悬浮在特制的支撑液中,左臂被包裹在一种新型凝胶护具里,护具内嵌的微型传感器正捕捉着声波传导时肌肉最细微的震颤。

苏婉瑜坐在舱外控制台前,戴着耳机,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生物反馈波形和模拟琴键界面。她指尖在控制面板上轻盈滑动,调整着声波的频率和强度,同时,她的右手在另一个感应区弹奏着——不再是复健仪器单调的电子音,而是通过系统转换,将梁哲涵左臂肌肉在声波共振下产生的、几乎不可察的神经电信号,实时转化为极其微弱、却带着奇异生命力的合成音效。

舱内,梁哲涵闭着眼。她不再费力去“控制”左手,而是将意识沉入那片包裹着她的蓝色星河。她想象着《星河低语》的旋律,想象着指尖触碰真实琴键的冰凉与回弹。水波和声波温柔地托着她受伤的神经末梢,像苏婉瑜永不疲倦的守护。

屏幕上,代表梁哲涵左手食指的波形突然出现了一个微小的、但异常清晰的主动脉冲峰!与此同时,耳机里传来一声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叮咚”声,像一颗露珠坠入深潭,清脆地融入了苏婉瑜弹奏的背景旋律中!

苏婉瑜的手指猛地顿住,呼吸一滞。她难以置信地看着屏幕上那个小小的脉冲峰,又猛地看向舱内。梁哲涵也睁开了眼睛,隔着淡蓝色的液体和舱壁,两人的目光瞬间交汇。

梁哲涵缓缓地、极其小心地尝试弯曲了一下左手的食指。屏幕上,代表那个指头的波形再次活跃起来,微弱却持续地跳动着!耳机里,“叮咚…叮咚…”的合成音效断断续续,却倔强地响起,不再是完全被动的信号转化,而是带着明确意图的、主动的“发声”!

苏婉瑜捂住嘴,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出来,大颗大颗地砸在控制台上。她颤抖着手,将麦克风凑近唇边,声音哽咽却带着巨大的喜悦穿透水舱:

“哲涵…我听见了!是…是你在‘弹’!是你在和我一起‘弹’!”

梁哲涵在水中缓缓点头,泪水无声地融入温暖的液体里。她尝试着用意识去“弹奏”那个最简单的音符。水波温柔地回应着她新生的力量,而苏婉瑜的琴声,则像最温柔的星河,包裹着她指尖下这微弱却无比珍贵的、属于她自己的“星河低语”。

场景:雅尚集团总裁办公室

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城市的喧嚣。尚雅婧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影挺拔如松。她面前的虚拟屏幕上,正播放着一段经过特殊处理的监控录像:王总监在乔依稀画廊私人会客室那次不欢而散的会面后,并未直接离开,而是绕到画廊后巷,与一个戴着鸭舌帽、身形模糊的男人进行了短暂接触,并递过去一个厚厚的信封。

乔依稀坐在她身后的沙发上,脸色冰冷,膝上摊开着最新一期的顶级艺术期刊。期刊内页,赫然是王总监所在机构新推出的“新生代力量”系列广告——其中一幅构图,明显剽窃了《涅槃之握》中那双手交握的局部特写,只是背景被替换成了抽象的电子网格,苏婉瑜颈间的“荆棘之心”被P成了一个冰冷的齿轮。

“不止是广告,”乔依稀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他们还在接触欧洲几家二线拍卖行,试图把‘电子网格版’作为‘后现代解构主义’作品推出去,混淆视听,压低《涅槃之握》的价值,为后续可能的版权纠纷埋雷。”

尚雅婧转过身,眼神锐利如淬火的寒冰:“混淆视听?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解构’。”她走到办公桌前,按下通讯器,“法务部,启动一级预案。公关部,三十分钟后视频会议。技术组,把我刚发过去的资料,按‘荆棘’方案处理,加密等级A。”

她看向乔依稀,眼底是绝对的掌控和一丝冰冷的怒意:“既然他们想要‘新生代力量’,我们就给他们看看,被荆棘缠绕的力量,是如何刺破虚伪的。”

三天后。一场由雅尚集团高调赞助、乔依稀工作室主办的“真实与重构:艺术中的生命叙事”线上艺术论坛引爆网络。论坛压轴,乔依稀亲自展示了一组震撼的对比图:左侧是《涅槃之握》原作高清局部,那饱含情感与生命力的笔触、象征守护的荆棘之心;右侧则是王总监机构广告的剽窃版本,冰冷、割裂、充满商业的算计。同时,一段经过技术处理的清晰录像(王总监递信封的画面被巧妙放大)和欧洲拍卖行的邮件往来记录被匿名放出,直指有组织、有预谋的版权剽窃与商业欺诈。

雅尚集团的法务重锤紧随其后,向涉事机构、拍卖行以及王总监个人发起了连环诉讼,索赔金额巨大,证据链完整且致命。尚雅婧更是在个人社交账号上转发了乔依稀在论坛上的发言视频,只配了两个字:“守护。”

舆论瞬间逆转。剽窃者被钉在耻辱柱上,王总监的职业生涯宣告终结,其背后的机构声誉扫地。而《涅槃之握》和乔依稀的名字,则在这场风暴中,因其代表的真实、坚韧和守护,被推向了更高的艺术殿堂。荆棘之心,不仅守护了画作,更成为了刺向不义之敌的锋利武器。

场景:慈济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 (NICU) 外走廊

凌晨三点。惨白的灯光将狭长的走廊照得如同异度空间。程婧怡背靠着冰冷的墙壁,手里捏着一份刚出来的术后CT报告,眉头紧锁。她刚完成一台历时八小时的复杂脑膜瘤切除手术,患者尚未脱离危险期。

疲惫像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她淹没。高强度集中后的神经放松下来,带来的是难以抗拒的眩晕感。她闭了闭眼,试图驱散眼前的黑雾。

一杯温热的、散发着淡淡甜香的液体被塞到她手里。是加了蜂蜜的温牛奶。

程婧怡睁开眼,池婕妤不知何时站在她身边,身上还穿着刷手服,显然也是刚从手术台下来不久。

“3床开颅术后渗血风险期监测,我替你看了,暂时稳定。”池婕妤的声音很低,带着夜班的沙哑,却像一股暖流注入程婧怡冰冷的神经,“报告给我。”

程婧怡没说话,默默把报告递过去。池婕妤快速扫了一眼,指着几处关键影像:“这里,瘤床边缘的强化影,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半小时报一次。血压控制再严格一点。”她的判断精准、专业,瞬间分担了程婧怡肩上的重压。

“嗯。”程婧怡应了一声,喝了一口牛奶。温热的液体滑入喉咙,稍微驱散了寒意和眩晕。

池婕妤看着她苍白的脸和眼底浓重的青黑,眉头微蹙。她没再说话,直接伸手,半强制性地拿过程婧怡手里的牛奶杯放在旁边窗台上,然后抓住她的手腕,不容分说地将人拉到走廊尽头一张供家属休息的长椅上。

“坐下。”池婕妤语气是医生惯有的命令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闭眼,十分钟。NICU里面我盯着,有事叫你。”她拿出手机,调好十分钟的倒计时,放在程婧怡手边。

程婧怡想拒绝,但身体沉重的疲惫感让她说不出话。她看着池婕妤眼中那熟悉的、带着“监护”意味的坚持,最终妥协地坐了下来,身体僵硬地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她知道,这十分钟的“强制休息”,是池婕妤在用她的方式执行那份“永久监护协议”。

池婕妤没有离开。她就站在长椅几步远的地方,背对着程婧怡,面向NICU的大门。她像一个沉默而警觉的哨兵,一边留意着监护室内的仪器报警声和医护的动静,一边守护着身后短暂休憩的爱人。

惨白的灯光下,程婧怡闭着眼,身体依旧紧绷,但呼吸渐渐平稳下来。池婕妤的背影挺直,为她隔绝了走廊的冷寂和重症区的无形压力。十分钟很短,但在生死时速的医院深夜,这份来自同袍兼爱人的、无声而坚定的“监护”,是疲惫灵魂最珍贵的港湾。

场景:宋家老宅 - 后花园暖房

家宴的硝烟暂时散去,留下一种紧绷的平静。宋明远借口处理公务回了书房,周雅琴则邀请裴泫芝到后花园暖房“喝杯茶,看看花”。

暖房里温暖如春,名贵的兰花在精心调控的环境下静谧绽放。茶香袅袅,气氛却比餐厅更加微妙。

“泫芝,”周雅琴放下骨瓷茶杯,笑容依旧温婉,眼神却带着审视,“你是个聪明孩子。明远他…只是担心昕薇。宋家的担子太重,她需要一个…稳定的港湾。”她刻意加重了“稳定”二字。

裴泫芝端坐着,姿态无可挑剔,指尖轻轻摩挲着温热的杯壁:“伯母,我理解伯父的顾虑。昕薇的能力和责任感,值得所有人尊重。”她避开了“港湾”的暗示。

“能力是一回事,生活是另一回事。”周雅琴话锋一转,语气带着过来人的感慨,“昕薇性子烈,像她父亲。这些年,身边来来去去的人不少,但能真正理解她、包容她,又能…镇得住她的人,几乎没有。”她看向裴泫芝,目光意味深长,“你很好,泫芝。但裴氏和宋氏,体量都太大了。两个太强的人在一起,就像两座山,硬碰硬,未必是福。”

裴泫芝抬眸,迎上她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平静:“伯母,山与山之间,并非只有碰撞。它们可以相互依凭,共同撑起一片更广阔的天地。风霜雨雪,共同承担。”她顿了顿,声音沉稳有力,“我和昕薇,不是谁要镇住谁。我们是伙伴,是盟友,更是…彼此选择的家人。我敬她如峰,她信我如磐。这,就是我们的‘稳定’。”

周雅琴微微一怔,似乎没料到裴泫芝会用这样近乎“宣言”的方式回应。她沉默了片刻,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女人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坚定和沉稳。

“家人…”周雅琴轻轻重复了一句,眼神复杂。她端起茶杯,没再说什么,只是看着暖房外沉沉的夜色。

裴泫芝也不再言语,安静地陪着。她知道,说服宋明远那样的磐石非一日之功,而周雅琴的态度,更像是在评估她是否具备成为“家人”的资格和韧性。她不急。时间,以及她和宋昕薇并肩走过的每一步,会是最好的证明。暖房里的兰花幽香浮动,无声的博弈在茶香中继续。而裴泫芝的背脊,依旧挺得笔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